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马驹血浆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赵芳 陈学济 +3 位作者 李晓斌 聂彪彪 杨帆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4-980,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各组马驹分别饲喂体重0.6%的饲粮,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马驹分别饲喂40、80、120 mg/(匹·d)γ-氨基丁酸。别于试验的第0、30、60和90 d颈静脉采血。【结果】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血浆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0 d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马驹血浆中Ig A、Ig G含量相比对照组均呈增加趋势,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3.27%、7.12%、4.85%;5.13%、14.09%、12.15%。【结论】补喂γ-氨基丁酸可增加哺乳期伊犁马马驹血浆中γ-氨基丁酸、总蛋白、白蛋白、I g A及I g G含量,但对血浆中球蛋白、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血浆生化指标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陈学济 李晓斌 +1 位作者 邓海峰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0-2326,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则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 mg/d/foal GABA)、试验Ⅱ组(基础日粮+80 mg/d/foal GABA)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20mg/d/foal GABA)。试验第0、30、60和90 d时分别在下午18:00、18:30和20:00进行马驹颈静脉血液采集、体尺测量及称重,血液激素指标用试剂盒法测定。【结果】试验90 d后相比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马驹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07%(P>0.05)和6.02%(P>0.05),试验Ⅰ、Ⅱ、Ⅲ组日增体高分别提高25%(P<0.01)、25%(P<0.01)和35%(P<0.01),在试验第30 d时试验Ⅰ、Ⅱ、Ⅲ组血浆GH水平分别提高4.35%(P>0.05)、10.72%(P>0.05)、10.43%(P>0.05),在试验第90 d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浆NPY水平高于对照组38.03%(P<0.01)。【结论】补喂GABA可提高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以补喂80 mg/d GABA效果最佳。此外,GABA主要可能通过NPY、GH的调节对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生长性能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代谢组学差异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仕琦 李晓斌 +6 位作者 张文杰 韩明 王世昌 郑文祥 欧阳文 祁居中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1-510,共10页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0 m速度赛,试验马以(11.75±0.87)m/s的平均速度完成比赛。赛前安稳状态下和赛后即刻测定心率和呼吸频率,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采集血浆的质谱,采用非靶向性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代谢物。【结果】与赛前心率(39.80±0.40)bpm、呼吸频率(14.00±1.80)bpm相比,3600 m速度赛赛后即刻试验马心率(80.80±7.70)bpm、呼吸频率(78.80±3.90)bpm显著升高(P<0.05)。与赛前相比,试验马赛后即刻部分血浆代谢物产生显著变化,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五糖和葡萄糖醛酸间转化、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鞘脂代谢等生化代谢途径(P<0.05)。【结论】伊犁马3600 m速度赛前、赛后血浆样本的LC/MS代谢谱存在差异,差异代谢物涉及柠檬酸循环、糖酵解系统以及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3600 m速度赛伊犁马机体呈现出无氧、有氧以及混氧代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3600 m速度赛 运动前后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血浆代谢差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胍基乙酸对运动训练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刘律 李晓斌 +7 位作者 马艳 杨昊 张文杰 鲁豪 卫鑫岚 高俊杰 欧阳文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67-2275,共9页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精料补充料4 kg,自由采食青干草,各组每天每匹马分别补喂0(CON组)、25(25 GAA组)、50(50 GAA组)和75 mg/kg BW(75 GAA组)的胍基乙酸。【结果】(1)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1~10 d以及75 GAA组马匹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Cr/GAA(P<0.01),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肌酐浓度(P<0.05)。(2)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各试验组血浆Cr/GAA(P<0.01),极显著提高了50、75 GAA组马匹血浆肌酸浓度及24 h尿液肌酸代谢物排出量(P<0.01)。【结论】补喂胍基乙酸提高了伊犁马血浆肌酸代谢物浓度,促进了伊犁马机体对胍基乙酸的快速吸收,以供机体利用,适宜添加水平为50 m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训练 胍基乙酸 肌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5
作者 谢景龙 李晓斌 +2 位作者 赵芳 王晨晨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5,共13页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培养基中的最佳组成成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葡萄糖、蛋白胨、VB_1和KH_2PO_4能够提高二氢大豆苷元的产量,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在以BHI为基础的条件下,葡萄糖的补充量为10.22 g/L、蛋白胨为6.00 g/L、VB_1为0.49 g/L、KH_2PO_4为0.82 g/L。验证试验显示在培养基优化后的条件下,DHD的产生量为0.27μg/m L,与预测值0.28μg/m L接近。【结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明确了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最佳成分为38 g/L的BHI、10.22 g/L的葡萄糖、6.00 g/L的蛋白胨、0.49 g/L的VB_1、0.82 g/L的KH_2P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大豆苷元 响应面法 BHI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粕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晓翠 马壮 +5 位作者 黄秀文 杨东龙 王梓涵 徐御林 杨开伦 王彩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26-230,共5页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棉籽粕脱毒处理意义重大。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棉籽粕的营养特性、FG的毒性及其机理和棉籽粕脱毒技术,旨在为棉籽粕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游离棉酚 脱毒技术 生物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