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地区民族传统谷物发酵饮料的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刘亚男 张龑 +8 位作者 吴江超 高雁 杨奕凡 林青 霍向东 胡有贞 娄恺 关波 曾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8,共9页
为比较传统谷物发酵饮料玛格孜木和波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基因功能差异.使用宏基因组学对两种饮料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利用PICRUSt2和FUNGuild软件对两种饮料中基因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玛格孜木优势菌属有乳酸杆菌属(25.46%)... 为比较传统谷物发酵饮料玛格孜木和波杂的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基因功能差异.使用宏基因组学对两种饮料中微生物群落组成进行分析;利用PICRUSt2和FUNGuild软件对两种饮料中基因功能进行预测。结果显示玛格孜木优势菌属有乳酸杆菌属(25.46%)、明串珠菌属(12.88%)、链球菌属(9.60%)、链格孢属(45.15%)、枝孢属(9.21%)、假丝酵母属(8.99%)和赤霉属(2.3%);波杂优势菌属为乳酸杆菌属(86.67%)、片球菌属(1.10%)、不动杆菌属(1.07%)、明串珠菌属(1.06%)、链球菌(1.01%)、毕氏酵母属(18.11%)、根霉属(16.41%)、链格孢属(10.9%)、伊萨酵母属(7.95%)、黑孢霉属(6.80%)、赤霉属(6.69%)和威克汉姆酵母属(4.37%)。功能预测分析显示,与细菌生长和繁殖代谢相关的基因,特别是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代谢在微生物中起主导作用。综上所述,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类型民族传统谷物发酵饮料中微生物群落组成差异显著,但细菌在发酵中可能起主导作用。该研究为传统发酵食品中有益微生物资源的挖掘和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饮料 自然发酵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16个地方杏品种特性比较 被引量:16
2
作者 徐乐 章世奎 +4 位作者 李文慧 安小琴 苗昊翠 阿曼古丽.吾斯曼 李利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196-2201,共6页
【目的】为新疆的杏资源开发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食兼加工优良品种轮台小白杏为对照,对15个新疆地方杏品种的物候期、单果重、出仁率、果实VC含量、总糖、糖酸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定了轮台小白杏和15个... 【目的】为新疆的杏资源开发利用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食兼加工优良品种轮台小白杏为对照,对15个新疆地方杏品种的物候期、单果重、出仁率、果实VC含量、总糖、糖酸比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测定了轮台小白杏和15个新疆杏地方品种的物候期、单果重、果实营养品质等各项指标,发现新疆杏各地方品种花期较集中,但是果实成熟期、单果重以及营养品质相差较大,开发潜力大。【结论】毛拉肖和贾格达玛伊桑都是甜仁,出仁率高、核壳薄,适合加工;堪及玉吕克的极晚熟性可配合其他优良品种尝试培育一些中晚熟杏新品种;除堪及玉吕克、莎车黑叶杏、洛浦2号外,其余品种鲜食性都较好,其中贾格达玛伊桑鲜食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C含量 总糖 糖酸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鹰嘴豆种质资源对Ascochyta rabiei的抗性评价及遗传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马丽娟 张巨松 +4 位作者 李利民 陈晓露 曾繁明 杨忠芳 羌松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79-1184,共6页
以25份鹰嘴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Ascochytarabiei茵悬液室内外人工接种,评价不同鹰嘴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利用RAPD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NTSYSpc2.10t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的统计分析... 以25份鹰嘴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Ascochytarabiei茵悬液室内外人工接种,评价不同鹰嘴豆种质资源的抗病性;同时利用RAPD方法进行基因型鉴定,采用NTSYSpc2.10t软件对分子标记结果进行遗传相似性的统计分析,并建立各品系间的亲缘关系聚类图,探讨不同鹰嘴豆品系对A.rabiei抗性与遗传多态性间的关系。室内和田间鹰嘴豆抗A.rabiei鉴定结果表明:在25份鹰嘴豆供试种质中,系选03和216均表现出稳定抗性;北园春表现出稳定中抗。通过RAPD多态性引物对25份供试种质进行PCR扩增,共获得129个扩增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67条,多态性比例达51.94%,遗传相似系数为0.3731~0.9254。结合抗病性和遗传多态性,经方差分析表明,本研究的鹰嘴豆品种(系)对A.Fa—biei的抗性强弱与其遗传相似性之间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 鹰嘴豆壳二孢叶枯病菌 抗性评价 遗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评价及筛选 被引量:3
4
作者 俞天胜 曾潮武 +3 位作者 王威 苗雨 李玉峰 叶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53-1960,共8页
【目的】以新春6号和新春10号为对照,采用干旱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对照的处理方法研究33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早性,探讨利用小麦野生祖先资源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利用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5... 【目的】以新春6号和新春10号为对照,采用干旱水分胁迫和正常灌溉对照的处理方法研究33份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材料的抗早性,探讨利用小麦野生祖先资源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利用抗旱指数法和隶属函数法对35份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进行评价。【结果】两种研究方法评价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的抗旱性得出的结论不完全相同;筛选出了3份抗旱性较强的人工合成小麦种质资源。【结论】利用小麦野生祖先种创制人工合成普通小麦进行小麦抗旱种质资源创新是可行的;3份人工合成小麦资源2012-XK008、2012-XK071及2011-46的抗旱性较强;对照新春10号抗旱性较强,可作为新疆小麦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的对照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合成小麦 抗旱性 隶属函数 抗旱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小麦品种(系)在不同土壤类型上的品质差异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浩 马艳明 +4 位作者 赵春 刘志勇 宁堂原 焦念元 李增嘉 《山东农业科学》 2005年第5期19-22,共4页
用10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在山东分属5种土壤类型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表现较好的分别为河潮土、棕壤和砂姜黑土,河潮土上表现较好的品种为PH96-39、优麦2号、济麦20;棕壤土上为PH96-39、优麦2号、PH... 用10个优质小麦品种(系),在山东分属5种土壤类型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优质小麦品种(系)的品质性状表现较好的分别为河潮土、棕壤和砂姜黑土,河潮土上表现较好的品种为PH96-39、优麦2号、济麦20;棕壤土上为PH96-39、优麦2号、PH988-2;砂姜黑土上为PH96-39、优麦2号、济麦20,但面团形成和稳定时间有所不同。变异分析表明,品质性状普遍看好的品种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土壤类型 品质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资源图像采集初报
6
作者 刘志勇 王威 +2 位作者 颜国荣 张金波 翟艳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84-588,共5页
【目的】植物资源的外体表征携带了十分有价值的科研、科普信息,传统意义上仅通过文字和数据的描述并不能完全揭示植物的形态特征。简述植物种质资源图像采集及图像后加工的方法,实例分析图像采集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目的】植物资源的外体表征携带了十分有价值的科研、科普信息,传统意义上仅通过文字和数据的描述并不能完全揭示植物的形态特征。简述植物种质资源图像采集及图像后加工的方法,实例分析图像采集过程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办法。【方法】图像采集分为室外、室内两个方向。室内拍摄主要进行果实、种子等性状图像采集;室外对株形、叶姿等拍摄。【结果】图片形象信息能迅速、准确、直观地揭示植物种质资源的数量及形态特征等全部信息,把生物描述和形象图片信息有机的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对植物的外体表征形象的表达。【结论】建立了新疆农作物资源、林果资源、药用植物资源等的植株形态、果实性状、解剖性状等图像库及鉴定评价数据库,并建立共享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资源 图片信息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棉秆屑的重组理化性质研究及配比筛选 被引量:4
7
作者 刘宁 边洋 +5 位作者 王威 娄善伟 马腾飞 贾宏涛 帕尔哈提.买买提 王新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02-706,共5页
【目的】研究发酵棉秆屑的颗粒重组对棉秆复合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番茄栽培的有机复合基质配比。【方法】棉秆粉碎后按粒径分级,堆积发酵后再组合,以环刀法测试孔隙度,壮苗指数法筛选复合基质配比。【结果】适宜番茄的棉秆复合... 【目的】研究发酵棉秆屑的颗粒重组对棉秆复合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番茄栽培的有机复合基质配比。【方法】棉秆粉碎后按粒径分级,堆积发酵后再组合,以环刀法测试孔隙度,壮苗指数法筛选复合基质配比。【结果】适宜番茄的棉秆复合基质配比为20%∶20%∶20%∶30%∶10%{(≤0.5)mm∶(0.5~1.0)mm∶(1.0~2.0)mm∶(2.0~3.0)∶(3.0~5.0)mm}+4x河沙+10%珍珠岩,总孔隙度为70%、气/水(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为1∶2。【结论】棉秆粉碎发酵后,养分释放量增加;总孔隙度增加,其内在毛管孔隙度提高10~15个百分点,能够为作物根系发育提供丰富的养分及适宜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秆屑 发酵 理化性质 配比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新疆种子产业化的思考
8
作者 胡润泽 宋学林 +3 位作者 陈玉魁 韩国庆 何耀成 李延平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15,共1页
关键词 新疆 种子产业化 育种科研队伍 良种繁育基地 依法行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浩 马艳明 +4 位作者 宁堂原 赵春 焦念元 刘志勇 李增嘉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75-78,共4页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 为了研究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以10个不同基因型优质小麦品种(系)在5种不同土壤类型区的11个地点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表现为河潮土>棕壤>潮土>砂姜黑土>褐土,湿面筋含量和沉淀值表现为河潮土>棕壤>砂姜黑土>潮土>褐土,但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5.80%、5.96%、12.06%;容重、硬度、面团形成时间、断裂时间、公差指数和评价值表现为砂姜黑土最优,褐土、棕壤次之,河潮土最差,容重、硬度变异系数较小为1.27%、6.38%,粉质参数变异较大,变异系数分别为10.08%、14.62%、16.90%、13.30%。产量表现为砂姜黑土>潮土>褐土>棕壤>河潮土,在不同土壤类型间产量、穗数和千粒重变异较大,粒数相对稳定。不同土壤类型对优质小麦品质性状、产量和产量因素有较大影响,但各性状在不同土壤类型间的变异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类型 籽粒产量 品质性状 优质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尔勒香梨成熟果实石细胞含量与POD4基因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文慧 冯建荣 +4 位作者 唐章虎 董胜利 徐麟 章世奎 张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5,共6页
【目的】研究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的石细胞含量与POD4基因即时表达量的相关性,为改良香梨果实品质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以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为试材,测定香梨果实的硬度和石细胞含量。提取香梨果肉总RNA,用qRT... 【目的】研究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的石细胞含量与POD4基因即时表达量的相关性,为改良香梨果实品质提供分子依据。【方法】以成熟期库尔勒香梨粗皮果和正常果为试材,测定香梨果实的硬度和石细胞含量。提取香梨果肉总RNA,用qRT-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测定POD4(peroxidase4)基因的即时表达量,分析硬度和石细胞含量与POD4基因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库尔勒香梨石细胞含量在0.4~0.52 g;硬度在245.22~314.71 kg/cm^2;POD4基因在成熟果实中的即时表达量在106.89~743.29。【结论】粗皮果石细胞含量是正常果的1.3倍,硬度是正常果的1.28倍,POD4基因的即时表达量是正常果的6.59倍。石细胞含量与POD4基因表达量成显著正相关(r=0.823),与果实硬度存在正相关(r=0.783),POD4基因表达量与果实硬度存在正相关(r=0.770)。POD4基因表达差异与形成两种表型库尔勒香梨果实成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库尔勒香梨 石细胞含量 Q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铃虫Ⅳ型几丁质酶的基因克隆、酶学性质及表达谱 被引量:6
11
作者 麦麦提艾力.阿卜杜纳斯尔 马纪 +5 位作者 刘宁 王威 李梦鸽 古新蓉 王新 刘小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0-180,共11页
【目的】昆虫几丁质酶(chitinase, CHT)主要参与蜕皮、围食膜的降解和机体免疫防御等重要生理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Ⅳ型(group)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为以该基因作为棉铃虫防控的分子靶标提... 【目的】昆虫几丁质酶(chitinase, CHT)主要参与蜕皮、围食膜的降解和机体免疫防御等重要生理生长发育过程。本研究旨在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Ⅳ型(group)几丁质酶基因进行克隆和表达分析,为以该基因作为棉铃虫防控的分子靶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和RACE技术从棉铃虫中肠中克隆Ⅳ型几丁质酶基因,分别运用DNAMAN和MEGA软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发育树。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E3)中诱导表达其体外重组蛋白,利用Western blot进一步验证;用Ni-NTA纯化柱纯化重组蛋白,之后研究该蛋白的酶学性质。qPCR分析该基因的在棉铃虫不同发育阶段和6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结果】克隆获得棉铃虫几丁质酶基因HaCHT4(GenBank登录号:MH500771),其cDNA长1 624 bp,ORF长1 527 bp,编码509个氨基酸,预测的分子量为55.2 kD。蛋白质序列的N末端具有信号肽,中间序列部分含有一个催化结构域(catalytic domain, CAD), C末端含有一个几丁质结合结构域(chitin binding domain, CBD)。多序列比对显示,HaCHT4具有几丁质酶的保守区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aCHT4属于Ⅳ型几丁质酶。重组蛋白His-HaCHT4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纯化的重组蛋白对胶体几丁质底物具有降解活性,最适温度和pH分别为50℃和7,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值分别为1.76±0.35 mg/mL和0.0220±0.0012μg/mL·s。qPCR分析表明,HaCHT4在1龄和2龄幼虫期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幼虫龄期及预蛹期;主要在中肠和脂肪体中高度表达,体壁和头部中低表达。【结论】结果提示棉铃虫HaCHT4可能参与围食膜中几丁质降解过程。这些结果为深入研究HaCHT4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几丁质 Ⅳ型几丁质酶 酶学性质 基因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