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1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丙炔氟草胺在新疆棉田土壤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曹双瑜 安静 +4 位作者 吴湘琳 钱涛 吴莉莉 李广阔 丁瑞丰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65-1371,共7页
为明确丙炔氟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了其在新疆棉田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利用45 g/hm^(2)、60 g/hm^(2)、75 g/hm^(2)和120 g/hm^(2)的丙炔氟草胺进行棉田土壤封闭处理后,分别于药后2 h及1、5、10... 为明确丙炔氟草胺在土壤中的残留,通过气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法测定了其在新疆棉田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利用45 g/hm^(2)、60 g/hm^(2)、75 g/hm^(2)和120 g/hm^(2)的丙炔氟草胺进行棉田土壤封闭处理后,分别于药后2 h及1、5、10、15、30、45和60 d,在0~10 cm和10~20 cm棉田土壤层进行取样测定。结果表明,在0~10 cm和10~20 cm土壤层的丙炔氟草胺消解残留动态表现一致,随着时间的推进,丙炔氟草胺在棉田土壤中的残留呈下降趋势;同一时期不同土壤层的丙炔氟草胺残留量,均表现为随着施药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丙炔氟草胺在0~10 cm棉田土壤层中的半衰期为13.6~17.3 d,10~20 cm棉田土壤层中的半衰期为11.6~16.5 d,属于易降解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炔氟草胺 棉花 土壤 残留 半衰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某县典型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分布特征
2
作者 朱博 杨再磊 +5 位作者 张一 寇天乐 严涵 吴湘琳 马兴旺 贾宏涛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9-1700,共12页
以北疆某县为例,研究典型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的污染分布特征,2023年5月采集该地区3个区域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40、40—50、50—60 cm)的土壤样品.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密度分离法提取微塑料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结... 以北疆某县为例,研究典型设施农业土壤微塑料的污染分布特征,2023年5月采集该地区3个区域不同土层深度(0—10、10—20、20—30、30—40、40—50、50—60 cm)的土壤样品.使用饱和氯化钠溶液-密度分离法提取微塑料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该地区设施农业土壤中微塑料丰度范围为1.442×10^(4)—3.882×10^(4)个·kg^(−1),0—30 cm的土壤微塑料丰度与深度呈负相关性,30—60 cm土壤微塑料随深度有不断累积的趋势;该区域土壤微塑料形状主要有薄膜状、颗粒状、碎片状、纤维状等4种;微塑料颜色有白色70.6%、黑色15.8%、绿色8.1%、蓝色2.7%、红色2.0%、黄色0.7%;微塑料的粒径小于0.5 mm的占比最大;使用拉曼光谱鉴定微塑料的到主要成分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主;该区域土壤微塑料污染指数达到2.65,微塑料污染程度达到重度.研究表明,该研究区设施农业微塑料污染普遍较高,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塑料 分布特征 设施农业 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无核白葡萄施用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对土壤改良效果研究
3
作者 吾斯曼·依马尔尼牙孜 沈其云 +6 位作者 米热吉汗·阿不都热依木 徐强 王西和 屈小慧 张志强 艾飞丁·吾斯曼 张东海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6期111-113,共3页
盐碱地种植无核白葡萄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疑难问题,如保苗难、生长慢、结果少、品质差等。经过试验示范在葡萄不同生长期施用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对盐碱地葡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显著,葡萄产量、品质相对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小分... 盐碱地种植无核白葡萄的过程中,遇到很多疑难问题,如保苗难、生长慢、结果少、品质差等。经过试验示范在葡萄不同生长期施用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对盐碱地葡萄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显著,葡萄产量、品质相对提高,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水溶肥对盐碱地土壤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地葡萄 有机水溶肥 增产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林废弃物热解木醋液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杨柳 唐光木 +3 位作者 张云舒 刘娇 马海刚 徐万里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8-25,共8页
综合分析木醋液在农业上的应用,以期为木醋液在新疆农业上的高效利用以及推动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统计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分析木醋液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木醋液是一种含有有机酸、酚、醛、酮、醇、... 综合分析木醋液在农业上的应用,以期为木醋液在新疆农业上的高效利用以及推动农业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利用统计学方法,通过文献检索、资料整理,分析木醋液在农业上的研究进展情况。木醋液是一种含有有机酸、酚、醛、酮、醇、呋喃等复杂成分的化合物,其成分和作用受原料来源、热解温度时间、分离精制方法以及储存条件而不同;根据木醋液用途的不同可采用静置法、活性炭吸附法、蒸馏法、萃取法等方法进行精制分离;精制木醋液作为土壤改良剂,通过提高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养分含量,降低pH值,促进盐分淋溶,改良障碍土壤,提高作物产量;作为增效剂易于细胞分裂分化,调节植物生长,促进化肥农药更快的吸收利用;通过破坏细胞膜,抑制细胞分裂速度和蛋白合成达到抑菌功能。木醋液作为农林废弃物热解炭化过程中高附加值、成分复杂的副产品,能够抑制病原菌、调节内源物质、提高作物抗逆性,从而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农业应用 改良剂 增效剂 绿色防控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资源对新疆土壤盐碱化影响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胥静 《中南农业科技》 2024年第12期218-220,226,共4页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归纳总结新疆水资源分布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对新疆水资源分布与土壤盐碱化情况进行文献梳理研究,以期为水资源分布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提供可参考的区域土壤盐碱化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新疆土壤盐碱化呈现以表层...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系统归纳总结新疆水资源分布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对新疆水资源分布与土壤盐碱化情况进行文献梳理研究,以期为水资源分布对土壤盐碱化的影响提供可参考的区域土壤盐碱化文献资料。结果表明,新疆土壤盐碱化呈现以表层土壤盐碱化物聚集为特征,此种盐碱化特征主要出现在玛纳斯河和塔里木河流域的土壤区,包含农田和非农田。表层土壤盐碱化物聚集现象具体表现为含氯化物、硫酸-氯化物型、氯化-硫酸型、硫酸盐、苏打盐等物质聚集在土壤表层。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土壤表层的盐碱化现象,体现了区域土壤与水的关系。当前土壤盐碱化研究热点主要聚焦在玛纳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的盐碱土改良,对于各地区土壤呈现的盐碱化特征已基本摸清。结合客观认识盐碱地综合利用盐碱地,因水资源分布改良利用盐碱地是未来盐碱土改良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分布 土壤盐碱土 研究进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贝母产业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被引量:2
6
作者 马小龙 周远航 +5 位作者 高江龙 郭建富 樊晓琴 陈垣 林明 陈勇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期172-175,共4页
针对新疆贝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疆贝母产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总结了新疆贝母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疆贝... 针对新疆贝母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统计和实地调研等方法,对新疆贝母产业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和调查,总结了新疆贝母产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生产加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发展对策,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新疆贝母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母 产业现状 发展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灰漠土区不同肥料配比土壤氨挥发原位监测 被引量:21
7
作者 徐万里 刘骅 +3 位作者 张云舒 王西和 秦巧 廖宗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4565-4571,共7页
在17a的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区,采用通气法对春小麦种植体系8种处理,即(1)对照(种植、不施肥,CK)、(2)施氮肥(N)、(3)施氮磷肥(NP)、(4)施氮钾肥(NK)、(5)施氮磷钾肥(NPK)、(6)施氮磷... 在17a的新疆国家灰漠土土壤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定位试验区,采用通气法对春小麦种植体系8种处理,即(1)对照(种植、不施肥,CK)、(2)施氮肥(N)、(3)施氮磷肥(NP)、(4)施氮钾肥(NK)、(5)施氮磷钾肥(NPK)、(6)施氮磷钾肥+有机肥增量(NPKM1)、(7)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常量(NPKM2)、(8)施氮磷钾化肥+秸秆还田(NPKS)的氨挥发损失与不同肥料配比、长期不同施肥土壤特性变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当地春小麦种植典型施肥模式,即"基肥撒施后机械翻耕,追肥撒施后灌水"下,在施氮量为84.97~241.5 kg.hm-2的条件下,不同处理基肥氨挥发累积量为0.194~2.236 kg N.hm-2之间;追肥氨挥发累积量在0.078~0.210 kg N.hm-2之间,远低于基肥氨挥发量;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损失氮素之和占总施氮量的0.39%~1.23%。(2)相同施氮量241.5 kg.hm-2的N、NP、NK、NPK4个处理,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017、0.944、1.988、2.437kg N.hm-2,氨挥发量与不同处理土壤速效钾含量相关性达显著水平(r=0.951,P〈0.05,n=4)。(3)施氮量分别为151.8、84.9、216.7 kg.hm-2有机肥处理NPKM1、NPKM2、NPKS的氨挥发累积量分别为1.404、1.041、1.583 kg N.hm-2,氨挥发量与氮肥使用量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n=18)。以上结果表明,氨挥发不是新疆灰漠土长期定位试验春小麦体系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不同肥料配比和长期不同肥料配比造成土壤特性的变化是7种施氮肥处理氨挥发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长期定位试验 氮肥利用率 原位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南疆核桃树氮磷钾肥料效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40
8
作者 梁智 邹耀湘 张计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58-963,共6页
【目的】为新疆核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核桃的合理施肥量,施肥与叶片营养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传统施肥存在的问题。【结果】适量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核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 【目的】为新疆核桃的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核桃的合理施肥量,施肥与叶片营养水平的关系,分析了传统施肥存在的问题。【结果】适量施用氮肥、磷肥和钾肥,可以提高核桃营养器官的生长量,增加核桃叶片的N、P、K营养水平,提高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氮、磷、钾肥对核桃叶片中N、P、K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叶片中N、P、K含量与施肥量之间呈现二次多项式模式。在供试条件下,合理的施肥量为,尿素3 kg/株、三料磷肥3 kg/株、硫酸钾1.5 kg/株,核桃产量可达19.6-22.2 kg/株。【结论】平衡施肥与传统施肥相比,氮、磷、钾、微量元素肥料配合合理,能有效提高核桃产量和品质,核桃园可增加收入2 590.6元/667 m^2,平衡施肥的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效应试验 核桃 平衡施肥 合理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丁峰 马雪琴 +3 位作者 蒲胜海 耿庆龙 单娜娜 王新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31-2337,共7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 【目的】进一步了解吉尔吉斯斯坦的自然环境、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等发展现状。【方法】对吉尔吉斯斯坦的气候、土地、土壤、农业等状况进行全面的实地调研和各州农业大学的考察学习,并与吉尔吉斯斯坦气候、土壤、土地利用、农业等方面的专家进行深入交流。【结果】对吉尔吉斯斯坦在气候变化趋势下,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问题提出指导意见。【结论】为吉尔吉斯斯坦需重点开展的农业合作领域和发展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积盐空间异质性分析 被引量:10
10
作者 孙九胜 耿庆龙 +2 位作者 常福海 王新勇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71-1476,共6页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土壤的积盐规律,为研究其土壤盐渍化的成因以及制定合理改良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对土壤盐分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目的】分析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地下水作用条件下土壤的积盐规律,为研究其土壤盐渍化的成因以及制定合理改良对策提供依据。【方法】运用GIS和地统计学的原理与方法,结合地下水埋深的空间分布,对土壤盐分分布规律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地下水埋深、耕层土壤含盐量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中、底层土壤含盐量属强等变异性;受结构性因素和随机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地下水埋深、底层土壤含盐量呈强空间自相关性,耕层、中层土壤含盐量具有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对空间尺度上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含盐量定量分析表明,耕层、底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呈负相关性,中层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相关性不明显。【结论】加强排水,制定合理灌溉定额并严格实施,从而控制并降低地下水位是当前盐碱改良主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埋深 土壤盐分 空间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湘琳 马雪琴 +5 位作者 王新勇 陈署晃 丁峰 李磐 单娜娜 耿庆龙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65-371,共7页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2)新疆在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单产、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水平均优于吉尔吉斯斯坦。[结论]建立新疆一吉尔吉斯斯坦技术交流、示范平台,加强两区域科技互补,促进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新疆 吉尔吉斯斯坦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干旱区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研究——以新疆泽普县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耿庆龙 陈署晃 +4 位作者 孙九胜 张新志 张洋军 董巨河 丁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38-1543,共6页
【目的】摸清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方法】以泽普县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林复合模式下耕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二次土... 【目的】摸清农林复合模式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情况。【方法】以泽普县为例,采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林复合模式下耕层土壤(0~20 cm)的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5种养分要素的空间变异特征进行分析;并与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对比分析研究土壤养分变化。【结果】研究区耕层土壤各养分含量呈正态分布,变异性表现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全氮>有机质;全氮、有机质变异函数曲线符合指数模型,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异函数曲线符合线性无基台模型。从地理位置上看,5种土壤养分含量总体分布呈现西高东低、南北低、中间高的趋势。与1982年相比,除速效钾外,其他4种养分土壤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速效磷的增加幅度最大。【结论】研究区内土壤养分含量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应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在重视施用氮磷化肥的基础上,也必须重视钾肥施用,培肥土壤,从而保障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农林复合模式 泽普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许咏梅 刘骅 王西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294-1300,共7页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的土壤呼吸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灰漠土农田土壤碳通量的计算以及灰漠土固碳潜力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在连续定位施肥22 a灰漠土长期试验的12个处理中选择5个处理,利用英国ACE土壤碳通量测量仪,...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下新疆灰漠土的土壤呼吸变化特征,为西北干旱区灰漠土农田土壤碳通量的计算以及灰漠土固碳潜力的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在连续定位施肥22 a灰漠土长期试验的12个处理中选择5个处理,利用英国ACE土壤碳通量测量仪,对其呼吸速率进行24 h的连续监测。同时监测试验区气温和5 cm地表温度等相关气象数据。[结果]长期施用有机物料(NPKM、M、S)的土壤呼吸速率总体高于不施用有机物料(NPK、CK)的处理,以单施有机肥(M)处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最为显著,秸秆还田处理其次。NPKM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小于M和S,说明化肥配合有机肥的施肥方式能够减缓农田CO_2的释放,长期施用有机物料处理的土壤呼吸速率对环境温度的敏感性大于不施用有机物料的土壤,除NPKM处理外,其余处理与地表温度间存在线性关系。[结论]从农业固碳减排和土壤肥力培育的角度,有机无机配合施用是实现新疆农田地力提升和环境友好双赢的重要培肥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灰漠土 土壤呼吸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体肥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
14
作者 马红红 吴湘琳 +8 位作者 蒲胜海 杨志莹 涂永峰 赵冬梅 吉丽丽 岳继生 魏建华 马兴旺 李磐 《西北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3-160,共8页
为突破氮肥利用率难以提高的瓶颈,选用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旨在摸清液体肥与常规肥料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2022年分别于新疆北疆8个地区(芳群农场,玛纳斯县兰州湾,昌吉市老龙河,红柳塘村,呼图壁红山村,昌吉市榆树沟,... 为突破氮肥利用率难以提高的瓶颈,选用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旨在摸清液体肥与常规肥料施用对滴灌棉田土壤无机氮素转化的影响。2022年分别于新疆北疆8个地区(芳群农场,玛纳斯县兰州湾,昌吉市老龙河,红柳塘村,呼图壁红山村,昌吉市榆树沟,阜康市三工河乡,阜康市六运河)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常规施肥、液体肥和减水10%+液体肥。结果表明,0~30 cm、30~6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为减水10%+液体肥>液体肥>常规施肥;土壤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表现为滴头正下方明显高于距离滴头38 cm、-38 cm;单位面积液体肥较常规肥料养分投入量减少19.4 kg/667m^(2),但液体肥提供硝态氮、铵态氮高于常规肥料。可见,液体肥替代常规肥料在无机氮素转化方面起到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肥 硝态氮 铵态氮 产量 棉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农田土壤总盐现状、变化及治理措施
15
作者 马彦茹 李冬梅 +2 位作者 王华兵 耿庆龙 陈署晃 《农村科技》 2013年第3期28-29,共2页
土壤盐渍化是在特定气候、地质及土壤质地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以及人为引水灌溉不当引起土壤盐化的土地质量退化过程。根据克拉玛依市农业综合开发区2006年及2010年土壤调查结果,分析其土壤盐化现状、变化及成因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 克拉玛依市 土壤盐渍化 农田土壤 开发区 农业 治理 土地质量 土壤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物料对南疆黏质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玉鹏 王治国 +2 位作者 付彦博 陈波浪 扁青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3-101,共9页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碳源物质输入量,指导有机物料合理利用,为板结黏质土壤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参数。【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农家肥组(N)、生物炭组(T)、生物菌肥组(J)...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物料输入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筛选最佳碳源物质输入量,指导有机物料合理利用,为板结黏质土壤改良提供重要的理论参数。【方法】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农家肥组(N)、生物炭组(T)、生物菌肥组(J)、商品有机肥组(S)、矿源黄腐酸钾组(H)5个不同有机物料组,每组设置50%推荐量、100%推荐量和150%推荐量3个梯度处理,以不施用有机物料为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探讨5种不同有机物料(碳源物质)对黏质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①与对照相比,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均能降低土壤盐分含量、pH和电导率,其中矿源黄腐酸钾和生物菌肥处理的抑盐效果较好。②与对照相比,不同有机物料处理均能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全氮、水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生物菌肥、生物炭、农家肥处理的效果较好。③农家肥处理对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有较好的提升效果,生物炭处理对土壤真菌数量有较好的提升作用。【结论】综合各有机物料对土壤化学性质和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农家肥是该试验区较适宜的黏质土壤改良剂,推荐用量为36 t/hm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 黏质土壤 土壤化学性质 土壤微生物 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的苜蓿最适灌溉方式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麦合穆提·拜合提 丁峰 +1 位作者 李彦 党龙鑫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9-256,共8页
为探求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的影响并优选最适宜该地区的灌溉方式,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区对比试验,探讨新疆乌昌地区3种主要灌溉方式(W1浅埋式滴灌、W2地表滴灌和W3平移式喷灌)对苜蓿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 为探求不同灌溉方式对苜蓿的影响并优选最适宜该地区的灌溉方式,本研究以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区对比试验,探讨新疆乌昌地区3种主要灌溉方式(W1浅埋式滴灌、W2地表滴灌和W3平移式喷灌)对苜蓿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并采用熵权-TOPSIS综合评价法,优选适宜于该地区苜蓿生产的节水灌溉方式。结果表明,W1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在苜蓿生长期内0~60 cm土壤含水量都显著高于W2和W3处理(P<0.05)。W1处理苜蓿三茬总产量最高,为14379.4 kg·hm^(-2),较W2和W3三茬平均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11.76%、46.15%。W1处理和W2处理三茬相对饲喂价值没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W1处理三茬平均相对饲喂价值最高为121.3,其营养品质最好。利用熵权-TOPSIS法加权计算相对贴近度Si,最终得出W1处理贴近度最大,为0.522,是本试验中最优的方案,该处理既能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又能提高水分生产效能。研究表明,浅埋滴灌可以明显提高苜蓿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水资源短缺的干旱地区可选用浅埋滴灌作为苜蓿适宜的节水灌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式滴灌 紫花苜蓿 营养品质 熵权-TOPSIS 灌溉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叶症及其防控下的核桃坚果产量品质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赵喆 周志豪 +9 位作者 森巴特 芦朋飞 李宝鑫 王俊转 胡安鸿 周荣飞 张亮 王新勇 牛犇 裴东 《林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明核桃焦叶症的可能成因及对坚果产量、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施用核桃专用肥,研究其效果;以期为焦叶症防控、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南疆三地州6个典型成龄‘温185’品种...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研究探明核桃焦叶症的可能成因及对坚果产量、外观品质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施用核桃专用肥,研究其效果;以期为焦叶症防控、促进核桃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方法]选取南疆三地州6个典型成龄‘温185’品种焦叶症果园,调查园地内土壤和灌水的理化指标,按照发病程度分为轻(Ⅰ级)、中(Ⅱ级)、重(Ⅲ级)3级,以健康树果园为对照,分析各调查园内坚果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选择其中一个代表性果园,连续3 a在果实膨大期和营养物质积累期进行冲施核桃专用肥处理,研究坚果产量和品质特别是核仁脂肪、蛋白质、总糖和单宁等营养物质的变化,同时就两种施肥方式对果园综合效益进行评估。[结果]6个典型果园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缺乏,土壤和灌溉水盐碱化,是核桃焦叶症形成的重要原因。坚果单位面积产量随焦叶症发生程度平均每级分别显著减少254.33、644.73和1108.36 kg·hm^(-2);坚果三径平均减小2.79、4.25、5.77 cm;出仁率平均降低1.50%、2.51%、3.27%。仁内蛋白质含量平均下降0.86%、1.47%、2.58%;总糖含量平均降低0.25%、0.49%、0.69%;单宁含量平均增加1.83、3.41、6.55 g·kg^(-1)。经3 a冲施肥防治后,在轻度和中度焦叶发病程度下单位面积受损产量的恢复比例分别达22.50%和13.59%,重度焦叶下的产量受损较难缓解。核仁内脂肪含量无明显变化,蛋白质与总糖含量平均分别增加19.4和7.9 g·kg^(-1);单宁含量平均减少1.69 g·kg^(-1);专用肥防控园的坚果产量与品质均优于焦叶症发生园,每公顷能额外增收约19025.25元,且仍有逐年增长趋势。[结论]焦叶症会显著影响‘温185’品种核桃的坚果产量和品质,焦叶症发生越严重,相应指标变化差异越显著。冲施核桃专用肥能促进树体生长发育并平衡营养元素吸收,改善坚果品质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有效减轻因土壤盐渍化诱发的核桃焦叶症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焦叶症 坚果品质 产量 专用肥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菌肥对甜瓜不同质地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19
作者 杨克明 刘国宏 +4 位作者 胡西旦·买买提 热西旦·阿木提 李海峰 马兴旺 刘志刚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0-129,共10页
甜瓜在种植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过量灌水往往会导致深层渗漏,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地下水。为了解不同质地土壤施用生物菌肥(BOF)对缓解因灌溉而导致的营养元素淋失的影响,在灌溉过程中分别... 甜瓜在种植过程中必须保证充足的水分供应才能正常生长发育,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过量灌水往往会导致深层渗漏,不仅浪费资源,还污染地下水。为了解不同质地土壤施用生物菌肥(BOF)对缓解因灌溉而导致的营养元素淋失的影响,在灌溉过程中分别施用可溶性BOF于质地为壤土(S1)、砂土(S2)和黏土(S3)的盆栽甜瓜土壤中,测定甜瓜成熟后植株和果实干物质质量及氮磷钾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氮磷钾含量、渗漏液中氮磷钾含量和不同氮素形态含量。结果表明,与不施生物菌肥(CK)相比,BOF处理显著降低了S1、S2和S3的土壤pH及渗漏液总氮、渗漏液NO_(3)^(-)-N、渗漏液总磷和渗漏液总钾含量;显著降低了S1和S2的电导率及土壤速效钾、土壤速效磷、土壤总氮和土壤NO_(3)^(-)-N含量;显著提高了S1、S2和S3的土壤NH_(4)^(+)-N含量;显著提高了S3的电导率及土壤速效磷、土壤总氮、土壤NH_(4)^(+)-N、土壤NO_(3)^(-)-N和甜瓜总氮磷钾含量。因此施用BOF不仅可以改善土壤pH和土壤电导率,缓解灌溉对土壤总氮、NO_(3)^(-)-N、磷和钾的渗漏;而且还可以在提高甜瓜干物质质量、土壤养分含量及减少土壤养分淋失方面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生物菌肥 土壤 渗漏液 NH_(4)^(+)-N NO_(3)^(-)-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滴灌小麦性状及根区土壤养分的影响
20
作者 李娜 吕彩霞 +4 位作者 信会男 李永福 赖宁 耿庆龙 陈署晃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滴灌小麦生长特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索适宜小麦养分积累、生长发育的施氮量,为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滴灌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0 kg/hm^(2)(N_(0))、105 kg/hm...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滴灌小麦生长特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探索适宜小麦养分积累、生长发育的施氮量,为科学合理施用化肥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滴灌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对照0 kg/hm^(2)(N_(0))、105 kg/hm^(2)(N_(1))、210 kg/hm^(2)、(N_(2))、315 kg/hm^(2)(N_(3))和420 kg/hm^(2)(N_(4))5个施氮量水平,分析各处理对春小麦生长性状(SPAD值、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和不同层次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积累的影响差异。【结果】春小麦在拔节期、孕穗期、扬花期和灌浆期的SPAD值随施氮量的上升而上升,施氮量为315 kg/hm^(2)较利于SPDA值的积累。0~1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后增的趋势;10~4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后增再减的趋势;40~6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0~60 cm土壤全氮、速效氮含量每层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0~60 cm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每层均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产量与株高、穗长、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主穗粒数和单株粒重均显著相关(P<0.05,相关系数分别为0.732*、0.665*、0.765**、0.737*、0.773**和0.592*)。不同处理的产量排序为N_(3)>N_(4)>N_(2)>N_(1)>N_(0),施氮量为315 kg/hm^(2)时最有利于提高春小麦产量。【结论】施氮量为315 kg/hm^(2)时,更适宜新疆南疆春小麦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土壤养分 春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