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兵急进高海拔地区早期心理反应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刘燕 王福领 +7 位作者 崔建华 李媛 刘福玉 赵群 罗勇军 蒋春华 李潇潇 高钰琪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23-1025,共3页
目的探讨新兵急进高海拔地区早期心理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随机抽取80名新兵,跟随其从海拔1400m某地摩托化快速进驻4200m高原,并进行观察。分别在进驻前(G1组)、进驻后第7天(G2组)和第30天(G3组)三个阶段对其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测... 目的探讨新兵急进高海拔地区早期心理反应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随机抽取80名新兵,跟随其从海拔1400m某地摩托化快速进驻4200m高原,并进行观察。分别在进驻前(G1组)、进驻后第7天(G2组)和第30天(G3组)三个阶段对其用SCL-90量表进行心理测评。采用配对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与G1组比较,G2组躯体化、焦虑因子分值显著升高(P<0.05);人际关系敏感性、敌对及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与G1组比较,G3组躯体化因子分值显著升高(P<0.05);人际关系敏感性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与G2组比较,G3组敌对因子分值显著升高(P<0.05)且高于G2组;G3组躯体化和"其他"因子分值显著降低(P<0.05)。进驻后第一个星期躯体化、焦虑因子向消极方向发展,而人际关系敏感性、敌对、偏执因子向积极方向发展。驻留高原1个月,上述因子除人际关系敏感性外,全部或部分趋于恢复进驻前水平。结论新兵初进高原后众多心理因子均受到显著影响,这种影响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益的一面,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影响趋于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L-90量表 心理生理学 军事人员 高海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兵摩托化进驻4300m高原半年内习服状况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刘燕 赵群 +5 位作者 王福领 刘福玉 罗勇军 蒋春华 李潇潇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74-877,共4页
目的调查步兵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1周至半年习服状况,分析影响习服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从海拔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地区1周[109人,(19.71±1.46)岁]、1个月[122人,(19.63±1.29)岁]和半年[127人,(20.45±1.... 目的调查步兵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1周至半年习服状况,分析影响习服的主要因素。方法整群抽取从海拔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地区1周[109人,(19.71±1.46)岁]、1个月[122人,(19.63±1.29)岁]和半年[127人,(20.45±1.60)岁]的步兵为研究对象,以平原士兵为对照[358人,(19.66±1.55)岁]。测量脉搏(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最大摄氧量(VO2m ax)、血红蛋白(Hb),进行急性高原病症状评分,依据国家军用标准G JB4301-2002进行高原习服状况评价。结果从海拔1 400 m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原士兵1周初步习服者占84.40%;1个月基本习服者占90.16%;6个月达到完全习服者占88.98%。进驻高原1周和1个月未达到初步习服(15.6%)和基本习服(9.84%)的主要因素是HR和SBP高出标准规定的水平,进入高原半年后未达到完全习服标准(11.02%)的中主原因是Hb偏高,其中2人(1.57%)发生红细胞增多症(Hb≥210 g/L)。HR:初步习服和基本初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平原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低于初步基习服和基本初习服阶段(P<0.05)。SBP:初步习服阶段与基本习服阶段显著高于平原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低于对照、初步习服阶段与基本习服阶段(P<0.05)。DBP:各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Hb:各习服阶段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完全习服阶段显著高于初步习服阶段和基本习服阶段(P<0.05)。VO2max:基本习服组和完全习服组显著低于对照(P<0.05)。结论由1 400 m驻地摩托化进驻4 300 m高海拔地区士兵大多能较好地习服高原环境,在初步习服阶段应重点采取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措施以提高习服水平,进驻较长时间(半年)则应着重预防高原红细胞增多症,并采取综合措施提升高原官兵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士兵 习服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