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绒棉品种长丰2号的选育及其栽培技术
1
作者 赵一跃 刘军 +4 位作者 常国斌 王冬 李萍 郑凯 陈全家 《中国棉花》 2025年第6期55-57,共3页
长丰2号是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长绒棉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的主要表现:零式果枝,生长稳健,整齐度好,单株成铃好,平均单株结铃数为9.65,每666.7 m2平均籽棉... 长丰2号是2022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长绒棉品种。该品种在2017-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的主要表现:零式果枝,生长稳健,整齐度好,单株成铃好,平均单株结铃数为9.65,每666.7 m2平均籽棉产量为328.3 kg;其纤维上半平均长度为40.5 mm,断裂比强度为45.4 cN·tex^(-1),马克隆值为3.85。该品种在选育过程中注重了纤维品质的提升,具有优良的特征特性。在介绍其选育过程及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合理的种植密度、水肥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以利于其高产优质的特性在生产中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品种选育 长丰2号 产量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胁迫下小麦苗期根系性状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博华 任毅 +4 位作者 时晓磊 王继庆 谢磊 加娜尔·拜合提 耿洪伟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1-1123,共13页
研究小麦根系在干旱逆境下的形态特征和遗传机制是提升小麦抗旱能力并获得稳产的基础。本研究以300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苗期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小麦根系的最长根长、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 研究小麦根系在干旱逆境下的形态特征和遗传机制是提升小麦抗旱能力并获得稳产的基础。本研究以300份国内外小麦品种(系)为材料,苗期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小麦根系的最长根长、根总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尖数、根鲜重和根干重等8个性状进行表型鉴定,结合90K SNP芯片对8个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并对稳定遗传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研究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小麦品种(系)的根系性状表现出丰富的表型变异,变异系数为0.17~0.58,全基因组多态信息量变异范围为0.01~0.38,LD衰减距离为7 Mb。群体结构分析表明,供试材料分为3个亚群。GWAS分析显示,共检测到与8个根系性状显著关联的41个SNP位点,单个遗传位点可解释3.91%~8.04%的表型变异。同时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性状中发现显著关联位点13个,其中Tdurum_contig71499_211(5A)、GENE-1743_858(3B)、Tdurum_contig28552_211(5B)3个位点与4~5个性状显著关联,分别能解释遗传变异的4.12%~5.37%、5.77%~6.70%、4.10%~5.22%。对41个稳定遗传的显著关联位点进行候选基因的挖掘,共筛选到11个与小麦抗旱性相关的候选基因。这些基因与半胱氨酸受体激酶、丝氨酸蛋白激酶等有关,可作为抗旱性重要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根系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春麦根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曲可佳 时晓磊 +4 位作者 王兴州 耿洪伟 丁孙磊 张恒 严勇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7,共12页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根干重、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等8个小麦根部性状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55K基因芯片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混合线性模型(Q+K)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培养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17.81%~70.71%,PEG胁迫处理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20.01%~61.62%。小麦根部性状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平均直径抗旱系数与总根长抗旱系数、根尖数抗旱系数和最长根长抗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根长抗旱系数与根表面积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定位到54个与根部抗旱性状相关的SNP位点(P≤0.001),单个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6.18%~18.74%,分布在除3B、3D、5D、6D和7D外的16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多效位点6个,分别位于1A、5A、7A、1B、5B和2D染色体上,可解释6.55%~18.74%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5A染色体上的AX-110482078~AX-110400975与根尖数、根体积和最长根长显著关联,贡献率为8.74%~15.44%。对显著关联的54个位点进行候选基因预测,获得TraesCS4A01G424000、TraesCS6A01G047200、TraesCS5B01G056600等9个可能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转脂蛋白、过氧化物酶、MYB转录因子等参与小麦逆境生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根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