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不同品种大果沙棘汁品质特性及加工适宜性
1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敖羽 张婷 孟新涛 许铭强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果沙棘制汁的品质特性及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状元黄’沙棘汁的b^(*)、c、总酚(0.9 mg/mL)、维生素E(63.14μg/g)和维生素C(69.61 mg/100 g)及DPPH(97.1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61.99%)、FRAP抗氧化能力(0.85μmol Trolox/mL)最高;‘向阳’沙棘汁的出汁率(56.43%)和总黄酮含量(8.55 mg/mL)最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到维生素C与总酚、总黄酮和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深秋红’沙棘汁的挥发性成分的总峰强度最高,混果沙棘汁次之。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色泽(L^(*)、b^(*)、c、h)、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褐变度、ABTS+和FRAP等是影响沙棘果汁品质的关键指标,‘状元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2.12分,可作为最适宜制汁的加工品种。该研究为大果沙棘制汁加工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品质评价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物的差异
2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李圣杰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婷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34种代谢产物。依据log_(2)FC绝对值≥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分析,‘混果’与‘巨人’共筛选出112种差异代谢物;‘混果’与‘深秋红’间筛选出118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无刺丰’共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向阳’共筛选出160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状元黄’共筛选出12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大果沙棘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基于VIP值>1、log_(2)FC绝对值≥1和FDR<0.05筛选标准,发现共有差异代谢物5种,且大果沙棘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苯丙烷及聚酮类化合物的总体丰度较高,占比分别在38%~81%和15%~49%之间,其中芥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芦丁等可能是鉴别不同新疆大果沙棘的关键代谢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的代谢差异,为新疆大果沙棘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新疆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4
3
作者 孟新涛 许铭强 +5 位作者 张婷 古丽米热·祖努纳 牛逍瞳 郭金宝 刘国庆 马燕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新疆主栽品种核桃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温185”“新新2”“新早丰”“新萃丰”“扎343”“温81”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 为研究新疆主栽品种核桃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温185”“新新2”“新早丰”“新萃丰”“扎343”“温81”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同品种核桃油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样品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醛类13种、醇类10种、酯类10种、酮类7种、烯烃类3种、酸类2种、醚类2种、杂环类1种。酯类是核桃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乙酸乙酯(单体)相对含量最高,为10.61%~14.95%。指纹图谱结合PCA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新新2”和“温185”核桃油挥发性成分较为相近,“新萃丰”和“温81”核桃油挥发性成分较为相近,“扎343”和“新早丰”核桃油挥发性成分与其他品种差异较大。因此,应用GC-IMS技术并结合指纹图谱的PCA可达到分析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差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不同品种 核桃油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梅保鲜加工产业发展现状及需求分析
4
作者 张政 魏佳 +8 位作者 郭文莉 许铭强 马燕 徐斌 赵志霞 袁宇尧 孟新涛 魏楠 吴斌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11-115,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新梅保鲜加工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布局,为推动新梅保鲜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产业调研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汇总新疆新梅的保鲜加工技术,评估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分析当前保鲜加... 【目的】分析新疆新梅保鲜加工产业关键技术创新布局,为推动新梅保鲜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方法】收集产业调研数据,采用文献分析方法,汇总新疆新梅的保鲜加工技术,评估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和发展潜力,分析当前保鲜加工技术的不足,综述相关领域的关键技术创新。【结果】新疆新梅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巨大的潜力。现有的保鲜加工技术尚存在诸多不足,使得新梅采后保鲜效果不佳、加工产品单一化、产业链条较短,影响新梅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研发先进的加工保鲜技术可以丰富新梅产品多元化,提升新梅的保鲜效果,增强市场竞争力。【结论】新疆新梅保鲜加工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技术升级,推进产品多元化市场营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梅 保鲜加工 产业发展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西梅果酱加工工艺优化及挥发性物质分析
5
作者 古丽米热·祖努纳 沙尼都哈什·哈勒木别克 +3 位作者 克丽曼·艾沙 许铭强 孟伊娜 孟新涛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25年第4期107-117,共11页
针对传统加工工艺制得的果酱口感欠佳、糖含量高、品质低等问题,该研究以西梅为原料研制低糖西梅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柠檬酸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增稠剂添加量进行筛选,根据糖酸比、黏度和感官评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 针对传统加工工艺制得的果酱口感欠佳、糖含量高、品质低等问题,该研究以西梅为原料研制低糖西梅果酱。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柠檬酸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和增稠剂添加量进行筛选,根据糖酸比、黏度和感官评分,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试验,优化低糖西梅果酱的加工工艺。选取最佳配方研制出的低糖西梅果酱,与市售果酱进行理化品质和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糖西梅果酱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柠檬酸添加量0.5%、蔗糖添加量15%、复配增稠剂(黄原胶与果胶质量比1∶1)添加量1.2%。此条件制得的西梅果酱黏度为26.01 Pa·s,感官评分为87。同时,总酚、总黄酮、总酸的含量分别为18.52、7.26 mg/g和11.52 g/kg,显著高于市售西梅果酱,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于市售果酱约50%。挥发性物质种类和相对含量明显高于市售果酱。此低糖西梅果酱满足市场对果酱的需求,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梅 低糖果酱 加工工艺 挥发性物质 理化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特性
6
作者 叶朵朵 孟新涛 +5 位作者 古丽米热·祖努纳 阿比代姆·阿卜杜热伊木 库尔班娜依·吐尔逊麦麦提 张婷 马燕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养指标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聚类热图法分析不同加工操作中对NFC枸杞汁挥发性物质和理化品质影响较大的单元。【结果】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均质和超声处理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非酶褐变指数、黄酮、甜菜碱和胡萝卜素等理化和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异(P>0.05)。钝酶和灭菌后果汁固酸比分别提高了4.4%和5.1%,浊度提高了68.2%和10.3%,灭菌后果汁离心沉淀率降低了8.7%。总酚、黄酮、DPPH和Abts的含量在钝酶降低了18.8%、0.51%、4.73%和2.2%,在灭菌后降低了22.5%、0.4%、12.8%和55.6%。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热处理前分别降低了35.6%和31.8%。【结论】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热处理(钝酶和灭菌)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及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 不同加工操作单元 品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不同处理贮藏及货架期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9
7
作者 孟伊娜 张谦 +3 位作者 赵晓梅 过利敏 邹淑萍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9-457,共9页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 【目的】以新疆三个红枣品种灰枣、河北脆枣、骏枣为试验材料,研究直接冷藏、保鲜袋+冷藏对鲜枣保鲜效果的影响及红枣货架期期间品质。【方法】研究其贮藏期间(0~49 d)在贮藏温度0℃、相对湿度90%~95%的不同处理条件下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含量、V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力、还原糖含量)的变化和货架期(1~7 d)贮藏品质(质量损失、腐烂率、外观、感官、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结果】在整个贮藏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VC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而可溶性固形物、总酸、还原糖含量则呈现缓慢上升趋势;多酚氧化酶活力呈现不规律的趋势;而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总酸、硬度、VC、重量损失情况;在货架期期间,两个不同处理方式下,三个品种枣重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呈现缓慢下降趋势,且保鲜袋+冷藏处理能较好的保持鲜枣的硬度、重量损失、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情况。【结论】就三个品种而言,灰枣和河北脆枣较耐贮藏,更适于进行保鲜;就两种处理而言,保鲜袋+冷藏处理更适用于鲜枣的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河北脆枣 骏枣 贮藏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鲜胺对新疆喀什石榴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忠红 张平 +3 位作者 阿塔乌拉.铁木尔 张婷 车凤斌 吴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研究咪鲜胺对新疆喀什石榴的贮藏效果,为喀什石榴的贮藏选用合适的保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喀什石榴为试材,通过咪鲜胺涂抹后辅以包装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新疆喀什石榴的品质、果皮色泽和腐烂率的影响... 【目的】研究咪鲜胺对新疆喀什石榴的贮藏效果,为喀什石榴的贮藏选用合适的保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喀什石榴为试材,通过咪鲜胺涂抹后辅以包装处理,比较各处理对低温贮藏期间新疆喀什石榴的品质、果皮色泽和腐烂率的影响。【结果】用0.17%的咪鲜胺溶液浸泡石榴果实,晾干后置于微孔袋I、微孔袋II、PE袋、PE袋加内衬纸4种包装方式下,均能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减缓褐变指数升高和水分散失,能显著降低腐烂率。其中,PE袋加内衬纸处理效果最好,PE袋处理效果次之。贮藏80 d时,PE袋加内衬纸处理的石榴失水率2.41%,总糖含量15.37%,可滴定酸含量0.46%,腐烂率25%,果皮褐变指数0.29,石榴外观和内部籽粒品质较好,有较高的商品价值。采用微孔袋包装的石榴褐变指数较大,到后期褐变指数达到0.97,而且,失水率较大,其中微孔袋I包装的石榴在失水率达到8.43%,较对照6.85%失水率高。【结论】通过调节咪鲜胺的浓度,选择PE袋包装或孔径大小适宜的微孔袋对石榴进行贮藏,可使其达到更好的贮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咪鲜胺 包装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调贮藏不同温度对新疆骏枣干枣贮期品质及生理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郑素慧 葛清华 +5 位作者 车凤斌 王欢 潘俨 张婷 徐斌 于会青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20-626,共7页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不同温度对新疆骏枣干枣贮期生理和贮藏效果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气调贮藏温度。【方法】设置2种不同温度处理,从气调贮藏温度与骏枣干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总糖含量、VC、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关... 【目的】研究气调贮藏不同温度对新疆骏枣干枣贮期生理和贮藏效果影响,筛选出适宜的气调贮藏温度。【方法】设置2种不同温度处理,从气调贮藏温度与骏枣干枣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总酸、总糖含量、VC、水分含量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关系进行试验。【结果】骏枣干枣气调低温(5℃)贮藏,能有效降低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维持VC、总糖、总酸、SSC含量在较高水平,对其品质及风味保持较好。【结论】气调低温(5℃)贮藏使骏枣干枣呼吸强度减弱,乙烯释放量减少,VC含量下降缓慢,糖、酸等营养物质消耗略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变化幅度较小,较好的维持了骏枣干枣贮期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骏枣干枣 气调贮藏 生理活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对新疆伽师瓜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10
作者 胡江伟 周江 +2 位作者 朱璇 阿塔吾拉.铁木尔 吴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52-356,共5页
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熏蒸处理对伽师瓜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40、60、80μL/L NO熏蒸处理伽师瓜果实3h,贮藏于低温冷库(5±0.5℃)中。通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呼吸速率、... 以新疆伽师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熏蒸处理对伽师瓜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分别采用40、60、80μL/L NO熏蒸处理伽师瓜果实3h,贮藏于低温冷库(5±0.5℃)中。通过失重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丙二酸(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的测定,筛选出NO处理伽师瓜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60μL/L NO处理能较好地保持伽师瓜果实的硬度,延缓失重率的上升;抑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抑制果实的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降低MDA的含量;能够明显地诱导SOD、POD、CAT活性的增加,增强果实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师瓜 一氧化氮(NO)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预警与查询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11
作者 张婷 车凤斌 +2 位作者 潘俨 郑素慧 吴忠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605-1611,共7页
【目的】建立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预警与查询系统指标体系。为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提高广大瓜农和贮瓜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方法】采用PSP+MYSQL软件,以影响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各个环节的因子为基础,参... 【目的】建立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预警与查询系统指标体系。为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提供技术支撑和辅助决策,提高广大瓜农和贮瓜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效益。【方法】采用PSP+MYSQL软件,以影响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各个环节的因子为基础,参考相关资料,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关键指标预警提示及综合指数法计算用户贮瓜的安全质量值,根据分值范围,确定警级与警情,并给出相关建议或解决措施。【结果】该预警系统的建立,将为快速适时的哈密瓜贮藏保鲜动态监测、预测、预报和决策管理提供支持,开放式的设计模式也将为各级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数据管理平台。【结论】系统操作简单方便,应用性强,适用面广,对于加强新疆哈密瓜贮藏保鲜信息网络化管理和宏观科学指导具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贮藏保鲜 基础知识 预警与查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枣全枣粉加工处理技术探讨
12
作者 孟伊娜 过利敏 +1 位作者 张平 张谦 《食品工程》 2016年第1期4-5,49,共3页
红枣营养价值较高,常常被人们视为天然健康的食品之一。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红枣全枣粉加工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红枣行业的加工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红枣行业加工水平,对新疆红枣的功能成分进行分... 红枣营养价值较高,常常被人们视为天然健康的食品之一。通过分析发现,现阶段我国红枣全枣粉加工处理过程中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国红枣行业的加工水平。为了进一步提高新疆红枣行业加工水平,对新疆红枣的功能成分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全枣粉加工处理技术的优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枣 功能性成分 全枣粉加工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邹淑萍 许铭强 +4 位作者 张春平 孟伊娜 马燕 张谦 佟立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9,共7页
探讨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0~50%)的马铃薯粉成混合粉,测定混合粉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制备马铃薯馕制品挂壁率、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值。随着马铃薯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吸... 探讨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0~50%)的马铃薯粉成混合粉,测定混合粉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制备马铃薯馕制品挂壁率、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值。随着马铃薯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吸水率增高,弱化度增高;马铃薯粉添加量10%以上,会使面团加工性能下降。但随着和面时间增加,面团阻力增大。马铃薯粉添加量35%以上,会导致面团醒发体积迅速减小。马铃薯粉添加量45%以上,马铃薯馕会出现无法挂壁或脱壁滑落现象。马铃薯粉添加量5%以上,馕边硬度显著下降。马铃薯粉添加量15%以上,会降低酥脆口感。但20%以上,馕风味值下降。马铃薯粉的添加对混合粉的粉质、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馕制品的挂壁率、质构、感官评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雪花粉 新疆馕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红英 王腾达 +3 位作者 王继贤 曹文轩 林江丽 吴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8-56,共9页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结合对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葡萄干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葡萄干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结合对超声辅助法提取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葡萄干多糖的结构进行分析,通过测定葡萄干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新疆葡萄干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m L·g^(-1),提取时间30min、提取温度61℃,超声功率160W,此条件下多糖的得率为3.48±0.06%。红外光7谱分析表明提取的葡萄干多糖含有多糖的特征官能团。当新疆葡萄干多糖质量浓度为2.50mg·mL^(-1)时,DPPH·清除率为76.90%;新疆葡萄干多糖质量浓度为3.00mg·mL^(-1)时,·OH的清除率为87.10%。葡萄干多糖对DPPH·和·OH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0.912、0.874mg·mL^(-1),说明该方法提取的新疆葡萄干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这为新疆葡萄干的推广及健康产品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干 多糖 超声辅助法 提取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新疆伊犁地区馕特征品质评价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志霞 邹淑萍 康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为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种类馕的品质特性,本文选取伊犁地区55个市售馕样品,对其进行了13项品质指标(重量、横径、高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L^(*)、a^(*)、b^(*)、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 为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种类馕的品质特性,本文选取伊犁地区55个市售馕样品,对其进行了13项品质指标(重量、横径、高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L^(*)、a^(*)、b^(*)、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馕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对馕样品进行了分类,结合感官品质对不同种类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5份馕样品的13项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高度与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弹性、咀嚼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L^(*)值与胶粘性呈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6.85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得到,弹性、咀嚼性、胶粘性、硬度、L^(*)值、b^(*)值可作为评价馕品质的6项关键指标,基于以上结果,将55份馕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大薄馕、窝窝馕、休闲馕;结合感官品质分析得出,三大类馕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薄馕色泽、风味、硬度评分最高,为14.85、13.52、14.37分,具有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的特点。窝窝馕弹性和咀嚼性评分最高,为14.82、14.54分,表明其富有弹性和咀嚼性。休闲馕酥脆性评分最高为14.47分,表明此类馕品尝时具有酥脆的口感。本研究明确了馕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探明了新疆伊犁地区三大类馕的品质特性,提供了馕科学的分类方法,为新疆馕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感官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处理对杏果实采后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16
作者 张洁仙 刘雪艳 +3 位作者 单晴 姜丽巍 吴斌 魏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191,200,共9页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 为探究NO对杏果实采后贮藏期间的抗氧化作用,实验以吊干杏为试材,采用外源NO处理,测定了杏果实采后硬度、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soluble solids,TSS)、可滴定酸(titratable acid,TA)和H_(2)O_(2)含量,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corbic acid-glutathione,AsA-GSH)循环中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sA)、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的含量,脱氢抗坏血酸(dehydroascorbic acid,DHA)、氧化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 oxidized,GSSG)含量,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ic acid peroxidase,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lutathione reductase,G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ono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MDHAR)以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ehydroascorbate reductase,DHAR)的变化。结果表明,NO处理可延缓杏果实采后硬度下降,降低了呼吸强度和TA含量,提高TSS含量,较好地维持杏果实贮藏品质。同时,NO处理降低了杏果实、果皮和果肉中H_(2)O_(2)含量,增强了APX、GR、MDHAR和DHAR的活性,提高了AsA和GSH的含量,降低了DHA和GSSG含量。此外,NO处理后果皮抗氧化酶活性和H_(2)O_(2)含量均高于果肉。NO处理通过激活AsA-GSH循环关键抗氧化酶活性,提高了清除H_(2)O_(2)的效率,调节杏果实采后AsA-GSH循环,从而维持了杏果实采后贮藏品质,且果皮的响应快于果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一氧化氮 贮藏品质 抗坏血酸-谷胱甘肽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粕馕产品的研发及其品质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骊霏 许晶 +3 位作者 王晓雨 裴龙英 吴忠红 徐恒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8,共5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核桃粕馕的加工工艺,并测定核桃粕馕的质构特性及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核桃粕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核桃粕粉添加量5.5%、植物油添加量8.0%、酵母粉添加量0.9%、食盐添加量1.0...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核桃粕馕的加工工艺,并测定核桃粕馕的质构特性及基本理化指标。结果表明:核桃粕馕的最优工艺参数为以小麦粉质量为基准,核桃粕粉添加量5.5%、植物油添加量8.0%、酵母粉添加量0.9%、食盐添加量1.0%、白砂糖添加量5.0%、水添加量10.0%、牛奶添加量40.0%、鸡蛋添加量15.0%、烘烤温度182℃、烘烤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制成的馕感官评分达到92.156±0.724,馕的水分、脂肪、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8.69%、25.3%、21.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粕 响应面法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枣贮藏期处理方式筛选及其预测模型建立
18
作者 孟伊娜 陈竞 +5 位作者 王梓名 张婷 郝庆 吴斌 张平 过利敏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97-3005,共9页
【目的】筛选灰枣贮藏期处理最适方式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在室外天然贮藏条件下贮藏期180 d情况下,采用23%、28%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堆放高度(5、10、20和40 cm散堆)等前处理方式,分析比较灰枣贮藏期的水分含量、黑头病、感官... 【目的】筛选灰枣贮藏期处理最适方式并建立其预测模型。【方法】在室外天然贮藏条件下贮藏期180 d情况下,采用23%、28%不同初始含水量、不同堆放高度(5、10、20和40 cm散堆)等前处理方式,分析比较灰枣贮藏期的水分含量、黑头病、感官品质、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总酚含量、VC含量和cAMP含量等因素,筛选较优处理方式。【结果】室外20 cm堆藏法,控制初始含水量为23%,能够较好地保持灰枣枣果贮藏期的品质,是加工企业灰枣加工前简便易行的前处理方法。【结论】总糖、VC含量、总酚含量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而水分含量、黑头病发生率、感官评定、总酸含量、总黄酮含量和cAMP含量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动力学模型可预测骏枣货架期。形成了适用性较强的质量控制技术,通过产业化示范,可提高红枣加工产品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堆放方式 阿伦尼乌斯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
19
作者 乔雅洁 付慧鑫 +3 位作者 乔雪 孟新涛 张婷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323-2329,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鲜牛肉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牛肉背最长肌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5、10、15、20和25℃条件下贮藏,分别根据其品质变化特点定期测定,分析鲜牛肉在不同温度...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的变化规律,为生产中鲜牛肉品质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鲜牛肉背最长肌为试材,将其分别置于0、5、10、15、20和25℃条件下贮藏,分别根据其品质变化特点定期测定,分析鲜牛肉在不同温度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温度对鲜牛肉贮藏过程中的品质指标及微生物有一定的影响,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鲜牛肉品质变化规律不同。温度越低,鲜牛肉汁液流失率和pH值越小,肉色保持较好,剪切力越大,挥发性盐基氮(TVB-N)上升速度越慢,菌落总数越少,利于鲜牛肉的贮藏。鲜牛肉在25、20、15、10、5和0℃贮藏时限分别为22、30、72、108、144和384 h。【结论】0~15℃低温贮藏鲜牛肉贮藏时间3~16 d,有利于维持鲜牛肉的食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牛肉 贮藏温度 品质指标 微生物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仁及其粕中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国王 祁岩龙 +3 位作者 杨忠强 孙俪娜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木丽得尔·叶尔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脱种衣核桃粕(QPC)制取的核桃油品质。结果表明:液压冷榨最佳工艺条件为压榨压力50.0 MPa、压榨时间120 min、进料量10.0 kg,在此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为61.53%±0.15%;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0℃、萃取时间5.0 h、萃取压力30.0 MPa,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33.33%±0.25%。对比分析可知,3种处理条件下的核桃油品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液压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