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法测定新疆苹果中7种农药残留 被引量:20
1
作者 李俊芳 景伟文 +1 位作者 李德强 潘乐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95-301,共7页
为快速得到新疆苹果中痕量农药信息,考察新疆苹果种植过程中常用的7种农药,并针对这7种常见农药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分析方法,旨在快速筛查出可能的农药并同时定量。结果表明:7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 为快速得到新疆苹果中痕量农药信息,考察新疆苹果种植过程中常用的7种农药,并针对这7种常见农药建立了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的分析方法,旨在快速筛查出可能的农药并同时定量。结果表明:7种农药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003~0.1 mg/kg,定量限为0.02~0.5 mg/kg,平均回收率为95%~119%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n=3)。该方法能够排除假阳性结果,快速高效地完成出口前新疆苹果中多农药残留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 分散固相萃取 苹果 多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杏抗寒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9
2
作者 何峰江 谢军 +3 位作者 耿文娟 廖康 张大海 徐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2-725,共4页
【目的】确定新疆杏品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顺序,为新疆杏品种区化和新品种推广提供抗寒性依据,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导法、恢复生长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温度(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供试品种的抗寒力。【结果】... 【目的】确定新疆杏品种抗寒力的相对强弱顺序,为新疆杏品种区化和新品种推广提供抗寒性依据,为育种利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电导法、恢复生长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求出拐点温度(半致死温度—LT50),确定供试品种的抗寒力。【结果】供试的13个品种中,紫杏、大果胡安娜、阿克牙格勒克抗寒性强,可抗-31℃低温;冬杏、赛买提、佳娜丽、安江胡安娜的抗寒性较弱,只能抗-22℃左右低温。【结论】通过恢复生长法观察杏不同品种的可逆反应证实,电导法和应用Logistic方程相配合测得杏树品种的抗寒力,其结果比较准确。试验的杏品种处在-21^-30℃时,多数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下限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抗寒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榅桲的化学成分及其挥发油的GC-MS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燕勤 陈德军 刘罡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7年第B08期241-243,共3页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榅桲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分离鉴定出18种成分,主要成分有乙酸十二酯、环壬烷酸乙酯、14-十五碳烯酸、7,10,13-十二烷三烯酸甲酯、4.葵烯酸乙酯和5.甲基壬酸乙酯,并用化学方法分析... 采用常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出榅桲挥发油,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分析,分离鉴定出18种成分,主要成分有乙酸十二酯、环壬烷酸乙酯、14-十五碳烯酸、7,10,13-十二烷三烯酸甲酯、4.葵烯酸乙酯和5.甲基壬酸乙酯,并用化学方法分析了榅桲的化学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榅桲 化学成分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标度方法计算几个藜芦生物碱的13C NMR化学位移
4
作者 金鹿 许璐 杨青青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064-2070,共7页
本文采用几种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环杷明(cyclopamine)的13C NMR化学位移。与实验值比较发现采用B97-2/pcSseg-1的气相优化结构结合SMD溶剂化模型计算获得的13C NMR化学位移最合适。在此基础上,对藜芦中的五种典型生物碱结构(环杷明、介... 本文采用几种密度泛函方法计算了环杷明(cyclopamine)的13C NMR化学位移。与实验值比较发现采用B97-2/pcSseg-1的气相优化结构结合SMD溶剂化模型计算获得的13C NMR化学位移最合适。在此基础上,对藜芦中的五种典型生物碱结构(环杷明、介芬胺、藜芦胺、计明胺和棋盘花胺)进行了相应的13C NMR化学位移计算。通过与实验值进行拟合,得到线性标度公式σ=(184.4-σcal)/1.0261。其相关系数R2=0.9976。此外,理论计算也可以解决化合物中的相似碳的13C NMR化学位移归属困难的问题。线性标度方法获得化学位移对建立天然产物的NMR数据库、匹配结构和解析实验测试数据提供了一种快捷可靠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生物碱 藜芦 密度泛函理论 线性标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伊犁某牛场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7
5
作者 南海辰 郭庆勇 +3 位作者 夏利宁 王谨 底丽娜 高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2-236,共5页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饮水、饲料和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饮水源、饲料源、牛粪源样品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25份牛场饮水源样品,大肠杆菌分... 为了调查新疆伊犁某牛场饮水、饲料和粪样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本试验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饮水源、饲料源、牛粪源样品中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结果显示,25份牛场饮水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25/25),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2.0%)、氨苄西林(4.0%)、诺氟沙星(4.0%)、恩诺沙星(8.0%)和安普霉素(8.0%)5种抗菌药物耐药;72份牛场饲料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65.3%(47/72),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36.2%)、氨苄西林(19.1%)、诺氟沙星(4.3%)和安普霉素(4.3%)4种抗菌药物耐药;80份牛粪源样品,大肠杆菌分离率为100.0%(80/80),对阿米卡星(12.5%)、氨苄西林(7.5%)、恩诺沙星(7.5%)、庆大霉素(5.0%)、诺氟沙星(2.5%)、环丙沙星(2.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1.3%)和头孢噻呋(1.3%)8种抗菌药物耐药,仅对安普霉素敏感。该牛场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一般,但中介率较高,须在临床治疗细菌性疾病中避免使用不敏感和中介率高的抗菌药物,养殖场饮水和饲料有被耐药大肠杆菌污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场 大肠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 微量肉汤稀释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吡虫啉残留动态及其防治棉蚜田间用药量确定 被引量:3
6
作者 时英爽 高有华 +3 位作者 蔡超 高晨阳 韩冯阳 景伟文 《中国棉花》 2019年第10期25-29,37,共6页
为探讨吡虫啉在新疆地区环境和农业条件下合理、科学的应用方法,测定了70%(质量分数)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进行了其对田间棉蚜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在用药量(有效成... 为探讨吡虫啉在新疆地区环境和农业条件下合理、科学的应用方法,测定了70%(质量分数)吡虫啉水分散粒剂在棉花叶片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进行了其对田间棉蚜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根据所建立的分析方法的测定结果,在用药量(有效成分,下同)10.50~47.25 g·hm^-2范围内,吡虫啉的靶向原始沉积量为0.53~1.99 mg·kg^-1,施药后的第7天,吡虫啉的残留量为0.18~0.53 mg·kg^-1,消解率在65.9%~75.7%。棉花叶片中吡虫啉的消解动态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消解半衰期为3.17~3.85 d。防效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剂量处理对棉蚜虫的校正防效显著高于低剂量;施药后3 d,药剂各处理的校正防效均达到最大;药后7 d,21.0~47.25 g·hm^-2剂量处理的校正防效仍超过85%。叶片中吡虫啉的残留量(x)与防效(y)存在正相关关系,线性方程为y=8.07x+54.11,R2=0.886 8。建议在本地区应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防治棉蚜的安全有效用药量为21.0~31.5 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虫啉 棉蚜 残留 棉花叶片 田间药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渣、钢渣混凝土的体积安定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吴福飞 侍克斌 +2 位作者 董双快 刘攀 信玉良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7-79,82,共4页
锂渣和钢渣都具有潜在的活性,但其掺量过大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安定性。为了使其能在混凝土中得到最大化利用,故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评价单掺锂渣、钢渣和复掺锂渣和钢渣的安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大于等于胶材总量的75%时,水泥-... 锂渣和钢渣都具有潜在的活性,但其掺量过大时就会影响混凝土的安定性。为了使其能在混凝土中得到最大化利用,故采用试饼法和雷氏夹法评价单掺锂渣、钢渣和复掺锂渣和钢渣的安定性。试验结果表明:锂渣掺量大于等于胶材总量的75%时,水泥-锂渣浆体表现出假凝现象;大于胶材总量的85%时,其体积安定性不良;钢渣掺量大于胶材总量的70%时,其体积安定性不良;复掺后,当钢渣掺量占优时,其标准稠度较小些;相反,锂渣的掺入对水泥-锂渣-钢渣混凝土的安定性有抑制作用;最大掺量在胶材总量的75%以内时其体积安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渣 钢渣 试饼法 雷氏夹法 体积安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核桃青皮总多酚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琼 陈恺 +1 位作者 陈燕勤 李焕荣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0,共6页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核桃青皮总多酚的分离和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树脂是性能良好的总多酚吸附材料。最佳工艺条件:pH为4.0的核桃青皮多酚粗提液浓度为3mg/mL,上样流速为2mL/min,上样量为100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pH值6.0,洗脱流...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对核桃青皮总多酚的分离和纯化工艺。结果表明:AB-8树脂是性能良好的总多酚吸附材料。最佳工艺条件:pH为4.0的核桃青皮多酚粗提液浓度为3mg/mL,上样流速为2mL/min,上样量为100mL;洗脱剂乙醇体积分数30%,pH值6.0,洗脱流速为2mL/min,洗脱量为250mL。经AB-8大孔树脂纯化后,核桃青皮总多酚的纯度由原来的7.65%提高到36.36%,提高了4.8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青皮 多酚 大孔树脂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个部位的马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李华 荣群 +1 位作者 张晓萍 吴国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1-1344,共4页
【目的】对马油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为马油结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对马体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马油中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 【目的】对马油不同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为马油结合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对马体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马油中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以棕榈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的含量为最丰。马鬃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6.75%,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4.49%;马脊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2.49%,多不饱和脂肪酸占22.63%;肚下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60.34%,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87%;内脏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59.91%,多不饱和脂肪酸占19.61%。【结论】四个部位脂肪中脂肪酸成分的种类和含量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脂肪 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气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油的透皮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张晓萍 李华 +2 位作者 石庆华 杨再磊 孙隽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7-1260,共4页
【目的】考察马油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确定马油、羊油、猪油及食用花生油的测定波长,并且建立标准曲线,以大白鼠皮为渗透膜,研究马油、羊油、猪油及食用花生油的平均渗透量、渗透速率;建立各种油脂的渗透方... 【目的】考察马油的体外透皮特性。【方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确定马油、羊油、猪油及食用花生油的测定波长,并且建立标准曲线,以大白鼠皮为渗透膜,研究马油、羊油、猪油及食用花生油的平均渗透量、渗透速率;建立各种油脂的渗透方程。【结果】在2~10h的渗透过程中,马油的渗透量(μL/cm^2)均大于羊油、猪油和食用花生油,渗透量大小顺序为:马油〉花生油=羊油〉猪油。渗透速率(μL/cm^2.h)分别为2.1321、1.2479、0.7366和1.2764。【结论】马油、羊油、猪油及食用花生油中,马油的渗透速率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油 鼠皮 渗透系数 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脂肪中生物活性物质分析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李华 张晓萍 荣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7-179,共3页
利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方法对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6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20%;并且含有脂溶性维生素,VA含量为7.2mg/kg,VE含量为88.6... 利用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方法对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60%,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百分含量超过20%;并且含有脂溶性维生素,VA含量为7.2mg/kg,VE含量为88.6mg/kg。马脂肪是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脂肪 脂肪酸 脂溶性维生素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胶改性及其在药物递送载体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李德强 张佳琪 +1 位作者 李君 许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1-2180,共10页
果胶主要是由α-1,4-D-半乳糖醛酸单元组成的杂多糖,侧基由不同的中性糖残基通过至少22种糖苷键连接而成。果胶具有的抗肿瘤及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生理活性,为其在药物递送载体中的研究提供了条件。首先,从羟基反应、羧基反应、羟基... 果胶主要是由α-1,4-D-半乳糖醛酸单元组成的杂多糖,侧基由不同的中性糖残基通过至少22种糖苷键连接而成。果胶具有的抗肿瘤及调节血压、血脂和血糖等生理活性,为其在药物递送载体中的研究提供了条件。首先,从羟基反应、羧基反应、羟基和羧基的非共价反应3个方面归纳了果胶的改性;其次,介绍了果胶基前药;再次,总结了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在果胶基药物载体中的应用及果胶基Pickering乳液系统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最后,指出现阶段上述领域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胶 改性 前药 复合材料 杂化材料 皮克林乳液 药物递送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率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孔新刚 李华 吴国莲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63-666,共4页
实验设计了以砂芯坩锅为反应器,建立了用差重方式进行纤维素酶水解率的测定新方法,与常规方法测定还原糖方法计算纤维素酶水解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差重法比还原糖法的酶水解率普遍高,避免了产物复杂而使还原糖法计算酶水解率偏低的现象。
关键词 纤维素酶水解率 差重法 还原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光助Fenton体系降解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4
14
作者 景伟文 包晓玮 +2 位作者 陈燕勤 杨再磊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8-362,共5页
利用几种不同的氧化体系对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进行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降解效率依次为:UV/Fenton>UV/H2O2>无光Fenton>UV/Fe2+>UV>H2O2;紫外光与Fenton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UV/Fenton体系是高效的降解体... 利用几种不同的氧化体系对水溶液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进行光化学降解.结果表明:降解效率依次为:UV/Fenton>UV/H2O2>无光Fenton>UV/Fe2+>UV>H2O2;紫外光与Fenton体系之间存在协同效应;UV/Fenton体系是高效的降解体系;pH值、H2O2浓度、Fe2+浓度是光化学降解的重要影响因素,各因素的重要性顺序为:pH值>H2O2浓度>Fe2+浓度;正交实验确定适宜的降解条件为:初始pH=3~4,Fe2+浓度为3.6×10-4~7.2×10-4 mol/L,H2O2浓度为1.9×10-2 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Fenton法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光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改性TiO_2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6
15
作者 景伟文 李君 +1 位作者 康志强 刘义轩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12-116,共5页
邻苯二甲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Ag掺杂浓度为1×10-4mol/g,焙烧温度为400℃下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研究表... 邻苯二甲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实验的结果表明Ag掺杂浓度为1×10-4mol/g,焙烧温度为400℃下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研究表明,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0.3 g/L、pH=5~8时降解效率较高(62.0%)。相对于催化剂的降解过程而言,其吸附作用是比较小的,而是以光催化反应为主。并利用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 光降解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多酚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及硒配合物的制备 被引量:5
16
作者 加列西·马那甫 王建华 +1 位作者 万越 马福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805-1810,共6页
以茶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茶叶多酚、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茶多酚:料液比1∶53.75 g·mL^(-1)、超声时间50.00 min、乙酸乙酯33.60 mL,在此条件下... 以茶叶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法对茶叶多酚、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茶多酚:料液比1∶53.75 g·mL^(-1)、超声时间50.00 min、乙酸乙酯33.60 mL,在此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8.47%;茶多糖:料液比1∶58.42 g·mL^(-1)、超声时间41.71 min、乙酸乙酯40.00 mL,在此条件下茶多糖的提取率4.93%。采用红外光谱对茶多酚、茶多糖与Se相结合形成的配合物进行结构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多酚 多糖 提取 硒配合物 响应面法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燕勤 毛培宏 曾宪贤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4年第6期4-6,共3页
主要探讨了近年来利用结构生物学和蛋白质工程技术在细菌纤维素酶分子结构和功能方面研究的进展,包括细菌纤维素酶的组成、催化域、纤维素结合结构域和连接桥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分子折叠,并展望了该领域的研究前景。
关键词 细菌 纤维素酶 催化结构域 纤维素结合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改性TiO_2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3
18
作者 景伟文 李君 +2 位作者 康志强 刘义轩 张松梅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32,共6页
邻苯二甲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了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浓度为1×10-4mol/g,焙烧活化处理温度为400℃下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 邻苯二甲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通过湿式机械混合法制备了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Ag掺杂浓度为1×10-4mol/g,焙烧活化处理温度为400℃下所得的催化剂活性较好。对降解体系的研究表明,当催化剂的投加量为0.1~0.3 g/L、pH=5~8时降解效率较高(62.0%)。相对于催化剂的降解过程而言,催化剂颗粒对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较小,因此光催化反应主要以降解过程为主。最后利用荧光光谱对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初步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Ag掺杂改性TiO2催化剂 光降解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TiO_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被引量:11
19
作者 景伟文 韩文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0-44,49,共6页
酞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利用UV/TiO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讨论了溶液pH、TiO2投加量及DM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MP为10mg/L左右时,TiO2投加量为0.2~0.5g/L、... 酞酸酯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有机污染物(内分泌干扰物)之一。利用UV/TiO2光催化降解水体中的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讨论了溶液pH、TiO2投加量及DMP初始浓度等因素对DMP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DMP为10mg/L左右时,TiO2投加量为0.2~0.5g/L、pH=7是比较理想的降解条件;DMP初始浓度越高,其降解率则越低。研究了Langmuir-Hinshelwood模式下DMP在TiO2表面的吸附与催化活性的关系,发现DMP主要通过吸附在催化剂的表面而非在溶液本体中发生降解。线性回归计算所得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远大于无光照条件下的吸附常数,可能是由于UV和TiO2体系之间产生协同效应,提高了UV/TiO2体系对DMP的降解效果。另外,初步分析了可能的降解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 TIO2 光催化降解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制备甜菜渣活性炭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新芳 李德强 +4 位作者 武占省 孟桂花 吴禹翰 张海燕 刘志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3期349-354,共6页
为了使甜菜渣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本文探究了以甜菜渣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微波辅助制备甜菜渣活性炭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甜菜渣和氯化锌溶液的比例(料液比)、氯化锌浓度、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产率的影响,并... 为了使甜菜渣得到更加充分有效的利用,本文探究了以甜菜渣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微波辅助制备甜菜渣活性炭的可行性。本文研究了甜菜渣和氯化锌溶液的比例(料液比)、氯化锌浓度、微波功率和辐照时间对活性炭吸附性能和产率的影响,并用氮气等温吸附、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了最优制备条件下活性炭的比表面积、表面官能团和微观孔结构,得出其制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6,氯化锌浓度30%,微波功率700 W和微波时间10 min。相应的活性炭的碘吸附量为1127.57 mg/g,亚甲基蓝吸附量为217.7 mg/g,产率为25.9%,BET比表面积为927.36 m2/g,总孔容为0.39 cm3/g,且表面具有含氧官能团和较好的孔结构。实验结果证实,以甜菜渣为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的微波辅助制备甜菜渣活性炭是可行的,为开发甜菜渣的高附加值产品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渣 微波 活性炭 吸附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