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8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经济管理华宝实验班人才培养改革成效及优化对策分析——以新疆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为例
1
作者 宋玉兰 王镜宇 +2 位作者 张丹 秦凡淼 穆哈拜提·帕热提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5期49-51,共3页
培养农林经管人才是满足产业升级、组织创新与乡村治理需求的现实之需。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华宝实验班在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研究发现,实验班人才培养改革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成绩与创新实践素养。然而,改革过... 培养农林经管人才是满足产业升级、组织创新与乡村治理需求的现实之需。本研究系统梳理了华宝实验班在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强化等方面的改革举措。研究发现,实验班人才培养改革显著提升了学生的专业成绩与创新实践素养。然而,改革过程中仍存在师资队伍多元化建设滞后、淘汰机制有待完善、研究生教育衔接仍有不足等问题。基于此,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旨在为农业经济管理领域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经济管理 创新型人才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内在驱动因素研究——以新疆农业大学为例
2
作者 李先东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6期176-178,共3页
在界定概念后,以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推免研究生资格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简历文本资料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如今研究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五个内在因素是学习能力与动力、技能特长、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社交能力与人际... 在界定概念后,以获得新疆农业大学推免研究生资格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在简历文本资料和半结构化访谈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如今研究生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五个内在因素是学习能力与动力、技能特长、创造力与创新思维、社交能力与人际关系以及自我认知,这些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新疆农业大学 推免研究生 内在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杨秋宇 关全力 《水利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为探讨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下,归纳了样本地区沙雅县和大河沿子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样本地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归纳总结两地... 为探讨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对农业用水效率的影响,实现农业节水目标,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制度框架下,归纳了样本地区沙雅县和大河沿子灌区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模式,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样本地区农业用水效率进行了测算;在归纳总结两地改革模式的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究了新疆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影响农业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两地的农业用水效率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态势,降水量、农业终端水价、是否执行奖补制度对农业用水效率具有正向作用,改革面积、灌溉定额对农业用水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 农业用水效率 超效率SBM模型 TOB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化技术采纳对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影响研究——以新疆棉田无人机应用为例
4
作者 孙旭 陈玉兰 +1 位作者 赵达君 肖彤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322,共9页
农业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考察农户智能化技术行为采纳规律及行为效应,以植保无人机技术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新疆五个棉花主产区401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农户采纳植保无... 农业智能化技术是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集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为考察农户智能化技术行为采纳规律及行为效应,以植保无人机技术为例,运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对新疆五个棉花主产区401份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考察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的影响因素,并在反事实框架下估计农户采纳行为的产出效应和成本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农户植保无人机技术采用率为71.1%,植保无人机技术采纳比例较高;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主要受农户的受教育程度、外出务工人数、植棉面积、是否参加棉花保险、对植保无人机技术的认知以及是否认识农技服务人员等因素的影响;植保无人机技术的采纳可以促进节本增效,在反事实假设下表现为:实际采纳技术若未采纳,其棉花每公顷产量下降1.970%、棉花每公顷植保成本上涨1.452%;实际未采纳技术若采纳,其棉花产量上涨2.514%、棉花植保成本下降1.393%;进一步分析表明:农户采纳植保无人机技术行为效应具有群组差异,决策者受教育程度越低,其技术采纳行为的产出效应和成本效应越好。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强化技术推广宣传,建立完善技术培训体系;发挥技术示范带动作用,显化技术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保无人机技术 智能化技术 技术采纳 行为效应 内生转换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耕地多功能时空特征与权衡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奇峰 王艺洁 +1 位作者 王浩阳 张蚌蚌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00-412,共13页
[目的]研究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间发展不平衡现状,提出分区权衡管理措施,对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推动区域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新疆85个县市2005-2020年社会经济数据,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基于改进CR... [目的]研究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间发展不平衡现状,提出分区权衡管理措施,对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水平和推动区域耕地保护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利用新疆85个县市2005-2020年社会经济数据,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体系,基于改进CRITIC-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综合指数模型、Spearman秩相关和双变量空间自相关模型对新疆耕地多功能进行评价,分析了耕地多功能的时空特征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并将新疆划分为五大耕地利用功能区。[结果](1)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分别呈现“中间高,南北低”“北高南低”“三高夹两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耕地多功能间存在显著权衡关系,研究期内生产-生活功能权衡关系减弱,而生产-生态和生活-生态功能权衡关系增强。(3)基于以上结果,将耕地功能区划分为农业生产主导区(25.88%)、农业发展提升区(12.94%)、生态农业维持区(45.88%)、协同潜力提升区(5.88%)、城镇农业建设区(9.41%),优化新疆耕地利用格局。[结论]基于耕地功能分区提出差异化权衡管理措施,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对新疆耕地保护及多功能协同利用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三生空间 权衡协同关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赋能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基于中介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6
作者 李明亮 余国新 蒲娟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22-333,共12页
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给予新的动力支撑,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 数字乡村建设为农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同发展给予新的动力支撑,对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全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别探究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水平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协同水平存在差距;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提升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水平,且在中西部地区促进效果更为显著;数字乡村建设能够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带动投资调整,助推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同性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应持续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传统基础设施改造,提高乡村居民数字素养和技能,因地制宜发展数字乡村,并加强各地区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乡村建设 农业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中介效应 溢出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失衡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疆棉区例证
7
作者 蒲娟 余国新 +1 位作者 赵向豪 曹冲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6-336,共11页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纽带,对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向高质量迈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要作用。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新疆棉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小农户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纽带,对推动我国棉花生产向高质量迈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有重要作用。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的理论分析框架,结合新疆棉区的调查数据,采用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农户视域出发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影响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供给主体和服务内容失衡,而渠道失衡不明显;农户禀赋、供给评价及心理需求均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产生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为供给评价、农户禀赋、心理需求;族别、所在棉区、种植规模、各项服务评价及需求程度等因素均对社会化服务结构性供需失衡影响突出。鉴于此,提出坚持以为农服务为核心,建立“互联网+农户+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构建“全程一体化—组织协同—可持续”的服务供应链,深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结构性改革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棉区 农业社会化服务 结构性供需失衡 供需理论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技术经济效应及影响因素
8
作者 张利怀 宋玉兰 夏轩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117-121,共5页
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在南疆地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回顾南疆“干播湿出”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建议。灌溉制度是核心影响因素,在棉花生产的降... 棉花“干播湿出”种植技术在南疆地区发展潜力巨大。通过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回顾南疆“干播湿出”种植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建议。灌溉制度是核心影响因素,在棉花生产的降本增效、提产增收、避灾降损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干播湿出” 种植技术 南疆地区 经济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9
作者 张若薇 陈玉兰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99-206,共8页
通过简述新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梳理相关文献,以新疆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为依据,构建新疆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对2010—2020年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 通过简述新疆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现状和梳理相关文献,以新疆的相关统计数据和政策文件为依据,构建新疆农业机械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该评价模型对2010—2020年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业机械化水平总体已进入转型升级和提高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并存阶段。最后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农业机械空间布局、加强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以及加快农机装备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业机械化 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评价及其对农民增收、农业增值的影响
10
作者 白祥 王凯豪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00-206,214,共8页
基于产业链延伸、产业多功能扩展、农业与服务业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构建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评价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指标体系中的12个三级指标与农... 基于产业链延伸、产业多功能扩展、农业与服务业融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5个维度构建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评价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结合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指标体系中的12个三级指标与农民增收、农业增值的关联程度和影响效果。结果表明,2014—2021年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各二级指标均呈上升趋势,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产业链延伸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贡献度最高。新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各三级指标对农民增收和农业增值的影响效果不同,但关联程度都较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能够很好地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增值,有力地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进一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疆仍需推进农业产业链延伸、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拓展产业多功能性、促使休闲农业提质升级,促进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强化产销对接服务,重视农民增收、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农业增值 农村 一二三产业 融合发展 评价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A分析法的新疆哈密瓜农业文化遗产地游客满意度调查
11
作者 罗玥 白祥 王凯豪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178-182,共5页
根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所在地——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20个指标构建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地游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哈密瓜园景区作为调研地点,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 根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新疆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所在地——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20个指标构建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地游客体验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哈密瓜园景区作为调研地点,通过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用SPSS 2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基于重要性-绩效性分析法(IPA)对游客重要性、满意度进行象限分析。结果表明,游客对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地的交通方式的便捷程度、住宿设施完善程度、游览娱乐设施齐全程度、设施服务的便捷程度、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景区价格性价比、特色活动的参与程度较为重视,但满意度相对较低。在此基础上,从完善住宿和交通等外部基础设施、改造景区内部服务设施及游乐设施、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景区价格性价比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以期促进哈密市农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哈密瓜栽培 贡瓜文化系统 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IPA分析法 游客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例
12
作者 栾俊红 古力哪尔·麦买提 《绿色科技》 2025年第7期263-271,共9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费与该地区经济增长紧密相连。选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20年的可再生能源数据,使用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的消费与该地区经济增长紧密相连。选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20年的可再生能源数据,使用异方差检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等方法,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再生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增长对可再生能源消费量具有积极影响,即经济增长能促进消费水平的提升。基于此,从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发能源互联网、加大储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多项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如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开发能源互联网、加大储能技术的开发及应用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消费 经济增长 协整分析 VAR模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研究
13
作者 张丽婷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 《农业展望》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2022年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相关指标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评价9年间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探讨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 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2014—2022年新疆农业和旅游业相关指标数据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评价9年间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水平,探讨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现状。结果显示:(1)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耦合协调度不稳定;(2)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协调水平呈现初级协调趋势;(3)新疆农业与旅游业综合发展水平较低。基于此,对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政府应加强对新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政策、资金和人才支持;发展农业旅游应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空间;创新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模式,让科技带动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旅游业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模型 融合发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耦合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14
作者 谭海祥 黄福江 《南方农业》 2025年第5期126-131,137,共7页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在种植、加工、流通、消费整条产业链上系着上亿农民、千万产业工人和大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新疆地区的棉花产业不仅承担着分散我国棉花产业风...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在种植、加工、流通、消费整条产业链上系着上亿农民、千万产业工人和大量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是关系国民经济的重要战略物资。新疆地区的棉花产业不仅承担着分散我国棉花产业风险的重任,更是新疆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棉花产业受政策制度、基础设施、配套产业、生产要素等外部因素制约,与区域经济存在多方位的双向影响。以新疆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立足新疆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其相互关系,分析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间耦合关系、协调发展情况,分析制约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区域发展不平衡),提出“加强棉花产业链建设,加快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的信息共享,建立棉花产业发展的保障体系”等新疆棉花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策,从而促进棉花产业等特色农业产业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实现农民增收与产业发展的良性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产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发展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农业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耦合关系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新平 孟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02-1008,共7页
【目的】评价新疆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探讨农业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生态和农业经济协... 【目的】评价新疆干旱区生态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度,探讨农业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制定和实施干旱区可持续发展政策措施以及农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与生态和农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耦合系统评判指标体系。【结果】新疆生态环境状况波动下降,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先下降后上升。【结论】新疆生态环境与农业经济的耦合关系减弱、协调发展面临巨大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系统 生态系统 耦合关系 协调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比较的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6
作者 田聪华 苗红萍 +2 位作者 张利召 李豪鑫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83-2592,共10页
【目的】围绕高质高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和要素融合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 【目的】围绕高质高效、结构优化、绿色低碳和要素融合4个方面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证评价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发展质量水平,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熵值法和综合评价法,选取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德国、日本、荷兰和韩国等8个国家与中国农业发展高质量发展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对中国31个省区市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评价,判断中国新疆农业高发展质量水平。【结果】中国与8个国家农业发展质量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实现度为8个国家平均水平的56.1%;中国新疆农业发展质量在全国31个省区市中排名第18位,实现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6.7%,其中,绿色低碳发展水平最差,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68.04%,高质高效发展水平仅达到68.32%,结构优化发展水平仅达到70.30%,要素融合发展与全国水平基本相当。【结论】中国新疆农业高质高效、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等方面还存在短板。需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持续优化农业结构,健全和完善相互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业要素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构建 国际比较评价 熵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浅析——以新疆伊吾县有机农业发展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瑞峰 陈彤 Rainer Haas 《农业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05-307,共3页
有机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日益商品化、市场化、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我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以新疆伊吾县有机农业发展为例,分析了有机农业对新疆的促进作用。最后,提出了加快有机农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有机农业 农村经济 促进作用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挑战与应对:气候变化与全球农业生产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庆萍 顾雪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共4页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以及极端气候频发,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气候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病虫害扩散、土壤退化以及农业水资源危机等方面。由于农业在人类经济... 气候变化导致全球平均气温升高、降水模式变化以及极端气候频发,对全球农业生产产生了深远影响。目前,气候变暖对全球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病虫害扩散、土壤退化以及农业水资源危机等方面。由于农业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特殊重要角色,目前已经成为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放大器”,并由此在全球引发了包括粮食安全危机、全球供应链混乱、经济损失、社会不平等、政局动荡、农业生态系统恶化等在内的一系列系统性危机。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面临的困境,世界各国应加强国家之间的合作,发展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品种革新,恢复和重构农业生态系统,提升农业气候适应能力,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农业生产 粮食安全 生态系统 经济稳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校经济教育意义与途径——评《教育大数据:开启教育信息化2.0时代》
19
作者 努尔古丽·阿不都苏力 张鑫怡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10-I0010,共1页
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推动高校经济教育的实践展开,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多地接触先进技术,也能使复杂繁琐的经济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育信息化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经济教育的提质增效,也显著降低了教育成本... 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推动高校经济教育的实践展开,能够使高校学生更多地接触先进技术,也能使复杂繁琐的经济知识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教育信息化极大地推动了高校经济教育的提质增效,也显著降低了教育成本,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意义与途径 教育资源 均衡分配 教育大数据 高校学生 学生的综合素质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奶业区域发展与技术驱动策略研究
20
作者 薛晓波 马永仁 +2 位作者 王娇 陈鲲玲 刘金定 《草食家畜》 2025年第3期56-61,共6页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 【目的】以新疆奶业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新疆南北疆奶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基于技术驱动的发展策略,旨在为新疆奶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方法】综合文献综述、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等方法,全面评估新疆奶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问题,涵盖奶牛养殖规模、乳品加工、市场销售、饲草料成本及区域差异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产业发展的潜力与优化路径。【结果】新疆奶业在资源禀赋与生产规模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然而,其面临乳制品消费市场疲软、生产结构单一、高附加值产品比例低、养殖成本高、区域发展不均衡,以及技术服务体系薄弱等多重挑战。【结论】通过优化乳品加工结构、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降低养殖成本、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强化技术服务体系,实现新疆奶业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这对于优化新疆农业结构与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业区域发展 技术驱动 对策建议 新疆南北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