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小麦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防控对策分析
1
作者 李进 沈煜洋 +4 位作者 邓菲菲 陈江华 孙婧婧 李广阔 高海峰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2-126,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小麦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发生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田间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调研新疆小麦主产区小麦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分布及防治情况,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 【目的】分析新疆小麦病虫草等有害生物发生现状,提出科学合理的综合防控策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田间调研和文献资料收集等方法,调研新疆小麦主产区小麦有害生物种类、为害分布及防治情况,分析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新疆小麦有害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小麦条锈病、白粉病、蚜虫等常发性重大有害生物呈多发重发态势,小麦根腐病、茎基腐病、线虫病和皮蓟马等次要病虫害有演变为重要有害生物的趋势,麦田优势杂草存在抗药性急剧增加风险。现阶段新疆小麦有害生物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用药次数1~2次,防效效果相对较好,但在小麦有害生物爆发成灾规律研究、监测技术和农药产品研发、施药器械和统防统治应用等方面尚需加强。【结论】加大小麦植保科技创新研发投入,加强小麦植保基础理论研究,创新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智能化监测技术与产品,健全小麦植保服务体系,为新疆小麦有害生物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有害生物 发生为害 防控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和欧洲玉米螟的种间竞争取代研究综述 被引量:1
2
作者 郭文超 贾尊尊 +6 位作者 丁新华 叶晓琴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小武 乔小燕 孙建博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1,共11页
【目的】综述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现状,分析亚洲玉米螟入侵取代本地欧洲玉米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根据实地调研等数据,于室内建立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种群并测定毒力,分析亚洲玉米... 【目的】综述新疆荒漠绿洲生态区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的研究历史、现状,分析亚洲玉米螟入侵取代本地欧洲玉米螟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文献资料,根据实地调研等数据,于室内建立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种群并测定毒力,分析亚洲玉米螟与欧洲玉米螟竞争取代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亚洲玉米螟对高温适应性、寄主范围的广度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同域亚洲玉米螟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明显低于欧洲玉米螟,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明显高于欧洲玉米螟。【结论】取代是种间竞争最为极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新疆亚洲玉米螟已取代欧洲玉米螟,且大部分地区成为为害玉米作物的主要优势种,并区域性暴发,亚洲玉米螟的生殖力以及对环境的适应性均高于欧洲玉米螟。气候变暖、极端高温天数的延长、玉米种植面积增大、机械化程度提高等因素是加速亚洲玉米螟取代欧洲玉米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欧洲玉米螟 竞争取代 同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谷玉米主要害虫田间一喷多防药效评价
3
作者 孙健博 吴莉莉 +10 位作者 贾尊尊 叶晓琴 丁新华 付开赟 吐尔逊·阿合买提 王哲 李亚文 付文君 艾尔肯娜依·买买提江 安尼瓦尔·库尔班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18,共7页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玉米高效杀虫剂混配种类、施药量和减药增效配套技术,为新疆玉米主要害虫的协同高效防治及节本增效提供指导。【方法】选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杀虫剂,同时配合增效助剂对药剂混配组合进行减施处理,比较分析其...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河谷玉米高效杀虫剂混配种类、施药量和减药增效配套技术,为新疆玉米主要害虫的协同高效防治及节本增效提供指导。【方法】选用植保无人机喷施不同杀虫剂,同时配合增效助剂对药剂混配组合进行减施处理,比较分析其对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和棉铃虫的实际防效。【结果】不同复配药剂对亚洲玉米螟、双斑萤叶甲、棉铃虫的防治效果不同,处理30%氯虫苯甲酰胺SC+9.8%甲维·虱螨脲SC药剂对玉米主要害虫的防效优于处理30%氯虫苯甲酰胺SC+22%噻虫·高氯氟SC。其中处理530%氯虫苯甲酰胺(凯荔)SC 7.5 mL/667m^(2)+9.8%甲维·虱螨脲(丝扑瑞)SC 18.75 mL/667m^(2)+迈诺安飞防助剂10 mL/667m^(2)药后28 d,对亚洲玉米螟、双斑长跗萤叶甲、棉铃虫防效最高,防效分别为91.68%、93.44%和91.22%。相同复配药剂下,添加飞防助剂可在降低用药量的同时增加其防治效果。【结论】处理5防效最佳,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施药,可兼防多种玉米害虫。此外,飞防过程中适量添加飞防助剂可达到较好的减药增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棉铃虫 双斑萤叶甲 一喷多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
4
作者 巩雪花 王小武 +6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乔小燕 叶晓琴 郭文超 丁新华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49-59,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种。【方法】分析优势种密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土壤样品中共检出玉米田杂草种子11科19种,覆膜滴灌、漫灌和不覆膜滴灌分别... 【目的】研究新疆绿洲灌区玉米田杂草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种。【方法】分析优势种密度与土壤理化因子的相关性及环境因子对杂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土壤样品中共检出玉米田杂草种子11科19种,覆膜滴灌、漫灌和不覆膜滴灌分别为14种、13种和17种,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L.)P.Beauv.、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L.、狗尾草Setaria viridis(L.)Beauv.、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Medikus和野西瓜苗Hibiscus trionum L.为杂草种子库中玉米田优势杂草;土壤EC值是影响反枝苋密度、灰绿藜密度和稗草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机质是影响狗尾草密度的主要因素,磷是影响苘麻的主要因素,磷对野西瓜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结论】反枝苋、狗尾草、灰绿藜、野西瓜苗、苘麻和稗草6种玉米田杂草种子的发芽率与温度和水势呈正相关,而与盐胁迫呈负相关。在pH 8~10条件下6种玉米田杂草种子均能正常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模式 玉米田 杂草种子库 环境因子 种子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茄子绒菌斑病原菌的分离及鉴定
5
作者 罗文芳 周军辉 +1 位作者 何伟 许建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55-460,共6页
【目的】分离与鉴定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的1种病害,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病害的田间发生危害情况,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形态学观察... 【目的】分离与鉴定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的1种病害,为该病害的精准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硕县采用随机取样法,调查设施茄子上新发现病害的田间发生危害情况,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该病害。【结果】菌株HR-1是该病害的病原菌。菌株HR-1与已报道的灰毛茄钉孢(Passalora nattrassii)同源性高达99.0%以上,菌株HR-1(MW362742.1)与P.nattrassii处于同一分支。【结论】菌株HR-1为灰毛茄钉孢(P.nattrassii),新疆设施茄子叶部新发现的病害为茄子绒菌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致病性 病原菌鉴定 灰毛茄钉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杂草药效及安全性评价
6
作者 戴爱梅 叶梦迪 +10 位作者 丁志梅 王志慧 乔晓燕 王小武 付开赟 贾尊尊 叶晓琴 吐尔逊·阿合买提 康健 丁新华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8-34,共7页
【目的】不同设置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药效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筛选符合当前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高效除草剂安全施药方法。【方法】采用滴灌施药及植保无人机喷施的方式,对比分析随水滴施和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施除... 【目的】不同设置苯唑氟草酮施药方式防除玉米田间杂草的药效试验,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筛选符合当前大面积集约化种植的高效除草剂安全施药方法。【方法】采用滴灌施药及植保无人机喷施的方式,对比分析随水滴施和植保无人机超低量喷施除草剂对新疆灌区玉米田杂草的实际防除效果。【结果】相较于滴灌滴施,利用无人机喷施6%苯唑氟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OD)125 mL+90%莠去津62.5 mL在药后第5、10和15 d对灰藜、苘麻、田旋花及稗草的防效更优,施药30d时两者间无显著差异。膜下滴灌滴施除草剂显著优于无膜滴灌滴施处理,且膜下滴灌施药对灰黎、苘麻和稗草药后3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依次为98.48%~100%和99.28%~100%,对田旋花药后3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仅为71.60%和74.28%。此外,不同施药方式均未对玉米产生明显的药害症状,且对玉米产量有显著提升。【结论】滴施苯唑氟草酮除草剂可应用于新疆灌溉玉米产区防治多种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唑氟草酮 玉米 药效 安全性 无人机 滴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模式对板蓝根内生真菌多样性的影响
7
作者 陈勇 宋素琴 +1 位作者 蔺彩霞 乔旭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2-418,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新疆1年春季种植(SPS1)、2年春季连作种植(SPS2)以及一年夏季种植(SUS)板蓝根对板蓝根根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板蓝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结...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模式下,新疆1年春季种植(SPS1)、2年春季连作种植(SPS2)以及一年夏季种植(SUS)板蓝根对板蓝根根内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板蓝根根系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与分析根系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结果】根内真菌在门水平上主要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壶菌门Chytridiomycota,油壶菌门Olpidiomycota,芽枝霉门Blastocladiomycota,球囊菌门Glomeromycota,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和毛霉门Mucoromycota组成。与SUS相比,SPS1显著降低了杓兰菌根菌Neonectria以及青霉菌Penicillium的相对丰度,但是却提高了头珠霉属Oedocephalum的相对丰度,SPS2显著增加了土壤Ascomycota和Chytridiomycota的丰度,显著降低了Mortierellomycota的丰度;但提高了镰刀菌Fusarium,黄曲霉Aspergillus,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赤霉属Gibberella以及新月双镰孢Bisifusarium物种的相对丰度。与SPS1相比,SPS2显著降低了Mortierella和Plectosphaerella的相对丰度,但提高了镰刀菌Fusarium,枝顶孢霉属Acremonium和杓兰菌根菌Neonectria的相对丰度。【结论】不同种植模式下板蓝根内生真菌的种群结构存在差异,连续种植会降低有益真菌丰度和增加病原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连作障碍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蓝根 不同种植模式 高通量测序 内生真菌多样性 群落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
8
作者 张旭艳 贾尊尊 +5 位作者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丁新华 李亚文 郭文超 牙森·沙力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6-392,共7页
【目的】筛选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番茄潜叶蛾防控药剂,为该地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评价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并验证其杀虫效果。【结果】番茄潜叶蛾对4种供试杀虫剂均有较高敏感性,... 【目的】筛选适用于新疆喀什地区番茄潜叶蛾防控药剂,为该地区番茄潜叶蛾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浸叶法,评价4种杀虫剂对番茄潜叶蛾2龄幼虫的杀虫效果,并验证其杀虫效果。【结果】番茄潜叶蛾对4种供试杀虫剂均有较高敏感性,其药剂敏感程度为0.5%苦参碱EC(0.05 mg/L)>0.3%印楝素SL(0.49 mg/L)>5%甲维盐ME(0.68 mg/L)>20%啶虫脒SP(1.27 mg/L)。番茄潜叶蛾幼虫在使用4种供试杀虫剂后防治效果显著,各药剂在药后14 d后防效均可达到90%以上。【结论】20%啶虫脒SP、5%甲维盐ME、0.5%苦参碱EC和0.3%印楝素4种杀虫剂可作为新疆喀什地区防治番茄潜叶蛾的有效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杀虫剂 室内毒力测定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种衣剂的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拟轮枝镰孢菌室内毒力测定与防效评价
9
作者 高国文 王小武 +6 位作者 付开赟 贾尊尊 孙健博 吐尔逊·阿合买提 李克梅 丁新华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3-378,共6页
【目的】针对新疆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株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效的种衣剂种类及其最佳施药量,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结合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评价5种种衣剂对拟轮... 【目的】针对新疆玉米茎腐病优势致病菌株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verticillioides)毒力测定,筛选出高效的种衣剂种类及其最佳施药量,为该病害的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结合田间小区试验,系统评价5种种衣剂对拟轮枝镰孢菌的室内抑菌效果和田间防效。【结果】5种供试种衣剂对该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其EC 50为0.1852~9.3584 mg/L。35 g/L洛菌·精甲霜FS 175 mL/100kg种子包衣处理防效最高,为84.96%,其余依次为18%噻灵·咯·精甲FS 250 mL/100kg种子、30%嘧·咪·噻虫嗪FS 750 mL/100kg种子、35 g/L洛菌·精甲霜FS 150 mL/100kg种子和18%噻灵·咯·精甲FS 200 mL/100 kg种子,防效为74.11%~84.72%。【结论】新疆玉米镰孢茎腐病田间防治的种衣剂及其施药量分别为35 g/L洛菌·精甲霜FS 125~175 mL/100kg种子、18%噻灵·咯·精甲FS 150~250 mL/100kg种子、4%精甲·咯菌腈FS 120~150 mL/100kg种子和30%嘧·咪·噻虫嗪FS 600~750 mL/100kg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拟轮枝镰刀菌 室内毒力 防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氟啶虫胺腈及啶虫脒抗性品系转录组分析
10
作者 王伟 张仁福 +3 位作者 刘海洋 丁瑞丰 梁革梅 姚举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78-3088,共11页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抗性机制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莎车县和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啶虫脒抗性品系和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 【目的】研究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抗性机制差异。【方法】利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莎车县和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啶虫脒抗性品系和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比较分析2个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种群各品系差异表达基因。【结果】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分别有806个和149个基因差异表达;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与精河县的田间初始品系相比分别有233个和160个基因差异表达。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6CY59、CYP6DC1和CYP380C45均上调表达,CYP6CY12和CYP380C46均下调表达;在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啶虫脒抗性品系中,CYP380C46均上调表达,CYP6DC1均下调表达。此外,CYP380C45在莎车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精河县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和莎车县啶虫脒抗性品系中均上调表达;CYP6DC1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相反,CYP380C46在精河县2个抗性品系中上调表达,但在莎车县2个抗性品系中下调表达。【结论】有多个P450基因参与棉蚜对氟啶虫胺腈和啶虫脒的抗性。相同抗性遗传背景的棉蚜氟啶虫胺腈与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存在差异,而且不同抗性遗传背景棉蚜的氟啶虫胺腈抗性品系之间以及啶虫脒抗性品系之间差异表达的P450基因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抗性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效剂及微肥与种衣剂协同施用评价玉米茎腐病的防效
11
作者 张帅 高国文 +8 位作者 吴莉莉 赵海燕 王小武 付开赟 贾尊尊 吐尔逊·阿合买提 丁新华 李克梅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9-27,共9页
【目的】测定增效剂、微肥及茎叶喷雾与种衣剂包衣协同施用对玉米茎腐病防效的实际提升效果,为新疆玉米茎腐病高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种子包衣用药为基础,采用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分别测定其与2种增效剂、2种微肥及5种茎叶杀菌剂协... 【目的】测定增效剂、微肥及茎叶喷雾与种衣剂包衣协同施用对玉米茎腐病防效的实际提升效果,为新疆玉米茎腐病高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种子包衣用药为基础,采用田间小区防治试验,分别测定其与2种增效剂、2种微肥及5种茎叶杀菌剂协同施用对玉米茎腐病的田间防效。【结果】使用18%噻灵·咯·精甲FS 200 mL、5 g/L咯菌·精甲霜FS 150 mL对每100 kg种子包衣时,添加激健4000倍液/大消3000倍液可使防效较未添加增效剂相比,分别提高5.49%~5.84%和5.03%~6.54%;使用种衣剂+农用硫酸锌5 mL/150 mL或可溶性硅5 mL/150 mL底肥处理后的防效较种衣剂单独使用时增加2.05%~4.86%或2.60%~2.96%;使用种衣剂+茎叶喷雾联合处理后的防效较种衣剂单独使用亦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分别增加1.06%~6.53%。【结论】在种衣剂拌种防治的基础上,结合添加激健4000倍液/大消3000倍液,或使用硫酸锌作为底肥,或使用10%苯醚甲环唑2000倍液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均可作为新疆玉米镰刀茎腐病田间防效提升的配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茎腐病 田间防效 协同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园苹果蠹蛾的空间分布型与抽样技术分析
12
作者 陈国祥 魏杨 +2 位作者 郭文超 李佩璇 阿地力·沙塔尔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69-2778,共10页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成虫以及幼虫的田间空间分布型,分析其在核桃园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苹果蠹蛾的田间调查、预测预报以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传统统计学(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以及地统计学... 【目的】研究苹果蠹蛾成虫以及幼虫的田间空间分布型,分析其在核桃园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苹果蠹蛾的田间调查、预测预报以及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传统统计学(6种聚集度指标、Taylor幂法则以及Iwao的回归模型)以及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核桃园苹果蠹蛾成虫、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基于Iwao回归模型确定苹果蠹蛾成虫及幼虫的理论抽样数。【结果】苹果蠹蛾成虫种群在核桃园的空间分布型均属于聚集分布。苹果蠹蛾成虫、幼虫的分布型均为聚集型;苹果蠹蛾成虫、幼虫种群为聚集分布,且聚集强度随种群密度的升高而增加;Iwao回归模型证明苹果蠹蛾的空间分布型属于聚集分布,且为一般的负二项分布。苹果蠹蛾种群的最优拟合模型为球型、指数型和线型,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型;苹果蠹蛾成虫及幼虫种群的三维和二维空间分布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苹果蠹蛾成虫在置信概率t=2,成虫不同平均密度m=3、5、7、10、15、20、25和30时的理论抽样数。进行序贯抽样确定了最大理论抽样数,在t=2,D=0.05、0.10、0.20和0.30时,当m_(0)=3头/诱捕器,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3432、348、88和92;苹果蠹蛾幼虫在置信概率t=2,成虫不同平均密度m=1、2、3、4、5、6、7、8、9和10时的理论抽样数。序贯抽样确定了最大理论抽样数,在t=2,D=0.05、0.10、0.20和0.30时,当m_(0)=1头/百果,最大理论抽样数分别为1738、435、109和48。【结论】苹果蠹蛾成虫及幼虫种群的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中的负二项分布,聚集中心主要分布在田块边缘。最大抽样数可用于指导核桃园苹果蠹蛾的监测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蠹蛾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抽样技术 地统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迷向装置对桃小食心虫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旭坤 阿尔孜姑丽·肉孜 +7 位作者 朱晓峰 吐尔逊·阿合买提 赵雯慧 付开赟 丁新华 贾尊尊 阿地力·沙塔尔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41-3048,共8页
【目的】筛选出新疆阿克苏地区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防控效果最佳的迷向装置,提出适宜当地基于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的防治技术。【方法】定点监测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设计在枣园选择距地面3.5与2 m处悬挂迷向丝、... 【目的】筛选出新疆阿克苏地区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mura防控效果最佳的迷向装置,提出适宜当地基于昆虫性信息素迷向干扰的防治技术。【方法】定点监测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动态,设计在枣园选择距地面3.5与2 m处悬挂迷向丝、迷向管以及缓释迷向袋等不同类型迷向装置,监测并计算其迷向率与蛀果率,筛选适宜高效迷向装置和悬挂高度。【结果】迷向丝、迷向管和缓释迷向袋悬挂高度2与3.5 m蛀果减退率分别为77.36%和90.00%、98.42%和93.15%、93.69%和94.21%;不同迷向装置悬挂高度2与3.5 m,平均迷向率分别为94.81%和89.38%。三种迷向装置防治效果存在明显差异。迷向管控制效果最优,其次为缓释迷向袋的防治效果,迷向丝的防治效果相对较低。不同迷向装置在悬挂高度3.5 m的防治效果优于悬挂高度2 m的防治效果。【结论】在枣园采用每667m^(2)有效成分为顺-7-二十碳烯-11-酮的三种装置中,控制有效成分含量3 g/667m^(2),配置迷向丝40个/667m^(2)、迷向管20个/667m^(2)和缓施迷向袋6个/667m^(2)均有较好的防效。生产中可使用迷向管和缓释迷向袋用于防治桃小食心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迷向干扰 防治效果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和密度的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诱捕效果评价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雯慧 刘旭坤 +6 位作者 阿尔孜姑丽·肉孜 吐尔逊·阿合买提 付开赟 丁新华 贾尊尊 阿地力·沙塔尔 郭文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025-3031,共7页
【目的】研究最适的粘虫板和诱捕器以及最优的诱捕器悬挂密度,为桃小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结合6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和3种不同类型的的诱捕器,以及设置3种不同诱捕器悬挂密度,对比桃小食心虫的诱捕... 【目的】研究最适的粘虫板和诱捕器以及最优的诱捕器悬挂密度,为桃小食心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结合6种不同颜色的粘虫板和3种不同类型的的诱捕器,以及设置3种不同诱捕器悬挂密度,对比桃小食心虫的诱捕效果。【结果】在红色、绿色、白色、黄色、黑色、蓝色6种颜色的粘虫板中,白色粘虫板对桃小食心虫的诱捕量显著高于他颜色粘虫板;三角形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12.35±2.24)头、桶形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1.23±0.29)头、自制水瓶诱捕器逐日诱蛾量为(0.63±0.12)头,其中三角形诱捕器与桶形诱捕器和自制水瓶诱捕器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桶形与自制水瓶诱捕器之间无差异;不同悬挂密度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诱蛾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地挂3个667m^(2)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3.36±2.11)头,地挂6个667m^(2)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19.46±1.28)头,地挂9个667m^(2)诱捕器平均总诱蛾量为(27.56±5.61)头,9个/667m^(2)、3个/667m^(2)和6个/667m^(2)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白色粘虫板和三角形诱捕器对桃小食心虫成虫诱捕效果最好;悬挂9个/667m^(2)诱捕器可有效控制桃小食心虫成虫发生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小食心虫 性诱剂 诱捕器 粘虫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