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特性
1
作者 叶朵朵 孟新涛 +5 位作者 古丽米热·祖努纳 阿比代姆·阿卜杜热伊木 库尔班娜依·吐尔逊麦麦提 张婷 马燕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养指标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聚类热图法分析不同加工操作中对NFC枸杞汁挥发性物质和理化品质影响较大的单元。【结果】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均质和超声处理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非酶褐变指数、黄酮、甜菜碱和胡萝卜素等理化和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异(P>0.05)。钝酶和灭菌后果汁固酸比分别提高了4.4%和5.1%,浊度提高了68.2%和10.3%,灭菌后果汁离心沉淀率降低了8.7%。总酚、黄酮、DPPH和Abts的含量在钝酶降低了18.8%、0.51%、4.73%和2.2%,在灭菌后降低了22.5%、0.4%、12.8%和55.6%。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热处理前分别降低了35.6%和31.8%。【结论】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热处理(钝酶和灭菌)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及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 不同加工操作单元 品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干燥装置对四种蔬菜干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邹淑萍 孟伊娜 +3 位作者 张健 马燕 许铭强 张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5-1512,共8页
【目的】研究太阳能干制蔬菜的最适时间及对制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为原料,在太阳能干燥装置中进行干制,对干制过程中干燥室温度、湿度,以及原料水分、水活、色差等变化进行测定,并确定四种蔬菜的最佳... 【目的】研究太阳能干制蔬菜的最适时间及对制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为原料,在太阳能干燥装置中进行干制,对干制过程中干燥室温度、湿度,以及原料水分、水活、色差等变化进行测定,并确定四种蔬菜的最佳复水时间。【结果】太阳能干燥装置干燥室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干燥室湿度前期较高、后期降低。花菜、辣椒和萝卜的最适干燥时间为96 h,豇豆为72 h,水分含量均在10%左右、水分活度在0.45以下。色差值较新鲜原料L*值下降、a*值上升、b*值下降,萝卜b*值升高。花菜和辣椒在10 min内,即可完成复水,豇豆和萝卜20 min可完成复水。【结论】太阳能干燥装置可以有效地对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进行干燥;蔬菜种类不同,干制时间、色差值变化及复水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蔬菜 太阳能 干燥装置 干制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永兴 连雅丽 +4 位作者 许铭强 阿依佳·朱马义 邓伊洋 杨海燕 马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155,共8页
为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优化冷榨法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辣椒籽水分含量、转速、出粕口温度和出粕口孔径对辣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冷榨... 为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优化冷榨法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辣椒籽水分含量、转速、出粕口温度和出粕口孔径对辣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冷榨法、溶剂法及超声辅溶剂法3种方式所得辣椒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辣椒籽水分含量5.26%、转速23 r/min、出粕口温度120℃、出粕口孔径8 mm,此时辣椒籽油提取率为43.96%。3种辣椒籽油中含有26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9.54%~69.85%、11.42%~11.64%和4.09%~7.15%。冷榨法所得辣椒籽油的酸值(1.36 mg KOH/g)最低,亚油酸、总辣椒碱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分别为69.85%、0.08 mg/g和12.25 mg/100 g,油脂综合品质最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辣椒籽油提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油 冷榨法 油脂提取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
4
作者 乔雅洁 付慧鑫 +3 位作者 乔雪 孟新涛 张婷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3-2329,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鲜牛肉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牛肉背最长肌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5、10、15、20和25℃条件下贮藏,分别根据其品质变化特点定期测定,分析鲜牛肉在不同温度...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鲜牛肉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牛肉背最长肌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5、10、15、20和25℃条件下贮藏,分别根据其品质变化特点定期测定,分析鲜牛肉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温度对鲜牛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指标及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变化规律不同。温度越低,鲜牛肉汁液流失率和pH值越小,肉色保持较好,剪切力越大,挥发性盐基氮(TVB-N)上升速度越慢,菌落总数越少,利于鲜牛肉的贮藏。鲜牛肉在25、20、15、10、5和0℃贮藏时限分别为22、30、72、108、144和384 h。【结论】0~15℃低温贮藏鲜牛肉贮藏时间3~16 d,有利于维持鲜牛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牛肉 贮藏温度 品质指标 微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真空冷冻干燥果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5
作者 连雅丽 孟新涛 +4 位作者 杨永兴 杨海燕 张婷 车凤斌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58-196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沙棘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沙棘果...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沙棘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沙棘果粉共检出56个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定性了38个物质,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等;主成分1(PC_(1))和主成分2(PC_(2))贡献率分别为44%和26%,累计贡献率为70%,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差异。【结论】6个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黄色果沙棘果粉和黄色袋果沙棘果粉,状元黄沙棘果粉和红色大果沙棘果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 沙棘果粉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_(2)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
6
作者 王苹 孔娜 +3 位作者 潘俨 孙席平 徐斌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40-1949,共10页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对湿鲜核桃低温贮藏期间效果影响,筛选适宜的处理浓度,为生产中湿鲜核桃贮运保鲜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核桃品种温185湿鲜核桃为试材,采用0(CK)、50、100和150 mg/L四... 【目的】研究二氧化氯(ClO_(2))处理对湿鲜核桃低温贮藏期间效果影响,筛选适宜的处理浓度,为生产中湿鲜核桃贮运保鲜实用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主栽核桃品种温185湿鲜核桃为试材,采用0(CK)、50、100和150 mg/L四个浓度ClO_(2)熏蒸处理后,置于(0±1)℃、相对湿度(RH)75%~80%条件下,定期统计其种壳霉变率,测定种仁相关的品质和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浓度ClO_(2)熏蒸处理对湿鲜核桃贮藏效果的影响。【结果】与对照CK相比,ClO_(2)熏蒸处理可显著抑制核桃坚果表面霉菌发生,降低其种皮褐变指数,维持核桃新鲜度和较好的核仁感官品质,且酸价和ClO_(2)残留含量维持在较低水平,其中100和150 mg/L ClO_(2)处理可使湿鲜核桃种壳霉变发生时间推迟7 d,霉变率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0.67%和7.33%。【结论】100 mg/L ClO_(2)熏蒸处理效果最好,贮藏49 d时,种壳霉变率为26.67%,种皮褐变指数为18.89,好果率达到8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鲜核桃 二氧化氯 种壳霉变 种仁品质 保鲜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包装对精河枸杞鲜果采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圣杰 郑素慧 +2 位作者 韩蓉 孙天罡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87-2996,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处理在低温条件下对枸杞鲜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气体参数,为生产中枸杞鲜果的贮运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精河枸杞鲜果为试材,在(0±1)℃的贮藏环境下,采用低(4.0%~5.2%CO_(2))、中(3... 【目的】研究不同气调包装处理在低温条件下对枸杞鲜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气体参数,为生产中枸杞鲜果的贮运保鲜技术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新疆精河枸杞鲜果为试材,在(0±1)℃的贮藏环境下,采用低(4.0%~5.2%CO_(2))、中(3.4%~4.0%CO_(2))、高(2.2%~3.3%CO_(2))3种不同气体透过性膜包装果实,定期测定贮藏期间果实腐烂率、失重率、质构特性、果实表面色泽、不同呼吸途径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抗坏血酸以及丙二醛等果实品质,分析不同气调包装处理对枸杞鲜果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与CK对照相比,中透气包装(3.4%~4.0%CO_(2))处理可显著抑制枸杞鲜果腐烂率和失重率,维持枸杞鲜果较优的质构特性和色泽,降低总呼吸速率,延缓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含量的下降和增加丙二醛含量,有效维持精河枸杞鲜果品质。【结论】中透气包装(3.4%~4.0%CO_(2))精河枸杞鲜果的保鲜效果最佳,使果实在经过30 d的贮藏期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商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河枸杞 气调包装 采后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静磁场处理对鲜食核桃解冻效果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席平 孔娜 +3 位作者 许铭强 王苹 徐斌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06-1514,共9页
【目的】研究低压静磁场处理对鲜食核桃解冻效果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磁场强度,为生产中长期冻藏的鲜核桃适时解冻销售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温185冷冻鲜核桃为试材,在前期预实验基础上,于4℃低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2... 【目的】研究低压静磁场处理对鲜食核桃解冻效果及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筛选适宜的磁场强度,为生产中长期冻藏的鲜核桃适时解冻销售提供理论和技术依据。【方法】以温185冷冻鲜核桃为试材,在前期预实验基础上,于4℃低温条件下分别进行0、2、4和6 mT 4个不同强度的低压静磁场处理后,测定其解冻后及低温货架期间果实的汁液流失率、含水量、色泽及质构等指标,研究并统计其感官指标,分析低压静磁场处理对鲜食核桃解冻效果和货架期品质的影响。【结果】低压静磁场处理可有效抑制冷冻鲜核桃果实汁液流失和含水量下降,使果实解冻后低温货架期间核仁保持较好的色泽、硬度和感官品质;与对照相比,4 mT磁场处理可使冷冻鲜核桃解冻后4℃低温货架时间延长36 h,达到72 h,核仁口感较脆、有香味,具有一定的食用品质。【结论】4 mT低压磁场处理可有效保持冷冻鲜核桃解冻后及低温冷藏货架期间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核桃 低压静磁场 解冻 货架期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弹切糕的研制及其质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婷 陈雨晖 +2 位作者 邹淑萍 潘俨 张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70-2279,共10页
【目的】获得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为切糕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以核桃、葡萄干等为主要制作原料,辅以低筋粉、玉米淀粉、可可粉、鸡蛋、细砂糖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质构和感官品质分析,研究Q弹切糕的最佳配... 【目的】获得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为切糕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思路和参考。【方法】以核桃、葡萄干等为主要制作原料,辅以低筋粉、玉米淀粉、可可粉、鸡蛋、细砂糖等,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通过质构和感官品质分析,研究Q弹切糕的最佳配方。【结果】影响Q弹切糕弹性和感官评分的主次因素依次为可可粉添加量>低筋粉与玉米淀粉配比>糖添加量>干坚果添加量。最佳配方为低筋粉和玉米淀粉适宜比例为7∶3,可可粉添加量为15 g,糖添加量均为40 g,干坚果添加量为150 g,制作的Q弹切糕感官评分最高。【结论】Q弹切糕与市售传统切糕相比,具有质地柔软、弹性十足、含糖量低、口感独特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糕 Q弹 感官评分 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腐胺处理对黄皮甜瓜采后冷害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路明 李学文 +3 位作者 潘俨 徐斌 孟新涛 张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17-424,共8页
【目的】研究外源腐胺(Putrescine,Put)处理对黄皮甜瓜冷害的控制效果,筛选适宜的外源腐胺处理浓度,为生产中甜瓜果实采后冷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皮甜瓜新密3号为试材,分别用0、1.0、1.5和2.0 mmol/L 4个不同浓度外源Put处... 【目的】研究外源腐胺(Putrescine,Put)处理对黄皮甜瓜冷害的控制效果,筛选适宜的外源腐胺处理浓度,为生产中甜瓜果实采后冷害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黄皮甜瓜新密3号为试材,分别用0、1.0、1.5和2.0 mmol/L 4个不同浓度外源Put处理后,置于5℃、相对湿度75%~80%条件下贮藏,定期统计黄皮甜瓜果实冷害指数,测定果实失重率、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结果】2 mmol/L外源腐胺可显著控制黄皮甜瓜采后冷害发生,维持其果实硬度,延缓色泽变化,抑制细胞膜透性的增加,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SSC)和抗坏血酸(VC)含量保持较高的水平。【结论】2 mmol/L外源腐胺处理可有效控制黄皮甜瓜果实采后冷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皮甜瓜 外源腐胺 冷害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