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附剂X对新疆冬季马厩内CH_4、CO_2和NH_3三种气体吸附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杨云安 彭国亮 +3 位作者 邵伟 张浩 邓海峰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26-1534,共9页
【目的】研究吸附剂X对马厩内CH4、CO2和NH3三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为我国节能减排、调控动物有害气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一栋密封马厩,将吸附剂X均匀铺撒于马厩内,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连续8h测定CH4、CO2和NH3三种气体的浓度,每间隔... 【目的】研究吸附剂X对马厩内CH4、CO2和NH3三种气体的吸附性能,为我国节能减排、调控动物有害气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一栋密封马厩,将吸附剂X均匀铺撒于马厩内,用便携式气体检测仪连续8h测定CH4、CO2和NH3三种气体的浓度,每间隔1 h读取一组气体浓度数据,并同时记录室温和相对湿度,然后将试验组和无吸附剂的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 kg吸附剂X 8 h分别可以吸附甲烷47.84 g,吸收CO2344.59 g,吸收氨气2.35 g,吸附试验组8 h的CH4、CO2和NH3三种气体排放总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22.41%、5.51%、24%。【结论】吸附剂X对马厩内CH4、CO2和NH3三种气体均有较好的吸附效果,但相比之下,对甲烷的吸附效果最好,且吸附剂X对三种气体吸附量随着其自身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气体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要高于温度和相对湿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二氧化碳 氨气 马厩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条件下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经宏鑫 李佳豪 +5 位作者 郭庆勇 钟明彬 张城铭 马壮 阿布都沙拉木·艾合麦提 李晓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1-252,共12页
【目的】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分析补喂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哺乳马驹在母马挤乳条件下健康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24匹,年龄7~9岁,胎次4~5胎,产驹至3... 【目的】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氨基酸,分析补喂对哺乳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哺乳马驹在母马挤乳条件下健康生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产驹日期相近(5月),泌乳30 d的伊犁马母马24匹,年龄7~9岁,胎次4~5胎,产驹至30 d日均8 h挤奶量为(2.79±0.02)kg。24匹马驹平均体重为(71.36±14.3)kg,8母16公。结合马驹性别将24匹马驹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匹(2母,4公),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马驹分组与母马相对应。在相同放牧条件下(放牧时间、饮水时间、挤奶时间和放牧草场完全相同),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氨基酸补喂,试验Ⅰ组补喂赖氨酸40 g/(d·匹)+苏氨酸20 g/(d·匹),试验Ⅱ组补喂赖氨酸60 g/(d·匹)+苏氨酸40 g/(d·匹),试验Ⅲ组补喂赖氨酸80 g/(d·匹)+苏氨酸60 g/(d·匹)。进行为期为120 d的补饲试验。【结果】(1)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能够极显著提高哺乳马驹的60 d体重、60 d体高、90 d体高、总增高、30 d体斜长和120 d体斜长,分别提高了8.37%、4.44%、4.27%、24.22%、5.31%、5.20%和6.25%、4.05%、4.09%、22.14%、5.55%、6.22%(P<0.01)。试验Ⅰ组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60 d胸围、90 d胸围、120 d胸围和胸围总增长,分别提高了6.34%、9.38%、9.52%和33.83%(P<0.05);试验Ⅲ组仅能够显著提高哺乳马驹60 d的体高、61~90 d和91~120 d胸围增长,分别提高3.53%(P<0.01)、25.17%(P<0.05)和21.26%(P<0.05),另外,各试验组在管围相关指标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2)各试验组哺乳马驹血液中Glu、ALT、AST和ALP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分别极显著提高了13.08%、33.91%、26.93%、6.19%、17.08%、38.18%、26.69%、9.43%和12.02%、38.14%、18.38%、6.35%(P<0.01),同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哺乳马驹血液中TP、UA、T-Bil、γ-GT和Ca^(2+)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6.19%、23.44%、29.89%、15.47%、15.02%和6.67%、31.18%、30.07%、20.02%、14.00%(P<0.01)。【结论】在放牧条件下为泌乳母马补喂赖氨酸和苏氨酸,能够显著促进哺乳马驹体重、体尺的增长,同时提高马驹血液中TP、ALB、GLB、Glu和Ca^(2+)的含量,增加ALT、AST和ALP的活力,进而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补喂泌乳母马40~60 g/(d·匹)赖氨酸和20~40 g/(d·匹)苏氨酸,能够促进马驹的生长发育和机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母马 赖氨酸 苏氨酸 哺乳马驹 体重体尺 血液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马驹血浆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芳 陈学济 +3 位作者 李晓斌 聂彪彪 杨帆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4-980,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 【目的】研究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血浆主要生化指标及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的饲养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月龄相近(2.5月龄左右)、体重相近(平均体重为85.79±11.2(kg))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马驹20匹,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各组马驹分别饲喂体重0.6%的饲粮,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试验Ⅱ组及试验Ⅲ组马驹分别饲喂40、80、120 mg/(匹·d)γ-氨基丁酸。别于试验的第0、30、60和90 d颈静脉采血。【结果】在整个试验期,各试验组血浆中γ-氨基丁酸含量均高于对照组;30 d时,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马驹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马驹血浆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血浆尿素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马驹血浆中Ig A、Ig G含量相比对照组均呈增加趋势,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3.27%、7.12%、4.85%;5.13%、14.09%、12.15%。【结论】补喂γ-氨基丁酸可增加哺乳期伊犁马马驹血浆中γ-氨基丁酸、总蛋白、白蛋白、I g A及I g G含量,但对血浆中球蛋白、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血浆生化指标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γ-氨基丁酸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发育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学济 李晓斌 +1 位作者 邓海峰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20-2326,共7页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 【目的】研究补喂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GABA),对哺乳期伊犁马驹生长性能及血浆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为γ-氨基丁酸在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3月龄健康哺乳期伊犁马驹20匹进行试验。按体重相近、公母对等原则分为4组,每组5匹,分别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 mg/d/foal GABA)、试验Ⅱ组(基础日粮+80 mg/d/foal GABA)和试验Ⅲ组(基础日粮+120mg/d/foal GABA)。试验第0、30、60和90 d时分别在下午18:00、18:30和20:00进行马驹颈静脉血液采集、体尺测量及称重,血液激素指标用试剂盒法测定。【结果】试验90 d后相比对照组,试验Ⅱ组和试验Ⅲ马驹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8.07%(P>0.05)和6.02%(P>0.05),试验Ⅰ、Ⅱ、Ⅲ组日增体高分别提高25%(P<0.01)、25%(P<0.01)和35%(P<0.01),在试验第30 d时试验Ⅰ、Ⅱ、Ⅲ组血浆GH水平分别提高4.35%(P>0.05)、10.72%(P>0.05)、10.43%(P>0.05),在试验第90 d时,试验Ⅱ组马驹血浆NPY水平高于对照组38.03%(P<0.01)。【结论】补喂GABA可提高哺乳期马驹生长性能,以补喂80 mg/d GABA效果最佳。此外,GABA主要可能通过NPY、GH的调节对哺乳期马驹生长发育进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哺乳期马驹 生长性能 激素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鲜乳中优势嗜冷菌对UHT乳蛋白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辉 邵伟 +5 位作者 张少颖 王富兰 王帅 武亚婷 范雪 赵艳坤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14-2322,共9页
【目的】研究UHT乳在接入不同数量级的嗜冷菌时,不同储存温度下UHT乳中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1)采用混培法,将原料乳从原液稀释至10-5稀释梯度,每个梯度做2个平行,6.5℃培养10 d,分离纯化保留单个菌落;(2)运用嗜冷菌基因组DNA提取与... 【目的】研究UHT乳在接入不同数量级的嗜冷菌时,不同储存温度下UHT乳中蛋白浓度的变化。【方法】(1)采用混培法,将原料乳从原液稀释至10-5稀释梯度,每个梯度做2个平行,6.5℃培养10 d,分离纯化保留单个菌落;(2)运用嗜冷菌基因组DNA提取与PCR反应鉴定筛选出优势嗜冷菌;(3)选用乳平板可视鉴定法,筛选出产蛋白酶能力最强的菌株。(4)采用BCA蛋白浓度测定法,将UHT乳稀释8倍、12倍、20倍、24倍、28倍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测定不同稀释倍数的UHT乳在蛋白浓度测定试验中线性关系最好的稀释倍数。(5)UHT乳同时接入10^(3)、10^(4)、10^(5)CFU/mL的优势嗜冷菌,3组试验组分别在4、7和21℃环境下储存,培养7 d,每24 h BCA蛋白浓度测定法检测一次蛋白浓度。【结果】(1)在33份生鲜乳样品中,共筛选出212株嗜冷菌。(2)假单胞菌为生鲜乳中优势嗜冷菌,分离率为5.19%。(3)99号菌株假单胞菌产蛋白酶能力最强,透明圈带直径为0.3 mm;(4)UHT乳在28倍稀释浓度下的蛋白定量线性系数为R^(2)=0.998,线性关系最好。(5)4℃条件下时,假单胞菌添加量为10^(3)、10^(4)和10^(5)CFU/mL 3个试验组的蛋白浓度变化均不显著(P>0.05);7℃时,3组接菌量的蛋白浓度较对照组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21℃条件下,除了104 CFU/mL试验组蛋白浓度下降差异显著(P<0.05),10^(3)和10^(5)CFU/mL 2个试验组蛋白浓度下降极显著(P<0.01)。【结论】生鲜乳中嗜冷菌含量、储藏温度、储存时间对UHT乳蛋白浓度均有影响,温度越高、嗜冷菌含量越高,蛋白水解的程度越明显,影响UHT乳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鲜乳 嗜冷菌 蛋白酶 UHT乳 蛋白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源无乳链球菌耐药性与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范雪 邵伟 +4 位作者 赵艳坤 杜晓慧 陈贺 王富兰 王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310-2317,共8页
【目的】研究无乳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牛源无乳链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并且采用荧光定量PCR... 【目的】研究无乳链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分析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方法】分别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普通PCR的方法,检测牛源无乳链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相关耐药基因及毒力基因,并且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对不同菌株的8种毒力基因的表达量差异进行分析。【结果】(1)无乳链球菌对11种药物的敏感性达到了65%以上,其中敏感性最高的是氟苯尼考(92.4.%)和头孢噻呋(88.4%),对氨苄西林、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达到了50%以上,对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也达到了45%以上。(2)无乳链球菌耐药基因gyr A、sul1、erm B、erm C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6.67%、93.3%、33.3%,而erm A、sul2、sul3及parC 4种耐药基因未检出。(3)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pavA、cfb、fbsA、bibA、cspA、sip、iagA、hylB的检出率为100%,rib检出率为13.3%,bca的检出率为53.3%,cyl E检出率为73.3%;未检测到bac、lmb、scp B这三种毒力基因。(4)不同菌株之间毒力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乳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无乳链球菌毒力因子是宿主感染疾病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乳链球菌 毒力基因 耐药基因 耐药性 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郭同军 臧长江 +3 位作者 王连群 桑断疾 邵伟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127-2134,共8页
【目的】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能量、蛋白代谢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肌酸激酶的活性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6.90%,差异显著(P<0... 【目的】研究去势对西门塔尔牛血清能量、蛋白代谢及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50头健康的、16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经药物驱虫后,依据体重进行单因素配对试验设计。【结果】肌酸激酶的活性去势组比未去势组低6.90%,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的尿素氮和白蛋白含量比未去势组分别高5.63%和2.59%,差异极显著(P<0.01);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去势组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和未去势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丙二醛含量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去势使代谢氧化过程减慢,去势牛变得温顺而活动量相对减少,致使机体对ATP的需求降低了,血清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下降了,血糖的消耗降低,血清中血糖水平相对升高;蛋白同化作用减弱,血液的氧化应激变低。而白蛋白增加可能与去势牛需要更多的脂蛋白运势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去势 血清蛋白代谢 血清能量代谢 抗氧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立文 邵伟 +1 位作者 赵艳坤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99-2104,共6页
【目的】在无菌环境下截取新生牛脐带20 cm,在体外进行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向分化能力检测。【方法】采用多重酶混合消化法,分离出原代奶牛脐... 【目的】在无菌环境下截取新生牛脐带20 cm,在体外进行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建立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传代的方法,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向分化能力检测。【方法】采用多重酶混合消化法,分离出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向成脂、成骨诱导分化。【结果】培养出了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呈相对均一的梭形,平行排列生长或呈旋涡状生长。能够诱导分化为成脂、成骨细胞。细胞增殖能力强,可多次传代。【结论】胰酶消化法能够快速分离出原代奶牛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所获得的细胞纯度较高,具有一般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具有多向分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分离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赵艳坤 邵伟 +2 位作者 王立文 彭国亮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54-359,共6页
【目的】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HT5"H〗【方法】2013年7~12月选取年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荷斯坦公犊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培养成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公犊体重×105个... 【目的】探究移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HT5"H〗【方法】2013年7~12月选取年龄相近、体重差异不显著荷斯坦公犊28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培养成功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按公犊体重×105个/kg干细胞稀释至8 mL颈静脉注射至其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空腹测体重、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和腰角宽,采血3 500 r/min离心15 min保存血清待检,共6次。〖HT5"H〗【结果】培养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4、 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月龄时,试验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各项体尺指标在公犊生长发育高峰期时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中P含量在3、4、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清中Ca含量在5、6月龄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T5"H〗【结论】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增加荷斯坦公犊牛的发育速度,有效的增加其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荷斯坦公犊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MS的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代谢组学差异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仕琦 李晓斌 +6 位作者 张文杰 韩明 王世昌 郑文祥 欧阳文 祁居中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1-510,共10页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 【目的】研究伊犁马3600 m速度赛赛前赛后血浆中代谢物的差异变化。【方法】根据马场提供的遗传系谱,挑选5匹(3♂+2♀)无亲缘关系、体重(384.40±34.18)kg、年龄为2岁的速度赛用伊犁马,每日进行等强度训练。第25 d晨饲后4 h进行3600 m速度赛,试验马以(11.75±0.87)m/s的平均速度完成比赛。赛前安稳状态下和赛后即刻测定心率和呼吸频率,采集血液、制备血浆样品,采集血浆的质谱,采用非靶向性代谢组学方法测定代谢物。【结果】与赛前心率(39.80±0.40)bpm、呼吸频率(14.00±1.80)bpm相比,3600 m速度赛赛后即刻试验马心率(80.80±7.70)bpm、呼吸频率(78.80±3.90)bpm显著升高(P<0.05)。与赛前相比,试验马赛后即刻部分血浆代谢物产生显著变化,差异代谢物主要涉及柠檬酸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五糖和葡萄糖醛酸间转化、半胱氨酸与蛋氨酸代谢、氧化磷酸化、脂肪酸降解、鞘脂代谢等生化代谢途径(P<0.05)。【结论】伊犁马3600 m速度赛前、赛后血浆样本的LC/MS代谢谱存在差异,差异代谢物涉及柠檬酸循环、糖酵解系统以及脂肪代谢、氨基酸代谢等过程,3600 m速度赛伊犁马机体呈现出无氧、有氧以及混氧代谢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3600 m速度赛 运动前后 非靶向代谢组学 血浆代谢差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Dp对伊犁马驹麦草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彭国亮 杨云安 +2 位作者 张浩 邓海峰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40-746,共7页
【目的】在日粮精料补充料中添加CC-Dp对马驹麦草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20匹17月龄健康无病、体况和采食量相近的伊犁马母驹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n=5),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对照... 【目的】在日粮精料补充料中添加CC-Dp对马驹麦草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分组试验设计,选取20匹17月龄健康无病、体况和采食量相近的伊犁马母驹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n=5),即对照组和试验(Ⅰ、Ⅱ、Ⅲ)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组分别按500、1 000和1 500mg/kg量将CC-Dp添加在基础日粮精料补充料中饲喂。【结果】添加CC-Dp 1 500 mg/kg组试验马驹全期平均麦草采食量提高了7.78%(P<0.05),全期日增重提高了10.18%(P<0.05);CC-Dp 500和1 000 mg/kg两组的平均麦草采食量和日增重都有增加的趋势(P>0.05);而试验组与对照组马驹体尺指标并无显著差异。【结论】日粮中添加1 500 mg/kg CC-Dp,能够显著提高马驹麦草采食量,有效促进马驹体增重,提高生长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驹 CC-Dp 麦草采食量 日增重 胆囊收缩素(CC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栏与栓系两种不同饲养方式对西门塔尔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阿依努尔.托合提 郭同军 +2 位作者 吐尔洪.阿木提 阿布力孜.吾斯曼 余雄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11-2116,共6页
【目的】探索散栏式饲养与栓系式饲养方式对肉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330 kg左右)、月龄相同(12月龄)、未去势、健康无病的50头西门塔尔公牛分为两组,每组25头牛。牛散栏式饲养为试验组,栓系式饲养为对照组。预试期为3... 【目的】探索散栏式饲养与栓系式饲养方式对肉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330 kg左右)、月龄相同(12月龄)、未去势、健康无病的50头西门塔尔公牛分为两组,每组25头牛。牛散栏式饲养为试验组,栓系式饲养为对照组。预试期为30 d,正试期为120 d,分别于10、11、12、1和2月进行对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的测定,并定期采集血样。【结果】散栏式饲养组和栓系式饲养组牛的月增重平均分别增加了33.41和31.90 kg,日增重分别为1 113.57和1 056.83 g/d,散栏式饲养组比栓系式饲养组高21.8%,组间差异显著(P<0.05);散栏饲养组牛的腰角宽、胸围、胸宽、腹围、后腿围等体尺的变化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血钙含量散栏组在11月差异显著(P<0.05),而10、12、1和2月两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散栏与栓系对西门塔尔牛血清磷含量影响不大,两组血清磷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栓系式管理方式相比,散栏饲养方式更适合于提高西门塔尔牛的生产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门塔尔牛 散栏 栓系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胍基乙酸对运动训练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律 李晓斌 +7 位作者 马艳 杨昊 张文杰 鲁豪 卫鑫岚 高俊杰 欧阳文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67-2275,共9页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 【目的】研究补喂胍基乙酸(GAA)对伊犁马血浆胍基乙酸、肌酸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匹年龄为2~3岁、体重[(373.2±30.53)kg]相近且经过严格训练的速度赛用伊犁马,随机分为4组,每组5匹(3♀+2♂),每日等强度训练。每匹马每天饲喂精料补充料4 kg,自由采食青干草,各组每天每匹马分别补喂0(CON组)、25(25 GAA组)、50(50 GAA组)和75 mg/kg BW(75 GAA组)的胍基乙酸。【结果】(1)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1~10 d以及75 GAA组马匹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Cr/GAA(P<0.01),显著提高了50 GAA组马匹第7 d、10 d的饲喂后2 h血浆肌酐浓度(P<0.05)。(2)补喂胍基乙酸极显著提高了各试验组血浆Cr/GAA(P<0.01),极显著提高了50、75 GAA组马匹血浆肌酸浓度及24 h尿液肌酸代谢物排出量(P<0.01)。【结论】补喂胍基乙酸提高了伊犁马血浆肌酸代谢物浓度,促进了伊犁马机体对胍基乙酸的快速吸收,以供机体利用,适宜添加水平为50 mg/kg 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犁马 训练 胍基乙酸 肌酸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景龙 李晓斌 +2 位作者 赵芳 王晨晨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3-155,共13页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 【目的】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的主要营养成分进行优化。【方法】以脑浸心肉汤培养基(BHI)为基础,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主要因素(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无机盐)及其适宜的浓度范围,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进行回归分析,确定培养基中的最佳组成成分。【结果】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葡萄糖、蛋白胨、VB_1和KH_2PO_4能够提高二氢大豆苷元的产量,响应面分析法进一步确定在以BHI为基础的条件下,葡萄糖的补充量为10.22 g/L、蛋白胨为6.00 g/L、VB_1为0.49 g/L、KH_2PO_4为0.82 g/L。验证试验显示在培养基优化后的条件下,DHD的产生量为0.27μg/m L,与预测值0.28μg/m L接近。【结论】利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分析明确了产二氢大豆苷元菌株发酵培养基最佳成分为38 g/L的BHI、10.22 g/L的葡萄糖、6.00 g/L的蛋白胨、0.49 g/L的VB_1、0.82 g/L的KH_2PO_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大豆苷元 响应面法 BHI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籽粕脱毒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马晓翠 马壮 +5 位作者 黄秀文 杨东龙 王梓涵 徐御林 杨开伦 王彩蝶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11期226-230,共5页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 棉籽粕是棉籽榨油后产生的副产物,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较全面,是优良的植物性蛋白饲料。但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单宁、植酸等抗营养因子会对动物造成伤害,特别是FG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这极大地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应用,棉籽粕脱毒处理意义重大。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梳理了棉籽粕的营养特性、FG的毒性及其机理和棉籽粕脱毒技术,旨在为棉籽粕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粕 游离棉酚 脱毒技术 生物发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