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2
1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李圣杰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婷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34种代谢产物。依据log_(2)FC绝对值≥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分析,‘混果’与‘巨人’共筛选出112种差异代谢物;‘混果’与‘深秋红’间筛选出118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无刺丰’共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向阳’共筛选出160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状元黄’共筛选出12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大果沙棘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基于VIP值>1、log_(2)FC绝对值≥1和FDR<0.05筛选标准,发现共有差异代谢物5种,且大果沙棘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苯丙烷及聚酮类化合物的总体丰度较高,占比分别在38%~81%和15%~49%之间,其中芥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芦丁等可能是鉴别不同新疆大果沙棘的关键代谢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的代谢差异,为新疆大果沙棘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不同品种大果沙棘汁品质特性及加工适宜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敖羽 张婷 孟新涛 许铭强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果沙棘制汁的品质特性及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状元黄’沙棘汁的b^(*)、c、总酚(0.9 mg/mL)、维生素E(63.14μg/g)和维生素C(69.61 mg/100 g)及DPPH(97.1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61.99%)、FRAP抗氧化能力(0.85μmol Trolox/mL)最高;‘向阳’沙棘汁的出汁率(56.43%)和总黄酮含量(8.55 mg/mL)最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到维生素C与总酚、总黄酮和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深秋红’沙棘汁的挥发性成分的总峰强度最高,混果沙棘汁次之。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色泽(L^(*)、b^(*)、c、h)、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褐变度、ABTS+和FRAP等是影响沙棘果汁品质的关键指标,‘状元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2.12分,可作为最适宜制汁的加工品种。该研究为大果沙棘制汁加工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品质评价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盘菊秀 沈琦 +4 位作者 王晓婷 康琪 勿吉斯古冷 何伟忠 王成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8,共11页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 为明确新疆2个典型甜瓜产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水平及其来源,选取183份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参照《土壤重金属测定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DB 65T3974—2017),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土壤样品中Cr、Ni、As、Cd、Pb、Cu 6种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计算土壤样品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地累积污染指数及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使用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污染水平进行评估,并采用主成分分析,解析了样品中6种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土壤样品6种重金属中As和Cd最大值均超过了风险筛选值,污染程度相对较高。2个产区的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分别达到了3.74、1.40,分别为重度污染和轻度污染。地累积指数方面,2个产区均以As为最高,即均以As污染程度为最高。污染重金属对儿童的健康风险高于成人,经口摄入途径的贡献率相对较高。土壤中Cr、Ni、Cu可能来源于成土母质,人为活动是样品中As、Cd、Pb的重要来源。综上,需通过多种方式降低人为活动对研究区甜瓜土壤As、Cd污染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土壤 重金属 污染水平 污染来源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冻方式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品质的影响
4
作者 顾雪敏 陈昆 +5 位作者 马慧 王洪旭 梅洁 王梓棚 李文凤 孔令明 《核农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为探究解冻方式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自然解冻、流水解冻、超声波解冻、微波解冻和低温解冻作为解冻方式,分析5种解冻方式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pH值、色泽、质构特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 为探究解冻方式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自然解冻、流水解冻、超声波解冻、微波解冻和低温解冻作为解冻方式,分析5种解冻方式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pH值、色泽、质构特性、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值)和挥发性风味物质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低温解冻在维持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pH值(5.19)和色泽方面表现最佳,超声波解冻的质构特性最好且TVB-N值最低(7.35 mg·100 g^(-1)),微波解冻的TBARS值最低(0.36 mg·kg^(-1)),微波解冻和低温解冻后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的感官评分较好,流水解冻各项指标处于中间位置。D-柠檬烯、苯甲醛、苯乙醛、壬醛、芳樟醇、苯乙醇、α-松油醇、3-甲基-苯酚、萘、茴香脑、草蒿脑等挥发性风味物质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总体风味的形成有重要贡献,低温解冻后的挥发性风味物质最接近空白对照组。本研究可为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的解冻工艺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冻方式 预制菜 品质 挥发性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压二氧化硫(SO_(2))熏蒸对新疆杏干中印度谷螟发生的控制
5
作者 张浩 张政 +4 位作者 袁宇尧 王成炜 赵振宇 魏佳 吴斌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8-695,共8页
【目的】保持新疆杏干贮运品质和提高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减少杏干虫害发生及产业经济损失。【方法】采用减压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熏蒸方式,筛选不同SO_(2)浓度(250、500和1000μL/L)熏蒸效率,评价6种C×T值(0、200... 【目的】保持新疆杏干贮运品质和提高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减少杏干虫害发生及产业经济损失。【方法】采用减压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_(2))熏蒸方式,筛选不同SO_(2)浓度(250、500和1000μL/L)熏蒸效率,评价6种C×T值(0、2000、4000、6000、8000和10000μL/(L·h))对杏干中印度谷螟虫卵、幼虫、蛹和成虫的控制效果及果实品质变化。通过控制虫害的发生,以减少SO_(2)残留,降低杏干产后损失。【结果】当C×T值达到10000μL/(L·h)时,不同生命阶段的印度谷螟死亡率均达到100%。印度谷螟对减压SO_(2)熏蒸致死敏感性为成虫>卵>蛹>幼虫。减压SO_(2)熏蒸不仅可以降低SO_(2)残留,提高市场销售和加工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还可以显著保持杏干的感官品质。【结论】减压SO_(2)熏蒸在防控由印度谷螟导致的虫害发生,减少果实中SO_(2)残留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压 SO2熏蒸 印度谷螟 C×T值 杏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性状的综合分析与评价
6
作者 樊德鹏 陈玉鹏 +5 位作者 石洁 琚艳君 邢斌德 江应红 刘易 赵多勇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11-1120,共10页
【目的】评价新疆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为马铃薯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新疆昭苏县和叶城县收集综合性状良好的43个马铃薯品种,测定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 【目的】评价新疆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为马铃薯品种选育及精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从新疆昭苏县和叶城县收集综合性状良好的43个马铃薯品种,测定干物质、淀粉和可溶性糖等指标,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品种马铃薯的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43个马铃薯品种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1.6±0.54)%;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在(6.84±1.7)%;干物质质量分数在(22.23±5.21)%;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在(25.47±2.59)%;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在(63.92±4.92)%;总淀粉质量分数在(89.39±6.53)%。总淀粉质量分数与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淀粉质量分数与直链淀粉质量分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总淀粉质量分数与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呈负相关。43个马铃薯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T10、北方001号等4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第Ⅱ类群包括秦薯107号、蒙乌薯4号等30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直链淀粉质量分数;第Ⅲ类群包括中薯早39号、天薯16号等9个品种,表现为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干物质质量分数、支链淀粉质量分数和总淀粉质量分数。【结论】新疆昭苏产区马铃薯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干物质和直链淀粉总体水平较高,综合品质优于叶城产区的马铃薯。北方001、中薯早39、中薯早45、中薯紫5、维拉斯、陇薯3号、国红、T9、龙薯26、L1631-14、丽薯29、大丰3和希森6号,13个马铃薯品种适用于加工油炸食品。L1631-14、希森6号、陇薯6号、晋同薯3号、临薯18号、中薯32号等22个品种适用于鲜食,可溶性糖质量分数高于1.6%。43个马铃薯品种归为3个类群,第Ⅲ类的多个品质性状相比其他品种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 品质性状 淀粉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宏基因组分析新疆北部地区马乳中菌群结构及功能基因
7
作者 高沙尔·卡依尔哈力 付志昂 +2 位作者 欧阳单华 海妮·巴音达 巴哈提古丽·马那提拜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126,共11页
【目的】马乳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这与其复杂的微生物构成密不可分,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会对马乳菌群结构产生影响,作者探究了不同地理位置对马乳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新疆北部3个不同地区14批马乳样品(... 【目的】马乳营养价值高且风味独特,这与其复杂的微生物构成密不可分,而不同的地理位置、气候会对马乳菌群结构产生影响,作者探究了不同地理位置对马乳菌群结构的影响。【方法】基于宏基因组技术分析新疆北部3个不同地区14批马乳样品(每批为12匹马的马乳混合样)的微生物多样性,挖掘其功能基因。【结果】共鉴定出26种微生物,分属于9门14纲25目28科45属,优势菌种有瑞士乳杆菌、巴氏醋酸杆菌、弯曲乳酸杆菌、酒香酵母;不同地区共有11个属,优势菌属均为乳杆菌属,优势菌种均为瑞士乳杆菌,但不同地区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与鲜马乳相比,发酵马乳中乳杆菌属、醋菌属、短乳杆菌属、酒香酵母属的相对丰度增加,而链球菌属、土孢杆菌属、葡萄球菌属、肠球菌属、弯曲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的相对丰度降低;KEGG数据库注释到23547个基因,涉及碳水化合物代谢、氨基酸代谢、翻译过程、膜运输、能量代谢、核苷酸代谢、辅助因子和维生素的代谢;eggNOG数据库注释结果表明,马乳细菌中含有丰富的与复制重组和修复相关的基因,以及与碳水化合物运输和代谢、氨基酸运输和代谢等相关的基因;马乳细菌中含有丰富的糖苷水解酶、糖基转移酶基因,基因数分别为12155454和1130442。其次是氧化还原酶基因及糖类酯解酶基因,基因数分别为184638和465134。【结论】不同地理位置会对马乳菌群结构产生影响,不同马乳类型菌群结构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乳 宏基因组 微生物多样性 功能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杏酱性能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达菊庆 武运 +5 位作者 吴聪 罗晓红 马文瑞 唐弦 汤凯 杜木英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91,共8页
为探究奶疙瘩源乳酸菌发酵杏酱性能,从新疆昌吉采收15份传统手工奶疙瘩样品,采用传统平板划线法、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从中筛选出的7株菌,并对其安全性、耐高可溶性固形物、耐高酸及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 为探究奶疙瘩源乳酸菌发酵杏酱性能,从新疆昌吉采收15份传统手工奶疙瘩样品,采用传统平板划线法、生理生化分析、16S rDNA基因序列测序鉴定从中筛选出的7株菌,并对其安全性、耐高可溶性固形物、耐高酸及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发酵前后基本理化指标分析。经鉴定,其中菌株YP01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菌株YP04、YP09、YP17和YP19为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菌株YP11和YP12为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菌株YP01、YP04、YP09、YP17生长活性较高、安全性较强,菌株YP01、YP04耐受性强。测定以上4株菌发酵杏酱过程中活菌数、总酸及发酵前后理化指标与感官品质,结果显示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YP01更适合杏酱发酵,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YP04次之。2株菌均具有良好的碳源利用能力。罗伊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reuteri)YP01与魏斯氏菌(Weissella confusa)YP04具有发酵杏酱潜力,可作为发酵杏酱待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筛选 发酵 杏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酶协同处理在食品加工中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马慧 顾雪敏 +3 位作者 李芳 梅洁 王梓棚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8-213,共6页
酶解和发酵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人体的消化吸收率等,但单独酶解和发酵都有一定的劣势。菌酶协同作用是将发酵和酶解两种处理方式结合,因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优势、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改善产... 酶解和发酵技术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生物处理手段,能够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和人体的消化吸收率等,但单独酶解和发酵都有一定的劣势。菌酶协同作用是将发酵和酶解两种处理方式结合,因兼具微生物发酵和酶解优势、能够缩短反应时间、改善产物风味等而被广泛应用在谷物、调味料、水产品等副产物的处理上。文章综述了菌酶协同处理目前在食品加工领域常用的酶和菌种、影响菌酶协同发酵工艺的因素以及在食品加工中的具体应用,总结了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食品领域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菌酶协同发酵技术在食品领域的推广提供新途径与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酶协同处理 发酵工艺 食品加工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酒酚类物质的味觉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翠 武运 +6 位作者 薛洁 于佳俊 李涛 蔡慧 张文昊 石俊 张晓蒙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子舌分别检测新疆四大产区11种葡萄酒样品(红葡萄酒(1~7#)和白葡萄酒(8~11#)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味觉指标响应值,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相关性分析探究对酒体味觉指标影响较大的酚类物质。结果表明,11... 该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与电子舌分别检测新疆四大产区11种葡萄酒样品(红葡萄酒(1~7#)和白葡萄酒(8~11#)中酚类物质含量及味觉指标响应值,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及相关性分析探究对酒体味觉指标影响较大的酚类物质。结果表明,11种不同的葡萄酒中检测出19种酚类物质且含量均有差异,酒样4#中没食子酸、儿茶素含量最高,分别为292 mg/L、139.37 mg/L;酒样5#中表儿茶素含量最高,为130.28 mg/L;酒样3#中绿原酸含量最高,为251.07 mg/L;酒样1#中水杨酸含量最高,为105.25 mg/L。对羟基肉桂酸在红葡萄酒中占比较大,为147.5~419.82 mg/L;羟基苯甲酸类在白葡萄酒中占比较大,为27.4~146.57 mg/L。电子舌结果表明,酸味、苦味、苦味回味是影响11种酒样口感差异的关键性参数;PCA结果表明,葡萄品种影响红葡萄酒味觉特征,产区影响白葡萄酒味觉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没食子酸、原儿茶酸、杨梅素、阿魏酸、咖啡酸、绿原酸、儿茶素对葡萄酒味觉指标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酚类物质 电子舌 味觉响应值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评价法优化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配方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雪敏 王梓棚 +4 位作者 李喜弟 常梅 马慧 梅洁 孔令明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5-111,共7页
为充分利用新疆四平头干辣椒,拓宽辣椒产业,开发新产品,以新疆四平头干辣椒为主要原料,以色泽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的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新疆干辣椒... 为充分利用新疆四平头干辣椒,拓宽辣椒产业,开发新产品,以新疆四平头干辣椒为主要原料,以色泽和感官评分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结合正交试验对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的配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的最佳配方参数为食盐添加量4%、姜粉添加量1.5%、味精添加量5%、淀粉添加量4%。在此配方条件下新疆干辣椒炒牛肉预制菜产品的感官评分最佳,颜色红润,外观光泽鲜亮,风味独特,具有协调浓郁的辣椒香气,辣椒和牛肉的口感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平头干辣椒 预制菜 模糊数学评价法 配方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酒中的酚类物质对LO2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妍凌 陈杉彬 +8 位作者 赵文梅 尹丽萍 黎进雪 张海鹏 张金萍 黄翠 吕嘉伟 武运 薛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8-125,共8页
为了探究新疆葡萄酒酚类物质对肝细胞自噬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LO2),通过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LO2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1A/1B l... 为了探究新疆葡萄酒酚类物质对肝细胞自噬的影响,该研究使用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LO2),通过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细胞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LO2细胞中微管相关蛋白1A/1B-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s 1A/1B light chain3,LC3)和螯合体1(sequestosome 1,P62)的水平变化,初步评估新疆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对LO2细胞自噬的影响作用。免疫印迹结果发现,橙皮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可显著提升LO2细胞中LC3蛋白的表达水平,提示橙皮苷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或对LO2细胞自噬活性有一定影响作用。进一步通过实时荧光定量方法观察橙皮苷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LC3和P62蛋白mRNA的影响作用发现,橙皮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细胞后,显著上调了LC3蛋白的mRNA水平,同时降低了P62蛋白的mRNA水平;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橙皮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处理LO2细胞后,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和红色荧光蛋白(red fluorescent protein,RFP)标记的LC3蛋白荧光强度增强,提示细胞内形成自噬小体;流式细胞术结果进一步发现,GFP-LC3/RFP-LC3荧光强度比值减小,表明自噬小体成熟。综上所述,橙皮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LO2细胞自噬活性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葡萄酒 细胞自噬 酚类物质 肝脏保护 LO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品种杏果实采后的品质变化及贮藏性评价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域宁 康洁 +4 位作者 易明玥 王清扬 罗峻渲 王伟 李学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8,共11页
目的为了解不同品种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耐贮性,筛选最适贮藏的杏果实品种。方法以新疆主栽的14个杏果实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果实相对电导率、总酚、类黄酮、叶绿素和腐烂率10... 目的为了解不同品种杏果实在贮藏期间的耐贮性,筛选最适贮藏的杏果实品种。方法以新疆主栽的14个杏果实品种为试材,测定贮藏期间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含量、呼吸强度、果实相对电导率、总酚、类黄酮、叶绿素和腐烂率10个指标。结果在贮藏末期,“小红杏”的L^(*)值、a^(*)值、b^(*)值、总酚、类黄酮、硬度、SSC、Vc含量、相对电导率、腐烂率均与初始值相比差异显著;“和田明星杏”的L^(*)值、a^(*)值、b^(*)值、总酚、类黄酮、硬度、SSC、TA均与初始值相比变化较小。“小红杏”的呼吸峰值比其余峰值高15.07%~37.17%,而“和田明星杏”的峰值比其余峰值低22.62%~40.42%,低于其他峰值。库车小白杏叶绿素下降最慢,伊利吊干杏下降最快。贮藏期间各指标均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各指标间存在信息重叠。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方差贡献率累计达到78.936%,可代表原始指标的大部分信息。结论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和田明星杏”的贮藏性优于其他品种。文中研究可为新疆杏果实的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果实 不同品种 采后 主成分分析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法与响应面法优化新疆窝窝馕烤制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露飞 安比芳 冯作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4-92,共9页
窝窝馕为我国新疆地区的传统焙烤美食,但长期以来其生产过程中存在效率低、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难以实现产业的连续化和标准化,极大地阻碍了馕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熵权法与响应面法对窝窝馕烤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 窝窝馕为我国新疆地区的传统焙烤美食,但长期以来其生产过程中存在效率低、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难以实现产业的连续化和标准化,极大地阻碍了馕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采用单因素试验、熵权法与响应面法对窝窝馕烤制工艺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此工艺对其硬度、咀嚼性、色泽、水分与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P<0.05),硬度、咀嚼性、L^(*)值、b^(*)值均显著增大(P<0.05),而水分含量、a^(*)值显著减小(P<0.05)。最适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419 W、微波烘烤时间59 s、红外烤制温度221℃、链板速度0.26 m/min,此时平均综合评分为94.98分(RSD=1.97%),该研究结果为新疆窝窝馕加工工艺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窝窝馕 微波 熵权法 响应面法 综合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红提慕萨莱思发酵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15
作者 吴汝梅 陈其玲 +3 位作者 阿依排日·阿迪力 古丽孜巴·艾合麦提 张婉雪儿 杨兴元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82-188,共7页
在慕萨莱思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新疆红提为原料酿造红提慕萨莱思。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提慕萨莱思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皮渣与水质量比1.0∶1.3、初始糖度25°Bx、初始pH ... 在慕萨莱思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以新疆红提为原料酿造红提慕萨莱思。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试验优化红提慕萨莱思的发酵工艺条件,并对其品质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皮渣与水质量比1.0∶1.3、初始糖度25°Bx、初始pH 3.7。在此优化条件下,红提慕萨莱思酒体鲜艳明亮、呈红色调,口感圆润,具有慕萨莱思特有的风格,感官评分为90分,酒精度为11.36%vol,总酚含量为449 mg/L,总酸含量为7.2 g/L,挥发酸含量为0.6 g/L,残糖含量为17.15 g/L。红提慕萨莱思具有一定的风味及营养优势,可为红提精深加工及慕萨莱思新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及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红提 慕萨莱思 响应面法 发酵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芜菁冻干片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16
作者 岳丽 张英仙 +4 位作者 祖力皮牙·买买提 王佳敏 毛红艳 于明 热依拉木·海力力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0-310,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顶空-气相色谱... 为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差异,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和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headspace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HS-GC-IMS)对紫色、黄色和白色3种芜菁冻干片的VOCs进行分析,并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等化学计量法探究不同品种芜菁冻干片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表明,通过HS-SPME-GC-MS共解析出96种VOCs,包括醛类、醇类、酮类、含硫化合物、酯类、酸类等化合物,其中含硫化合物和酯类为芜菁冻干片中相对含量最高的化合物种类;HS-GC-IMS共解析出94种VOCs,包括醛类、酯类、酮类及含硫化合物等挥发性成分。HS-SPME-GC-MS和HS-GC-IMS检出的挥发性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差异,共有VOCs有15种,二者结果互为补充,结合使用可以较全面系统地表征芜菁冻干片的挥发性成分。PCA和PLS-DA结果表明,2种方法均能够有效区分3种芜菁冻干片。通过变量投影重要度分别筛选了59种和23种差异VOCs,该结果可为芜菁冻干片VOCs的差异分析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冻干片 挥发性有机物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 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 变量投影重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辣椒农药残留风险分析
17
作者 李晓龙 翟银成 +4 位作者 苏丽娅·阿依地提 张学超 沈婷婷 王艳 范盈盈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106-115,共10页
【目的】明确农药种类和残留对新疆辣椒的影响,探究新疆辣椒中残留农药种类和残留风险水平。【方法】以2023年新疆9个县(市)的52份样品为研究对象,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辣椒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通过... 【目的】明确农药种类和残留对新疆辣椒的影响,探究新疆辣椒中残留农药种类和残留风险水平。【方法】以2023年新疆9个县(市)的52份样品为研究对象,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别对辣椒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通过急性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分析,评估所检出的农药残留对辣椒质量安全的危害水平。【结果】52份样品共检出29种残留农药,其中禁限用农药4种,所有残留农药的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值在0.000 000 01%~0.001 425 60%、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值在0.007 613 333%~19.820 044 440%,远低于100%,表明残留农药的慢性和急性膳食风险极低,处于安全水平。通过分析农药残留风险指数可知,52份辣椒样品中没有高风险样品,有4个中风险样品,其余样品均处于低风险及以下水平。【结论】新疆辣椒农药残留风险整体较低,质量安全状况整体良好,但之后仍需要加强对农药的规范使用和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辣椒 农药残留 膳食摄入 风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仁及其粕中油脂提取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国王 祁岩龙 +3 位作者 杨忠强 孙俪娜 尼格尔热依·亚迪卡尔 木丽得尔·叶尔肯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92,共7页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优化液压冷榨提取核桃仁中核桃油的工艺,并采用单因素试验进一步优化超临界CO_(2)萃取核桃粕中核桃油的工艺。比较分析了液压冷榨未脱种衣核桃仁(DPM)、液压冷榨脱种衣核桃仁(QPM)、超临界CO_(2)萃取脱种衣核桃粕(QPC)制取的核桃油品质。结果表明:液压冷榨最佳工艺条件为压榨压力50.0 MPa、压榨时间120 min、进料量10.0 kg,在此条件下核桃油出油率为61.53%±0.15%;超临界CO_(2)萃取的最佳工艺为萃取温度45.0℃、萃取时间5.0 h、萃取压力30.0 MPa,在此条件下核桃油萃取率为33.33%±0.25%。对比分析可知,3种处理条件下的核桃油品质均符合国家标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超过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液压冷榨 超临界CO_(2)萃取 品质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可见-近红外光谱技术研发便携式贝贝南瓜品质无损检测仪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加龙 马坤 +3 位作者 高鹏 朱金芳 张平 黄凡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54-262,共9页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 为实现贝贝南瓜内在品质的快速无损检测,搭建以微型光谱仪为核心部件的便携式可见-近红外光谱检测装置,使用该装置采集不同发育期和贮藏期贝贝南瓜的光谱数据,采用一阶导数、卷积平滑(Savitzky-Golay,SG)、多元散射校正(multiplicative scatter correction,MSC)及以上方法组合的方式进行光谱预处理,筛选最佳的光谱预处理方法。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特征波长,分别建立贝贝南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硬度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预测模型,然后筛选出最优的SSC和硬度预测模型并导入装置,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结果显示,贝贝南瓜SSC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反向传播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895 5、0.874 4°Brix、2.809 7;贝贝南瓜硬度最佳光谱预处理方法为SG+MSC,最优预测模型为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其预测集的决定系数Rp2、预测均方根误差和残差预测偏差分别为0.910 7、3.029 4 kg/cm2、3.214 4。以上结果表明,该检测装置能够较好地预测贝贝南瓜的SSC和硬度,可用于贝贝南瓜SSC和硬度的快速无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贝南瓜 可见-近红外光谱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硬度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地区奶疙瘩中乳酸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汤凯 武运 +5 位作者 王雪 马文瑞 陈卫林 张珍珍 黄文书 杜木英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共8页
为筛选出传统发酵食品中具有优良功能特性的乳酸菌,对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从奶疙瘩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 为筛选出传统发酵食品中具有优良功能特性的乳酸菌,对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益生特性和功能特性进行研究。从奶疙瘩中分离出乳酸菌菌株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通过耐酸、耐胆盐、自聚集、疏水性和模拟胃肠液耐受性等益生特性指标对菌株筛选,并测定菌株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率等功能特性。结果表明:从奶疙瘩样品中分离出的8株乳酸菌均表现出耐酸和耐胆盐能力,其中乳酸片球菌KT-7疏水率最高(77.2%),KT-7在胃液存活率最高(109.7%),副干酪乳杆菌KT-2在肠液存活率最高(103.4%);发酵上清液抗氧化实验中,KT-2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79.8%),戊糖片球菌KT-8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最高(96.8%),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实验中,菌株KT-2、KT-7、KT-8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在20.0%以上,其中KT-8抑制率最高(34.9%)。因此,从伊犁地区奶疙瘩中筛选出的3株乳酸菌副干酪乳杆菌KT-2、乳酸片球菌KT-7、戊糖片球菌KT-8具有良好的益生特性与功能特性,可作为功能发酵食品的潜在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筛选鉴定 耐受性 益生特性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