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喂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郭云 赵芳 +3 位作者 邓海峰 李晓斌 聂彪彪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8,共4页
为研究补喂不同种类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泌乳期为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组马匹补喂同一营养水平和同一剂量的精料... 为研究补喂不同种类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本试验选取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泌乳期为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各组马匹补喂同一营养水平和同一剂量的精料补充料,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分别补喂大豆异黄酮粉剂0.7 g和染料木素粉剂0.7 g,共饲喂70 d。试验期间每14 d测定泌乳期伊犁马8 h的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与0 d相比,42 d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乳蛋白产量分别提高24.20%、29.61%。试验Ⅰ组、试验Ⅱ组42 d乳脂产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4.46%、50.25%(P<0.05)。56 d时,各试验组乳糖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试验Ⅱ组乳糖产量比对照组提高20.29%(P<0.01)。70 d时,试验Ⅰ组、试验Ⅱ组产奶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27.83%(P<0.01)和20.00%(P>0.05)。因此,在饲喂精料补充料的基础上,补喂大豆异黄酮和染料木素可提高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改善乳品质,且以补喂0.7 g/d大豆异黄酮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期伊犁母马 大豆异黄酮 染料木素 产奶量 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微生物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宁 赵芳 +3 位作者 邓海峰 李晓斌 陈学济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16,20,共5页
为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微生物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相近,泌乳期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马匹饲喂同一剂量的精料补充料... 为研究补喂不同剂量的微生物制剂对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及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年龄、胎次相近,泌乳期第3个月的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所有马匹饲喂同一剂量的精料补充料,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补喂枯草芽孢杆菌(活菌数为2.0×1011cfu/g)0.05 g和植物乳杆菌(活菌数为3.0×1010cfu/g)0.133 g、枯草芽孢杆菌0.1 g和植物乳杆菌0.266 g、枯草芽孢杆菌0.15 g和植物乳杆菌0.399 g,试验期间每28 d测定伊犁马8 h的产奶量和乳成分。结果表明:28 d后,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产奶量和乳糖含量分别提高了24.76%、17.14%、24.44%(P<0.05)和26.63%、24.04%、23.51%(P<0.05)。56 d时,试验Ⅰ、Ⅱ、Ⅲ组乳脂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高出45.57%、29.40%、35.45%。就乳蛋白产量而言,补喂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对乳汁中乳蛋白产量无显著影响,但各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因此,补喂枯草芽孢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可提高泌乳期伊犁母马产奶量和乳品质,其中以补喂枯草芽孢杆菌0.15g和植物乳杆菌0.399 g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制剂 产奶量 伊犁马 泌乳期 乳成分 补喂 母马 枯草芽孢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对哈萨克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阿依沙依拉 杨菊清 +4 位作者 张国庆 王一明 谢鹏贵 王骁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7-19,共3页
为研究补饲对哈萨克哺乳马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选择(90±10)日龄的哈萨克哺乳马驹30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匹(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马驹不进行任何补饲,试验Ⅰ组马驹饲喂补饲料1... 为研究补饲对哈萨克哺乳马驹生长发育的影响,本试验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选择(90±10)日龄的哈萨克哺乳马驹30匹,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匹(公母各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马驹不进行任何补饲,试验Ⅰ组马驹饲喂补饲料1,试验Ⅱ组马驹饲喂补料2(补料2为补料1+0.25%赖氨酸)。共饲喂80 d。于试验开始前1天和试验结束第2天早晨空腹进行体重、体尺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的平均日增重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50.00%(P<0.01)、61.53%(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胸围增长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9.20%、57.21%(P<0.0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的管围增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马驹体重的增加和体高、体长、胸围、管围4项体尺的增长比试验Ⅰ组快,但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补饲可显著促进哈萨克马哺乳马驹的生长发育,但在补饲料中添加0.25%的赖氨酸对马驹的生长发育未表现出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 哈萨克哺乳马驹 体重 体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不同水平褪黑素对绵羊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4
作者 米热古丽·伊马木 侯传祥 +6 位作者 孙硕 梅莹莹 马晓翠 张文杰 邓海峰 赵国栋 杨开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1,共5页
试验旨在探究补喂不同水平褪黑素(Melatonin,MT)对绵羊抗氧化能力、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及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含量的影响。选择3月龄健康哈萨克公羊2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每组5只,分别... 试验旨在探究补喂不同水平褪黑素(Melatonin,MT)对绵羊抗氧化能力、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及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含量的影响。选择3月龄健康哈萨克公羊25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每组5只,分别对应补饲0、1、2、4和8 mg/d的褪黑素,为期19 d。在试验第13~16天采集试羊的尿样,第18天上午饲喂前0 h,饲喂后1、2、4 h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样。结果显示,补喂褪黑素2 h后,试验Ⅳ组血浆中总抗氧化力(T-AOC)与试验Ⅰ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Ⅳ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Ⅳ组血浆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羊补喂褪黑素1 h时,对照组及试验组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均达到峰值,4 h时各试验组血浆中褪黑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Ⅳ组尿液中6-羟基褪黑素排出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补喂褪黑素能够提高绵羊抗氧化能力,血浆和尿液中褪黑素代谢物含量也随着补喂量的增加而增加,综合比较,补喂量以4 mg/d剂量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褪黑素 抗氧化能力 6-羟基褪黑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邓海峰 李晓斌 +2 位作者 马军 唐雪梅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066-3072,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醚柳胺 伊犁马 EPG 驱虫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基础上补喂来曲唑和N-甲基-D-天冬氨酸对母羊血浆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赵国栋 臧长江 +5 位作者 王根 谢景龙 杨健涛 唐雪梅 张娟丽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55-3462,共8页
试验旨在研究反季节给繁殖母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LT)及在MLT基础上补喂来曲唑(letrozole,LE)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调控母羊发情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选... 试验旨在研究反季节给繁殖母羊补喂褪黑素(melatonin,MLT)及在MLT基础上补喂来曲唑(letrozole,LE)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调控母羊发情药物的开发及应用提供新思路。试验选取40只(3.0±0.5)岁经产萨福克母羊(平均体重为76.23kg±12.25k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基础日粮+MLT 10mg/(只·d)、基础日粮+MLT 10mg/(只·d)+LE 7mg/(只·d)、基础日粮+MLT 10mg/(只·d)+LE 7mg/(只·d)+NMDA 300mg/(只·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母羊血浆中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雌三醇(E3)及双氢睾酮(DH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睾酮(T)水平显著降低(P<0.05);试验Ⅱ组,母羊血浆MLT和LH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FSH水平显著升高(P<0.05);试验Ⅲ组,母羊血浆中MLT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母羊血浆中MLT显著升高(P<0.05),LH和T水平均极显著升高(P<0.01)。试验Ⅲ组与试验Ⅰ、Ⅱ组相比,FSH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综上所述,MLT和LE对母羊繁殖相关激素的释放有促进作用,且两者结合使用可达到调控母羊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效果;MLT、LE和NMDA组合应用对母羊繁殖激素调控效果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来曲唑 N-甲基-D-天冬氨酸 繁殖激素 母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饲醋酸甲羟孕酮基础上分别进行前列腺素、N-甲基-D-天冬氨酸和来曲唑处理对母羊血浆繁殖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国栋 王根 +4 位作者 谢景龙 杨健涛 唐雪梅 张娟丽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3229-3235,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的不同配伍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 试验旨在研究醋酸甲羟孕酮(medroxyprogesterone acetate,MPA)与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和来曲唑(letrozole,LE)的不同配伍对母羊血浆繁殖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选取3岁经产萨福克母羊39只,平均体重(75.51±11.55)kg,随机均分为3组,试验Ⅰ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1mL/只PG,试验Ⅱ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600mg/(d·只)NMDA,试验Ⅲ组饲喂基础日粮+34mg/(d·只)MPA+14 mg/(d·只)LE,试验期18d。结果发现,补饲MPA基础上进行PG处理,母羊血浆中FSH水平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NMDA处理,母羊血浆中E2、MLT、FSH和LH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补饲MPA基础上进行LE处理,母羊血浆中MLT、LH和T水平均呈极显著升高(P<0.01)。综合比较各生殖激素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规律,在本试验条件下,建议MPA与NMDA和LE分别结合使用,可作为调控母羊繁殖性能的药品;且通过比较激素水平得出,MPA与NMDA组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饲 昔酸甲羟孕酮 前列腺素 N-甲基―天冬氨酸 来曲唑 母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支链氨基酸、肌酸对伊犁马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李晓斌 马军 +3 位作者 聂彪彪 杨景焘 乔春江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5-333,共9页
【目的】研究补喂支链氨基酸(BCAA)、肌酸(Cr)对伊犁马血浆抗氧化指标、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浓度以及乳酸、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影响,为支链氨基酸、肌酸作为伊犁马有效的营养添加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年龄3~5岁(平均4岁)... 【目的】研究补喂支链氨基酸(BCAA)、肌酸(Cr)对伊犁马血浆抗氧化指标、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浓度以及乳酸、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影响,为支链氨基酸、肌酸作为伊犁马有效的营养添加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年龄3~5岁(平均4岁),体重390~514 kg(平均457±50 kg),经过良好训练的伊犁马公马12匹进行试验。分为3组,每组4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补喂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补喂料,试验Ⅰ组补喂添加BCAA的补喂料,试验Ⅱ组补喂添加Cr的补喂料。分别在补饲的0、1、14、21和31 d补喂后4 h颈静脉采集血液。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补喂Cr能够明显提高T-AOC能力,Cr补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特别是在14和31d比对照组提高了21.79%和25.68%;补喂BCAA降低试验期间MDA的含量;对于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乳酸、尿酸和肌酐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喂BCAA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浓度;补喂Cr可以提高SOD的活力和提高伊犁马血浆的T-AOC能力;补喂BCAA、Cr对伊犁马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对浆中肌酸、葡萄糖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对血浆中乳酸、尿酸和肌酐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肌酸 伊犁马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赵芳 屯尼萨.麦提赛依迪 +3 位作者 杨菊清 吴婷婷 刘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后12 h补喂4种补喂物,分别在补喂前和补喂后3 h采血,测定血浆中IgG、IgA含量,并空腹称取7 d体重。【结果】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新生羔羊血浆中IgG含量在补喂后分别增加了19.68%(P>0.05)、38.71%(P>0.05)、43.89%(P>0.05),IgA含量分别增加了25.28%(P>0.05)、6.13%(P>0.05)、22.71%(P>0.05)。而在对照组、试验Ⅱ组中,血浆中IgG含量分别降低了3.01%(P<0.05)、36.90%(P<0.05),IgA含量分别降低了29.06%(P<0.01)、22.28%(P<0.01)。各试验组在7 d体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羔羊出生12 h后分别补喂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血浆蛋白粉和磷酸盐缓冲液、血浆蛋白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组合物有增加羔羊血浆中IgG、IgA含量的趋势,而补喂含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磷酸盐缓冲液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浆中的IgG、IgA含量;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7日龄内的增重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免疫球蛋白 血浆蛋白粉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氨基丁酸对6~8月龄绵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欣 屯妮萨.麦提赛伊迪 +2 位作者 聂彪彪 韩冰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9-32,共4页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γ-氨基丁酸(GABA)对6~8月龄绵羊生长性能以及血浆GABA、尿素氮(BUN)含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32只6月龄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0、120 mg/d的GABA。分别在补饲的第15、30、4...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γ-氨基丁酸(GABA)对6~8月龄绵羊生长性能以及血浆GABA、尿素氮(BUN)含量和激素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32只6月龄绵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30、60、120 mg/d的GABA。分别在补饲的第15、30、45天空腹称重,试验后颈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相关指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ABA能够显著提高绵羊的采食量(P〈0.05),极显著降低料重比(P〈0.01),且提高了绵羊的日均增重(P〉0.05)。与对照组相比,在试验第30、45天时,30 mg/d组绵羊血浆中神经肽Y(NPY)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26.01%、20.98%(P〈0.05);在第15、30、45天时,30 mg/d组胃泌素(GAS)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19.46%、29.16%、33.08%(P〈0.05)。但血浆中GABA、BUN含量,生长激素(GH)、生长抑素(SS)水平均未受显著影响。综上所述,GABA可以通过NPY、GAS途径调控绵羊的采食,改善绵羊的生长性能,适宜添加剂量为30 m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绵羊 生长性能 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血浆中维生素B_2及其辅酶的含量
11
作者 陈俊宏 何雪曼 +3 位作者 谢景龙 刘红菊 王根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2-1939,共8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动物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含量的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半岁、一岁、两岁马匹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XDB-C185μm,4.6×250 mm反相色谱柱;10 m M磷... 【目的】建立适用于动物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含量的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半岁、一岁、两岁马匹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XDB-C185μm,4.6×250 mm反相色谱柱;10 m M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有15 m M乙酸镁)与乙腈85∶15(V∶V),用85%磷酸调节p H至3.4;流速1 m L/min,柱温25℃,上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荧光检测,λex=445 nm,λem=530nm。【结果】昭苏马场半岁马血浆中维生素B_2含量(nmol/L):24.25-29.51;FMN含量(nmol/L):23.42-25.99;FAD含量(nmol/L):6.79-10.18。昭苏马场一岁马血浆维生素B_2含量(nmol/L):26.61-35.49;FMN含量(nmol/L):41.72-66.95;FAD含量(nmol/L):7.45-13.56。昭苏马场二岁马血浆维生素B_2含量(nmol/L):26.18-32.35;FMN含量(nmol/L):36.21-44.77;FAD含量(nmol/L):6.88-9.14。【结论】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离效果良好(维生素B_25.9 min、FMN 3.5 min、FAD 3.0 min),易于区分、灵敏度高(维生素B_23.32 nmol/L、FMN 6.875 nmol/L、FAD 0.484 nmol/L)和精密度良好(维生素B_2、FMN和FAD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7%、0.12%和0.75%;峰面积RSD分别为2.25%、3.6%和4.03%)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维生素B2 FMN FAD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期消化代谢的影响
12
作者 李晓斌 杨菊清 +2 位作者 赵芳 何雪曼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2-763,共12页
【目的】研究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中后期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科学饲养妊娠期母马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6.00±1.36)岁(范围4~8岁)、胎次(3.12±0.82)胎(范围2~4胎)、妊娠时间(... 【目的】研究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中后期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科学饲养妊娠期母马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6.00±1.36)岁(范围4~8岁)、胎次(3.12±0.82)胎(范围2~4胎)、妊娠时间(7.08±0.74)个月(7~8月)龄的哈萨克孕马23匹,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6匹)、试验Ⅰ组(6匹)、试验Ⅱ组(5匹)、试验Ⅲ组(6匹)。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补喂剂、试验Ⅰ组补喂硫酸盐、试验Ⅱ组微量元素、试验Ⅲ组硫酸盐和微量元素组合。试验分3期(每30 d为1期),共90 d,每1期预饲12 d,试验期6 d,饲料转换期12 d。【结果】第1期,干物质消化率试验Ⅲ组比对照组高了9.73%(P〈0.05);有机物消化率试验Ⅲ组比对照组高了7.39%(P〈0.05)。第2期,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15%(P〈0.05)和14.27%(P〈0.05);在钙消化率方面,试验Ⅲ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9.69%(P〈0.01)。在氮、钙、磷代谢方面:第1期,在氮沉积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了53.75%(P〉0.05)、62.66%(P〉0.05)和84.84%(P〈0.05)。钙代谢率方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高了5.49%、6.49%和6.76%。第2期,在氮沉积量方面,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对照组高85.58%。第3期,各试验组氮的沉积量和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代谢率比对照组分别高了35.12%、43.66%和59.50%。各试验组钙的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了13.82%(P〉0.05)、29.10%(P〈0.01)和12.88%(P〉0.05)。【结论】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孕马采食量无显著影响;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明显提高了孕马养分消化率,硫酸盐及微量元素组合组明显提高了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钙的消化率;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明显提高氮、钙、磷的代谢,尤其是硫酸盐及微量元素组合组对氮的沉积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微量元素 哈萨克马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种发酵剂发酵酸奶品质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志奎 王子荣 +2 位作者 王琴 臧长江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6-571,共6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直投式发酵剂对发酵酸奶的品质和芳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筛选出能发酵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酸奶的发酵剂,为乳制品企业选择适合的直投式发酵剂生产酸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选择5种不同的直投式发酵剂,以巴氏灭菌...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直投式发酵剂对发酵酸奶的品质和芳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筛选出能发酵品质优良、风味独特酸奶的发酵剂,为乳制品企业选择适合的直投式发酵剂生产酸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选择5种不同的直投式发酵剂,以巴氏灭菌乳为原料进行发酵。整个酸奶制作过程分为发酵期6 h,后熟期16h,冷藏期144 h。分别在发酵过程的1、2、3、4、5及6 h采集发酵酸乳样测定p H值和总酸度值;在冷藏过程的16、40、64、88、112、136及160 h采集发酵酸乳测定p H值、总酸度值、粘度、乙醛和双乙酰的含量。【结果】在发酵过程中,5种不同发酵剂的酸乳p H逐渐降低,6 h发酵结束时,3号、4号分别与1号、2号、5号差异显著(P<0.05),且均高于1号、2号、5号;总酸度值4号和5号的值差异显著(P<0.05),总酸度值分别为66.42和77.17°T。在酸奶冷藏过程中,160 h冷藏结束时,酸乳p H 4号和5号差异显著(P<0.05),4号比5号降低了低2.54%;总酸度值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1号酸度最低,为95.17°T;酸奶粘度之间2号和3号差异显著(P<0.05),2号比3号高41.21%;乙醛含量方面,各酸奶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2号含量最高,为21.88μg/m L;双乙酰的含量各酸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5号含量最高,为18.04μg/m L。【结论】2号和5号发酵剂发酵的酸乳在冷藏期间p H值下降速度缓慢;酸乳的粘稠度高;芳香物质乙醛和双乙酰含量高。2号和5号发酵剂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奶 直投式发酵剂 品质 酸度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淀粉酶体外酶解三种不同加工处理玉米中淀粉消化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景焘 赵芳 +1 位作者 刘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4-751,共8页
【目的】通过体外酶解实验,研究粉碎、蒸汽压片和膨化加工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方法】用α-淀粉酶分别对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加工处理后的玉米进行8 h的酶解,测定酶解过程中各时间点,还原糖生成量、每小时净还原糖产生量及... 【目的】通过体外酶解实验,研究粉碎、蒸汽压片和膨化加工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方法】用α-淀粉酶分别对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加工处理后的玉米进行8 h的酶解,测定酶解过程中各时间点,还原糖生成量、每小时净还原糖产生量及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消化量与消化率等指标。【结果】8 h内产生还原糖总量,膨化加工方式高于蒸汽压片加工19.8%,高于粉碎加工65.6%;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累积消化量分别高于蒸汽压片加工53.2%和92.2%;高于粉碎加工125.2%和253.7%。【结论】蒸汽压片加工与膨化加工均可以提高玉米淀粉利用率,且膨化加工提高最为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酶解法 Α-淀粉酶 粉碎玉米 蒸汽压片玉米 膨化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月龄伊犁马对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适宜需要量的研究
15
作者 何雪曼 邓海峰 +6 位作者 臧长江 李晓斌 刘振 马军 甘建荣 唐雪梅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46-1354,共9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水平维生素B_1(vitamin B_1,VB_1)、维生素B_2(vitamin B_2,VB_2)对6月龄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rythrocytetransketolase activity,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红细胞谷胱...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摄入水平维生素B_1(vitamin B_1,VB_1)、维生素B_2(vitamin B_2,VB_2)对6月龄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红细胞转酮酶活性(erythrocytetransketolase activity,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红细胞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系数(erythrocyte glutathione reductase activity coefficient,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的影响,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试验选取月龄相近(6月龄)、平均体重为(117.12±13.33)kg、健康状况良好的伊犁马公马25匹,随机分为5组,每组5匹,分别为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试验Ⅴ组,各组马匹每天饲喂相同营养水平日粮,分别添加0、10、20、30、40mg的VB_1和0、7、14、21、28mg的VB_2,进行为期20d的饲养试验。结果发现,随着VB_1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1含量显著升高(P<0.05),E-TKA显著提高(P<0.05),TPP效应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1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随着VB_2实际摄入水平的升高,伊犁马血浆VB_2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E-GRAC极显著降低(P<0.01),尿液VB_2排出量显著增加(P<0.05)。以血浆VB_1含量、E-TKA、TPP效应及尿液VB_1排出量和血浆VB_2含量、E-GRAC及尿液VB_2排出量作为评价指标,得到6月龄伊犁马对VB_1、VB_2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33.32和18.73mg/(匹·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血浆 尿液 需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