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常汉 季新城 +2 位作者 杨帆 王振宝 巴音查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57-660,共4页
为了调查我国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疆15个地区419份奶牛血清样本(有流产史奶牛)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率... 为了调查我国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新疆15个地区419份奶牛血清样本(有流产史奶牛)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新疆地区流产奶牛新孢子虫感染率为10.3%,布氏杆菌病抗体阳性率为2.7%,同时检测到既有新孢子虫抗体又有布氏杆菌抗体的奶牛血清,占总数的0.95%,各牛场所检流产奶牛血清新孢子虫抗体阳性率在0—50%,各个年龄段奶牛血清的抗体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妊娠胎次的奶牛血清抗体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部分地区奶牛存在新孢子虫的感染且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此次调查研究为今后新疆地区有效预防和治疗新孢子虫病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奶牛 新孢子虫 布氏杆菌 ELISA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革蜱源性绵羊无浆体病原DNA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玉婷 孟元 +4 位作者 郭庆勇 王振宝 吴敏 张杨 巴音查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究新疆部分地区羊体表寄生的优势革蜱携带病原状况。【方法】采用形态学(借助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革蜱种属特异性ITS-2F、ITS-2R引物进行扩增)方法,对采集于阿勒泰、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体表寄生的蜱虫(N=267)进行种属鉴定,... 【目的】探究新疆部分地区羊体表寄生的优势革蜱携带病原状况。【方法】采用形态学(借助显微镜)和分子生物学(革蜱种属特异性ITS-2F、ITS-2R引物进行扩增)方法,对采集于阿勒泰、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体表寄生的蜱虫(N=267)进行种属鉴定,对其携带的绵羊无浆体病原(MSP4基因为靶标)DNA进行PCR检测。【结果】当地羊体表寄生的优势种革蜱为草原革蜱(D.nuttalli)、森林革蜱(D.slivarum)和边缘革蜱(D.marginatus),均能携带病原MSP4基因,且这三种革蜱种特异基因扩增产物序列(820 bp)与已登录记载的同种革蜱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被革蜱叮咬的126份羊全血样品中34份为绵羊无浆体阳性,均能扩增出850 bp目的基因条带。【结论】新疆阿勒泰地区、巴音郭楞州等地州羊群感染了绵羊无浆体病,其阳性率为27%(34/126)。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的公害州及羊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蜱 鉴定 绵羊无浆体 病原DNA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山区草原牦牛革蜱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7
3
作者 王真 曹文丽 +3 位作者 刘启生 闫双 陈亮 巴音查汗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4-1519,共6页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 【目的】近几年来在新疆牦牛放牧区常发生由蜱虫传播的血液原虫病,对牦牛养殖造成严重的威胁。查清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感染情况,能有效的对蜱传疾病进行综合防治。并为新疆媒介蜱虫及蜱媒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跟从当地兽医人员及畜主从牦牛体表采集蜱虫800只,带回学校实验室,借助组织解剖镜及光学显微镜对采集于牦牛体表寄生的蜱虫进行鉴定和感染情况调查。【结果】牦牛体表寄生的革蜱种为高山革蜱(20%)、巴氏革蜱(20%)、银盾革蜱(21%)、草原革蜱(20%)和森林革蜱(19%)。在观察分析其蜱种基本形态性状的同时,对其蜱种之间的气门板的形状,背突的大小,足第Ⅱ~Ⅳ胫节到前跗节是否有腹距等的"鉴别性"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建立了新疆革蜱类优势分布种的检索表。【结论】经此次调查及鉴定发现其中高山革蜱、巴氏革蜱是首次发现寄生于牦牛体表的优势革蜱种,为进一步研究新疆革蜱类蜱虫的公害及其蜱媒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革蜱优势种 检索表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地区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4
作者 蔡元庆 雷程红 +4 位作者 包振中 卞赛赛 高窦 葛婷 祖阿丽娅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35-2343,共9页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BVDV毒株的生物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疑似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的新鲜粪便174份,应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上培养,电镜观察,测定毒价,使用... 【目的】了解新疆地区BVDV毒株的生物型和基因型。【方法】采集新疆石河子和伊犁地区疑似感染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牛的新鲜粪便174份,应用RT-PCR方法对其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接种于MDBK细胞上培养,电镜观察,测定毒价,使用RT-PCR方法对细胞培养物进行鉴定,并提取质粒进行测序,对结果分析。【结果】该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扩增出一条286 bp目的片段,经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确定为BVDV-1型毒株。【结论】分离到一株BVDV-1型新疆毒株,可使MDBK细胞发生病变,病毒粒子直径约为20~40 nm,毒株TCID5010-4.5/0.1 m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和新疆两地草原革蜱源性马驽巴贝斯虫病病原DNA检测 被引量:7
5
作者 敖敦格日勒 格日勒图 +1 位作者 朱玉涛 巴音查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1-23,共3页
为探究来源于内蒙古西部某地的草原革蜱及新疆境内广泛分布的草原革蜱携带同一种病原-驽巴贝斯虫的情况。本试验借助光学、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了采自于不同植被(包括内蒙古、新疆两地)的草原革蜱;并参考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合成引物... 为探究来源于内蒙古西部某地的草原革蜱及新疆境内广泛分布的草原革蜱携带同一种病原-驽巴贝斯虫的情况。本试验借助光学、电子显微镜进行鉴定了采自于不同植被(包括内蒙古、新疆两地)的草原革蜱;并参考驽巴贝斯虫Bc48基因序列,合成引物,提取该种蜱携带的马驽巴贝斯虫病原DNA,进行PCR扩增、检测。结果显示,来自内蒙古(N=147)、新疆(N=200)两地的草原革蜱在假头基部、多孔区、齿式、气门板等超微结构形态方面基本相似。经PCR成功扩增出了草原革蜱所携带的驽巴贝斯虫病原DNA阳性条带452 bp;来源于内蒙古西部某地的草原革蜱携带驽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8.16%(12/147),来源于新疆和静县平原的草原革蜱驽巴贝斯虫的阳性率为13.50%(27/200)。这些参数可为草原牧区优势分布蜱虫-草原革蜱所传播家畜血液原虫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革蜱 驽巴贝斯虫 Bc48基因 PCR 阳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 被引量:13
6
作者 曹雯丽 陈亮 +1 位作者 刘启生 巴音查汗 《草食家畜》 2011年第3期76-78,共3页
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属的环形泰勒原虫寄生于牛、羊和其它野生动物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该病的传播媒介为璃眼蜱属的多种蜱,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多呈急性型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 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科属的环形泰勒原虫寄生于牛、羊和其它野生动物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该病的传播媒介为璃眼蜱属的多种蜱,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多呈急性型经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尤其是对外来牛和改良牛,严重影响我区牛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环形泰勒虫的病原形态、生活史、流行病学、我区流行现状及其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泰勒虫 感染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传统奶疙瘩中乳酸菌的分离及筛选 被引量:5
7
作者 彭斌 王志琴 +3 位作者 张晓红 黎春 王军 冯作山 《草食家畜》 2010年第2期21-23,共3页
以溴甲酚绿BCG牛乳营养琼脂为培养基,对采自新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白杨沟的传统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经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得到初步定为乳酸菌的菌株18株。将经牛乳传代试验筛选得到的遗传性能稳定的5株乳酸菌并组合应用于牛... 以溴甲酚绿BCG牛乳营养琼脂为培养基,对采自新疆伊犁、塔城、乌鲁木齐白杨沟的传统奶疙瘩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经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得到初步定为乳酸菌的菌株18株。将经牛乳传代试验筛选得到的遗传性能稳定的5株乳酸菌并组合应用于牛乳发酵,分析其成品的组织状态、风味和乳清析出状况,测定菌株的发酵活力、凝乳时间、乙醛以及双乙酰的含量,筛选出感官性状好、风味独特、产酸能力较强的乳酸菌组合2组,可应用于发酵乳制品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疙瘩 乳酸菌 分离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病检测初报 被引量:16
8
作者 瓦热斯.吐尔松 李永畅 +3 位作者 朱玉涛 图尔荪.萨迪尔 杨红霞 巴音查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5-79,共5页
为了解昌吉养殖马区域马匹感染梨形虫病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血液涂片镜检法相结合,对昌吉马匹随机抽样(n=78),进行马梨形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血液涂片结果显示,马泰勒虫阳性率6.4%,驽巴贝斯... 为了解昌吉养殖马区域马匹感染梨形虫病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试验(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与血液涂片镜检法相结合,对昌吉马匹随机抽样(n=78),进行马梨形虫病感染情况调查。血液涂片结果显示,马泰勒虫阳性率6.4%,驽巴贝斯虫阳性率为2.5%;PCR结果显示,马泰勒感染率为28.2%(22/78),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10.2%(8/78),混合感染率为10.2%(8/78)。通过对采自马的蜱进行了形态学鉴定,共鉴定出4种蜱。该次对昌吉部分地区马梨形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为该地区马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梨形虫病 马驽巴贝斯虫 马泰勒虫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勒泰富蕴县马自然感染消化道线虫情况初报 被引量:5
9
作者 图尔荪.萨迪尔 卡丽比努尔.尔肯 +3 位作者 朱玉涛 木合牙提.沙得别克 恰布旦.阿仔拜 巴音查汗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9-72,共4页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马匹在舍饲和放牧2种饲养条件下感染的消化道线虫情况,随机采集样品74份,采用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马总感染率为94.59%,主要感染的虫种为马圆线虫、毛线虫、细... 为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马匹在舍饲和放牧2种饲养条件下感染的消化道线虫情况,随机采集样品74份,采用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地马总感染率为94.59%,主要感染的虫种为马圆线虫、毛线虫、细颈三齿线虫、马副蛔虫,感染率分别为83.78%、83.78%、24.32%、4.05%。本次调查数据可为当地马寄生虫病的计划性驱虫保健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马 放牧马 消化道线虫 粪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鸽新疆亚种泌尿与生殖器官形态结构观察
10
作者 王金泉 《中国畜禽种业》 2014年第12期124-126,共3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原鸽泌尿生殖器官形态学结构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原鸽肾脏呈长条豆荚状,可明显分为前、中、后三部。前肾部略圆呈三边形,中肾部较狭长呈四边形,后肾部略为膨大,后缘有分叶现象。(2)公原鸽的睾丸...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原鸽泌尿生殖器官形态学结构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原鸽肾脏呈长条豆荚状,可明显分为前、中、后三部。前肾部略圆呈三边形,中肾部较狭长呈四边形,后肾部略为膨大,后缘有分叶现象。(2)公原鸽的睾丸呈豆形、乳白色,睾丸较大时,前后径可达2cm,背腹径可达1cm,睾丸的大小、重量随年龄和性活动期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3)母原鸽左侧卵巢发育,右侧卵巢退化。左侧卵巢的体积和外形随年龄的增长和机能状态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鸽 泌尿器官 生殖器官 形态学 结构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博尔塔拉州温泉县部分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别格扎特汗 陈亮 +2 位作者 闫双 王娜 巴音查汗 《草食家畜》 2011年第3期84-87,共4页
为了调查博尔塔拉州温泉县部分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重组抗原ELISA,对采自温泉县51份有流产史的奶牛血样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51份流产奶牛血样中检出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为12... 为了调查博尔塔拉州温泉县部分流产奶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感染情况,应用重组抗原ELISA,对采自温泉县51份有流产史的奶牛血样进行了牛新孢子虫病和布氏杆菌病的检测。结果显示:51份流产奶牛血样中检出牛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为12份,阳性率为11.9%,各种年龄段的奶牛均可感染,经统计学分析,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检出布氏杆菌阳性血清为零。本次血清学调查为温泉县散养奶牛户乐有效地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县 流产奶牛 新孢子虫 布氏杆菌 r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什市周边地区驴体内滞留寄生虫的检查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卡丽比努尔.尔肯 吐尔地.艾买尔 +1 位作者 林涛 巴音查汗 《草食家畜》 2014年第3期58-61,共4页
为了解新疆喀什市周边地区驴体内携带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率、危害等情况,采用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对喀什市周边的疏勒县104份驴的粪样和疏附县的50份驴粪样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显示马圆线虫的感染率可达50%~82.7%,且该两个采... 为了解新疆喀什市周边地区驴体内携带寄生虫种类和感染率、危害等情况,采用常规寄生虫病原学检查方法,对喀什市周边的疏勒县104份驴的粪样和疏附县的50份驴粪样进行了检查.其结果显示马圆线虫的感染率可达50%~82.7%,且该两个采样区域驴所感染的马圆线虫和毛细线虫混合感染情况较严重,其感染可达42%~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什市周边地区 寄生虫 粪便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孢子虫和弓形虫ELISA及western blot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亮 闫双 +3 位作者 刘启生 曹雯丽 王真 巴音查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58-562,共5页
为建立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纯化的新孢子虫重组蛋白SRS2(NcSRS2)和弓形虫重组蛋白SAG2(TgSAG2)作为包被抗原,分别建立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ELISA和western blo... 为建立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并调查新疆部分地区牛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感染情况,本研究应用纯化的新孢子虫重组蛋白SRS2(NcSRS2)和弓形虫重组蛋白SAG2(TgSAG2)作为包被抗原,分别建立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ELISA和western blot血清学检测方法,并进行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以其检测662份疑似样品,并与商品化试剂盒检测结果比较验证。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特异性强、重复性良好。采用建立的两种ELISA方法对662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新孢子虫和弓形虫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3.44%(89/662)和5.29%(35/662);与IDEXX试剂盒和永辉试剂盒的符合率分别为94.11%和95.92%。此外,western blot检测的新孢子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14%(34/662)和3.17%(21/662);与建立的ELISA检测方法的符合率分别为91.69%和97.89%。本研究为分析奶牛流产的原因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产奶牛 重组蛋白 ELISA 蛋白印记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振华 魏东 张乃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3期98-101,共4页
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较多,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常用的方法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测定法、免疫亲和色谱-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 药物残留直接危害人体健康,近年来畜产品中药物残留问题倍受关注。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检测的方法较多,同时也获得了大量的试验数据。常用的方法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测定法、免疫亲和色谱-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薄层色谱法、荧光分光光度法等。文章对这些检测方法从定性(筛选)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 残留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孢子虫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常汉 巴音查汗 王振宝 《草食家畜》 2008年第2期1-6,共6页
新孢子虫病是导致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各国学者对新孢子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对新孢子虫病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亦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奶牛新孢子虫病的... 新孢子虫病是导致奶牛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给奶牛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各国学者对新孢子虫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我国对新孢子虫病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近几年来亦在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对奶牛新孢子虫病的病原生物学特性、诊断方法(包括病原学诊断、血清学诊断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防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孢子虫病 生物学特性 诊断方法 防治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氟沙星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振华 斯坎达尔.买合木提 +1 位作者 魏东 张乃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79-81,共3页
将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达氟沙星为竞争的半抗原,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L,多抗(DFLX-PcAb)工作浓度... 将达氟沙星(danofloxacin,DFLX)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分别作为免疫原与包被原,达氟沙星为竞争的半抗原,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理想的包被抗原浓度为1.25μg/L,多抗(DFLX-PcAb)工作浓度为1∶10000,酶标二抗的工作浓度为1∶4000,最适检测范围为0.1~10 ng/L,最低检测限为0.2 ng/L,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81%和6.25%。得到回归方程y=0.7975-0.125x(R2=0.989)和标准曲线,从而建立了DFLX的快速检测残留的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ci-ELI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氟沙星 残留检测 间接竞争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隆表达的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用于血清学诊断 被引量:4
17
作者 巴音查汗 米晓云 +1 位作者 福本新屋 玄学南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CAS 2005年第4期9-12,共4页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 利用抗体法(picoBlueTMImmunscreeningKit,应用B.gibsoni感染血清)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裂殖子mRNA制备的吉氏巴贝斯虫cDNA文库中进行免疫筛选,选出目的基因相cDNA片段(阳性克隆)。测序验证后将该cDNA(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构建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coli(DH5a)中以GST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SDSPAGE分析证明);表达产物为130kDa的可溶性融合蛋白。免疫学分析(Westernblot和ELISA)结果表明,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GSTP130kDa融合蛋白(rBgGSTP130kDa)能与犬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感染血清起反应,且与犬巴贝斯虫(B.canis)无交叉反应。本试验利用犬吉氏巴贝斯虫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作为重组抗原)检测巴西(n=310)、日本(n=100)和中国(n=114,n=30)等国随机采集的自然感染狗血清,其结果为巴西狗血清阳性率为55%、日本为8%、中国为1~9%;其结果与间接荧光抗体法(IFAT)结果为一致(作为验证)。结果表明重组BgGSTP130kDa融合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这为吉氏巴贝斯虫病的早期诊断和深入研究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特异性重组抗原及重组疫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氏巴贝斯虫 rBgGST-P130kDa ELISA IF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革蜱源性牛无浆体的PCR检测
18
作者 孟元 张玉婷 +3 位作者 吴敏 郭庆勇 张杨 巴音查汗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6-38,共3页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优势媒介革蜱类传播牛无浆体的状况,随机采集了吐鲁番、巴州等牛场和放牧牛身上寄生的革蜱(N=140只),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分别设计了无浆体属通用引物(EE1/EE2)和牛无浆体特异性引物(AB1f/AB1r),运用嵌套式PCR方法...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优势媒介革蜱类传播牛无浆体的状况,随机采集了吐鲁番、巴州等牛场和放牧牛身上寄生的革蜱(N=140只),以16S rRNA基因为靶标分别设计了无浆体属通用引物(EE1/EE2)和牛无浆体特异性引物(AB1f/AB1r),运用嵌套式PCR方法扩增其全基因组DNA。试验结果显示,在140只革蜱全基因组DNA中,扩增出阳性条带的13只,其牛无浆体的阳性率为9.3%(13/140),这结果被阳性革蜱同一个群的革蜱动物传播试验所验证。经阳性病原DNA的克隆测序、比对后,发现该牛无浆体病原DNA序列与数据库中的西藏株(AF414399)和福建株(DQ324547)相似,其同源性均为99%。试验表明,新疆牛无浆体可能被当地的优势媒介革蜱所携带和传播,该参数可为地方蜱传无浆体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蜱源性 牛无浆体 PCR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观察与测量
19
作者 王金泉 何宗林 +5 位作者 赵红琼 王小静 达拉 蔡秀莲 姚刚 刘志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1-254,共4页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和鸽嗉囊发达,外形特殊,呈山字形,粘膜层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和导管,盲肠不发达,无胆囊。该结果提示嗉囊乳的成分中包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嗉囊发达... 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成像系统,对新和鸽消化系统形态学结构特点作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新和鸽嗉囊发达,外形特殊,呈山字形,粘膜层分布有大量的腺体和导管,盲肠不发达,无胆囊。该结果提示嗉囊乳的成分中包含有腺体的分泌物。嗉囊发达、形态特殊,盲肠极度退化可能于其食性和生长繁殖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和鸽 消化系统 形态学 嗉囊 盲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瘟热小议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庆勇 买买提.黑牙斯丁 +1 位作者 蒋国英 郭明 《新疆畜牧业》 2001年第2期39-39,共1页
1前言 犬瘟热是一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于幼犬的疾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也见于狼、狐狸、貂等动物.据查,新疆犬瘟热的流行发生于70年代初,最早在伊犁发现,且死亡率极高,而乌鲁木齐地区犬瘟热的发现则在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乌鲁... 1前言 犬瘟热是一种分布于世界各地,主要发生于幼犬的疾病,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也见于狼、狐狸、貂等动物.据查,新疆犬瘟热的流行发生于70年代初,最早在伊犁发现,且死亡率极高,而乌鲁木齐地区犬瘟热的发现则在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乌鲁木齐地区已成为犬瘟热的高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瘟热 病原 流行特点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