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补喂支链氨基酸、肌酸对伊犁马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斌 马军 +3 位作者 聂彪彪 杨景焘 乔春江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5-333,共9页
【目的】研究补喂支链氨基酸(BCAA)、肌酸(Cr)对伊犁马血浆抗氧化指标、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浓度以及乳酸、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影响,为支链氨基酸、肌酸作为伊犁马有效的营养添加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年龄3~5岁(平均4岁)... 【目的】研究补喂支链氨基酸(BCAA)、肌酸(Cr)对伊犁马血浆抗氧化指标、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浓度以及乳酸、尿酸和肌酐含量的影响,为支链氨基酸、肌酸作为伊犁马有效的营养添加剂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年龄3~5岁(平均4岁),体重390~514 kg(平均457±50 kg),经过良好训练的伊犁马公马12匹进行试验。分为3组,每组4匹,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对照组补喂不添加任何添加物的补喂料,试验Ⅰ组补喂添加BCAA的补喂料,试验Ⅱ组补喂添加Cr的补喂料。分别在补饲的0、1、14、21和31 d补喂后4 h颈静脉采集血液。采用试剂盒法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补喂Cr能够明显提高T-AOC能力,Cr补喂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特别是在14和31d比对照组提高了21.79%和25.68%;补喂BCAA降低试验期间MDA的含量;对于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水平,肌酸、葡萄糖、乳酸、尿酸和肌酐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补喂BCAA可以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的浓度;补喂Cr可以提高SOD的活力和提高伊犁马血浆的T-AOC能力;补喂BCAA、Cr对伊犁马血浆中的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皮质醇等3种激素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对浆中肌酸、葡萄糖的浓度均无显著影响;对血浆中乳酸、尿酸和肌酐的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链氨基酸 肌酸 伊犁马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羊血浆免疫球蛋白含量和体增重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芳 屯尼萨.麦提赛依迪 +3 位作者 杨菊清 吴婷婷 刘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0-184,共5页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 【目的】根据有关初乳中IgG在肠道吸收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的最新研究进展,给新生羔羊分别补喂不同的制备物,探究改善或提高新生羔羊免疫力的技术方法。【方法】选取新生羔羊40只,根据初生重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以口服方式在新生羔羊出生后12 h补喂4种补喂物,分别在补喂前和补喂后3 h采血,测定血浆中IgG、IgA含量,并空腹称取7 d体重。【结果】试验Ⅰ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新生羔羊血浆中IgG含量在补喂后分别增加了19.68%(P>0.05)、38.71%(P>0.05)、43.89%(P>0.05),IgA含量分别增加了25.28%(P>0.05)、6.13%(P>0.05)、22.71%(P>0.05)。而在对照组、试验Ⅱ组中,血浆中IgG含量分别降低了3.01%(P<0.05)、36.90%(P<0.05),IgA含量分别降低了29.06%(P<0.01)、22.28%(P<0.01)。各试验组在7 d体增重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羔羊出生12 h后分别补喂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配制的血浆蛋白粉和磷酸盐缓冲液、血浆蛋白粉、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组合物有增加羔羊血浆中IgG、IgA含量的趋势,而补喂含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磷酸盐缓冲液显著降低了羔羊血浆中的IgG、IgA含量;4种补喂物对新生羔7日龄内的增重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羔羊 免疫球蛋白 血浆蛋白粉 体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马血浆中维生素B_2及其辅酶的含量
3
作者 陈俊宏 何雪曼 +3 位作者 谢景龙 刘红菊 王根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32-1939,共8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动物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含量的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半岁、一岁、两岁马匹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XDB-C185μm,4.6×250 mm反相色谱柱;10 m M磷... 【目的】建立适用于动物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含量的测定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半岁、一岁、两岁马匹血浆中维生素B_2、FMN和FAD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ZORBAX Eclipse XDB-C185μm,4.6×250 mm反相色谱柱;10 m M磷酸二氢钾缓冲液(含有15 m M乙酸镁)与乙腈85∶15(V∶V),用85%磷酸调节p H至3.4;流速1 m L/min,柱温25℃,上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荧光检测,λex=445 nm,λem=530nm。【结果】昭苏马场半岁马血浆中维生素B_2含量(nmol/L):24.25-29.51;FMN含量(nmol/L):23.42-25.99;FAD含量(nmol/L):6.79-10.18。昭苏马场一岁马血浆维生素B_2含量(nmol/L):26.61-35.49;FMN含量(nmol/L):41.72-66.95;FAD含量(nmol/L):7.45-13.56。昭苏马场二岁马血浆维生素B_2含量(nmol/L):26.18-32.35;FMN含量(nmol/L):36.21-44.77;FAD含量(nmol/L):6.88-9.14。【结论】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样品处理简单、分离效果良好(维生素B_25.9 min、FMN 3.5 min、FAD 3.0 min),易于区分、灵敏度高(维生素B_23.32 nmol/L、FMN 6.875 nmol/L、FAD 0.484 nmol/L)和精密度良好(维生素B_2、FMN和FAD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7%、0.12%和0.75%;峰面积RSD分别为2.25%、3.6%和4.03%)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维生素B2 FMN FAD 血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期消化代谢的影响
4
作者 李晓斌 杨菊清 +2 位作者 赵芳 何雪曼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2-763,共12页
【目的】研究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中后期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科学饲养妊娠期母马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6.00±1.36)岁(范围4~8岁)、胎次(3.12±0.82)胎(范围2~4胎)、妊娠时间(... 【目的】研究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哈萨克马妊娠中后期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为科学饲养妊娠期母马提供参考数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6.00±1.36)岁(范围4~8岁)、胎次(3.12±0.82)胎(范围2~4胎)、妊娠时间(7.08±0.74)个月(7~8月)龄的哈萨克孕马23匹,分为4个试验组,分别为:对照组(6匹)、试验Ⅰ组(6匹)、试验Ⅱ组(5匹)、试验Ⅲ组(6匹)。对照组不添加任何补喂剂、试验Ⅰ组补喂硫酸盐、试验Ⅱ组微量元素、试验Ⅲ组硫酸盐和微量元素组合。试验分3期(每30 d为1期),共90 d,每1期预饲12 d,试验期6 d,饲料转换期12 d。【结果】第1期,干物质消化率试验Ⅲ组比对照组高了9.73%(P〈0.05);有机物消化率试验Ⅲ组比对照组高了7.39%(P〈0.05)。第2期,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与对照组相比提高了粗蛋白的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15%(P〈0.05)和14.27%(P〈0.05);在钙消化率方面,试验Ⅲ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9.69%(P〈0.01)。在氮、钙、磷代谢方面:第1期,在氮沉积方面,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了53.75%(P〉0.05)、62.66%(P〉0.05)和84.84%(P〈0.05)。钙代谢率方面各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高了5.49%、6.49%和6.76%。第2期,在氮沉积量方面,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比对照组高85.58%。第3期,各试验组氮的沉积量和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代谢率比对照组分别高了35.12%、43.66%和59.50%。各试验组钙的代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高了13.82%(P〉0.05)、29.10%(P〈0.01)和12.88%(P〉0.05)。【结论】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对孕马采食量无显著影响;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明显提高了孕马养分消化率,硫酸盐及微量元素组合组明显提高了有机物、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钙的消化率;补喂硫酸盐、微量元素及其组合明显提高氮、钙、磷的代谢,尤其是硫酸盐及微量元素组合组对氮的沉积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 微量元素 哈萨克马 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淀粉酶体外酶解三种不同加工处理玉米中淀粉消化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景焘 赵芳 +1 位作者 刘振 杨开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44-751,共8页
【目的】通过体外酶解实验,研究粉碎、蒸汽压片和膨化加工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方法】用α-淀粉酶分别对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加工处理后的玉米进行8 h的酶解,测定酶解过程中各时间点,还原糖生成量、每小时净还原糖产生量及... 【目的】通过体外酶解实验,研究粉碎、蒸汽压片和膨化加工方式对玉米淀粉消化性的影响。【方法】用α-淀粉酶分别对粉碎、蒸汽压片及膨化加工处理后的玉米进行8 h的酶解,测定酶解过程中各时间点,还原糖生成量、每小时净还原糖产生量及玉米中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消化量与消化率等指标。【结果】8 h内产生还原糖总量,膨化加工方式高于蒸汽压片加工19.8%,高于粉碎加工65.6%;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累积消化量分别高于蒸汽压片加工53.2%和92.2%;高于粉碎加工125.2%和253.7%。【结论】蒸汽压片加工与膨化加工均可以提高玉米淀粉利用率,且膨化加工提高最为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酶解法 Α-淀粉酶 粉碎玉米 蒸汽压片玉米 膨化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