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不同盐生植物种植后土壤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2 位作者 杨志莹 邵华伟 扎志浩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314-2320,共7页
【目的】新疆盐渍土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的特点。耕地中受不同盐渍化危害的面积达到1/3。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下,水利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难以开展,利用种植盐生植物进行盐碱土改良的研究非常迫切。【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 【目的】新疆盐渍土具有分布广、面积大,类型多样的特点。耕地中受不同盐渍化危害的面积达到1/3。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现状下,水利工程措施改良盐碱地难以开展,利用种植盐生植物进行盐碱土改良的研究非常迫切。【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盐碱荒地为对象,开展沙拐枣、胡杨、沙枣、四翅滨藜、梭梭、柽柳6种盐生植物的种植试验,通过对种植1 a和2 a后的土壤盐分含量的观测,研究其盐分变化情况。【结果】(1)种植植被两年后,随着植被生长量的增加,土壤中的盐分含量明显下降,并且30~60 cm这一层次下降的幅度大于0~30 cm的下降幅度,表层种植两年后脱盐率为16.25%~41.91%,30~60 cm种植两年后的脱盐率则为70.45%~85.42%。其中沙枣的脱盐率最高,四翅滨藜的脱盐率最低。(2)种植植物一年,各处理在0~30cm土层中土壤总盐从大到小依次为沙拐枣≥胡杨≥沙枣≥四翅滨藜≥柽柳≥梭梭。30~60 cm土壤中,总盐从大到小依次为梭梭≥胡杨≥沙枣≥柽柳≥四翅滨藜≥沙拐枣。(3)种植植物一年,不同耐盐植被覆盖条件下,Ca^2+和Mg^2+差异性不显著,种植耐盐植物,主要影响了HCO3-、Cl-、SO42-、K+和Na+的浓度。【结论】种植耐盐植物可以有效的促进土壤耕层含盐量下降,以新疆本土的盐生植物的降盐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生植物 重度盐荒地 脱盐率 盐碱土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对分析的中国耕地资源安全的时间演变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单娜娜 赖波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401-404,共4页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和各位专家的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建国以来的耕地数据进行了重建,取得了比较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耕地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对分析模型,对建国以来的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 本文根据历史资料和各位专家的相关的研究结果,对建国以来的耕地数据进行了重建,取得了比较可靠的长时间序列的耕地数据,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集对分析模型,对建国以来的耕地资源的安全态势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中国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呈现波动式的变化规律,耕地资源安全贴近度在0.4的周围波动,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动幅度逐渐变小,趋于平缓。集对分析很好的体现了耕地系统的确定和不确定性,具有计算方便、方法简单、评价客观、合理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资源安全 时间演变特征 贴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生态足迹模型的浙江省域生态足迹分析 被引量:81
3
作者 张恒义 刘卫东 +2 位作者 林育欣 单娜娜 王世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738-2748,共11页
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采用2005年浙江省平均土地单位产量核算了浙江省各地的生态足迹,并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省公顷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浙江省生态足迹达1.18 s-nh... 在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的模型基础上,建立了省公顷生态足迹模型。采用2005年浙江省平均土地单位产量核算了浙江省各地的生态足迹,并与全球公顷和国家公顷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从省公顷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浙江省生态足迹达1.18 s-nhm2/人(省公顷,记为:s-nhm2),而生物承载力只有0.24 s-nhm2/人,生态赤字达0.94 s-nhm2/人,生态压力指数达4.91,是典型的生态赤字地区。另外,浙江省各地生态足迹空间差异较大,与全省平均水平相比,舟山和温州处于高强度生态压力,宁波、杭州、台州、金华和绍兴处于中强度生态压力,而丽水、衢州、湖州和嘉兴处于低强度生态压力。最后借助IPAT的分析,发现杭州、金华、嘉兴、湖州和衢州等地的万元GDP占用足迹不同程度地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并指出在一定条件下,应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程度合理提升资源利用效率的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公顷 生态足迹 空间差异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以浙江省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单娜娜 刘卫东 +1 位作者 赖波 张恒义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14,共5页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 尽管我国已经制定了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却仍未能控制住耕地的流失。区域耕地保护目标的合理选择是耕地保护政策能够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此,采用了AMIRA(1,1,1)和GM(1,1)、信息熵及多元回归等多种预测方法,以耕地资源贫乏的浙江省为例,从耕地生产粮食和提供农民收入的功能出发,确定保证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所需的区域耕地保护规模;对耕地减少和增加的途径分析,得出耕地的供给量,计算耕地供需平衡指数,得出以保证人们生存安全为2007-2020年浙江省的耕地保护目标。这一目标既能保证特殊时期的粮食安全问题,又能满足社会各业用地,实现了浙江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供需平衡指数 耕地保护 目标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