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1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SP技术鉴定新疆小麦抗病性相关基因
1
作者 高新 时佳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重 李剑峰 李艾玲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14a,频率为34.97%,3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68,0份材料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 21。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26.8%。【结论】筛选出的14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KASP 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腐微座孢引起新疆小麦雪腐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莉 周小云 +7 位作者 鄢蓉 张军高 李进 梁晶 龚静云 杜雨 马德英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农药研制及该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冬小麦雪腐病病原菌并接种到健康小麦上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及...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农药研制及该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冬小麦雪腐病病原菌并接种到健康小麦上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及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获得的菌株YLXF-1、YLXF-2及YLXF-3均可侵染健康小麦,且发病症状和田间症状相同;病原菌为Microdochium nivale。病原菌在5~35℃、pH值3~12、不同光照条件及供试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且大部分供试碳、氮源均可利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病原菌在20℃、pH值8、12 h光暗交替培养和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利用率较好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牛肉膏。【结论】新疆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为M.nivale,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pH值8,光照为12 h光暗交替,培养基为PDA,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新农粳伊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3
作者 唐福森 文孝荣 +8 位作者 康民泰 赵志强 侯天钰 张燕红 袁杰 杜孝敬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 朱凌云 王奉斌 《北方水稻》 CAS 2024年第5期42-44,共3页
新农粳伊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母本为宁粳43号、父本为新稻36号。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瘟... 新农粳伊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粳型常规水稻品种,母本为宁粳43号、父本为新稻36号。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在吉林省晚熟稻区、辽宁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内蒙古赤峰地区、北疆沿天山稻区和南疆稻瘟病轻发区种植,稻瘟病重发区不宜种植。从播种、育苗、移栽、本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其机插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新农粳伊4号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4
作者 文孝荣 唐福森 +5 位作者 康民泰 杜孝敬 赵志强 袁杰 张燕红 王奉斌 《农村科技》 2024年第4期7-10,共4页
温宿县是新疆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7万公顷,8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盘育苗机插秧种植技术,但生产中存在秧苗易徒长,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2023年温宿县引进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 温宿县是新疆水稻主产区之一,水稻常年种植面积约7万公顷,80%的水稻种植面积采用盘育苗机插秧种植技术,但生产中存在秧苗易徒长,易发生立枯病、青枯病等问题,为解决此问题,2023年温宿县引进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秧田管理三方面总结水稻无纺布盘育苗技术,从秧苗移栽、大田水肥管理及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水稻机插秧高产栽培技术,为当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无纺布盘育苗 机插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航天诱变技术选育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布哈丽且木 王奉斌 +5 位作者 蔡栋 袁杰 张燕红 赵志强 朱小霞 文孝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88-1393,共6页
【目的】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出适合新疆气候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水稻品种新稻11号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经诱变处理后将种子在地面种植,经过多年后代系谱选育,调查后代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参加新疆区域... 【目的】利用空间诱变技术培育出适合新疆气候种植的优质水稻新品种。【方法】水稻品种新稻11号干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经诱变处理后将种子在地面种植,经过多年后代系谱选育,调查后代的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选育出的优良品系参加新疆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F1代出现变异单株;F2代群体的单株间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出现了强烈的后代分离,F3代个别株系开始稳定。F4代基本进入稳定状态,从中筛选出结实率高、产量高,食味佳,整精米率高(抗爆腰),抗病性强的突变株系。【结论】水稻品种新稻11号干种子经空间诱变所产生的变异频率高,变异幅度大,并能够稳定的遗传给后代[1]。经系谱选育,育成一个适合新疆干燥气候条件下种植的抗爆腰型、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新稻39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空间诱变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垦区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1000kg/667m^2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奉斌 章秀福 +4 位作者 吴文俊 袁杰 张燕红 文孝荣 罗锡文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69,共3页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一师一团进行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百亩连片示范,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2013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29.4 kg/667 m2,2014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42.9 kg/667 m2,一举创造了水稻机械... 2013-2014年连续2年在新疆南疆垦区兵团第一师一团进行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百亩连片示范,经农业部科教司组织相关专家现场实割测产,2013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29.4 kg/667 m2,2014年示范方平均产量1 042.9 kg/667 m2,一举创造了水稻机械精量旱穴直播大面积单产全国纪录。本文总结了南疆垦区水稻机械旱穴直播技术,以期为当地水稻高产稳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疆垦区 水稻 机械旱穴播 超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新疆水稻农艺性状、品质与产量间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志强 朱凌云 +6 位作者 唐福森 康民泰 袁杰 张燕红 王奉斌 杜孝敬 侯天钰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7-173,共7页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 为水稻品种选育中选择多个优良目标性状指明方向,高质高效完成目标性状选定,加速育种进程,本研究以新疆常用的24个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了水稻主要农艺性状、外观品质、碾米品质、蒸煮品质及产量等15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水稻产量关联度高的农艺性状为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关联度高的2个外观品质是粒长和长/宽比;关联度高的2个碾米品质是出糙率和精米率;关联度高的1个蒸煮品质是直链淀粉含量。在研究水稻品质影响因素时应注重考虑粒长、出糙率和直链淀粉含量等性状指标,且应以水稻长/宽比、精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等性状作为参考指标。同时产量方面要侧重千粒重、株高和结实率的改良。研究结果可以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产量 农艺性状 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水稻穗腐病综合防控技术 被引量:3
8
作者 马盾 文孝荣 +4 位作者 王奉斌 张燕红 袁杰 赵志强 贾春平 《中国稻米》 201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以及水稻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的推广,新疆稻田穗腐病的发生年度间趋于频繁、为害程度趋于加重。为此,笔者针对新疆主要水稻产区稻田穗腐病的发生条件、为害特点、水稻品种抗病性、田间药剂预防及农业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专... 随着近年来气候变化以及水稻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的推广,新疆稻田穗腐病的发生年度间趋于频繁、为害程度趋于加重。为此,笔者针对新疆主要水稻产区稻田穗腐病的发生条件、为害特点、水稻品种抗病性、田间药剂预防及农业措施等方面进行了专项调查研究,并制定了一套新疆稻田穗腐病综合防治和预防措施,可有效控制其发生为害,确保水稻增产增收和稻米品质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穗腐病 综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的应用效果初探 被引量:2
9
作者 文孝荣 王奉斌 +6 位作者 袁杰 唐福森 赵志强 张燕红 朱德峰 陈慧哲 徐一成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4-116,共3页
以新疆水稻主栽品种新稻11号为试材,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讨了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常规普通平盘秧苗机插增产7.74%,比传统人工育秧手插增产13.04%;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生育期... 以新疆水稻主栽品种新稻11号为试材,通过田间比较试验,探讨了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新疆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常规普通平盘秧苗机插增产7.74%,比传统人工育秧手插增产13.04%;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水稻生育期比其余两种育插秧方式短;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普通平盘秧苗机插纯效益增加177.99元/667 m^2,比传统的人工育苗手插秧纯效益增383.04元/667 m^2,节本增产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钵形毯状秧苗 机插技术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河区域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棉花喷灌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巧 丁峰 +4 位作者 蒲胜海 谈宏伟 孙九胜 金玉涛 冯广平 《农业科技通讯》 2012年第9期213-216,共4页
伊犁河谷是新疆,乃至于国家最后一块可开垦的绿洲,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的水土生态安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根据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发展方向,依据国家、行业标... 伊犁河谷是新疆,乃至于国家最后一块可开垦的绿洲,针对新疆伊犁河流域水土资源开发过程中,急需解决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的水土生态安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节水灌溉技术的问题,根据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特点和农业发展方向,依据国家、行业标准,对棉花科学合理的品种选择、培肥地力、平整土地、喷灌灌溉管理和配套栽培措施等进行了具体的规定,提出了新疆伊犁河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喷灌棉花灌溉制度,指导该地区从事棉花种植生产的广大农户和团体,在棉花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进行喷灌灌溉管理,实现棉花生产的节水、节肥高效优质可持续发展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生产技术规程 伊犁河流域 砂质薄土层新垦耕地 喷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根腐平脐蠕孢引起新疆小麦根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鄢蓉 周小云 +7 位作者 张军高 王莉 李进 梁晶 龚静云 杜雨 李克梅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7,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该病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麦根腐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选择新疆试验区的代表性菌株检测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该病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麦根腐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选择新疆试验区的代表性菌株检测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区代表菌株(KS1-3、YL26、TC30及ML26)均具有致病性;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PDA培养基最为适合菌菌株的生长,温度5~35℃、pH值4~10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7,对光照不敏感,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结论】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其主要生物学物性与多数菌物相类似,较喜温喜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麦根腐平脐蠕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杀菌技术在即时开袋类食品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琳 王浩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13期218-218,264,共2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即时开袋类食品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将辐照杀菌技术应用到即时开袋类食品加工中,并探索和解决加工中批量化、集约化的生产模式下,储存保质、营养成分缺失等诸多难题。
关键词 辐照杀菌技术 食源性微生物 辐照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2年新疆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帅 王雪姣 +4 位作者 李顺澳 王森 火勋国 郭燕云 雷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100,共14页
【目的】高温热害是新疆棉花花铃期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棉花的安全生产。明确该地区高温热害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疆植棉区5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2年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24个棉... 【目的】高温热害是新疆棉花花铃期最主要的气象灾害,严重制约着棉花的安全生产。明确该地区高温热害的演变特征,为科学制定防灾减灾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新疆植棉区55个国家基本气象站1961―2022年日最高气温资料以及24个棉花气象观测站1991―2022年棉花开花期、吐絮期观测资料,结合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监测指标,利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分析方法,揭示新疆棉花花铃期不同等级高温热害的时间和空间变化规律。【结果】1961―2022年新疆植棉区花铃期日最高气温、极端高温(日最高气温≥38.0℃)和极端高温累计日数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0.16℃·(10 a)^(-1)、0.07℃·(10 a)^(-1)和0.45 d·(10 a)^(-1)。新疆各植棉区棉花花铃期高温热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均呈增加趋势。1961―2022年东疆亚区96.0%以上的年份发生了不同等级的花铃期高温热害,南疆亚区花铃期轻度和中度热害发生频率分别为88.7%和51.6%,北疆亚区花铃期轻度热害发生频率为64.5%。【结论】新疆植棉区花铃期高温热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多北少”的区域性特征。新疆植棉区应注重耐高温棉花品种的选育与应用推广,合理调整棉花种植布局,加强气象灾害监测与预警工作,保障新疆棉花生产安全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花铃期 高温 热害 气候变化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后复播水稻新粳1号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布哈丽且木·阿不力孜 袁杰 +4 位作者 杜孝敬 文孝荣 侯天钰 张燕红 王奉斌 《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4,共4页
新疆南疆水稻产区冬小麦收获后复播插秧水稻,可充分利用麦收后剩余光热资源,实现一年两熟复播种植。本文结合多年水稻复播经验,介绍了水稻品种新粳1号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该品种在喀什地区麦后复播表现,从育秧时间、秧田管理、整地插... 新疆南疆水稻产区冬小麦收获后复播插秧水稻,可充分利用麦收后剩余光热资源,实现一年两熟复播种植。本文结合多年水稻复播经验,介绍了水稻品种新粳1号品种来源、特征特性及该品种在喀什地区麦后复播表现,从育秧时间、秧田管理、整地插秧、大田管理、适时收获等方面总结麦后复播水稻新粳1号的高产栽培技术,为种植户麦收后复播水稻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后 复播 水稻 新粳1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粳稻耐盐相关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及综合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民泰 杜孝敬 +5 位作者 张燕红 文孝荣 唐福森 赵志强 袁杰 王奉斌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3,共5页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 为构建一套针对西北粳稻的耐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筛选适合新疆盐渍区种植的水稻品种,本研究采用0.5%盐胁迫处理,对18份来自新疆的粳稻材料进行了10项表型指标的测定。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采用各单项指标的耐盐系数作为主要评价依据,并综合运用了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以全面评估这些材料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在盐胁迫环境下,参试材料的单穗质量、叶面积、每穗实粒数和每穗总粒数之间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我们成功地将盐胁迫下的10项指标简化为4个相互独立且信息量丰富的主成分,这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76.19%;依据参试材料的综合评价值D进行聚类分析,最终将18份参试材料划分为三类:不耐盐材料,占比11.11%;中等耐盐材料,占比61.11%;耐盐材料,占比27.78%,具体包括SD-12、SD-17、SD-16、SD-13、SD-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耐盐性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大豆根腐线虫病病原鉴定及致病性测定
16
作者 徐菲菲 李进 +5 位作者 任航 王重 王惠卿 李洪连 李宇 王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3-83,共11页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 【目的】明确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样本中采集到的一种根腐线虫种类及其对大豆的致病性,为识别和防治大豆根腐线虫病提供指导。【方法】使用贝曼漏斗法从采集的大豆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分离线虫,并在胡萝卜愈伤组织上进行纯化培养,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到的根腐线虫种类,采用盆栽接种试验评估该根腐线虫种群对大豆的致病性及其对大豆生长的影响。【结果】形态特征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咖啡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coffeae)的形态特征较为一致。分子鉴定结果显示,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的rDNA 28S D2-D3区序列和rDNA-ITS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咖啡短体线虫的序列相似度最高,分别为98.59%~99.87%和97.83%~99.10%。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该大豆根腐线虫种群与其他已鉴定的咖啡短体线虫种群处于同一高度支持的分支上。盆栽接种试验结果显示,接种该根腐线虫种群60 d后,大豆植株地上部矮小,长势较弱,茎秆较细,根系减少,且根系出现褐色坏死病斑,甚至腐烂症状,该线虫在大豆根际的繁殖系数达到4.03。【结论】从新疆喀什地区泽普县采集的大豆根腐线虫种类为咖啡短体线虫,其对大豆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线虫病害 根腐线虫 病原鉴定 致病性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长绒棉育种现状、趋势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7
作者 阿里甫·艾尔西 朱家辉 +4 位作者 李进 王为然 宁新民 刘志清 孔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3-400,共8页
【目的】分析新疆自1953年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育成品种的现状、分布和趋势,以及新品种对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影响等;总结新疆长绒棉育成品种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长绒棉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8年,以不同时期新疆培育的7... 【目的】分析新疆自1953年引种长绒棉成功以来育成品种的现状、分布和趋势,以及新品种对新疆长绒棉生产的影响等;总结新疆长绒棉育成品种现状,提出相应对策,为新疆长绒棉新品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2013~2018年,以不同时期新疆培育的79个长绒棉品种为材料,进行田间多点试验;收集、汇总与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并对比分析。【结果】66年来,新疆育成了74个综合性状优良的长绒棉新品种,保障了新疆长绒棉的生产需要;主栽品种有军海1号等10个,与引种初期长绒棉品种相比,主栽品种普遍较引进品种经济性状显著提升,助推了新疆长绒棉产业的发展;新疆长绒棉品种改良经分了引种试种-驯化-选择生产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过程。随着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育成品种质量迅速提升,如军海1号和新海10号等;育种平台不断完善,为长绒棉新品种研发提供了保障。66年来新疆农科院经作所、兵团第一师农科所、巴州农科所3个单位共育成了新疆超过84%的长绒棉品种数量,是长绒棉育种育种研究的优棉团队;虽然新疆长绒棉育种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品种株型、品种类型单一、丰产稳产品种缺乏、适应性亟待改善、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开发尚落后等问题。【结论】应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紧紧围绕产业发展新情况,设定育种目标,提高品种丰产稳产性,加强病、虫、逆等保障性状的改良,促进实现育种整体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引种 育种 现状趋势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新品种新稻44号选育及超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燕红 袁杰 +3 位作者 布哈丽且木 赵志强 文孝荣 王奉斌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期8-10,共3页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稻44号,是以A稻6号为母本,以辽19-1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稻44号,是以A稻6号为母本,以辽19-1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2 502.5kg/hm2和12 349.5kg/hm2,分别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2%和12.73%。该品种2014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麦组)审定,其主要特点是超高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适宜新疆中晚熟稻作区种植,特别是新疆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大稻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新稻44号 选育 超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玉米普通锈病(Puccinia sorghi Schw)侵染生活史及初侵染源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贾菊生 胡守智 +2 位作者 马德英 黄全生 陈勋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38-2244,共7页
【目的】研究玉米普通锈病在新疆自然的生境条件下,个体发育中各个孢子世代的生物表现型及其初侵染源形式。【方法】采集玉米普通锈病孢子,分析夏孢子和冬孢子存活能力,并将病原菌接种于玉米上观察发病情况。【结果】菌初侵染时期和整... 【目的】研究玉米普通锈病在新疆自然的生境条件下,个体发育中各个孢子世代的生物表现型及其初侵染源形式。【方法】采集玉米普通锈病孢子,分析夏孢子和冬孢子存活能力,并将病原菌接种于玉米上观察发病情况。【结果】菌初侵染时期和整个夏季所生成夏孢子堆的生物特性,只是为病原在寄生生活周期内营扩大再侵染的繁殖用。夏孢子的萌发和侵染的适宜温度为10.829℃,最适温度为14.922.4℃,温度在10℃以下萌发终止。玉米收割后,夏孢子在寄主基质上可残生时间约在55 d以内,至11月26日检验其活性时,发现许多夏孢子体内的颗粒体已消耗殆尽,形成透明的空腔,有的则失去光泽,呈现淡灰褐色,丧失了发芽能力,鉴此看出该病夏孢子抗逆性很差,不能逾越新疆漫长严酷的寒冬。研究还发现,临秋时节,玉米病体上出现一种深锈褐色的休眠夏孢子堆的菌态,此菌态有强劲抗逆性的特异功能,在持续2个多月零下2024℃的寒冬期后,仍具有正常的萌发力和对寄主侵染的致病毒性。【结论】在新疆的冬季,玉米普通锈病是以休眠夏孢子堆作为越冬世代,而且是玉米在生产中感染锈病唯一的初次感染源。该病冬孢子世代在新疆的侵染生活史上并无实质性的病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PUCCINIA sorghi Schw 生活史 初侵染 夏孢子 冬孢子 休眠夏孢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陆地棉转雪莲PEBP基因抗寒性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周小云 马盾 +2 位作者 危小薇 艾秀莲 黄乐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在环境气温骤降情况下,研究了转雪莲XLPEBP基因陆地棉后代的抗寒性,结果表明,2份转基因陆地棉后代(T2)材料,抗寒性显著高于对照材料,其中的功能基因有一定的表达作用。
关键词 花粉管 雪莲 XLPEBP基因 棉花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