期刊文献+
共找到47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地区粮食作物熟制问题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季良 季方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88-89,共2页
对北疆地区粮食作物熟制的研究表明,在露地栽培、80%保证率下有效积温(≥10℃)达3600℃和3450℃,无霜期174d和169d的区域可在早熟小麦后复种特早熟玉米和特早熟大豆;北疆地区发展粮食作物复种的潜力有限,粮... 对北疆地区粮食作物熟制的研究表明,在露地栽培、80%保证率下有效积温(≥10℃)达3600℃和3450℃,无霜期174d和169d的区域可在早熟小麦后复种特早熟玉米和特早熟大豆;北疆地区发展粮食作物复种的潜力有限,粮食作物种植制度的发展应以一年一熟为主,一年二熟或二年三熟为辅,间、混、套作和复种等多种形式并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作物 地膜栽培 熟制 北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新疆水稻农艺性状、品质与产量间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志强 朱凌云 +6 位作者 唐福森 康民泰 袁杰 张燕红 王奉斌 杜孝敬 侯天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高的农艺性状为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关联度高的2个外观品质是粒长和长/宽比;关联度高的2个碾米品质是出糙率和精米率;关联度高的1个蒸煮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在研究水稻品质影响因素时应注重考虑粒长、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指标,且应以水稻长/宽比、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等性状作为参考指标。同时产量方面要侧重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的改良。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种质资源粒重基因的分布与育种适用性分析
3
作者 曹俊梅 周安定 +3 位作者 刘娜 哈力旦·依克热木 张新忠 刘联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小麦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状。为了解粒重基因在新疆小麦的分布及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适用性,以25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KASP(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2个... 小麦粒重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素之一,也是受遗传因素影响的数量性状。为了解粒重基因在新疆小麦的分布及相关分子标记在育种上的适用性,以253份新疆冬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KASP(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标记进行基因型检测,并与2个年份的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粒长、粒宽等育种选择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优异等位基因TaSus1-7A-Hap1、TaCwi-A1b、TaTGW-7Aa、TaGS5-A1b、TaGS2-A1b、TaGS-D1a、TaSus2-2B-HapH、TaTGW6-A1a、TaGW2-6B-Hap3和TaSus2-2A-HapA在参试材料的分布频率分别为100%、100%、84.98%、56.92%、51.78%、39.13%、33.20%、11.07%、3.16%和1.58%;14对等位基因在参试材料中共出现118种组合;标记GS5-2334-SNP、TaGS2-A1-239IND2、TGW7-986-SNP和GW2-6B-721SNP可应用于小麦粒重的辅助选择;被检测标记的连锁基因均与1个或1个以上育种性状显著相关;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粒宽的效应达36.65%,对千粒重效应次之(27.76%),GS5-2334-SNP连锁基因TaGS5-A1对株高和穗粒重、GW2-6B-721SNP连锁基因TaGW2-6B和TGW7-986-SNP连锁基因TaTGW7对粒长、Sus2-2A-20SNP连锁基因TaSus2-2A对穗粒重、千粒重和粒宽的效应均达到10%以上。本研究结果可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小麦 粒重 KASP 基因分布 育种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粳稻耐盐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康民泰 杜孝敬 +5 位作者 张燕红 文孝荣 唐福森 赵志强 袁杰 王奉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综合运用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全面评估这些材料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参试材料的单穗质量、叶面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成功地将盐胁迫下的10项指标简化为4个相互独立且信息量丰富的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6.19%;依据参试材料的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18份参试材料划分为三类:不耐盐材料,占比11.11%;中等耐盐材料,占比61.11%;耐盐材料,占比27.78%,具体包括SD-12、SD-17、SD-16、SD-13、SD-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与品种对甜高粱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张鸟 王卉 +5 位作者 赵云 胡相伟 冯国郡 刘国庆 艾克拜尔·伊拉洪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中国土壤与肥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68,共12页
为分析氮肥和品种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等之间的影响,以辽甜3(A)、辽甜1(B)、大力士(C)和3701(D)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处理(CK:N_(0)kg·hm^(-2)、N_(1):34.5 kg·hm^(-2)、N_(2):138 kg·hm^(-2)、N_(3):241.5 kg&#... 为分析氮肥和品种对甜高粱农艺性状及产量等之间的影响,以辽甜3(A)、辽甜1(B)、大力士(C)和3701(D)4个品种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处理(CK:N_(0)kg·hm^(-2)、N_(1):34.5 kg·hm^(-2)、N_(2):138 kg·hm^(-2)、N_(3):241.5 kg·hm^(-2)),测定5个时期[分裂期(S1)、拔节期(S2)、抽穗期(S3)、乳熟期(S4)和成熟期(S5)]农艺性状、秸秆含糖量、叶绿素和产量等相关指标,分析其变化规律,并进行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分裂期到成熟期,品种对甜高粱水分、叶绿素、株高、茎粗、叶片数、含糖量与单株鲜重在品种和氮处理下变化规律均有明显的影响,从分蘖期到抽穗期快速生长,抽穗期至成熟期变化缓慢并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施氮量、品种和施氮量与品种交互作用对成熟期株高、茎粗、含糖量、水分含量、干物质含量、单株鲜重、千粒重、籽粒和生物产量有极显著(P<0.01)的影响,且4个品种的单株鲜重、生物产量和千粒重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施氮条件下,生物产量大小顺序为C>A>D>B,氮素利用效率范围在11.74%~27.68%,其中,品种A、B、D在N_(2)氮素利用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品种B氮素利用率最高(27.68%)。综上可知,施氮量和品种对甜高粱的生长、产量及氮肥利用均有明显的影响,但过量施用氮肥导致氮肥利用率降低和经济投入加大,对于品种B来说,纯氮用量138 kg·hm^(-2)有利于氮素利用效率的提高,而品种C作为首选高产优质品种,施纯氮241.5 kg·hm^(-2)有利于高产量的形成,因此,选择品种B或者C在该区域进行种植较为科学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高粱 施氮量 农艺性状 生物产量 氮素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光合生理遗传多样性分析
6
作者 张景灿 徐其江 +8 位作者 张永强 曾潮武 毕海燕 雷钧杰 陈传信 聂石辉 徐文修 李杰 陈慧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21,共9页
以1985-2024年审定的65份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灌浆期干物质分配占比,对小麦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并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5份小麦材料... 以1985-2024年审定的65份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灌浆期干物质分配占比,对小麦主要光合生理指标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并开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5份小麦材料多样性指数介于1.81~2.03之间,其中C_(i)(胞间CO_(2)浓度)最大,为2.03,最大光合效率比率(F_(o)/F_(m))最小,为1.81。主成分分析将8个性状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3.429%,其中,F_(v)/F_(m)对产量影响最大,贡献值达0.923。随着审定年份的推进,叶片和穗的干物质占比呈上升趋势,茎秆的干物质占比呈下降趋势,产量呈上升趋势,各品种产量介于4443.3~8582.4 kg·hm^(-2)之间。结合3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权重和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表现,筛选出‘新春41号’、‘新春31号’、‘新春47号’、‘新春40号’、‘新春46号’、‘粮春1354’、‘新春37号’、‘新春30号’、‘粮春1758’和‘新春34号’10个品种,其中‘新春47号’的产量最高(8143.20 kg·hm^(-2)),可作为高光效品种在新疆地区进行育种利用和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品种 光合生理 遗传多样性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7
作者 张景灿 徐其江 +8 位作者 张永强 曾潮武 毕海燕 雷钧杰 陈传信 聂石辉 徐文修 李杰 陈慧 《麦类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5,共7页
为探究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1985-2024年审定的65份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以及2个待审品系为材料,对小麦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农艺性状具有... 为探究新疆近40年春小麦品种(系)重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以1985-2024年审定的65份不同年代春小麦品种以及2个待审品系为材料,对小麦主要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聚类及主成分分析,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系)间农艺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67份小麦材料多样性指数在1.96~2.08,多样性指数整体较优,其中千粒重最大为2.08,穗下节长最小为1.96。穗粒数与株高、旗叶宽、旗叶面积和穗长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穗下节粗、旗叶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穗下节粗、旗叶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旗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将9个性状转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72.049%。结合3个主成分因子的贡献率权重,综合得分排名前10的材料依次为新春35号、新春45号、新春41号、新旱688、粮春1571、新春8号、新春20号、粮春1242、新春18号和新春16号,可作为优良品种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春小麦 品种(系) 重要性状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春小麦品种在新疆旱作区产量形成的特征分析
8
作者 陈慧 张永强 +7 位作者 毕海燕 谭军 陈传信 徐其江 聂石辉 于建新 陆东 雷钧杰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0,共8页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旱作区种植和推广的春小麦高产品种。【方法】分析32个春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新疆春小麦耐旱性。【结果】新春44号叶绿素含量最高,较... 【目的】筛选出适合新疆旱作区种植和推广的春小麦高产品种。【方法】分析32个春小麦品种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并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综合评价新疆春小麦耐旱性。【结果】新春44号叶绿素含量最高,较对照品种新旱688提高11.92%;春小麦主要数量性状变异系数为6.18%~28.75%,实收产量、单株生物量、不孕小穗数和千粒重4个指标遗传变异丰富,改进潜力很大;新春44号产量最高为6174.76 kg/hm^(2),较对照品种新旱688增产82.04%;实收产量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均与穗粒数和穗下茎长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遗传距离12.5时分为5大类群,各类群性状差异明显,其中第Ⅱ类群新春44号的穗粒数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类群。【结论】新春44号的耐旱性最强,适宜在新疆旱作区种植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旱作区 综合评价 耐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秸秆与核桃壳成型块状燃料的发热特性研究
9
作者 王会婧 吐尔逊·吐尔洪 +2 位作者 再吐尼古丽·库尔班 王卉 阿布力克木·吾布力达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3-1026,共14页
为缓解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产量大的棉花秸秆和产量少的核桃壳为原料,在120℃下,利用双面加热成型机制备了生物质成型块状燃料,分析了燃料的发热量、密度、组分、抗跌碎强度、疏水性能和热解特性,并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 为缓解化石燃料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以产量大的棉花秸秆和产量少的核桃壳为原料,在120℃下,利用双面加热成型机制备了生物质成型块状燃料,分析了燃料的发热量、密度、组分、抗跌碎强度、疏水性能和热解特性,并根据国家农业行业标准NY/T 2909—2016《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质量分级》评价了燃料的品质。结果表明:高压混合成型的燃料含硫量被降低、密度明显提高,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结构发生显著变化,颗粒间分子间力增强。当棉花秸秆与核桃壳质量比(棉秆∶核桃壳)为9∶1,在15 t压力下成型的燃料的低位发热量(LHV)达18.76 MJ/kg;当棉秆∶核桃壳为8∶2,压力为15 t时,成型燃料具有最大堆积密度(1.222 g/cm^(3))和能量密度(3.76 GJ/m^(3))。成型燃料的机械稳定性更好,抗跌碎强度均在98%以上,疏水性能明显增强,所有样品LHV、密度、灰分和水分等指标达到了非木质生物质B1级块状燃料的要求。热重和红外分析结果解释高温压缩导致生物质分子结构和分子间力的变化,从而改变生物质固体燃料的热量、密度和固定碳残留物。年产量为3600 t的中型工厂燃料产品的成本价为273.3元/t。核桃壳、棉秆∶核桃壳为9∶1成型的块状燃料从原料成分、价位和发热量角度考虑,均可以作为本地区固体燃料的优选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秸秆 核桃壳 生物质颗粒燃料 发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小麦品质生态区划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吴新元 芦静 +7 位作者 张新忠 黄天荣 李建疆 周安定 梁晓东 曹俊梅 高永红 曾潮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73-1383,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种植区的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明确不同品质类型小麦的最佳种植区域,评述新疆小麦品质区划。【方法】选用新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3种筋力类型的15个冬、春小麦品种,在新疆34个冬、春小麦典型区域进行试验,根据各区域的地理因子及小麦抽穗至成熟期的气温、降雨量和日照时数对品质性状的影响进行典型相关分析,明确地理因子与气候因子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评述不同生态区的小麦品质类型。【结果】冬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籽粒蛋白含量、沉降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评价值、拉伸面积、拉伸阻力、延伸性、最大拉伸阻力9个品质指标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春小麦3种品质类型间的小麦强筋类品种湿面筋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强筋类品种吸水率与中弱筋差异不显著,其它品质指标显著大于中强筋类和中弱筋类;3种品质类型间中强筋类的粉质参数和拉伸参数变幅较大,其次为强筋类,中弱筋类变幅则较小;强筋类小麦品种的品质性状受环境的影响大于中弱筋小麦品种。从典型相关变量看,品质性状与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各生态因子对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同。在小麦抽穗至成熟期间冬、春麦各品质性状与上述生态因子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但各生态因子对冬、春麦品质性状的影响程度不尽一致,冬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高温度和纬度;春小麦受日平均温度影响最大,其次是日平均最低温度和海拔。【结论】确定了强筋、中强筋、中弱筋小麦在新疆的种植区域,描述了新疆小麦品质区划种植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质 生态环境 典型相关 区划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处理下新疆冬小麦品种幼苗期生理指标的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15
11
作者 芦静 曹俊梅 +5 位作者 周安定 刘联正 张新忠 黄天荣 高永红 吴新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3-402,共10页
【目的】了解小麦苗期的抗旱生理性状的变化,明确新疆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期抗旱性差异,为小麦苗期抗旱材料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性状指标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经过渗透胁迫处理(20%PE... 【目的】了解小麦苗期的抗旱生理性状的变化,明确新疆不同品种小麦幼苗期抗旱性差异,为小麦苗期抗旱材料的筛选与评价提供可借鉴的性状指标及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为材料,经过渗透胁迫处理(20%PEG6000),研究小麦幼苗期生长变化及部分生化指标(叶绿素、脯氨酸、过氧化物酶、丙二醛)的变化。【结果】旱胁迫处理后,各品种的小麦幼苗生长缓慢,叶绿素含量均降低,叶片的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MDA)、过氧化物酶活性(POD)不断上升,不同品种的指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同时利用隶属函数分析了不同小麦基因型苗期对水分胁迫响应的形态生理差异,初步评价了11个小麦品种苗期的抗旱性。【结论】小麦抗旱性是一个综合性状,用单一指标或某一类指标评价小麦抗旱性可能不够客观。试验采用隶属函数评价小麦的抗旱性,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是新冬35号,其次是新冬22号与新冬32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幼苗期 PEG胁迫 生理特性 抗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初探 被引量:21
12
作者 过利敏 张谦 +2 位作者 邹淑萍 马燕 孟伊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58-462,共5页
【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 【目的】摸索新疆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方法】以库车灰枣为试验材料,以烘房、晒架制干为对照(CK),考察9月下旬至10月期间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的工作情况,并根据气候条件及原料特征,开展红枣的太阳能干燥工艺研究。【结果】在9~10月该装置集热温度平均为46.6℃,温升为23℃,适宜进行红枣的太阳能干燥;产品色泽、风味品质及洁净度较好;当水分25%时,红枣脱水速率平均为2.39 kg/d,干燥时间为7~10 d,干燥周期较普通晒架法缩短25%,排湿用电为10~20(kw.h)/t,与人工烘房干燥用煤1 000 kg相比,能耗可大幅下降。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工艺要求。【结论】采用5HT-2农副产品太阳能干燥装置进行红枣太阳能干燥是可行的,集热温度适宜,产品感官、卫生指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太阳能 干燥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孟伊娜 张谦 +3 位作者 赵晓梅 过利敏 邹淑萍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7,共9页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和货架期(1~7 d)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VC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多酚氧化酶活力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而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总酸、硬度、VC、重量损失情况;在货架期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硬度、重量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结论】就三个品种而言,灰枣和河北脆枣较耐贮藏,更适于进行保鲜;就两种处理而言,保鲜袋+冷藏处理更适用于鲜枣的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河北脆枣 骏枣 贮藏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新疆三个冬小麦品种发芽及幼苗期耐盐性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曹俊梅 周安定 +4 位作者 吴新元 张新忠 黄天荣 高永红 芦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865-869,共5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冬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新冬26号、新冬22号和新冬1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混合盐溶液对冬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发芽率、...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冬小麦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新冬26号、新冬22号和新冬18号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混合盐溶液对冬小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随着盐分浓度的增加,3个小麦品种的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芽长及根长都呈下降趋势,均与盐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盐胁迫下,小麦种子出苗延迟,根数则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结论】2.2%的盐分浓度可能是影响小麦种子萌发的临界浓度。参试的三个品种芽期耐盐性顺序为新冬26号>新冬22号>新冬18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盐胁迫 发芽率 发芽指数 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冬小麦耐盐指标筛选及分析评价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刘恩良 金平 +5 位作者 马林 肖合热提 尚艳明 吴利 吴庆红 孙乃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09-816,共8页
【目的】以新疆不同耐盐性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在混合盐胁迫下小麦的形态性状、渗透调节能力、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筛选出不同时期耐盐指标,并为小麦耐盐的早期鉴定及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利用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 【目的】以新疆不同耐盐性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探讨在混合盐胁迫下小麦的形态性状、渗透调节能力、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力的变化,筛选出不同时期耐盐指标,并为小麦耐盐的早期鉴定及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利用硫酸钠和氯化钠混合盐对新疆不同耐盐性小麦品种的形态性状、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不同时期的胁迫鉴定。【结果】在盐胁迫下,耐盐品种具有较高发芽率和α-淀粉酶活力;根和茎长度、直径变化较小;渗透调节能力、光合强度和抗氧化酶系统活力均高于盐敏感品种。【结果】萌发期比较可靠的数量指标是发芽率、延时萌发率和α-淀粉酶活力;三叶期最可靠的数量指标是丙二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盐 生理生化指标 生长指标 形态性状 耐盐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份新疆小麦品种幼苗耐盐性及相关形态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曹俊梅 芦静 +8 位作者 张新忠 吴新元 周安定 黄天荣 高永红 刘联正 范贵强 哈力旦.依克热木 方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84-1393,共10页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新疆冬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了解新疆主栽小麦品种苗期耐盐性差异。【方法】利用2%硫酸钠模拟盐分胁迫,对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鉴定指标和幼苗的耐盐... 【目的】研究盐胁迫对新疆冬小麦幼苗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了解新疆主栽小麦品种苗期耐盐性差异。【方法】利用2%硫酸钠模拟盐分胁迫,对11个新疆主栽小麦品种幼苗的形态和生理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加权隶属函数法对鉴定指标和幼苗的耐盐性进行分析。【结果】盐胁迫条件下,所测试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盐胁迫48 h时,不同品种幼苗根长和叶片长度与对照相比增减趋势不同,但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所有品种均下降;多数参试品种的叶绿素含量在盐胁迫下呈持续下降趋势;多数品种幼苗在盐胁迫下过氧化物酶活性先下降后上升;不同品种的丙二醛变化趋势不尽相同。【结论】单一的指标无法全面、有效衡量小麦的耐盐特性。根据加权隶属函数的D值对各个参试品种苗期耐盐能力综合评价顺序为:新冬18号>新冬35号>新冬19号>新冬22号>中优9507>新冬32号>新冬40号>新冬23号>新冬28号>新冬17号>新冬2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幼苗期 耐盐性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麦后复播大豆适宜滴灌量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永强 徐文修 +4 位作者 李亚杰 张娜 彭姜龙 苏丽丽 胡春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33-1140,共8页
【目的】随着北疆地区麦-豆两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后复播大豆加剧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因此,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滴灌量,从中筛选出适宜复播大豆种植的灌水量,为复播大豆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随着北疆地区麦-豆两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麦后复播大豆加剧了与春播作物的用水矛盾,因此,为缓解农业用水压力,本研究通过设定不同滴灌量,从中筛选出适宜复播大豆种植的灌水量,为复播大豆节水、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滴灌条件下,以‘黑河43'为试验材料,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设置3000、3600、4200、4800 m^3/hm^2四个灌溉量处理,研究滴灌量对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植株中养分吸收特征的影响。【结果】复播大豆干物质、植株中N、P_2O_5及K_2O的积累均符合Logictic生长函数模型。复播大豆单株干物质重随着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灌水量4200 m^3/hm^2处理最高;各处理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均在出苗后49.5 53.0 d,快速积累期为30.3 31.9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为0.48 g/(plant·d)。不同滴灌量处理大豆植株中N、P_2O_5和K_2O含量随着滴灌量的增加亦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最大吸收速率分别出现在苗后47.1 49.9 d、44.8 45.1 d和44.6 46.1 d,快速积累期分别为31.7 36.4 d、22.2 22.4 d和28.7 31.46 d,最大积累速率平均分别为26.35、8.15和9.30 mg/(plant·d)。滴灌量和产量之间的关系呈开口向下的抛物线,以4200 m^3/hm^2(W3处理)最高,为3741.23 kg/hm2,分别较3000、3600和4800 m^3/hm^2三个处理增产30.42%、13.98%和8.44%。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蛋白质和脂肪总量以4200 m^3/hm^2处理最高,为53.03%。【结论】适当增加灌水量,不仅能够促进复播大豆植株养分的吸收、积累,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同时还提高了子粒中蛋白质和脂肪的总含量。但灌水量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复播大豆干物质积累及养分的吸收利用,导致产量降低。因此,推荐灌水量为4200 m^3/hm^2作为北疆复播大豆高产、节水的合理灌溉定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播大豆 滴灌量 干物质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模式下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高海峰 赵海燕 +5 位作者 刘恩良 王锁牢 白微微 李广阔 雷钧杰 高永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823-1828,共6页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 【目的】调查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及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发生情况,研究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白粉病发生为害情况与小麦单作田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定期定点调查的方法,研究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的田间消长规律。【结果】小麦白粉病在5月中旬开始为害,核桃小麦间作田和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与小麦单作田基本一致。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核桃小麦间作田>红枣小麦间作田>小麦单作田。【结论】果树小麦间作田和小麦单作田小麦白粉病田间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果树小麦间作田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高于小麦单作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麦间作 枣麦间作 小麦单作 小麦白粉病 消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新疆小麦材料多酚氧化酶活性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芦静 刘娜 +8 位作者 梁晓东 周安定 曹俊梅 张新忠 李建疆 曾潮武 黄天荣 高永红 吴新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新疆小麦材料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组成和分布以及与PPO活性的关系,为小麦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29和PPO16对445份新疆冬春小麦材料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 【目的】了解新疆小麦材料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基因的等位变异组成和分布以及与PPO活性的关系,为小麦PPO活性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奠定基础。【方法】利用PPO基因的功能标记PPO18、PPO29和PPO16对445份新疆冬春小麦材料进行2A和2D染色体上PPO等位基因Ppo-A1a、Ppo-A1b、Ppo-D1a和Ppo-D1b的检测,分析不同等位变异与PPO活性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结果】PPO18在等位基因Ppo-A1a(高PPO)和Ppo-A1b(低PPO)中的分布频率为73.03%和26.97%,PPO16和PPO29在等位基因Ppo-D1a(低PPO)和Ppo-D1b(高PPO)中的分布频率76.63%和23.37%。Ppo-A1a与Ppo-A1b基因型的PPO活性平均值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而Ppo-D1a与Ppo-D1b两者基因型的平均PPO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两个PPO基因的等位基因组合类型分布频率为:Ppo-A1a/Ppo-D1a(54.38%)、Ppo-A1a/Ppo-D1b(18.65%)、Ppo-A1b/Ppo-D1a(22.25%)和Ppo-A1b/Ppo-D1b(4.72%);同时冬春小麦材料间PPO活性基因分布存在明显差异,总体来看,新疆小麦材料中高PPO活性的等位变异类型所占比例较高。【结论】PPO18、PPO16和PPO29标记可以作为小麦材料PPO活性鉴定有效工具。可直接利用此标记进行标记辅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PPO活性 PPO基因 功能标记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新疆石榴皮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旭辉 赵晓梅 +2 位作者 徐鑫 叶凯 王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801-1807,共7页
【目的】提高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率。【方法】以新疆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法的基础上,以石榴皮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石榴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优化其多... 【目的】提高石榴皮多酚的提取率。【方法】以新疆石榴皮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及响应面法分析法的基础上,以石榴皮多酚得率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石榴皮多酚得率的影响,优化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新疆石榴皮多酚的最佳条件:乙醇浓度62%、料液比1:30.6(w/V)、超声时间40.1 min。【结论】在超声波提取条件下新疆石榴皮多酚得率的理论值为23.36%,试验值为23.33%,两值相差0.03%,证明了响应面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新疆石榴皮多酚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酚 响应面法 超声波 单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