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20
1
作者 安沙舟 李宏 +1 位作者 李学贤 张鲜花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0-542,共3页
【目的】了解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调查与资料相结合。【结果】伊犁河谷天然草地约有毒害草104种,隶属12科,占该地区植物种数的8%;毒害草的分布面积约733 300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21.44... 【目的】了解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种类分布,为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实地调查与资料相结合。【结果】伊犁河谷天然草地约有毒害草104种,隶属12科,占该地区植物种数的8%;毒害草的分布面积约733 300 hm2,占草地总面积的21.44%。【结论】毒害草蔓延已经成为伊犁河谷草原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成为伊犁草原的隐形杀手,严重制约了草原畜牧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害草 种类分布 伊犁河谷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天然草地白喉乌头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卫 张鲜花 +3 位作者 安沙舟 李宏 木克松·木明 董莉莉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84-487,共4页
针对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问题,选取当地毒草优势种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其进入生殖生长前依据株丛基生叶片数量将白喉乌头株丛划分为3个级别,即Ⅰ级、Ⅱ级和Ⅲ级株丛。利用4种聚集度指标及Moris... 针对伊犁河谷天然草地毒害草综合治理问题,选取当地毒草优势种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种群为研究对象,在其进入生殖生长前依据株丛基生叶片数量将白喉乌头株丛划分为3个级别,即Ⅰ级、Ⅱ级和Ⅲ级株丛。利用4种聚集度指标及Moristia指数(Iδ)分布格局判定方法,研究了自由放牧样地和围栏封育+打草样地中白喉乌头种群的结构特征及不同级别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在自由放牧区和围栏封育+打草区内,白喉乌头种群总体及Ⅰ级株丛均为集群分布,Ⅱ级株丛均为随机分布,Ⅲ级株丛在自由放牧区为均匀分布,而在围栏封育+打草样地内则为随机分布;2)连续4年生长季节的围栏封育有利于白喉乌头种子的萌发,且对白喉乌头种群控制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地 白喉乌头 株丛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栽培草地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7
3
作者 郑伟 朱进忠 胡跃高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33,共8页
通过阐述新疆草业及栽培草地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新疆栽培草地建设的思路和战略布局问题。研究得出:1)栽培草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资源-产业-效益链;2)栽培草地建设的方向是生... 通过阐述新疆草业及栽培草地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新疆栽培草地建设的思路和战略布局问题。研究得出:1)栽培草地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建立现代资源-产业-效益链;2)栽培草地建设的方向是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地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牧民定居工程建设和草产业升级结合起来;3)栽培草地建设战略布局的目的是促进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集中,形成产业带;4)构建栽培草地建设的管理、科教和生产经营系统,实现新疆栽培草地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草地 建设思路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褐牛放牧饲养条件下放牧强度对草地及家畜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鲜花 朱进忠 +1 位作者 靳瑰丽 古伟荣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31-937,共7页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褐牛草原放牧饲养,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重要值和家畜体增重等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围栏小区控制放牧。【结果】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群落的高度随放牧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性... 【目的】研究针对新疆褐牛草原放牧饲养,分析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群落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重要值和家畜体增重等的影响。【方法】试验设围栏小区控制放牧。【结果】不同放牧强度下草地群落的高度随放牧时间的延长,呈现显著性的变化,密度随放牧强度的增加,差异不显著,短时间放牧对群落密度影响不大。草地群落盖度处于逐渐降低趋势,总体表现为CK>轻度放牧(LG)>中度放牧(MG)>重度放牧(HG)。随牧草生育期的推进,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草地群落物种重要值表明,优良牧草比例下降,而亚洲百里香(Thymus asiaticus)、草原苔草(Carex liparocarpos)及杂类草比例上升。牛体增重的影响表现在中牧条件下单位面积草地上新疆褐牛的增重效果最好。【结论】确定适宜放牧强度与载畜量,为合理利用草地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群落特征 重要值 优良牧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不同建植年限混播栽培草地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强强 朱进忠 +1 位作者 靳瑰丽 李海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7,共5页
对新疆伊犁不同建植年限混播栽培草地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栽培草地丰富度指数呈增加趋势,物种多样性、均匀度表现出先减后增趋势,生态优势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这种变化促进了原生群落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建植3年的草地,... 对新疆伊犁不同建植年限混播栽培草地植物多样性分析表明,随建植年限的延长,栽培草地丰富度指数呈增加趋势,物种多样性、均匀度表现出先减后增趋势,生态优势度呈先增后减趋势,这种变化促进了原生群落中优良牧草的生长。建植3年的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达到最高,表现出建植3年(Ⅲ)>建植1年(Ⅰ)>建植2年(Ⅱ)的规律。β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随草地建植年限的延长,相邻梯度间物种替代速率以较小的增幅增加,群落相似程度逐渐降低。草地群落达到了一个由生产稳定性向生态稳定性过渡的暂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植年限 混播 栽培草地 群落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梯牧草种质资源分布与保护利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鲜花 朱进忠 李江艳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560-1568,共9页
【目的】研究野生梯牧草在新疆的地理分布与种的分布区形成和结构、群落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为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种质保护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野生梯牧草(Phleum.pratense L.)为研究对象,调查种质资源的分... 【目的】研究野生梯牧草在新疆的地理分布与种的分布区形成和结构、群落特征以及开发利用与保护,为新品种选育、种质创新、种质保护提供基础材料和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野生梯牧草(Phleum.pratense L.)为研究对象,调查种质资源的分布、群落学特征。【结果】(1)新疆是我国野生梯牧草分布的重要区域,集中分布于天山山地的中段和西段海拔1900~2200 m山地草甸植被中;(2)梯牧草在天然草地中数量极少,在群落中常以伴生种和偶见种出现,少有以优势种出现的种群分布;(3)在天然草地中,梯牧草种群个体空间分布多数地段呈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形式较少。【结论】新疆野生梯牧草具优异的种质资源特性,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牧草 地理分布 群落特征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昭苏马场春秋场草地退化演替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刚勇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 +2 位作者 郑伟 李海 李军保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68-1372,共5页
【目的】探讨春秋场草地退化演替规律。【方法】群落特征和植被数量分析。【结果】春秋场草地退化严重,不同退化梯度间的多样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群落多样性呈现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的规律,均匀度... 【目的】探讨春秋场草地退化演替规律。【方法】群落特征和植被数量分析。【结果】春秋场草地退化严重,不同退化梯度间的多样性呈现一定的规律性。【结论】群落多样性呈现出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的规律,均匀度呈现中度退化>轻度退化>重度退化>极度退化;群落退化直接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同时,中度、重度退化阶段属于不稳定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苏马场 春秋草场 退化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新疆荒漠草地动态变化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39
8
作者 陈宸 井长青 +3 位作者 邢文渊 邓小进 付皓宇 郭文章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4,共14页
荒漠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通过确定新疆荒漠草地NDVI阈值,提取荒漠草地范围,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 荒漠草地是干旱半干旱区陆地生态系统的关键类型,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对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敏感。通过确定新疆荒漠草地NDVI阈值,提取荒漠草地范围,结合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气象因子等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等方法,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对1999-2018年新疆荒漠草地的动态变化及其对不同驱动因子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南北疆荒漠草地分布存在差异,研究期间总体面积减少明显,平均NDVI稳定,NPP呈上升趋势。2)全年及7-8月气象因子变化趋势不同,南北疆存在显著差异,全疆大部分区域呈现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趋势。3)从时间变化看,降水量、大型蒸发量和平均风速是新疆荒漠草地年际NDVI的重要影响因子,水分条件对生长季NDVI的影响更为明显;年蒸发量与荒漠草地NPP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平均风速、降水量与荒漠草地NPP存在一定相关性。4)从空间相关性来看,气温、降水在空间上与荒漠草地NDVI、NPP呈正相关的面积较大,且降水影响面积更大。研究表明,新疆荒漠草地植被动态变化是多种气象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气温、降水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其中降水影响更为明显,水分条件是荒漠草地动态变化的决定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荒漠草地 植被NDVI 气象因子 动态变化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原碳通量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被引量:4
9
作者 郭文章 井长青 +4 位作者 邓小进 陈宸 赵苇康 侯志雄 王公鑫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2,共12页
荒漠草原是天山北坡广泛分布的草地类型,对天山北坡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气象观测系统和LI-840 CO_... 荒漠草原是天山北坡广泛分布的草地类型,对天山北坡草地生态系统碳收支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为阐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及环境因子对碳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利用微气象观测系统和LI-840 CO_(2)/H_(2)O红外分析仪获得连续观测数据,定量分析了荒漠草原碳通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天山北坡荒漠草原植被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在日尺度上呈倒“U”型曲线;在季节尺度上,6、7、8月表现为碳汇,9、10月表现为碳源;6-10月荒漠草原总固碳量为15.50 g C·m^(-2),8月固碳量最高为23.03 g C·m^(-2);生态系统呼吸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在季节尺度上,碳排放呈现先增加后降低趋势,7月碳排放量最高128.42 g C·m^(-2),10月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碳通量日变化不明显。光合有效辐射是影响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的主导因子,二者符合直角双曲线模型,日间净生态系统碳交换速率随光合有效辐射增大而减小;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与5 cm土壤温度关系符合Van,t Hoff模型,温度敏感性系数Q_(10)为1.69;最适土壤含水量是0.16 m^(3)·m^(-3),土壤含水量过高或过低均会对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呼吸速率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通量 生态系统呼吸速率 荒漠草原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对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苇康 井长青 +3 位作者 郭文章 闫紫烟 王公鑫 侯志雄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23,共8页
为探究降雨对山地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0(对照)、5、18和38mm 4个降雨梯度,利用CO_(2)/H_(2)O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LI-840A,LI-COR,USA)对模拟降雨后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 为探究降雨对山地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影响,以新疆天山北坡山地草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0(对照)、5、18和38mm 4个降雨梯度,利用CO_(2)/H_(2)O非色散红外气体分析仪(LI-840A,LI-COR,USA)对模拟降雨后的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t ecosystem exchange,NEE)、生态系统呼吸(Ecosystem respiration,ER)和蒸散量(Evapotranspiration,ET)进行观测,研究不同降雨量及环境因子对山地草地碳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EE和ER在18mm降雨量处理下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NEE在38mm降雨量处理下显著高于对照(P<0.05);5mm降雨量处理下NEE、ER和ET与对照均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碳水通量在昼夜均与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和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在昼间时段,土壤湿度对碳水通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土壤湿度在夜间时段与碳水通量无显著的相关关系,温度是影响山地草地生态系统碳水通量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加深了不同降雨量对山地草地生态系统影响的认识,为气候变化预测研究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净生态系统碳交换 生态系统呼吸 蒸散量 降雨 山地草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 a新疆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侯志雄 井长青 +3 位作者 陈宸 王公鑫 郭文章 赵苇康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4-471,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1998~2018年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多年连续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近20 a新疆北疆天然草地覆盖度进行反... 【目的】研究新疆北疆1998~2018年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为退化草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基于多年连续的MODIS–NDVI产品数据和气象数据,利用像元二分模型对近20 a新疆北疆天然草地覆盖度进行反演,分析该区域草地植被覆盖度的时空变化及与温度、降水相关性,研究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1)近20 a来,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为中部和东部较低,北部、西部和南部较高的空间分布趋势。(2)天然草地变化率呈增加趋势的占比为57.51%,天然草地变化率呈降低趋势的占比为42.49%。(3)近20 a来,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呈正相关的比例为81.27%,呈负相关的比例为18.73%;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气温呈负相关性所占比例为39.48%,呈正相关的比例为60.52%。【结论】新疆北疆天然草地植被覆盖度与年均降水量的相关性高于年均气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植被覆盖度 时空变化 草地变化率 气象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50份新疆狗牙根种质芽期抗旱性鉴定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段敏敏 李培英 +2 位作者 孙宗玖 赵刚 郭世豪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4,共8页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狗牙根种质,采用15%的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其对50份新疆狗牙根种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狗牙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而对胚芽长、胚根长的影响趋势并不一致;主成分分... 为了筛选抗旱性强的狗牙根种质,采用15%的PEG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其对50份新疆狗牙根种质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降低了狗牙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而对胚芽长、胚根长的影响趋势并不一致;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认为,材料Cd016、Cd002、Cd047、Cd039抗旱性较强,综合评价值均大于0.60,Cd034、Cd043、Cd013、Cd021、Cd008、Cd032、Cd040抗旱性较弱,综合评价值小于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狗牙根 芽期 PEG-6000 隶属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侵植物刺苍耳在新疆的分布及其群落特征 被引量:26
13
作者 宋珍珍 谭敦炎 周桂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448-1453,共6页
刺苍耳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菊科植物,2009年首次在新疆的伊宁县发现。于2010~2011年对新疆南北疆近40个县(市)中刺苍耳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对不同生境中刺苍耳分布相对集中的23个样地所有物种的多度、频度和重要值进行... 刺苍耳是原产于南美洲的菊科植物,2009年首次在新疆的伊宁县发现。于2010~2011年对新疆南北疆近40个县(市)中刺苍耳可能出现的区域进行调查,并采用样方法,对不同生境中刺苍耳分布相对集中的23个样地所有物种的多度、频度和重要值进行了观测和分析,以明确刺苍耳在新疆的分布区及其群落特征,为有效防治其扩散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刺苍耳分布于新疆的昌吉市、伊宁市、伊宁县、巩留县、特克斯县、新源县、察布查尔县、霍城县和尼勒克县,分布区海拔597~1 834m,生境类型包括荒漠草原和绿洲。(2)刺苍耳在荒漠草原和绿洲生境中的相对多度均处于首位,且在绿洲中达到最大值,为入侵区域最重要的物种;刺苍耳在2种生境中的相对盖度均为第一,且绿洲(46.83%)大于荒漠草原(43.00%)。(3)刺苍耳在2种生境中的综合适应力均最强,在绿洲中尤为突出,是其最易入侵的区域。研究表明,刺苍耳在新疆荒漠草原生境中尚处于局部危害阶段,但在绿洲中已处于蔓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刺苍耳 分布范围 群落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强度对新疆昭苏草甸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鲜花 朱进忠 +2 位作者 孙宗玖 靳瑰丽 郑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5-79,共5页
通过新疆褐牛放牧饲养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010~2012年的连续放牧后,放牧强度不管于轻于重,草地群落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在群落中的序位均较稳定,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黄花苜蓿重要... 通过新疆褐牛放牧饲养小区控制放牧试验,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对草地群落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2010~2012年的连续放牧后,放牧强度不管于轻于重,草地群落优势种和主要伴生种在群落中的序位均较稳定,适口性好的优良牧草黄花苜蓿重要值均有降低趋势,一些适口性差、耐牧性强的牧草如亚洲百里香、草原苔草重要值均呈现升高趋势,针茅、羊茅的重要值处于波动状态.2010~2012年,草地的高度、盖度、密度和地上生物量随放牧时间的延续均趋于降低趋势;但从放牧强度上看,各放牧强度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只是在中度放牧条件下略表现出放牧对草群的各项数量特征影响较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群落特征 适口性 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入侵植物对新疆当地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宋珍珍 刘同业 +1 位作者 谭敦炎 周桂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120-2126,共7页
[目的]调查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对新疆当地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样方法选取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分布较多的样地,分别作20个有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没有其入... [目的]调查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对新疆当地植物群落物种种类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方法]采用样方法选取两种入侵植物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分布较多的样地,分别作20个有黄花刺茄和刺苍耳入侵的样方,并在与之相距5 m处没有其入侵的区域,作20个对照样方,应用重要值、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两种入侵植物入侵区域与未入侵区域当地群落的组成及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黄花刺茄的试验样方中共有植物6科14种,而对照样方中有7科29种;刺苍耳的对照样方中植物有11科31种,而试验样方中植物仅有9科23种。两种入侵植物验样方中多数土著物种的重要值均比对照样方中的物种重要值低,黄花刺茄样方中只有萹蓄和蒺藜的重要值相差较小;刺苍耳样方中只有狗尾草的重要值高于试验样方。两种入侵植物的试验样方和对照样方相比,物种丰富度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结论]黄花刺茄和刺苍耳的入侵影响了当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导致物种数量减少,使物种多样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侵植物 黄花刺茄 刺苍耳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扁桃果实与种子形态变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吾买尔夏提·塔汉 热依拉·艾司开尔 罗淑萍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5-409,共5页
【目的】揭示野扁桃不同居群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为野扁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群生物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野扁桃4个自然居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在调查的11个表型性状中,不同性状在... 【目的】揭示野扁桃不同居群果实和种子形态变异特点,为野扁桃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居群生物学调查与统计分析方法,对野扁桃4个自然居群的果实和种子形态进行观测。【结果】在调查的11个表型性状中,不同性状在居群间变异系数从0.245(种子质量,SW)到0.078(果核长度,FL),果核长度(FL)最为稳定。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居群间果核宽、果核与种子长宽比等(FB、FL/FD、SL/SD、SW/FW)差异显著,果核与种子质量等(FT、FW、SD、ST、SW)5项的差异极显著。聚类分析显示,4个居群可划分为2类,在巩留和塔城居群间(TX与TW)已发生较大变异。【结论】野扁桃果实和种子形态具有丰富的变异,在其优良种源的选育中应重视环境造成的差异以便开发利用和资源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扁桃 果实 种子 形态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M陆面模式对中亚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陆面过程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7
作者 井长青 安沙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3-21,共9页
鉴于陆面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模拟性能较差,本研究运用Common Land Model(CoLM)陆面模式对中亚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站点验证,检验其在该区域的模拟性能,并分析了其陆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状况的草地生态系统在能量分配上表... 鉴于陆面模式在干旱半干旱区模拟性能较差,本研究运用Common Land Model(CoLM)陆面模式对中亚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系统进行了站点验证,检验其在该区域的模拟性能,并分析了其陆面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水分状况的草地生态系统在能量分配上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干旱特征明显的阜康站和咸海站能量分配表现为以感热通量为主;水分状况较好的巴尔喀什湖站能量分配以潜热通量为主。CoLM陆面模式对典型干旱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的陆面过程有较好的模拟性能,能正确描述能量通量的日变化特征。模型对研究站点夜晚感热通量、土壤热通量的模拟效果不太理想,夜间感热通量模拟值略高于观测值,土壤热通量模拟明显低于观测值,在3个研究站点土壤热通量偏差均大于50 W/m^2,不能很好地描述昼夜温差较大的干旱区夜间较强的土壤热通量交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区 荒漠草地 陆面过程 CoLM 湍流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放牧强度对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古伟容 孙宗玖 朱进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44-948,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方法】在试验区设置轻度放牧(BA1)、中度放牧(BA2)和重度放牧(BA3),采用跟踪观察法观察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结果】7月,三种不同牧压下新疆褐牛的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卧息时间&...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方法】在试验区设置轻度放牧(BA1)、中度放牧(BA2)和重度放牧(BA3),采用跟踪观察法观察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结果】7月,三种不同牧压下新疆褐牛的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卧息时间>游走时间>饮水时间,反刍时间是BA1>BA2>BA3,且BA1与BA2和BA3有显著差异(P<0.05);8月份,采食时间BA3与BA1和BA2存在显著差异(P<0.05),卧息时间BA1与BA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天的放牧中采食和反刍是新疆褐牛的主要牧食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牧食行为 新疆褐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山区植被类型改变对新疆气候影响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玲 杨青 安沙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61,共11页
使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利用CRU资料和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验证了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降水和气温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天山山区植被类型改变对新疆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及其临近地区降水、温度的空间分... 使用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利用CRU资料和气象台站观测资料,验证了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降水和气温的模拟能力,分析了天山山区植被类型改变对新疆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RegCM3区域气候模式对新疆及其临近地区降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形势和季节变化特征具有较好的模拟能力。天山山区草地面积的改变,对新疆地区的降水和地面气温的影响很小。如果将天山山区43.5°~45.0°N区域内的地表类型由草地改变为耕地,即假设50%的草地被开垦为耕地,那么,天山山区降水量的变化强度在5—7月逐渐增强,然后减弱。天山植被的变化主要通过影响对流性降水并进而影响总降水的变化。天山植被类型变为农田后会造成较大的地面潜热通量差异并引起地表净热通量较大的差异,进而影响到地面气温的模拟。潜热通量的变化通过影响局地的水汽供应进而引起降水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区域气候模式 植被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Miami和Montreal模型评价昭苏马场草地资源生产潜力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海宽 安沙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519-1527,共9页
[目的]探索一种比较简明的草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方法,为今后昭苏马场草地资源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综合考虑昭苏马场不同垂直带11个草地资源类型草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 [目的]探索一种比较简明的草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方法,为今后昭苏马场草地资源充分、有效、合理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综合考虑昭苏马场不同垂直带11个草地资源类型草地地形、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野外试验与室内测试,分析不同垂直带土壤的理化性质,应用Miami和Montreal模型对昭苏马场天然草地的生产潜力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提出了昭苏马场天然草地生产潜力的分级方案,将昭苏马场草地资源承载力划分为“十二个等级”,从划分结果看,二等、三等草地面积为3 779.09 hm2,五~九等草地面积为22 674.55 hm2,十~十二等草地面积为18 895.46 hm2,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8%、50%和42%,这与昭苏马场草地资源的实际状况是相符的.[结论]利用Miami和Montreal模型进行草地资源生产潜力评价,是一种适用于草地资源生产潜力快速、简洁、方便的评价方法.它能较准确、客观地反映昭苏马场草地资源生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ami模型 Montreal模型 草地资源 生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