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1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江博 叶盛 +6 位作者 常国斌 高曼 王霞 帕丽旦·艾海提 曲延英 陈全家 郑凯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7-1869,共13页
以213份海岛棉种质为材料,测定了2年3个环境点(2022年库尔勒市、2022年阿瓦提县、2023阿瓦提县)4个花性状以及2023年阿瓦提县环境点的海岛棉不同生育时期的41个性状(26个数量性状和15个质量性状),分析自然高温对海岛棉的影响,并通过遗... 以213份海岛棉种质为材料,测定了2年3个环境点(2022年库尔勒市、2022年阿瓦提县、2023阿瓦提县)4个花性状以及2023年阿瓦提县环境点的海岛棉不同生育时期的41个性状(26个数量性状和15个质量性状),分析自然高温对海岛棉的影响,并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综合评价值等方法对213份海岛棉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个花性状均易受到环境影响,其中花药对高温天气最为敏感。41个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030~2.139之间,26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2.70%~30.83%之间,说明供试的海岛棉资源遗传类型较为丰富。26个数量性状提取到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74.969%,依据特点分为产量构成因子、植株生长因子、植株授粉因子等。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其他25个数量性状与花粉活力、蕾铃脱落率相关性均不高,花粉活力与蕾铃脱落率之间的解释率也不高。利用26个数量性状进行聚类分析,213份资源可划分为5类,包括16份综合性状优良的高产材料、122份以花大叶多为特征的花性状优良材料、44份纤维品质较优的材料、29份营养器官表现较突出的材料,以及2份拥有较高花粉活力的珍稀材料。基于两个耐高温性状(花粉活力、蕾铃脱落率)的聚类则将其分为3组:102份高花粉活力低蕾铃脱落率材料、63份中花粉活力中蕾铃脱落率材料以及48份低花粉活力高蕾铃脱落率材料。两种聚类最优类群(均为第Ⅰ类群)存在交集的材料有7份(GB24、GB42、GB195、GB200、GB204、GB205和GB206)。本研究结果可为海岛棉优异种质资源的挖掘及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棉 种质资源 表型性状 遗传多样性 高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在新疆早熟棉区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颖 郭文文 +3 位作者 李江博 曲延英 陈全家 郑凯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61-1573,共13页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 【目的】评价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的适应性与应用价值,为棉花新品种的选育提供适合的亲本。【方法】以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材料,研究其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变异情况及相关性,并以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对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进行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结果】供试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纤维品质、农艺性状间差异显著,其中44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早熟材料,46份转BT基因抗虫棉为中早熟材料;前5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71.62%,第1主成分与产量有关,第2主成分与纤维品质有关,第3主成分与植株性状有关。90份转BT基因抗虫棉划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群籽指性状表现好;第Ⅱ类群断裂比强度、伸长率较好;第Ⅲ类群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较高;第Ⅳ类群纤维品质较好。【结论】筛选出了G21-2、G21-14、G21-1、G21-77等综合性状优异、铃重均在5.00 g以上、衣分在42%以上的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系)18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BT基因抗虫棉 农艺性状 适应性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棉花耐除草剂鉴定及遗传稳定性分析
3
作者 马克鹤 郑凯 陈全家 《种子科技》 2024年第6期6-8,共3页
以农杆菌介导喷花法将海岛棉中的纤维发育优异的目的基因GbHCT与耐草铵膦除草剂基因Bar导入到陆地棉中,经过体积分数梯度筛选,确定了非抗性植株在800μL/L体积分数下死亡,由于除草剂筛选可能会有假阳性结果,对除草剂抗性植株还需目的基... 以农杆菌介导喷花法将海岛棉中的纤维发育优异的目的基因GbHCT与耐草铵膦除草剂基因Bar导入到陆地棉中,经过体积分数梯度筛选,确定了非抗性植株在800μL/L体积分数下死亡,由于除草剂筛选可能会有假阳性结果,对除草剂抗性植株还需目的基因及标记基因的进一步鉴定。PCR鉴定结果显示,抗除草剂基因Bar与目的基因GbHCT连续两代稳定遗传,分析其农艺性状,2个转基因棉花的株高与对照相比均有所升高,有效铃数与对照组相比也有显著差异,初步判断这些农艺性状的改变与目的基因GbHCT的插入有关。试验为后续研究GbHCT基因在纤维发育的功能研究进一步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PCR 转基因棉花 稳定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绒棉品种长丰10号的选育和栽培技术
4
作者 张玲玉 刘军 +4 位作者 常国斌 王冬 李萍 郑凯 陈全家 《中国棉花》 2025年第3期43-44,F0003,共3页
为促进新疆长绒棉的持续稳定发展,以选育品质优良、高产品种为目标,育出了早熟长绒棉品种长丰10号。该品种开花早,单株结铃9.4个,铃重3.4 g,在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霜前皮棉单... 为促进新疆长绒棉的持续稳定发展,以选育品质优良、高产品种为目标,育出了早熟长绒棉品种长丰10号。该品种开花早,单株结铃9.4个,铃重3.4 g,在2016―2017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早熟长绒棉区域试验中2年平均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霜前皮棉单产分别比对照新海41号增产10.9%、11.2%和11.3%。介绍了长丰10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适宜种植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绒棉 品种选育 长丰10号 农艺性状 产量 纤维品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胁迫对不同品种棉花苗期根系的影响
5
作者 赵晓政 郭文文 +4 位作者 李颖 张俊岭 曲延英 陈全家 郑凯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为了探究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的棉花对磷的反应机理,本试验采用水培方法,对21个不同基因型的棉花品种进行高磷(KH_(2)PO_(4)1×10^(-3)mol/L)处理和低磷(KH_(2)PO_(4)1×10^(-5)mol/L)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不同... 为了探究低磷胁迫下不同品种的棉花对磷的反应机理,本试验采用水培方法,对21个不同基因型的棉花品种进行高磷(KH_(2)PO_(4)1×10^(-3)mol/L)处理和低磷(KH_(2)PO_(4)1×10^(-5)mol/L)处理,通过主成分分析等统计方法,探讨了不同磷含量对棉花幼苗期根系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磷处理后的棉花的根体积、根表面积均明显增加;随着磷含量的降低,棉花根系生长也会呈下降趋势。筛选得到1个磷高效棉花品种、2个磷中等棉花品种和18个磷低效棉花品种。棉苗总根长度、根面积、根表面积、根体积等指标在不同磷处理和各品种之间有明显差别,可以用来评价棉花品种的耐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苗期 根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GbHCT13、GbHCT15基因棉花的筛选鉴定及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分析
6
作者 马克鹤 张慧敏 +1 位作者 陈全家 郑凯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69-78,共10页
对转GbHCT基因棉花叶片进行草铵膦除草剂浓度梯度筛选,通过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基因GbHCT在棉花纤维发育中的作用。通过60、70、80μL/L浓度的除草剂初步筛选抗性植株,测量经标记基因PCR鉴定为阳性的植株... 对转GbHCT基因棉花叶片进行草铵膦除草剂浓度梯度筛选,通过对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进行分析,探讨目的基因GbHCT在棉花纤维发育中的作用。通过60、70、80μL/L浓度的除草剂初步筛选抗性植株,测量经标记基因PCR鉴定为阳性的植株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得出:(1)当草铵膦除草剂浓度为80μL/L时筛选效果最佳,喷施除草剂9 d后转GbHCT13品系存活率为0.85%,其中60%存活植株能扩增出标记基因片段;转GbHCT15品系存活率为0.90%,其中80%存活植株能扩增出标记基因片段。(2)与受体Y1169相比,2个转基因品系的农艺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单铃重均有所下降,产量性状显著增加。(3)与对照相比,2个转基因品系经目的基因导入后纤维品质指标均有所变化,其中转GbHCT13品系的断裂伸长率、成熟度和短纤维指数均上升,其他纤维指标均下降,而转GbHCT15品系的马克隆值、光透亮和短纤维指数有所下降,成熟度变化不大,其余纤维指标均上升;对比2个转基因品系的纤维指标得出,转GbHCT15品系的纤维伸长更为明显。经除草剂筛选、PCR鉴定及室内加代筛选得出,GbHCT基因可以在后代中稳定遗传,该基因导入受体后,2个转基因品系的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和纤维品质均有所变化,其中转GbHCT15品系变化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棉花 HCT基因 农艺性状 纤维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胁迫下春麦根部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曲可佳 时晓磊 +4 位作者 王兴州 耿洪伟 丁孙磊 张恒 严勇亮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7,共12页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 小麦是多数国家重要口粮作物之一,干旱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发育和产量。为挖掘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SNP位点及候选基因,本研究以183份新疆春小麦自然群体为材料,使用20%PEG-6000溶液和正常营养液进行苗期抗旱水培试验,对总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根鲜重、根干重、根尖数和最长根长等8个小麦根部性状的测定值进行统计分析,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并结合55K基因芯片对根部性状的抗旱系数进行混合线性模型(Q+K)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培养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17.81%~70.71%,PEG胁迫处理下,8个根部性状变异系数为20.01%~61.62%。小麦根部性状抗旱系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根平均直径抗旱系数与总根长抗旱系数、根尖数抗旱系数和最长根长抗旱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根长抗旱系数与根表面积抗旱系数的相关系数最大,为0.74。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共定位到54个与根部抗旱性状相关的SNP位点(P≤0.001),单个位点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6.18%~18.74%,分布在除3B、3D、5D、6D和7D外的16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多效位点6个,分别位于1A、5A、7A、1B、5B和2D染色体上,可解释6.55%~18.74%的表型变异。其中,位于5A染色体上的AX-110482078~AX-110400975与根尖数、根体积和最长根长显著关联,贡献率为8.74%~15.44%。对显著关联的54个位点进行候选基因预测,获得TraesCS4A01G424000、TraesCS6A01G047200、TraesCS5B01G056600等9个可能与小麦根部性状抗旱性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可能通过调控转脂蛋白、过氧化物酶、MYB转录因子等参与小麦逆境生理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旱性 根部性状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