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复杂场景下多机器人协同SLAM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马楠 曹姗姗 +2 位作者 白涛 孔繁涛 孙伟 《智慧农业(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6期23-43,共21页
[目的/意义]在大田作业、野外放牧、果园采收等典型农业应用场景下,多机器人(包括移动式智能农机装备等)高精度快速协同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智慧农业乃至无人农场的关键基础和核心支撑。与单... [目的/意义]在大田作业、野外放牧、果园采收等典型农业应用场景下,多机器人(包括移动式智能农机装备等)高精度快速协同同步定位与建图(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是智慧农业乃至无人农场的关键基础和核心支撑。与单机器人SLAM相比,多机器人协同SLAM具有精度高、范围广、实时性强、扩展性好等优势,但在农业种植和养殖等自然复杂环境下,由于场景动态可变、地形复杂多变、环境丰富多样、通信约束受限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尚存在诸多问题与挑战。[进展]现有研究主要是从通用基础技术的视角对多机器人SLAM的研究脉络、优缺点、适用条件和关键核心问题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但缺乏针对农业复杂场景特性的剖析。本研究面向农业复杂场景的主要特征,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协同定位—协同建图—回环检测”为关键技术主线,分析了多机器人协同SLAM的优缺点及其在农业领域的适用性;从多机器人协同作业的视角,明晰了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三种主要协同框架的优势、局限性及适用的典型农业应用场景;进而探讨了农业复杂场景下多机器人SLAM存在的多传感器融合精度偏低、协同通信环境受限、相对位姿估计准确性不高等突出问题。[结论/展望]从优化数据融合底层算法、融合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引入大语言模型、应用数字孪生技术等方面,对农业复杂环境下多机器人SLAM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复杂场景 多机器人SLAM 协同定位 协同建图 协同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田主要昆虫图像数据集CottonInsect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满仙 陈燕红 +1 位作者 李雨晴 李永可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棉花是新疆重要经济作物,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农药不合理使用与气候变化等原因,棉花易受多种虫害侵袭,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因此,构建复杂场景下棉田昆虫图像数据集对棉田害虫综合治理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构建了复杂场景下新疆棉田主要昆... 棉花是新疆重要经济作物,由于种植结构调整、农药不合理使用与气候变化等原因,棉花易受多种虫害侵袭,影响其产量与品质。因此,构建复杂场景下棉田昆虫图像数据集对棉田害虫综合治理具有基础性意义。本文构建了复杂场景下新疆棉田主要昆虫图像数据集,用于真实环境下棉田昆虫的识别与检测。本数据集包含13种(类)常见的棉田昆虫,共3225张图像,原始图像共24 GB,均通过严格筛选,确保图像质量。对每张图像的棉田昆虫进行人工标注,构建图像分类数据集和目标检测数据集,数据集大小共29.7 GB。使用常见的深度学习模型对数据集进行评估,确保数据集的可用性和可靠性。本数据为棉田昆虫图像分类、目标检测等提供基础数据,对促进农业领域的发展、棉花虫害防治研究及提高棉花产量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昆虫 CottonInsect数据集 图像分类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常见气象干旱指数在新疆的适宜性评估
3
作者 陈珍 蔡朝朝 +2 位作者 马楠 戴硕 王震鲁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利用新疆地区2001—2022年间的4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PDSI、SC-PDSI),通过其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历史典型干旱时间的响应能力,同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四... 利用新疆地区2001—2022年间的4种常用气象干旱指数(SPI、SPEI、PDSI、SC-PDSI),通过其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和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分析,以及对历史典型干旱时间的响应能力,同时利用Mann-Kendall突变检验、趋势分析等方法,对四种指数的时空差异进行分析,评估各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PDSI指数与土壤湿度、河川径流量呈现出最强的相关性,与陆地水储量变化量的相关性仅次于SC-PDSI;在典型干旱事件反映上,PDSI指数表现最优。(2)新疆整体正处于湿润状态;在时间序列上,四种干旱指数均反映出研究时段内新疆地区轻微变干的趋势(趋势值均在-0.01左右),干湿突变点出现的时间和数量也各不相同。(3)整体来看,在空间分布上,新疆北部、中部和中南部的干旱程度高于新疆西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相比PDSI的描述情况,SC-PDSI指数较其他三种干旱指数表现出较大的趋势率变化幅度(趋势率范围为-0.3054~0.3237),对干湿变化幅度描述过重、SPI描述过轻、SPEI描述情况相近。总体而言,PDSI指数在新疆地区的适宜性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干旱指数 适用性分析 土壤湿度 河川径流量 陆地水储量 新疆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1年新疆植被覆盖度变化及驱动力 被引量:14
4
作者 马楠 白涛 蔡朝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5-394,共10页
[目的]探讨2000—2021年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的分析,为新疆地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GEE平台获取由NASA提供的NDVI数据,利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法对新疆地区2000—2021年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合气象等数据,... [目的]探讨2000—2021年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驱动力的分析,为新疆地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借助GEE平台获取由NASA提供的NDVI数据,利用趋势分析、Hurst指数法对新疆地区2000—2021年植被覆盖变化进行动态分析,结合气象等数据,采用Mann-Kendall、偏相关分析法等对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地表因素的响应进行分析。[结果](1)2000—2021年新疆地区NDVI年际变化总体以0.0014/a的速率波动式增长;年内变化总体呈倒U型,草甸植被的NDVI月均值波动最大。(2)2000—2021年新疆地区NDVI年均值77.9%在0~0.3波动,在空间分布表现为北部和西北部高,南部和东南部低。(3)2000—2021年新疆地区总体slope值在-0.036~0.052波动,主要变化趋势为基本不变和轻微改善,结合Hurst指数,新疆植被主要未来趋势变化为改善到退化。(4)22年间新疆地区的气温总体呈上升趋势,降水、土壤湿度和径流总体呈下降趋势。NDVI年均值与气温、降水、土壤湿度和径流呈显著负相关性的像元数占比均大于正相关性的像元数占比,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地域特征。[结论]新疆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未来趋势不容乐观,需要重点关注新疆地区的环境监测等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NDVI 趋势变化 气温 降水 土壤湿度 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楠 蔡朝朝 白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216-222,共7页
以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回归、XGBoost、支持向量机回归,优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依据最优模型计算出的属性重要程度,对15个影响因子进行重组并分析,探索了气温、降水量、... 以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多元线性回归、随机森林回归、XGBoost、支持向量机回归,优选出精度最高的模型,依据最优模型计算出的属性重要程度,对15个影响因子进行重组并分析,探索了气温、降水量、辐射量、潜在蒸发、经度、纬度、高程、地貌类型、坡度、坡向、人类影响指数、径流、土壤类型、土壤湿度、植被类型15个影响因子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XGBoost模型对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预测准确率最高,随机森林回归次之。在研究区内对NDVI影响程度最大的影响因子是土壤湿度、径流、植被类型、经度、潜在蒸发、气温、辐射量、地貌类型、降水量。在影响因素类型方面,气候条件因素对NDVI影响程度最大,土壤特征因素影响程度次之,地形地貌因素比前两者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植被覆盖 XGBoost 预测模型 影响因子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1年新疆NDVI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数据集
6
作者 马楠 白涛 +2 位作者 陈珍 蔡朝朝 孙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260-271,共12页
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影响,当前研究多聚焦于NDVI与气候的响应分析,而忽略了地形地貌、土壤特征等非线性因素同样在植被覆盖的变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高质量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数据集对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 植被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有着深远影响,当前研究多聚焦于NDVI与气候的响应分析,而忽略了地形地貌、土壤特征等非线性因素同样在植被覆盖的变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高质量的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数据集对陆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2000-2021年新疆NDVI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子数据集基于GEE平台获取MODIS遥感数据和ERA5-Land Monthly Averaged数据集,采用ArcGIS软件将TIF型数据处理为数值型数据,借助Python工具包对其进行清洗、归一化等预处理,最终形成包含14个字段,2756条数据数值型数据;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得到13张影响因子空间插值图。本数据集可以用作构建新疆植被覆盖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关系研究建模,为不同影响因子对NDVI变化提供基础数据,进一步为该地区的农业技术与环境开发管理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NDVI 2000-2021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乡村道路实例分割图像数据集
7
作者 希仁娜 张太红 姚芷馨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4年第4期427-441,共15页
基于深度学习的乡村道路自动识别可助力于智能农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道路及周边物体的识别,农机可实现自动导航,从而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实现机动车无人驾驶主要是依靠城市道路尤其是结构化道路数据集的支持,而针对乡村道路尤... 基于深度学习的乡村道路自动识别可助力于智能农机技术的发展,通过对道路及周边物体的识别,农机可实现自动导航,从而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问题。目前实现机动车无人驾驶主要是依靠城市道路尤其是结构化道路数据集的支持,而针对乡村道路尤其是非结构化道路的数据集尚未发表。本数据集聚焦新疆北部地区,涵盖不同时间、不同场景的1285张高清乡村道路图像。对图像预处理后,设定了40种类别,包含20种实例类别,利用CVAT标注工具进行了细致的像素级别人工标注,共标注了10062个实例对象,通过多重检查保证标注数据的可靠性、完整性和统一性。随后与主流的道路数据集在静态属性上进行了对比,选取3个经典的实例分割模型进行训练与验证,利用多个评估指标进行了评估。本数据集由乡村道路高清图像文件、与原图一一对应的掩膜二值图像(掩码MASK图)和MS COCO格式的标注文件构成,可为研究乡村道路实例分割和其他深度学习下的任务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道路 图像数据集 深度学习 实例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S3DJS的农业机器人竞赛仿真可视化技术研究
8
作者 吕轩豪 迪力夏提·多力昆 +2 位作者 孟小艳 赵新苗 徐金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0期226-232,共7页
农业机器人竞赛作为智能农机技术验证的重要场景,普遍面临硬件开发门槛高、多模块协同效率低的技术瓶颈。现有的仿真平台虽支持高精度物理仿真,但其跨平台兼容性差,且依赖于本地部署,难以实现低延迟的远程协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 农业机器人竞赛作为智能农机技术验证的重要场景,普遍面临硬件开发门槛高、多模块协同效率低的技术瓶颈。现有的仿真平台虽支持高精度物理仿真,但其跨平台兼容性差,且依赖于本地部署,难以实现低延迟的远程协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ROS3DJS框架的轻量化仿真可视化方法,构建浏览器/服务器(B/S)架构的仿真系统,实现机器人本体运动状态、传感器数据流与竞赛场景的三维动态映射。该系统通过WebSocket协议实时捕获ROS环境中的导航定位、环境感知等多源话题数据,完成机器人位姿、作业轨迹及场景要素的同步渲染与交互控制。验证试验表明,该平台可在网页端实现机器人运动状态的低延迟可视化监控与远程指令传输,有效降低对物理硬件的依赖度,解决传统本地平台中远程多机互动困难的问题,为农业机器人竞赛提供可扩展的虚拟化技术验证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3DJS 农业机器人 竞赛仿真 WebSocket 可视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32的多节点分布式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设计
9
作者 余恩 李永可 +1 位作者 周文艺 王磊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53-159,共7页
文中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ESP32的多节点分布式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及多线程技术,有效监控和调节温湿度、光照强度及CO_(2)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借助RS 485总线和MQTT协议,确保了数据在复杂温室环境下的高... 文中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ESP32的多节点分布式温室环境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FreeRTOS实时操作系统及多线程技术,有效监控和调节温湿度、光照强度及CO_(2)浓度等关键环境参数。借助RS 485总线和MQTT协议,确保了数据在复杂温室环境下的高稳定性传输,实验数据显示成功率高达99.96%。相较于传统控制方法,文中系统不仅提升了控制精度,还显著降低了能耗,证实了其在现代农业生产中的高效性和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SP32 多节点分布式 智能温室 FREERTOS MQTT 物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轻量化棉田昆虫检测模型
10
作者 杨满仙 陈燕红 +2 位作者 李永可 李雨晴 肖天赐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9-136,共8页
为在自然环境下使用移动设备准确地检测棉田昆虫,构建棉田昆虫图像数据集并提出轻量化棉田昆虫检测模型。为提高在复杂背景下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及易于移动端部署,提出一种轻量化模型YOLOv5—SCE,其有效加强复杂背景下小目标主要特征提... 为在自然环境下使用移动设备准确地检测棉田昆虫,构建棉田昆虫图像数据集并提出轻量化棉田昆虫检测模型。为提高在复杂背景下小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及易于移动端部署,提出一种轻量化模型YOLOv5—SCE,其有效加强复杂背景下小目标主要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减少参数和计算量。通过引入轻量化EfficientFormerV2结构替换原有模型主干,得到轻量化后的模型。为保持检测精度,引入CBAM注意力机制并对边界框损失函数进行调整。在自建的棉田昆虫数据集上测试表明,YOLOv5—SCE模型在测试集上平均精度均值mAP为94.5%,模型参数为4.15 M,计算量为8.2 G。与原始YOLOv5模型相比,该模型计算量减少为原始模型的51.5%,参数量减少为原始模型的58.8%,mAP提升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昆虫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轻量化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语义分割的乡村道路识别
11
作者 曹新宇 张太红 +1 位作者 赵昀杰 姚芷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针对目前智能农机在乡村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对周围特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乡村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PP-LiteSeg模型。首先使用STDC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特征信息完整;然后将条形池化引入简单金字塔模... 针对目前智能农机在乡村复杂环境下行驶时对周围特征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以乡村道路场景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改进PP-LiteSeg模型。首先使用STDC对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在保证轻量化的同时确保特征信息完整;然后将条形池化引入简单金字塔模块,加强特征的提取能力,并将坐标注意力加入统一注意力融合模块,进一步加强多尺度特征的融合,捕获更为丰富的信息,从而提高模型对乡村复杂场景识别的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所提模型可以达到较好的分割效果,建筑物、柏油路、障碍等单个类别的准确率均达到80%以上,能够有效地分割乡村道路场景。改进模型可为智能农机在乡村道路场景下的安全行驶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乡村道路 特征识别 条形池化 坐标注意力 场景分类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慧农场的高精度地图构建
12
作者 丁晓晨 孟小艳 +1 位作者 方伟舟 周洪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20-226,共7页
为应对新疆大型农场对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针对农业机械感知作业环境以及大型智能化农场管理对高精度地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地图构建方法,并将地图划分为静态地图层和动态数据层,其中静态地... 为应对新疆大型农场对智慧农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推动现代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针对农业机械感知作业环境以及大型智能化农场管理对高精度地图的需求,提出了一种新的高精度地图构建方法,并将地图划分为静态地图层和动态数据层,其中静态地图层细分为农场基础信息层、地块信息层及田间障碍物信息层。在此基础上,采用无人机搭载高分辨率相机进行影像采集,结合地理底图合成技术生成高精度农场底图;再通过QGIS开源软件生成矢量地图,并利用PostgreSQL开源数据库管理系统、GeoServer框架及OpenLayers框架实现数据的整合与后续处理。通过对新疆华兴农场的试验验证发现,地图的定位精度优于5 cm,能够为智慧农场建设及无人化农机作业提供可靠的先验信息。该方法支持水肥灌溉管理的直观化,同时能够保障无人农机在包含障碍物的复杂农田环境中顺利作业。该高精度地图构建方法可以有效满足大型智能化农场的需求,显著提升农场管理的效率与精准度,并为无人农机的路径规划提供关键支持,进而为智慧农业技术的推广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场 高精度地图 无人机航拍影像 开源框架 新疆华兴农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局上下文引导的双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网络
13
作者 方伟舟 孟小艳 +1 位作者 周洪 丁晓晨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104-111,共8页
针对目前立体匹配算法在无纹理、遮挡区域和边缘模糊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上下文引导的双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网络——GCDANet。首先,在特征提取部分利用引导全局上下文特征的注意力模块捕获特征的细节与丰富的全局上下文信息,提高... 针对目前立体匹配算法在无纹理、遮挡区域和边缘模糊区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全局上下文引导的双代价聚合立体匹配网络——GCDANet。首先,在特征提取部分利用引导全局上下文特征的注意力模块捕获特征的细节与丰富的全局上下文信息,提高特征的表达能力和鲁棒性;其次,构建组相关代价体和拼接代价体,每个代价体单独处理;然后,提出一个双分支代价聚合结构,通过设计的多尺度注意力特征融合模块,融合代价聚合网络上下分支的特征以及特征提取模块中的多尺度特征,从而获得准确和高分辨率的几何信息;最后,通过视差回归以获得视差图。实验结果表明,GCDANet在多个数据集上的性能优于基准模型(GWCNet)。在SceneFlow数据集中的评价指标EPE和D_(1)降至0.60 pixel和2.08%,在KITTI2012数据集中的评价指标3 pixel-All和3 pixel-Noc降至1.61%和1.29%。在KITTI2015数据集测试的评价指标中,所有像素区域的D_(1)-All降至1.94%。所提网络在处理复杂场景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精确性,在自动驾驶、目标检测和三维重建等需要精确立体匹配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匹配 特征提取 全局上下文信息 代价体 双分支代价聚合 多尺度特征 特征融合 视差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番茄、黄瓜的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集
14
作者 马楠 赵小伟 +2 位作者 魏建宝 白涛 孙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2期411-420,共10页
设施番茄、黄瓜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生产加工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随着全球变暖和国际贸易往来频繁,番茄、黄瓜的病虫害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已成为世界番茄、黄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设施番茄、黄瓜的病虫害知识图谱的构建是进行设... 设施番茄、黄瓜是全球种植最广泛、生产加工最多的蔬菜作物之一。随着全球变暖和国际贸易往来频繁,番茄、黄瓜的病虫害迅速在世界各地蔓延,已成为世界番茄、黄瓜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设施番茄、黄瓜的病虫害知识图谱的构建是进行设施作物病虫害防控的基础性工作,对精准化设施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设施番茄、黄瓜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集,基于农业类网站、相关图书和知网文献,通过Python爬虫以及OCR技术获取,并对数据进行清洗、整理、合并,最终形成包含8个字段70种番茄病害的数据以及常见的34种设施黄瓜虫害数据。为确保本数据集的质量与准确性,数据采集均来自专业书籍以及国内权威网站,数据的预处理、整理合并、专家审核等,均经过多个严格的控制和评估阶段。本数据集可以用作设施番茄、黄瓜病虫害知识图谱的构建,为我国设施番茄、黄瓜的病虫害防控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设施黄瓜 病虫害防控 知识图谱 Python爬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集
15
作者 李东亚 王震鲁 +3 位作者 戴硕 陈珍 白涛 孙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25年第3期589-598,共10页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各类棉花病虫害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极大。构建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将棉花病虫害数据知识化,并以图谱形式存储,对于棉花病虫害精准快速地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数...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纺织原料之一。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各类棉花病虫害对棉花的产量影响极大。构建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将棉花病虫害数据知识化,并以图谱形式存储,对于棉花病虫害精准快速地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构建数据集,基于棉花病虫害防治类书籍及网站,通过OCR技术以及Python爬虫采集到非结构化数据,对数据中的无效内容进行清洗、重复内容择优合并后最终得到目前较为常见的30种棉花病害、49种棉花虫害数据。基于该数据集,使用Neo4j图数据库构建的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共包含了1420个节点、2362个关系。棉花病虫害知识图谱的构建,为我国棉花病虫害监测、预警、诊断和防治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 病虫害防治 知识图谱 Neo4j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ransformer与LSTM模型融合的农场气温多步预测
16
作者 谢琪 张太红 刘海朋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34-140,共7页
针对农场气温数据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华兴农场气象站数据为基础,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气温、地面红外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7个特征作为模型输入特征,并对iTransf... 针对农场气温数据的非线性和复杂性特征,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华兴农场气象站数据为基础,通过斯皮尔曼相关性分析筛选出气温、地面红外温度、露点温度、相对湿度、水汽压、本站气压、海平面气压7个特征作为模型输入特征,并对iTransformer-LSTM模型、Transformer模型、LSTM模型、iTransformer模型、Transformer-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iTransformer-LSTM模型的表现最好,相较于最优的基准模型iTransformer,该模型的均方根误差(RMSE)下降了13.72%,平均绝对误差(MAE)下降了14.12%,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下降了13.61%。iTransformer-LSTM模型能够有效提取时间序列特征表达、捕捉长期依赖关系、表征全局特征及上下文信息,适用于多特征多步时间序列气温预测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ransformer LSTM 模型融合 多特征 农场气温 多步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通道注意力机制的农作物病害识别模型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肖天赐 陈燕红 +2 位作者 李永可 李雨晴 罗玉峰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168-175,共8页
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病害种类、病害程度,是能够正确防治病害的基础,对农作物的高质量生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图像的细粒度分类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不参与残差计算的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without parti... 准确地识别农作物病害种类、病害程度,是能够正确防治病害的基础,对农作物的高质量生产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深度学习模型对图像的细粒度分类不够精准的问题,提出不参与残差计算的通道注意力(efficient channel attention without participating in residual calculation,EWPRC)结构,该结构将改进的通道注意力机制ECANet3放在残差块之后,增加模型对通道维度的权重学习能力,并将EWPRC结构用于骨干网络为ResNet50的迁移学习模型中,通过替换模型中的layer3、layer4层得到了EWPRC-RseNet-t模型。试验使用了AIChallenger 2018数据集,在数据预处理、数据增强、超参数相同的情况下,首先对比了固定核大小为3、5、7、11、13的通道注意力机制对模型准确率的影响,在此试验中,模型的准确率随卷积核变大呈下降趋势,其中一维卷积核大小为3的模型准确率最高,达到了87.42%,比核大小为5、7、11、13的模型分别提高了0.03、0.42、0.51、0.64百分点。再将EWPRC-ResNet-t模型与经过微调的迁移学习模型ResNet-t以及GoogLeNet、MobileNet-v3、ResNet50模型进行对比,以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以及F1值作为评价指标,试验结果证明EWPRC-ResNet-t模型取得了最好的效果,比传统深度学习模型中准确率最高的ResNet50模型提高了0.99百分点,比ResNet-t模型提高了0.75百分点。且相比传统的深度学习模型,EWPRC-ResNet-t模型有更高的精度、召回率与F1得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病害识别 通道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迁移学习 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SP32的大田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毛博文 李永可 +2 位作者 王磊 孙华键 周文艺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 为解决在传统大田作物种植过程中的水肥一体化集成度低、成本高、远程监控与管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个能够远程控制的水肥一体化控制系统。该系统包含主控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执行装置模块和远程控制模块,实现了对水肥一体化的全面控制。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EC值、肥液流量等数据,主控模块主要进行智能化分析,通过执行装置模块实现对水肥的自动施用,再使用远程控制模块对数据进行存储,并允许用户通过远程方式监控和调整系统工作状态。经测试,该系统在本地控制时响应耗时平均为16.5 ms,远程控制响应平均耗时为1290 ms,远程控制与本地控制所显示的系统工作状态以及传感器数据实时同步。该系统设计为大田作物水肥一体化管理提供了一种先进、高效的解决方案,提高了水肥一体化的集成度,降低了成本,并解决了远程监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肥一体化 ESP32 远程控制系统 大田作物 本地控制 RS 485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知识蒸馏及改进ShuffleNet v2的棉花病虫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戴硕 白涛 +2 位作者 李东亚 王震鲁 陈珍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22-232,共11页
为探索及时、准确识别危害棉花叶片病虫害的方法,做好防护和治理工作。针对自然环境下棉花叶片图像受复杂背景影响导致分类精度降低以及模型参数量大使其不便于移动端部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棉花病虫害识别模型ESSKNet。... 为探索及时、准确识别危害棉花叶片病虫害的方法,做好防护和治理工作。针对自然环境下棉花叶片图像受复杂背景影响导致分类精度降低以及模型参数量大使其不便于移动端部署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蒸馏的棉花病虫害识别模型ESSKNet。首先构建了包含8种类别的棉花病虫害图像数据集,其次通过在ShuffleNet v2模型引入SK-Attention自适应调整卷积核的大小关注棉花叶片不同尺寸大小的病斑信息并降低棉花病虫害图像复杂背景对模型的影响,将卷积核大小从3×3调整为5×5使神经网络更好地捕捉图像中的上下文信息和长程依赖关系。然后选取EfficientNet v2模型作为教师模型,ESSKNet模型作为学生模型,使用MGD方法进行知识蒸馏。试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对棉花病虫害的识别准确率达96.06%,并且该模型参数量仅有EfficientNet v2的6.6%。该模型能有效识别棉花病虫害且更便于部署在移动设备上,以实现对棉花病虫害图像实时、精确地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病虫害 ESSKNet 知识蒸馏 图像分类 SK-Attention ShuffleNet v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oBERTa多特征融合的棉花病虫害命名实体识别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东亚 白涛 +3 位作者 香慧敏 戴硕 王震鲁 陈珍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1,共10页
针对棉花病虫害文本语料数据匮乏且缺少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语料库,棉花病虫害实体内容复杂、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等问题,构建了包含11种类别的棉花病虫害中文实体识别语料库CDIPNER,提出了一种基于RoBERTa多特征融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 针对棉花病虫害文本语料数据匮乏且缺少中文命名实体识别语料库,棉花病虫害实体内容复杂、类型多样且分布不均等问题,构建了包含11种类别的棉花病虫害中文实体识别语料库CDIPNER,提出了一种基于RoBERTa多特征融合的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该模型采用掩码学习能力更强的RoBERTa预训练模型进行字符级嵌入向量转换,通过BiLSTM和IDCNN模型联合抽取特征向量,分别捕捉文本的时序和空间特征,使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将抽取的特征向量进行融合,最后利用CRF算法生成预测序列。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棉花病虫害文本中命名实体的识别精确率为96.60%,召回率为95.76%,F1值为96.18%;在ResumeNER等公开数据集上也有较好的效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识别棉花病虫害命名实体且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虫害 RoBERTa模型 命名实体识别 多特征融合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