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Landsat影像的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演变分析
1
作者 李超 范天文 +8 位作者 吐尔逊江·艾力木别克 贺军 李建伟 文俊 张琳 靳瑰丽 李莹 刘文昊 王生菊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3-473,共11页
【目的】分析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0~2022年Landsat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该流域及流域内10个县(市)草地AGB... 【目的】分析伊犁河流域草地地上生物量(Above ground biomass,AGB)的演变,为合理利用该草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990~2022年Landsat数据与实测数据相结合,构建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模型,分析该流域及流域内10个县(市)草地AGB时空演变特征及其稳定性,并运用趋势分析和F显著性检验揭示草地的历史演变规律。【结果】在建立的回归模型中,二次函数反演模型精度最高,其验证精度为71.22%,可用于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反演;在时间变化上,1990~2022年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呈现波动增加趋势,从1990年的270.60 g/m^(2)增加到2022年的500.22 g/m^(2),增长速率为8.96 g/(m^(2)·a),其中新源县增加速率最快,为14.57 g/(m^(2)·a);霍尔果斯市增加速率最慢,为4.33 g/(m^(2)·a)。在空间变化上,东部新源县、尼勒克县,南部巩留县、昭苏县及北部伊宁县偏高,西部霍城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偏低的分布格局;在变化趋势上,伊犁河流域草地AGB主要以改善为主,占草地总面积的59.67%。【结论】近33年来伊犁河流域草地AGB呈现出“大部改善,局部稳定,少量退化”的状态,气候的“暖湿化”以及草地保护的完善为草地AGB的改善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河流域 草地地上生物量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AV和CNN ResNet 18参数调节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识别性能分析
2
作者 秦叶康阳 李嘉欣 +4 位作者 靳瑰丽 刘文昊 马建 李文雄 陈梦甜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47-2556,共10页
【目的】基于UAV和CNN ResNet 18参数调节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识别性能分析。【方法】以集中分布在新疆且受退化威胁较大的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为对象,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搭载多光谱成像仪采集该草地地... 【目的】基于UAV和CNN ResNet 18参数调节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识别性能分析。【方法】以集中分布在新疆且受退化威胁较大的伊犁绢蒿(Seriphidium transiliense)荒漠草地为对象,利用低空无人机遥感平台搭载多光谱成像仪采集该草地地物信息,选择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ResNet 18模型,设置40轮和80轮的2组训练轮数,8、16、32、64的4组批量规模,0.01、0.005、0.001、0.0005、0.0001的5组学习率3类超参数,对比分析不同参数设置下的模型分类性能,探究适合伊犁绢蒿荒漠草地群落主要物种识别的最佳参数组合。【结果】初始模型超参数设置为训练轮数40轮、批量规模8、学习率0.001时,伊犁绢蒿群落总体分类精度为83.65%,伊犁绢蒿种群分类精度为84.21%,角果藜(Ceratocarpus arenarius)种群精度为81.15%;通过调节模型超参数(超参数设置为练轮数40轮、批量规模32、学习率0.0005),伊犁绢蒿群落总体分类精度为83.73%,伊犁绢蒿种群精度为89.18%,角果藜种群精度为83.78%,较初始模型分别提高了0.08%、4.97%和2.63%。【结论】通过调节超参数可获得精度高、耗时短、性能稳定的伊犁绢蒿荒漠草地植物识别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绢蒿 无人机遥感 深度学习 ResNet 18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亏灌溉和不同秋眠级品种混播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
3
作者 赵越 安旗 +3 位作者 冯晶晶 刘伟 杨龙 谢开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99-105,113,共8页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和不同秋眠级品种混播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该研究设置2个不同灌溉处理,即调亏灌溉(灌溉量为定额灌溉的75%左右,W1)和定额灌溉(W2),并选择3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354HQ、新牧4号和三得利,秋眠级分别为3级、... 为了探究调亏灌溉和不同秋眠级品种混播对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该研究设置2个不同灌溉处理,即调亏灌溉(灌溉量为定额灌溉的75%左右,W1)和定额灌溉(W2),并选择3个不同秋眠级紫花苜蓿品种(WL354HQ、新牧4号和三得利,秋眠级分别为3级、4级和5级)设置7个单播和混播处理,分别为WL354HQ单播(A)、新牧4号单播(B)、三得利单播(C)、WL354HQ和新牧4号混播(AB)、WL354HQ和三得利混播(AC)、新牧4号和三得利混播(BC)以及WL354HQ、新牧4号和三得利混播(ABC)。结果表明:与定额灌溉相比,调亏灌溉可使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提高6.56%,相对饲喂价值降低1.90%;与单播处理中品质较次的WL354HQ相比,4个混播处理均可提高紫花苜蓿粗蛋白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其中混播处理AB、AC、ABC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3.95%、1.15%和5.85%,相对饲喂价值分别提高4.04%、8.44%和5.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亏灌溉 品种混播 营养品质 紫花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