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饲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臧长江 赵芳 +3 位作者 李晓斌 邓海峰 何雪曼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226-323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期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 试验旨在研究补饲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根据年龄、胎次、泌乳月龄相近的原则选择泌乳期伊犁母马24匹,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补饲0.7g大豆异黄酮、0.7g染料木素、0.35g大豆异黄酮和0.35g染料木素。预试期10d,正试期80d,分别于试验的第0、20、40、60、80天颈静脉采集血液样品,3 500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20℃保存备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补饲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伊犁母马血液中总蛋白、白蛋白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过氧化氢酶活性、总抗氧化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Ⅱ组血液中球蛋白、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组血液中丙二醛含量均呈降低趋势,且试验Ⅰ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因此,补饲植物雌激素对泌乳期母马增强免疫机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起到了一定作用,且补饲0.7g大豆异黄酮时对机体抗氧化能力效果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母马 大豆异黄酮 染料木素 血液生化指标 抗氧化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马驹血浆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芳 陈学济 +3 位作者 李晓斌 聂彪彪 杨帆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4-980,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各组马驹分别饲喂体重0.6%的饲粮,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马驹分别饲喂40、80、120 mg/(匹·d)γ-氨基丁酸。别于试验的第0、30、60和90 d颈静脉采血。【结果】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血浆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0 d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马驹血浆中Ig A、Ig G含量相比对照组均呈增加趋势,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3.27%、7.12%、4.85%;5.13%、14.09%、12.15%。【结论】补喂γ-氨基丁酸可增加哺乳期伊犁马马驹血浆中γ-氨基丁酸、总蛋白、白蛋白、I g A及I g G含量,但对血浆中球蛋白、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血浆生化指标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学济 李晓斌 +1 位作者 邓海峰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0-2326,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则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 mg/d/foal GABA)、试验Ⅱ组(基础日粮+80 mg/d/foal GABA)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20mg/d/foal GABA)。试验第0、30、60和90 d时分别在下午18:00、18:30和20:00进行马驹颈静脉血液采集、体尺测量及称重,血液激素指标用试剂盒法测定。【结果】试验90 d后相比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马驹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07%(P>0.05)和6.02%(P>0.05),试验Ⅰ、Ⅱ、Ⅲ组日增体高分别提高25%(P<0.01)、25%(P<0.01)和35%(P<0.01),在试验第30 d时试验Ⅰ、Ⅱ、Ⅲ组血浆GH水平分别提高4.35%(P>0.05)、10.72%(P>0.05)、10.43%(P>0.05),在试验第90 d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浆NPY水平高于对照组38.03%(P<0.01)。【结论】补喂GABA可提高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以补喂80 mg/d GABA效果最佳。此外,GABA主要可能通过NPY、GH的调节对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生长性能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幼驼与成年母驼粪便菌群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家豪 王静 +5 位作者 袁鹏 李志伟 耿娟 王卉 李凤鸣 臧长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7-105,共9页
【目的】探究准噶尔双峰驼哺乳期幼驼和成年母驼粪便菌群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幼驼肠道健康发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6~7岁体况相近的健康成年母驼12峰,以及出生日期相近(3月龄)的哺乳期母幼驼12峰,母驼与幼驼在相同饲养环境... 【目的】探究准噶尔双峰驼哺乳期幼驼和成年母驼粪便菌群结构组成及多样性变化,为幼驼肠道健康发育提供重要依据。【方法】选取6~7岁体况相近的健康成年母驼12峰,以及出生日期相近(3月龄)的哺乳期母幼驼12峰,母驼与幼驼在相同饲养环境下饲养。采用直肠取粪法采集粪样,用于粪便内容物细菌16S rDNA的V3-V4区测序,并对测序数据进行相应分析。【结果】母驼粪便菌群Chao1和Shannon指数均显著高于幼驼(P<0.05);在门水平上,母驼和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均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疣微菌门、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螺旋体门、TM7、放线菌门、蓝藻菌门和纤维杆菌门,其中幼驼粪便中变形菌门和软壁菌门丰度均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在科水平上,母驼与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均为瘤胃球菌科、消化链球菌科、毛螺菌科、梭菌科、克里斯滕森菌科、理研菌科、疣微菌科、拟杆菌科、艰难杆菌科和普雷沃氏菌科,其中母驼粪便中消化链球菌科和梭菌科的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幼驼(P<0.01),而幼驼粪便中毛螺菌科的丰度极显著高于母驼(P<0.01);在属水平上,母驼与幼驼粪便中位于前十的菌属均为梭菌属、颤螺旋菌属、瘤胃球菌属、梭菌科-梭菌属、阿克曼菌属、5-7 N15、CF231、苏黎世杆菌属、梭菌科-SMB53和密螺旋体菌属,其中母驼粪便中的梭菌属、梭菌科-梭菌属和苏黎世杆菌属的丰度均极显著高于幼驼(P<0.01)。【结论】成年母驼粪便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哺乳期幼驼,且稳定性较好;母驼和幼驼的粪便在门、科、属水平下的主导菌属种类均一致,但是丰度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期幼驼 成年母驼 粪便 菌群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晨鑫 张文杰 +6 位作者 鲁豪 石坚 梅莹莹 邓海峰 马玉辉 李海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83-91,共9页
为探究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驹日期、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生理状况一致伊犁马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脂肪组,每组7匹马,所有试验马匹均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中,精料组... 为探究补喂脂肪对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成分和血液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产驹日期、泌乳期和产奶量相近、生理状况一致伊犁马母马14匹,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精料组和脂肪组,每组7匹马,所有试验马匹均采用放牧+补饲的饲养方式。其中,精料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脂肪组每天每匹马补喂1 kg精料补充料和400 g脂肪(均衡乳化油粉),一个月后,脂肪增加至600 g,自由饮水,进行为期2个月的试验。结果表明:(1)较精料组,脂肪组马匹泌乳量在整个试验期有显著性提高(P<0.05)。(2)精料组和脂肪组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率、总固体、体细胞数、非脂固形物和尿素氮等指标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脂肪组马乳月桂酸、亚油酸显著高于精料组(P<0.05),然而精料组十五碳酸、棕榈一烯酸、十七烷酸一烯酸和γ-亚麻酸显著高于脂肪组(P<0.05)。(4)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葡萄糖、甘油三酯和胰岛素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20天饲喂后2 h和第60天饲喂后2 h脂肪组马匹血浆高密度脂蛋白显著高于精料组(P<0.05);试验第40天,脂肪组伊犁马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在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均显著高于精料组(P<0.05)。(5)第20、40天和60天饲喂前0 h和饲喂后2 h精料组和脂肪组的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补喂脂肪可提高放牧伊犁马泌乳量、乳脂产量、乳中月桂酸和亚油酸含量以及机体对脂肪酸的吸收利用,而对马乳成分、机体抗氧化能力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泌乳量 乳成分 脂肪代谢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中后期纯血马驹粪便细菌组成、丰度及多样性变化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任斐儿 郭翠洁 +1 位作者 杨帆 陈开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67-3975,共9页
【目的】旨在探究哺乳中后期纯血马驹粪便细菌组成、丰度及多样性的变化,为优化马驹哺乳期护理及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出生日期相近、体重(144.33±16.10)kg的哺乳中后期纯血马公驹5匹,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于... 【目的】旨在探究哺乳中后期纯血马驹粪便细菌组成、丰度及多样性的变化,为优化马驹哺乳期护理及高效、健康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出生日期相近、体重(144.33±16.10)kg的哺乳中后期纯血马公驹5匹,进行60 d的饲养试验。于马驹断奶前(3、4和5月龄)使用无DNA酶管采集粪便样品,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粪便样品中微生物多样性。【结果】①3、4和5月龄马驹粪便菌群中共有OTU为627个,特有的OTU数量分别为202、177和194个;3个阶段马驹粪便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马驹粪便中的菌群群落差异较小,较为稳定。②3、4和5月龄马驹粪便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ota)和Patescibacteria等;优势菌科为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动球菌科(Planococcaceae)、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颤螺旋菌科(Oscillospiraceae)和厌氧菌科(Anaerovoracaceae)等;优势菌属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嗜冷芽孢杆菌属(Psychrobacillus)、未分类的毛螺菌属(unclassified_Lachnospiraceae)、未培养的瘤胃细菌(uncultured_rumen_bacterium)和Christensenellaceae_R_7_group等。③门水平上,5月龄马驹粪便疣微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低于3月龄,螺旋体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3、4月龄,纤维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4月龄(P<0.05);科水平上,3月龄马驹粪便阿克曼西亚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4和5月龄(P<0.05);属水平上,各月龄十大优势菌属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在相同的饲养环境下,随着月龄的增加,马驹粪便菌群多样性指数呈波动性增长;粪便微生物排名前十的优势菌种类一致,但相对丰度存在差异,且马驹粪便中存在的差异菌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血马 马驹 粪便菌群 多样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任斐儿 杨帆 +4 位作者 李明浩 梁应涛 任杰 阿布都沙拉木·艾合麦提 陈开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899-2907,共9页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鞣花酸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25.58±2.85)kg、体况一致且健康的3月龄哈萨克羊公羊20只,随机分为4组,... 【目的】试验旨在探究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鞣花酸在反刍动物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体重(25.58±2.85)kg、体况一致且健康的3月龄哈萨克羊公羊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各组鞣花酸添加水平分别为0、15、30、45 mg/kg BW,分别为对照组、15 EA组、30 EA组和45 EA组。预饲5 d后开展为期60 d的饲养试验,每30 d空腹称重1次并于第60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样品,测定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尿素氮、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等指标。【结果】(1)各组试验羊的初始体重、终末体重、采食量、日增重和料重比在整个试验期内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组羊血浆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三碘甲状腺原氨酸和甲状腺激素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3)30 EA和45 EA组试验羊血浆中总蛋白含量比对照组提高了11.28%和10.46%(P<0.05),且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3个试验组试验羊血浆中白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提高了17.47%、25.38%和24.85%(P<0.05),且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呈线性增加(P<0.05);各组羊血浆中葡萄糖、球蛋白、尿素氮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30 EA组血浆中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3个试验组羊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着鞣花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P<0.05),且30 EA和45 EA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提高了10.24%和11.02%(P<0.05),3个试验组血浆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29.49%、55.78%和52.36%(P<0.05)。【结论】添加不同水平鞣花酸对哈萨克羊的采食量、日增重以及血浆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并显著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其适宜的添加水平为30 m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哈萨克羊 生长性能 血液生化指标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燕麦饲喂条件下断奶马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细菌丰度的比较研究
8
作者 任斐儿 陈晖 +2 位作者 黄新新 杨帆 陈开旭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25,共7页
试验旨在探究燕麦饲喂条件下断奶马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细菌丰度的变化,为通过营养方式调节肠道微生物,增强马驹肠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和断奶日期相近、体重为(112.36±7.50)kg的哈萨克马公驹5匹,在相同的饲... 试验旨在探究燕麦饲喂条件下断奶马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细菌丰度的变化,为通过营养方式调节肠道微生物,增强马驹肠道健康提供参考依据。选择出生日期和断奶日期相近、体重为(112.36±7.50)kg的哈萨克马公驹5匹,在相同的饲养管理和日粮营养水平条件下,进行为期60 d的饲养。于试验最后1 d进行屠宰,分别采集马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内容物,利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各肠段内容物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1)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菌群中共有OTU为1389个,特有的OTU数量分别为360、318和249个,各肠段内容物菌群的Chao1、ACE、Shannon和Simpson指数无差异显著性(P>0.05);(2)马驹各肠段内容物10大优势菌门分别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螺旋菌门(Spirocha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纤维杆菌门(Fibrobacter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Melainabacteria和蓝藻(Cyanobacteria);10大优势菌科为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未经确认的梭菌科(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普雷沃氏菌科(Prevotellaceae)、巴斯德氏菌科(Pasteurellaceae)、理研菌科(Rikenellaceae)和明串珠菌科(Leuconostocaceae);10大优势菌属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未经确认的肠杆菌属(unidentified_Enterobacteri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乳球菌属(Lactococcus)、未经确认的梭菌属(unidentified_Clostridiales)、八叠球菌属(Sarcina)、柠檬酸杆菌属(Citrobacter)、放线杆菌属(Actinobacillus)、魏斯氏菌属(Weissella)和未经确认的瘤胃球菌属(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3)除空肠内容物中普雷沃氏菌科高于回肠135.96%外(P<0.05),其余优势菌在门、科、属水平均无差异显著性(P>0.05)。(4)LEFSe分析中,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肠道内容物菌群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菌有11种。其中,十二指肠内容物中显著上调的菌8种,空肠内容物显著上调的菌1种,回肠内容物显著上调的菌2种;功能预测出25种功能。综上所述,燕麦饲喂条件下,断奶马驹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内容物菌群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性变化;在细菌种类和相对丰度方面,排名在前的10大优势菌种类一致,但十二指肠内容物与空肠和回肠相比,存在较多的差异显著菌,且细菌功能具有区域特异性,导致各肠段微生物的功能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马 马驹 小肠肠段 细菌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肠道内容物褪黑素含量及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赵芳 王根 +4 位作者 赵国栋 高超 李晓斌 马晨 杨开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90-702,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探究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胃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可能性。试验选取3岁、平均体重为(47.79±3.70)kg的健康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对绵羊胃肠道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及细菌多样性的影响,探究通过5-羟基色氨酸调节绵羊胃肠道细菌多样性的可能性。试验选取3岁、平均体重为(47.79±3.70)kg的健康哈萨克母羊15只,按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和Ⅰ、Ⅱ组,每天每只羊的粉状精料饲喂量为1.2%(以体重计),玉米青贮为1.8 kg,混合干草自由采食,在此基础上,Ⅰ、Ⅱ组试验羊分别饲喂111、222 mg/(kg·BW)瘤胃保护性5-羟色氨酸,进行25 d的饲养试验。试验结束当天晨饲后6 h后立即宰杀全部绵羊,取其空肠、回肠、结肠、盲肠内容物测定褪黑素含量及菌群结构。结果表明,Ⅰ组结肠内容物,Ⅱ空肠、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Ⅱ组回肠、盲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Ⅰ、Ⅱ组空肠和盲肠内容物细菌菌群ACE、Chaol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3组盲肠、结肠内容物中细菌多样性在门、属水平上均无显著差异(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Ⅰ组空肠内容物细菌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无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上,Ⅱ组空肠内容物中Aeriscardovia属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在回肠内容物中,Ⅰ、Ⅱ组疣微菌属Ruminococcaceae-NK4A214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梭状芽胞杆菌属、Romboutsia的相对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使成年绵羊结肠内容物中褪黑素含量增加,但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胃肠道 内容物 瘤胃保护性5-羟基色氨酸 褪黑素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精粗比条件下添加支链氨基酸对绵羊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晴 靳伟星 +2 位作者 李晓 汪艳 张慧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1-88,共8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发酵培养技术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在不同精粗比(20∶80、40∶60和60∶40)条件下添加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不同组合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并对支链氨基酸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分析以筛选在不同精粗...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发酵培养技术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在不同精粗比(20∶80、40∶60和60∶40)条件下添加支链氨基酸(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不同组合对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的影响,并对支链氨基酸间的组合效应进行分析以筛选在不同精粗比底物条件下支链氨基酸的最佳组合。结果表明,无论发酵底物精粗比如何,添加支链氨基酸对体外发酵pH、NDF降解率(NDFD)和乙酸/丙酸均无显著影响(P>0.05),而DM降解率(DMD)在各组合间存在差异。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20∶80时,3种氨基酸对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的影响均具有组合效应(P<0.05);其中异丁酸和戊酸水平随缬氨酸添加水平的增加而升高(P<0.01);异戊酸水平则受亮氨酸和异亮氨酸添加水平的影响(P<0.05)。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40∶60时,异丁酸水平随着缬氨酸添加水平增加而升高(P<0.01);异戊酸浓度受3种支链氨基酸的影响(P<0.05)。当精粗比为60∶40时,添加支链氨基酸主要影响异丁酸、异戊酸和戊酸的水平;其中异丁酸主要受缬氨酸的影响(P<0.01),异戊酸受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P<0.01),戊酸受缬氨酸和异亮氨酸的影响(P<0.05)。从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来看,添加3种氨基酸均表现出明显的组合效应(P<0.05)。综上所述,以DMD为指标,当发酵底物精粗比为20∶80时,缬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的最佳添加水平为0.67、2.00、1.33mmol/L;当底物精粗比为40∶60和60∶40时,无需额外添加3种支链氨基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体外发酵 精粗比 瘤胃微生物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磷脂对绵羊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晓莉 陈勇 +1 位作者 胡长江 毛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3期25-29,共5页
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绵羊日粮中分别添加10g/d,20g/d,40g/d的大豆磷脂,以空白为对照,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水平的大豆磷脂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绵羊日粮中添加... 选取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美利奴羊,采用4×4拉丁方设计,在绵羊日粮中分别添加10g/d,20g/d,40g/d的大豆磷脂,以空白为对照,采用PCR-DGGE技术研究不同水平的大豆磷脂对瘤胃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绵羊日粮中添加大豆磷脂后,瘤胃细菌、真菌和原虫DGGE图谱中电泳条带数和迁移率均存在一定差异;微生物丰度分别为35~46、23~38和16~21条/泳道,香浓-威纳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64~3.67、3.28~3.36和2.85~2.9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豆磷脂各组的瘤胃细菌丰度有不同程度下降,瘤胃真菌和原虫丰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以20 g/d组变化较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绵羊 瘤胃微生物 PCR-DGGE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代谢组学差异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仕琦 李晓斌 +6 位作者 张文杰 韩明 王世昌 郑文祥 欧阳文 祁居中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1-510,共10页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0 m速度赛,试验马以(11.75±0.87)m/s的平均速度完成比赛。赛前安稳状态下和赛后即刻测定心率和呼吸频率,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采集血浆的质谱,采用非靶向性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代谢物。【结果】与赛前心率(39.80±0.40)bpm、呼吸频率(14.00±1.80)bpm相比,3600 m速度赛赛后即刻试验马心率(80.80±7.70)bpm、呼吸频率(78.80±3.90)bpm显著升高(P<0.05)。与赛前相比,试验马赛后即刻部分血浆代谢物产生显著变化,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五糖和葡萄糖醛酸间转化、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鞘脂代谢等生化代谢途径(P<0.05)。【结论】伊犁马3600 m速度赛前、赛后血浆样本的LC/MS代谢谱存在差异,差异代谢物涉及柠檬酸循环、糖酵解系统以及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3600 m速度赛伊犁马机体呈现出无氧、有氧以及混氧代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3600 m速度赛 运动前后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血浆代谢差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免疫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肽苗对绵羊生长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斌 陈勇 韩冰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3年第2期29-32,共4页
选取12只体重31 kg左右的6月龄雄性阿勒泰大尾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肽苗免疫组。正试期第1天免疫,15 d后加强免疫。每15天空腹称重后颈静脉采血,间隔15 min采血1次,共采血4次,用于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第90天所有动物屠宰称量胴体重。... 选取12只体重31 kg左右的6月龄雄性阿勒泰大尾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肽苗免疫组。正试期第1天免疫,15 d后加强免疫。每15天空腹称重后颈静脉采血,间隔15 min采血1次,共采血4次,用于测定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第90天所有动物屠宰称量胴体重。结果表明:免疫肽苗15 d后,绵羊可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加强免疫1次后,抗体水平维持至第90天;绵羊免疫β2-AR肽苗对采食量和体增重均无显著影响,但免疫组屠宰率比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血液指标分析表明:在免疫15 d后饲喂前免疫组血糖水平比对照组升高21.74%(P<0.05),60 d时饲喂前免疫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对照组降低15.19%(P<0.05);免疫组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始终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阿勒泰大尾羊主动免疫重组绵羊β2-AR第二外环肽可以产生抗体,具有降低血液甘油三酯水平的趋势,提高了阿勒泰大尾羊的屠宰率,但不影响绵羊的生长和采食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2-AR 肽苗 免疫调控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世昌 张文杰 +6 位作者 韩明 侯传祥 李晓斌 马晨 潘军 张仕琦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0-28,共9页
为研究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新疆美利奴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只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并分别补喂含0、0.25、0.50、0.75 ... 为研究补喂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氨基酸浓度、激素水平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试验选取12月龄的新疆美利奴羊母羊2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组6只羊,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并分别补喂含0、0.25、0.50、0.75 g/kg BW的瘤胃保护性精氨酸,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赖氨酸浓度升高了24.02%(P <0.05),但试验组绵羊血浆中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在非必需氨基酸方面,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精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36.33%(P> 0.05)、60.68%(P <0.05)、107.09%(P <0.01),鸟氨酸浓度分别升高了83.88%(P <0.05)、250.22%(P <0.01)、264.15%(P <0.01),而试验组绵羊血浆中酪氨酸、丙氨酸、脯氨酸浓度显著降低(P <0.05),试验Ⅲ组绵羊血浆中尿素浓度降低了22.93%(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胰岛素浓度分别升高了13.59%(P> 0.05)、16.62%(P <0.05)、28.74%(P <0.01),生长激素浓度分别升高了54.90%(P <0.01)、49.02%(P <0.05)、41.67%(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总抗氧化能力浓度分别升高了31.76%(P <0.01)、23.05%(P <0.01)、15.95%(P <0.01);试验Ⅰ组绵羊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浓度分别升高了24.64%(P <0.01)、35.34%(P <0.01)、11.48%(P <0.05),丙二醛浓度降低了18.80%(P <0.05),试验Ⅰ、Ⅱ、Ⅲ组绵羊血浆中一氧化氮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 0.05);因此,补喂不同水平(0.25、0.50、0.75 g/kg BW)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精氨酸和鸟氨酸浓度,并可以提高绵羊血浆中生长激素和胰岛素的水平。此外,补喂不同水平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对绵羊血浆中抗氧化能力的提高有积极的作用,适宜的补喂水平建议为0.25 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瘤胃保护性精氨酸 血浆氨基酸 抗氧化能力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胍基乙酸对运动训练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律 李晓斌 +7 位作者 马艳 杨昊 张文杰 鲁豪 卫鑫岚 高俊杰 欧阳文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67-2275,共9页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精料补充料4 kg,自由采食青干草,各组每天每匹马分别补喂0(CON组)、25(25 GAA组)、50(50 GAA组)和75 mg/kg BW(75 GAA组)的胍基乙酸。【结果】(1)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1~10 d以及75 GAA组马匹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Cr/GAA(P<0.01),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肌酐浓度(P<0.05)。(2)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各试验组血浆Cr/GAA(P<0.01),极显著提高了50、75 GAA组马匹血浆肌酸浓度及24 h尿液肌酸代谢物排出量(P<0.01)。【结论】补喂胍基乙酸提高了伊犁马血浆肌酸代谢物浓度,促进了伊犁马机体对胍基乙酸的快速吸收,以供机体利用,适宜添加水平为50 m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训练 胍基乙酸 肌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615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降解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红菊 屯妮萨·麦提赛伊迪 +1 位作者 张仕琦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19,共7页
本试验利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615菌株固体发酵小麦秸秆,旨在研究糙皮侧耳615菌株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液体培养糙皮侧耳615菌株并测定1~10 d产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随后利用糙皮侧耳615菌株种子液固体... 本试验利用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615菌株固体发酵小麦秸秆,旨在研究糙皮侧耳615菌株对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降解效果。液体培养糙皮侧耳615菌株并测定1~10 d产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力变化;随后利用糙皮侧耳615菌株种子液固体发酵经1.00%Ca O处理的小麦秸秆,25℃发酵30 d,测定小麦秸秆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以及粗蛋白质含量变化;最后对发酵后的小麦秸秆进行电镜扫描,观察其结构变化。结果表明:(1)漆酶活力从第1天至第4天不断上升,并在第4天达到最大值1428.00 U/L,从第5天开始下降,且在第10天下降到399.00 U/L;锰过氧化物酶活力从第1天至第5天不断上升,并在第5天达到最大值15.45 U/L,从第6天开始下降,且在第10天下降到4.74 U/L。(2)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发酵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比对照组降低了4.23%,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且比对照组升高了4.19%;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比对照组高了37.17%,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显著降低(P<0.01),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9.87%、43.75%;同时,粗蛋白质的含量显著提高(P<0.01),比对照组提高了4.14%。(3)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发酵后,其粗纤维可被有效降解。液体培养糙皮侧耳615菌株在第4天、第5天产漆酶、锰过氧化物酶能力较强;小麦秸秆经糙皮侧耳615菌株固体发酵30 d后,小麦秸秆中的木质素含量、半纤维素含量均显著降低,粗蛋白质含量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小麦秸秆 木质纤维素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景龙 李晓斌 +2 位作者 赵芳 王晨晨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5,共13页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培养基中的最佳组成成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葡萄糖、蛋白胨、VB_1和KH_2PO_4能够提高二氢大豆苷元的产量,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在以BHI为基础的条件下,葡萄糖的补充量为10.22 g/L、蛋白胨为6.00 g/L、VB_1为0.49 g/L、KH_2PO_4为0.82 g/L。验证试验显示在培养基优化后的条件下,DHD的产生量为0.27μg/m L,与预测值0.28μg/m L接近。【结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明确了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最佳成分为38 g/L的BHI、10.22 g/L的葡萄糖、6.00 g/L的蛋白胨、0.49 g/L的VB_1、0.82 g/L的KH_2P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大豆苷元 响应面法 BHI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对3月龄哈萨克羊羔羊消化代谢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陆雪洁 李凤鸣 +5 位作者 李超楠 付睿 袁鹏 孙梦悦 王家豪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42-47,共6页
为探究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对3月龄哈萨克羊羔羊养分消化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3月龄、健康哈萨克大尾羊公羔羊(后简称哈萨克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0、2、4、8 g/d过瘤胃甜菜碱(即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预试期10... 为探究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对3月龄哈萨克羊羔羊养分消化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20只3月龄、健康哈萨克大尾羊公羔羊(后简称哈萨克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添加0、2、4、8 g/d过瘤胃甜菜碱(即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预试期10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中剂量组绵羊总能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P<0.05),在不同程度减少粪中各营养物质排出量。(2)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对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和保留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羔羊氮、钙和磷的保留量和保留率。(3)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各组间体重、体增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低、中剂量组具有增加体增重和日增重的趋势。由此得出,在本试验中,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过瘤胃甜菜碱对绵羊消化代谢及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保留率,提高绵羊体增重和日增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瘤胃甜菜碱 哈萨克羊 生长性能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粕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晓翠 马壮 +5 位作者 黄秀文 杨东龙 王梓涵 徐御林 杨开伦 王彩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26-230,共5页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棉籽粕脱毒处理意义重大。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棉籽粕的营养特性、FG的毒性及其机理和棉籽粕脱毒技术,旨在为棉籽粕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游离棉酚 脱毒技术 生物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亮氨酸对伊犁马血浆氨基酸及其主要相关代谢物浓度的影响
20
作者 艾毕肯 赖晓鹤 +7 位作者 张文杰 韩明 刘律 张仕琦 郑文祥 欧阳文 祁居中 杨开伦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59-66,共8页
本试验通过补喂不同水平的亮氨酸(Leu),探究其对伊犁马血浆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和Leu及其代谢产物α-酮异己酸(KIC)、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的吸收规律。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1岁、体重为(321.68±25.7)k... 本试验通过补喂不同水平的亮氨酸(Leu),探究其对伊犁马血浆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和Leu及其代谢产物α-酮异己酸(KIC)、β-羟基-β-甲基丁酸(HMB)的吸收规律。采用单因素多水平试验设计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1岁、体重为(321.68±25.7)kg的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对照组不补喂Leu,试验Ⅰ、Ⅱ、Ⅲ组分别补喂17、34、51 g Leu,进行为期21 d的试验,在试验第21天采集血液样品。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Leu浓度升高90.53%(P<0.05),试验Ⅰ、Ⅱ、Ⅲ组血浆异亮氨酸浓度分别降低32.18%(P<0.05)、50.53%(P<0.01)、39.27%(P<0.05),试验Ⅲ组血浆缬氨酸浓度有下降的趋势(P=0.067)。试验Ⅰ、Ⅲ组血浆谷氨酸浓度分别降低37.07%(P<0.01)、26.52%(P<0.05)。(2)饲喂前,试验Ⅲ组较对照组血浆KIC浓度升高30.56%(P<0.05),饲喂后1 h各组血浆KIC浓度达到峰值,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后2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KIC浓度升高43.54%(P<0.05)。在饲喂后4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血浆KIC浓度升高53.91%(P<0.01)。补喂Leu对伊犁马血浆HMB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添加Leu可提高伊犁马血浆中Leu、KIC的浓度,降低异亮氨酸的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亮氨酸 伊犁马 氨基酸 α-酮异己酸 β-羟基-β-甲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