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SP技术鉴定新疆小麦抗病性相关基因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新 时佳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重 李剑峰 李艾玲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14a,频率为34.97%,3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68,0份材料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 21。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26.8%。【结论】筛选出的14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KASP 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强筋耐旱春小麦新春37号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高新 张跃强 +4 位作者 李剑峰 王重 时佳 王春生 樊哲儒 《农村科技》 2021年第3期5-7,共3页
新春37号是优质强筋耐旱春小麦品种,新疆大部分春麦区均适宜种植。近年来,新春37号种植面积已增至2.7万公顷左右,667米2平均产量为480~660千克,最高667米2产量达到735.8千克。本文总结新春37号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滴灌高产... 新春37号是优质强筋耐旱春小麦品种,新疆大部分春麦区均适宜种植。近年来,新春37号种植面积已增至2.7万公顷左右,667米2平均产量为480~660千克,最高667米2产量达到735.8千克。本文总结新春37号品种来源、农艺性状、品质性状及滴灌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大面积种植及丰产丰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强筋 耐旱 新春37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菌素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AsA-GSH循环的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进 翟梦华 +6 位作者 于春欣 王莉 张军高 周小云 梁晶 段留生 雷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81-391,共11页
【目的】研究冠菌素(Coronatine, COR)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营养器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探索其抗逆机理。【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设4个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清水后进行25℃(CK)和4℃(LT)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冠... 【目的】研究冠菌素(Coronatine, COR)对低温胁迫下棉花幼苗营养器官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的影响,探索其抗逆机理。【方法】以新陆早57号为材料,设4个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清水后进行25℃(CK)和4℃(LT)处理,幼苗2叶期叶面喷施冠菌素(0.01μmol·L^-1)后进行25℃(COR)和4℃(LT+COR)处理,1 d后采集各处理根、茎和叶,测定抗氧化物质含量和酶活性。【结果】与CK相比,LT处理引起棉花幼苗根、茎和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活性、氧化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和谷胱甘肽含量下降,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还原型抗坏血酸和抗坏血酸含量升高,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无差异,叶中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减少。与LT相比,(LT+COR)处理使棉花幼苗根、茎和叶中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升高,还原型抗坏血酸、氧化型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抗坏血酸和谷胱甘肽含量增加,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还原型抗坏血酸与氧化型抗血酸的含量比、还原型谷胱甘肽与氧化型谷胱甘肽含量比在叶中变化明显。【结论】COR可以调控棉花幼苗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系统,缓解低温对棉花幼苗造成的损伤,对叶片缓解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低温胁迫 冠菌素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运筹对滴灌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调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崔月 张宏芝 +1 位作者 赵奇 刘建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8-626,共9页
【目的】通过对施肥量及灌水量调控,研究水肥最优组合,为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节水节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的裂区试验设计,以新冬3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0 kg/hm^2(N0)、375 kg/hm^2(N1)、45... 【目的】通过对施肥量及灌水量调控,研究水肥最优组合,为地区冬小麦高产栽培、节水节肥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采用两因素四水平的裂区试验设计,以新冬36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0 kg/hm^2(N0)、375 kg/hm^2(N1)、450 kg/hm^2(N2)、525 kg/hm^2(N3)四个施肥量(纯量);四个灌水梯度为3450 m^3/hm^2(W1)、4 200 m^3/hm^2(W2)、4 950 m^3/hm^2(W3)、5 700 m^3/hm^2(W4)。分析干物质、叶面积指数及产量等性状,研究水肥因子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干物质积累量从拔节期至灌浆期呈快-慢的增长规律,Logistic方程对其进行拟合表明,各处理从拔节后6~10 d干物质开始快速积累,41~49 d后转为缓慢积累。N2W2进入快速积累时间最早,最大积累速率较高。叶面积指数(LAI)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后期逐渐减小,N2、N3处理在拔节至孕穗期快速增加,并随着灌水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穗粒数与水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关系。最终产量表现为N2>N3>N1>N0,最高产量为N2W3处理的9 848.13 kg/hm^2,与N2W2处理无显著差异。水肥交互作用对穗数及产量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穗粒数有显著影响(P<0.05),与千粒重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施肥量450 kg/hm^2、灌水量为4 200 m^3/hm^2,即N2W2处理为兼顾高产节水、省肥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干物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噻虫·咯·精甲种衣剂对棉种低温萌发特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进 郗江 +4 位作者 张军高 刘梦丽 杜鹏程 杨久嗣 雷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84,共5页
以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不同包衣比例对低温处理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程度降低2个棉花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 以新陆早74号和新陆早82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室内发芽试验,研究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悬浮种衣剂不同包衣比例对低温处理下棉花种子萌发特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处理不同程度降低2个棉花品种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和干重,温度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未包衣相比,不同温度处理下,29%噻虫嗪·咯菌腈·精甲霜灵种衣剂不同包衣比例处理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长、胚根鲜重和干重分别显著提高3.18%~349.78%、1.40%~15.50%、8.07%~46.50%、9.40%~89.04%、0.45%~6.47%、0~7.84%和0.05%~4.20%,1∶(100~200)包衣处理对棉种萌发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推荐使用比例为1∶(300~4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衣剂 包衣比例 低温处理 萌发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调节剂吨田宝对新疆南部滴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忠华 张宏芝 +3 位作者 段俊杰 董志强 于海清 辛克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8年第6期46-51,共6页
为了促进小麦的高产稳产,以小麦品种新冬20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在新疆泽普县小麦育种家基地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吨田宝氨基酸水溶性化控叶面肥,研究其对冬小麦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产量等主要指标的影响。... 为了促进小麦的高产稳产,以小麦品种新冬20为供试材料,于2014-2015年在新疆泽普县小麦育种家基地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吨田宝氨基酸水溶性化控叶面肥,研究其对冬小麦生育进程、叶绿素含量、农艺性状、产量等主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吨田宝均能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提高了4.14%~11.59%,其中,起身期、灌浆前期分别喷施吨田宝750mL·hm^(-2)、750mL·hm^(-2)处理(即750+750)叶绿素含量最高,为53.9mg·kg^(-1);不同浓度吨田宝处理均能降低植株高度,增强作物抗倒伏能力;能提高次生根数、穗长及小麦群体总茎数,各处理产量较对照增加5.27%~14.56%,其中,450+450处理产量最高,为8 227.2kg·hm^(-2)。综合分析小麦农艺性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累积量、产量构成因子及产量后确定,起身期、灌浆前期分别喷施吨田宝450mL·hm^(-2)、450mL·hm^(-2)处理(即450+450)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滴灌 吨田宝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低磷新疆春玉米基因型筛选及其磷效率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广威 韩登旭 +1 位作者 朱琦 张少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47-856,共10页
【目的】筛选耐低磷及磷高效玉米品种是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和减施磷肥的有效途径,挖掘玉米利用土壤磷素的生物学潜力,为培育磷高效利用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低磷(P_(2)O_(5):20 mg/kg)和正常磷(P_(2)O_(5):100 m... 【目的】筛选耐低磷及磷高效玉米品种是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和减施磷肥的有效途径,挖掘玉米利用土壤磷素的生物学潜力,为培育磷高效利用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低磷(P_(2)O_(5):20 mg/kg)和正常磷(P_(2)O_(5):100 mg/kg)条件下,以8个新疆自育的春玉米品种和1个对照品种(郑单958)为供试材料。【结果】筛选耐低磷基因型,划分不同磷效率类型,鉴定出对磷高效的玉米品种。施用磷肥对玉米生长有明显的影响,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重、单株产量及植株氮磷累积量在各品种之间差异显著。鉴定出4个耐低磷品种,分别为新玉29号、新玉47号、新玉54号和新玉69号。依据磷效率综合值对玉米基因型磷效率类型进行了划分。【结论】新玉47号、新玉54号和新玉69号为耐低磷且低磷高效品种,郑单958为不耐低磷且正常磷高效品种,新玉110号为不耐低磷且磷低效品种,新玉24号、新玉29号、新玉80和新玉102号为磷低效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基因型 耐低磷 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锈灵杀菌剂对提高棉花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小云 李进 +7 位作者 张军高 刘梦丽 甘恩祥 翟梦华 王莉 杜鹏程 梁晶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5-712,共8页
【目的】研究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保苗率及幼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影响,为萎锈灵杀菌剂应用于棉花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制备5种不同浓度(4.2%、5.7%、7.2%,8.7%和10.2%)的萎锈灵,以裸种子不包衣处理... 【目的】研究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花种子发芽率、保苗率及幼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影响,为萎锈灵杀菌剂应用于棉花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在室内制备5种不同浓度(4.2%、5.7%、7.2%,8.7%和10.2%)的萎锈灵,以裸种子不包衣处理作为空白对照,以基础杀菌剂包衣处理作为参比对照,按药种比1∶100进行种子包衣处理,测定在冷胁迫条件下萎锈灵杀菌剂对棉种的发芽率、出苗率、保苗率、棉苗株高、叶片数、干鲜重和光合参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萎锈灵对棉花耐低温胁迫的影响。【结果】8.7%萎锈灵处理的种子发芽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7.0%(25℃)、12.0%(18℃)、18.0%(15℃)和20.5%(12℃),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5.0%(25℃)、9.0%(18℃)、12.0%(15℃)和16.4%(12℃)。7.2%萎锈灵处理的出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10.1%,较参比对照增加13.0%、8.7%萎锈灵处理的保苗率较空白对照增加9.1%,较参比对照增加13.2%。7.2%萎锈灵处理的幼苗株高、茎粗、鲜重和干重分别较空白对照增加8.9%、9.7%、7.4%和25.4%,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10.8%、10.7%、8.3%和27.5%。7.2%萎锈灵处理提高了在冷胁迫条件下的棉花幼苗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 2浓度指标,较空白对照分别增加11.0%、17.0%和9.0%,较参比对照分别增加6.0%、6.0%和5.0%,这些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7.2%萎锈灵杀菌剂处理增强棉花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的作用效果最好,其次为8.7%萎锈灵杀菌剂。【结论】萎锈灵杀菌剂处理能够增强棉花种子活力,提高了发芽率、出苗率和保苗效果,提高了棉苗耐低温冷害胁迫能力,可促进棉苗光合作用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锈灵 杀菌剂 棉花 冷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际启动肥能够提高棉花磷效率和产量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少民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1 位作者 刘盛林 冯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1-132,共12页
【目的】探索磷肥条施和硫酸铵诱导根际酸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磷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效应与技术原理。【方法】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N、P养分投入条件下比较了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和硫酸铵作种肥条施、磷肥作种肥条施并配合滴施... 【目的】探索磷肥条施和硫酸铵诱导根际酸化促进棉花根系生长、磷肥利用效率和产量的效应与技术原理。【方法】通过3年田间定位试验,在等量N、P养分投入条件下比较了磷肥全部作基肥、磷肥和硫酸铵作种肥条施、磷肥作种肥条施并配合滴施硫酸铵等调控根际过程的措施对棉花根系长度、根际pH、磷吸收及产量的效应。【结果】与磷肥作基肥、生育期滴施尿素的传统方法(对照)相比,施启动肥(即重过磷酸钙(P2O5)34.5 kg·hm^-2和硫酸铵(N)7.5 kg·hm^-2作种肥条施)可促进棉花苗期的根系在施肥区(10~20 cm)增生,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分别比对照增加了114.3%和93.7%;同时,硫酸铵诱导根际土壤pH降低了0.41个单位,促进棉花苗期磷吸收和生长。在此基础上,花铃期进一步滴施硫酸铵可促进10~20 cm土层棉花根系生长,根际pH降低0.64个单位,提高了氮、磷的吸收量。3年平均的棉花籽棉产量比对照增加11.9%,氮肥偏生产力和磷肥当季利用率比传统施肥方法分别提高了28.5%和9.2个百分点。增加磷肥作种肥用量对棉花根系生长和菌根侵染无明显促进作用但可提高氮、磷肥效率和棉花产量。【结论】膜下滴灌棉花种植体系中,磷肥和硫酸铵作种肥条施并结合花铃期滴施硫酸铵能有效调节棉花根际pH、提高磷肥效率和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硫酸铵 根系 pH 盐渍化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真菌对苗期棉花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国秀丽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2 位作者 张少民 孙良斌 冯固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76-486,共11页
【目的】为探讨不同盐度土壤土著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苗期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in-growth生长系统进行了田间原位研究。【结果】低盐(σ1.0 m S·cm^(-1))、中盐(σ2.1 m S·cm^(-1))、高盐(... 【目的】为探讨不同盐度土壤土著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对苗期棉花根系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in-growth生长系统进行了田间原位研究。【结果】低盐(σ1.0 m S·cm^(-1))、中盐(σ2.1 m S·cm^(-1))、高盐(σ4.0 m S·cm^(-1))土壤条件下,土著AM真菌侵染显著增加了棉花株高、叶片数、蕾数、叶面积指数,说明土著AM真菌能够改善棉花的生长提高耐盐能力。土著AM真菌显著提高了总根长、根体积、根表面积以及直径(d)≤0.5 mm细根根长,低盐土壤条件下土著AM真菌显著增加了d≤0.5 mm细根的根长占总根长的百分比。相关分析表明,棉花总根长、d≤0.5 mm的细根根长与菌根侵染率、叶片磷、钾浓度及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与叶片钠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棉花总生物量与叶片吸磷量、吸钾量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上述结果说明盐渍化土壤中的土著AM真菌侵染对棉花植株的磷、钾等营养状况的改善和棉株钠、氯效应的降低,与土著AM真菌促进细根生长、提高细根根长占总根长的比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土著AM真菌 根系形态 抗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产量性状及氮利用效率特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孙良斌 +1 位作者 刘忠山 冯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80-889,共10页
棉花品种培育过程与土壤培肥、栽培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品种产量性状的选育也与养分吸收利用性状存在协同选择性。为了理解品种选育过程对棉花养分效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培育的2... 棉花品种培育过程与土壤培肥、栽培技术、气候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品种产量性状的选育也与养分吸收利用性状存在协同选择性。为了理解品种选育过程对棉花养分效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比较了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培育的22个棉花品种(系)的产量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特征,分析了各棉花品种不同生育期生物量积累规律、产量性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生物量、产量、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差异较大,生物量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分别为2.87~11.67g·株.1、20.8~38.6g·株.1、42.3~88.3g·株.1和58.2~120.4g·株.1,变异系数分别为30.2%、8.2%、5.6%和5.6%。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铃数变异系数最大(29.0%),衣分最小(1.0%)。氮素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分别为1.12~4.47kg·kg^-1和2.87~11.67kg·kg^-1,变异系数分别为35.3%和27.6%。氮素偏生产力与生物量、皮棉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新疆过去60年棉花品种更替过程中,经济系数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0.20~0.24g·g^-1;棉花皮棉产量性状逐渐提升,由1950s的853.6kg·hm^-2增加到2013年的1569.8kg·hm^-2;氮素偏生产力和氮素利用效率变化较大,分别由4.12kg·kg^-1增加到7.58kg·kg^-1、由2.32kg·kg^-1增加到3.07kg·kg^-1。基于生物量、产量构成因素、氮肥利用效率和氮素偏生产力等性状指标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分为氮高效型、氮中效型和氮低效型3组,‘新陆早50号’‘新陆早57号’为氮高效型品种。与氮低效型组相比,氮高效型组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皮棉产量和生物量。通过上述结果可以认为,棉花高产育种过程提高了氮素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育种 品种 皮棉产量 经济系数 氮利用效率 氮素偏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对南疆冬小麦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宏芝 艾孜孜·居来提 +8 位作者 崔月 赵奇 孔德鹏 胡爱芝 王立红 王重 张跃强 樊哲儒 李剑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65-1771,共7页
【目的】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采用人工模拟核桃、杏、红枣三种果树不同程度遮阴条件下,研究分析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冬... 【目的】在小麦生长中后期,采用人工模拟核桃、杏、红枣三种果树不同程度遮阴条件下,研究分析不同遮阴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及分配和产量的影响,为新疆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新冬20号,遮阴处理设置4个水平,S1: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2: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遮阴50%,S3:拔节期遮阴30%-抽穗期遮阴75%,S0:不遮阴。遮阴均从小麦拔节期至成熟期。【结果】小麦扬花期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小麦旗叶光合速率显著降低;灌浆期轻度遮阴Pn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但显著高于S2和S3处理;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降低,胞间CO 2浓度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总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籽粒的分配均呈降低趋势,干物质向籽粒的分配率分别降低9.5%、24.2%和27.7%;收获穗数、千粒重、产量和经济系数均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而轻度遮阴对穗粒数的影响不明显。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大,产量和经济系数分别降低22.%、42.9%、67.8%和8.9%、23.8%、27.6%。【结论】随着遮阴幅度的增加,小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降低,胞间CO 2浓度升高,总干物质积累量和向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轻度遮阴收获穗数和千粒重降低,中度和重度遮阴产量三要素均显著降低,导致产量和经济系数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遮阴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滴灌条件下土地开垦年限对土壤盐分、养分和硝态氮分布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少民 白灯莎 +2 位作者 刘盛林 周广威 冯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060-2068,共9页
【目的】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盐渍土植棉的可持续性。【方法】以时空转换的方法,选择不同开垦年限地块:0(盐碱荒地)、2、4、5、6和15年,分析土壤剖面盐分、pH和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土壤盐分随开垦年限的... 【目的】研究覆膜滴灌条件下盐渍土植棉的可持续性。【方法】以时空转换的方法,选择不同开垦年限地块:0(盐碱荒地)、2、4、5、6和15年,分析土壤剖面盐分、pH和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以及耕层土壤养分的变化。【结果】土壤盐分随开垦年限的增加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土地开垦利用前4年为土壤盐分快速下降阶段,1 m剖面土壤盐分含量平均下降幅度达75.8%,5~15年为土壤盐分的稳定阶段,0~40 cm土壤平均盐分含量为0.72 ms/cm,而土壤pH较高,维持在9.0左右;土地开垦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土地开垦6年后,有机质、无机氮和速效磷含量大幅增加;膜下滴灌下土地开垦后1 m剖面硝态氮含量大幅上升,开垦4年后硝态氮已迁移到80~100 cm。【结论】覆膜滴灌下开垦盐碱荒地可有效降低土壤盐分,提高土壤肥力。土地开垦4年后,土壤盐分已不是棉花生长的限制因素,而可能是土壤较高的pH,且硝态氮有向1 m以下土层淋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膜下滴灌 土壤盐分 pH 养分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顶端调控对棉花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刘盛林 +2 位作者 孙良斌 张少民 冯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97-1403,共7页
【目的】揭示新疆棉花栽培中打顶和顶端调控措施与棉花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大田条件下,研究2个施磷水平在打顶和打顶后,涂抹萘乙酸对棉花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在不施磷条件下,打顶第4 d打顶处理增加... 【目的】揭示新疆棉花栽培中打顶和顶端调控措施与棉花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方法】大田条件下,研究2个施磷水平在打顶和打顶后,涂抹萘乙酸对棉花根系活力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在不施磷条件下,打顶第4 d打顶处理增加了根系活力和叶片中N、P、K养分的浓度,而到第9 d根系活力和叶片中N、P、K的浓度降低。施磷时无论打顶第4 d还是打顶第9 d打顶和打顶后涂抹萘乙酸都可增加棉花根系活力和叶片中N、P、K的浓度。施磷时无论是打顶还是打顶后涂抹萘乙酸都可增加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和单株籽棉产量。打顶时施磷比不施磷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单株籽棉产量分别增加43.2%、26.0%、80.6%;打顶后涂抹萘乙酸分别增加46.0%、3.1%、50.5%。【结论】在施磷肥条件下,无论是打顶还是打顶后涂抹萘乙酸都可增加棉花根系活力,促进对养分的吸收,增加棉花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打顶 涂抹NAA 根系活力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磷效率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孙良斌 冯固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10-1021,共12页
提高磷肥利用率是当今农田磷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磷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大田试验,以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的22个棉花品种(... 提高磷肥利用率是当今农田磷养分资源管理面临的重要难题,作物品种改良是提高磷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为明确新疆不同年代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通过大田试验,以新疆1950s—2013年不同年代的22个棉花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年代培育的棉花品种(系)在苗期、蕾期、花铃期和吐絮期的磷吸收、利用效率特征,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不同棉花品种(系)磷效率的高低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磷吸收效率、利用效率、磷由茎叶向籽粒的转移效率(再转移效率)存在差异。吐絮期磷吸收效率为164.26~395.75 mg·株^-1,变异系数为3.3%;磷利用效率为0.25~0.40 g·mg^-1,变异系数为67.7%;磷再转移效率为16.0%~58.1%,变异系数为11.1%。以每20年为一个时期,划分了3个品种更替阶段,棉花磷利用效率在3个阶段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0.30~0.32 g·mg^-1;磷吸收效率由225.5 mg·株^-1增加到286.3 mg·株^-1,提高了27.0%;磷由根系向地上部的转移效率(转移效率)没有发生明显改变,始终维持在93.9%~94.9%;磷再转移效率由26.8%增加到38.3%;磷经济利用效率由20.6 mg·mg^-1增加到30.4 mg·mg^-1。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棉花品种(系)生物量与磷吸收效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无显著的相关性;皮棉产量与磷吸收效率、转移效率、再转移效率、经济利用效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磷利用效率相关性不明显。对22个棉花品种(系)吐絮期生物量、皮棉产量、磷吸收利用效率及转移效率和经济利用效率等性状指标的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将22个品种(系)分为磷高效型、中效型、低效型和极低效型4组,‘新陆早50号’‘新陆早57号’‘军棉1号’为磷高效型品种。与磷低效组相比,磷高效组的品种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产量。以上结果表明,新疆棉花高产育种过程提高了磷素吸收、再转移和经济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植年代 磷吸收效率 磷利用效率 磷转移效率 磷再转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条件下一个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新 樊哲儒 +3 位作者 王重 李剑峰 张宏芝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961-1970,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一个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为抗旱高产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2016年,对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188个株系,在充分灌溉和有限灌溉条件下,分析RIL群... 【目的】研究不同灌溉条件下一个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冠层温度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为抗旱高产春小麦品种选育和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于2014~2016年,对春小麦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的188个株系,在充分灌溉和有限灌溉条件下,分析RIL群体的抽穗期、灌浆初期和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与产量的关系。【结果】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各个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均极显著高于充分灌溉(P<0.01)。在同一灌溉条件下,不同生育期之间的冠层温度也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冠层温度呈升高趋势。产量及大部分产量构成因素与各生育时期的冠层温度之间均呈负相关性。冠层温度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之间的负相关性由强到弱依次为产量、千粒重、穗粒数、单株粒重。在有限灌溉条件下,产量与各个时期的冠层温度具有明显的线性递减关系,且与灌浆中期的冠层温度具有最明显的线性关系,而在充分灌溉条件下,这种线性递减关系不明显。【结论】有限灌溉条件下,春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与冠层温度具有明显负相关性,冠层温度可作为一个重要指标用于指导春小麦育种、栽培等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冠层温度 产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总盐与电导率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良斌 刘盛林 +3 位作者 张少民 刘忠山 冯固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农村科技》 2016年第9期30-31,共2页
土壤盐渍化是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土壤盐分含量可以表征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目前,测定土壤总盐的方法有2种,残渣烘干法和电导率法。残渣烘干法虽然测定比较精准,但其操作繁琐、复杂、费时、费力。电导率法具有快捷、... 土壤盐渍化是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重要类型之一,而土壤盐分含量可以表征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目前,测定土壤总盐的方法有2种,残渣烘干法和电导率法。残渣烘干法虽然测定比较精准,但其操作繁琐、复杂、费时、费力。电导率法具有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比性强等优点,是国际上通用的评价土壤盐渍度的指标之一。本文分别采用残渣烘干法和电导率法测定了782个土壤总盐和电导率,分析了土样总盐与电导率的关系,为今后快速测定土壤盐分含量提供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电导率法 相关性分析 快速测定 盐分含量 烘干法 土地退化 荒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与氮肥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艾孜孜.居来提 崔月 +4 位作者 赵奇 张宏芝 樊哲儒 李剑峰 王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85-794,共10页
【目的】不同程度的遮阴条件下,研究氮肥及其互作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氮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遮阴方法,设不遮阴(S0)、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 【目的】不同程度的遮阴条件下,研究氮肥及其互作对冬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及产量的影响,为南疆果树-小麦间作模式下小麦高产栽培技术及氮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人工模拟遮阴方法,设不遮阴(S0)、拔节期遮阴10%-抽穗期遮阴25%(S1)、拔节期遮阴20%-抽穗期遮阴50%(S2)和拔节期遮阴30%-抽穗期遮阴75%(S3)四个遮阴水平,设整个生育期不施肥(F0)、拔节期(遮阴后)追施纯氮103.5 kg/hm^2(F1)、138 kg/hm^2(F2)和172.5 kg/hm^2(F3)四个施肥水平,研究不同遮阴、氮肥及其互作对小麦群体发育动态和产量的调控效应。【结果】遮阴强度与氮肥用量的增加均推迟了小麦的生育进程。遮阴对成穗数、分蘖成穗率有显著影响(P<0.05),对最高茎数、分蘖穗比重和主茎穗比重影响不显著。同一遮阴条件下,施肥比不施肥显著提高了成穗数、最高茎数、分蘖成穗率和分蘖穗比重(P<0.05);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穗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收获穗数增加、千粒重下降。同一施肥条件下,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收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显著下降,进而导致产量显著降低(P<0.05)。在不遮阴(S0)条件下,产量以F2处理较高;在遮阴(S1、S2、S3)条件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明显。【结论】遮阴和氮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氮肥对产量表现为正效应,遮阴对产量表现为负效应,并且遮阴效应大于氮肥效应,是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遮阴与氮肥互作对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不施肥条件下,适度遮阴对小麦产量形成有利,随着遮阴强度的增加,氮肥的调控效应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氮素 遮阴 群体发育动态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覆膜方式对棉花播种孔土壤盐分及其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灯莎.买买提艾力 孙良斌 +2 位作者 刘盛林 张少民 冯固 《中国棉花》 2016年第9期23-24,29,共3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单膜和双膜2种覆盖方式对棉花播种孔土壤总盐、出苗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以降低0~10 cm土层播种孔土壤盐分含量,棉花出苗率增加13.7百分点,产量增加19%。
关键词 棉花 双膜覆盖 单膜覆盖 播种孔 盐分 出苗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