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南疆籽棉超高产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娄善伟 帕尔哈提.买买提 +7 位作者 王新江 杨涛 张鹏忠 赵小伊 何红 马腾飞 边洋 张巨松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39,86,共9页
为探寻新疆南疆地区籽棉9000 kg·hm -2超高产机理以及相关的指标,对南疆地区生态条件下超高产田、高产田、中高产田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数据采集。研究发现:要获得超高产,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地力,有机质含量超10 g·kg -1,... 为探寻新疆南疆地区籽棉9000 kg·hm -2超高产机理以及相关的指标,对南疆地区生态条件下超高产田、高产田、中高产田进行了调查研究与数据采集。研究发现:要获得超高产,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地力,有机质含量超10 g·kg -1,种植密度18×10^4~21×10^4株·hm -2为宜;其次,塑造良好株型,株高65~75 cm ,茎粗接近10 mm ,果枝9~10台,棉铃空间分布均匀,纵向上、中、下果枝棉铃比例3.2∶4.7∶2.1,横向第一、二果节比例7∶3,初花至盛铃LAI 、SPAD 、Pn 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盛铃前后达到最大,后期下降缓慢;最后,氮磷钾分配上,前期差异不大,进入花铃期生殖生长明显增强,蕾花铃氮磷钾比例明显增大,一直维持到见絮,超高产处理的蕾花铃干物质量比例明显高于其它处理8%以上,见絮时蕾花铃干物质量达到了6402 kg·hm -2 。 以指标数据作参考,塑造良好株型,协调棉铃空间分布,维持较高较长的光合速率,减缓 LAI 、SPAD 下降速度,促进生殖生长,合理养分分配,便能实现产量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超高产 机理 养分分配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渗灌管水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唐亚莉 董文明 +2 位作者 王治国 冯耀祖 王剑红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2-34,共3页
基于室内试验,对2种管径的新型根渗灌管的水力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压(2.5~20kPa)水头工作下,2种管径根渗灌管的流量与压力之间都存在很好的幂函数关系;Φ50管各种组合和Φ32管的孔距为1m、孔径为2mm组合的流量均匀系数(... 基于室内试验,对2种管径的新型根渗灌管的水力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微压(2.5~20kPa)水头工作下,2种管径根渗灌管的流量与压力之间都存在很好的幂函数关系;Φ50管各种组合和Φ32管的孔距为1m、孔径为2mm组合的流量均匀系数(大于0.89)均较高;同一压力下,孔径是决定流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而相同管径同一组合条件下,压力是决定流量大小的主要控制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渗灌管 灌水均匀性 技术要素 水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枣根渗灌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唐亚莉 王治国 +2 位作者 王则玉 周勃 冯耀祖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7-40,共4页
为了研究新型根渗管的使用技术与应用效果,在阿克苏地区红枣园开展了为期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行两管"的布置模式,本新型根渗管能够很好地满足树龄为10年左右枣树的灌水需求;并且与常规滴灌相比所需运行压力小,运... 为了研究新型根渗管的使用技术与应用效果,在阿克苏地区红枣园开展了为期3年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一行两管"的布置模式,本新型根渗管能够很好地满足树龄为10年左右枣树的灌水需求;并且与常规滴灌相比所需运行压力小,运行成本可降低50%~80%,每年可节省投资1 271元/hm2;比起常规漫灌其水分利用率高,就种植红枣而言,农民每年可增加收入42 640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枣 根渗灌系统 根系层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 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水分生产率 水分生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加气渗灌对土壤水分入渗速率及水盐分布的影响
4
作者 王学成 王则玉 +2 位作者 姚宝林 朱珠 刘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06-214,共9页
【目的】研究加气渗灌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为新疆南疆地区节水灌溉方式和盐碱地改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室内土箱试验,设置处理为标准加气量,灌前加气(T_(1)),灌水中间段加气(T_(2));1.5倍标准加气量灌前加气(T_(3)),灌水中... 【目的】研究加气渗灌模式下土壤水盐运移规律,为新疆南疆地区节水灌溉方式和盐碱地改良方法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室内土箱试验,设置处理为标准加气量,灌前加气(T_(1)),灌水中间段加气(T_(2));1.5倍标准加气量灌前加气(T_(3)),灌水中间段加气(T_(4))的两因素两水平完全试验,并设置不加气处理CK为对照组,灌水量统一设置为13 L。灌水结束后静置24 h,取样分析水分在土壤中的入渗速率和湿润体内水分及盐分分布。【结果】加气处理较不加气处理灌水结束时间更早。T_(1),T_(2),T_(3),T_(4)处理灌水时间较CK处理分别缩短8.70%,28.99%,31.88%和43.48%,加气处理较CK处理土壤中水分入渗速率更快。加气量增加,入渗速率也随之增加。在距渗灌管水平距离0 cm,一维纵深20~30 cm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率分别为16.2%,13.31%,14.61%,13.07%,13.21%。在距渗灌管水平距离15 cm,一维纵深10~35 cm处土壤平均质量含水率分别为5.68%,8.65%,8.72%,8.74%,9.49%。【结论】加气处理较CK处理湿润体内水分分布更加均匀。加气处理较CK处理,水分入渗范围和脱盐范围更大,洗盐效果更好。同等加气量处理下,灌水中间段加气较灌水前加气效果更好。采取灌水中间段加气的方式,增加加气量,得到更大的水分入渗范围和脱盐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气渗灌 入渗速率 湿润体 水盐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