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硫酸黄连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35
1
作者
耿东升
刘发
+1 位作者
刘学彬
杨永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用硫酸黄连素(berberinesulphate,BS)对小鼠的整体及离体试验,探索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BS10-4,10-5mol·L-1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人全血白细胞吞噬白葡萄球菌的功能...
用硫酸黄连素(berberinesulphate,BS)对小鼠的整体及离体试验,探索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BS10-4,10-5mol·L-1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人全血白细胞吞噬白葡萄球菌的功能;促进小鼠PMΦ产生IL-1;抑制脾细胞产生IL-2和抑制T和B淋巴细胞转化;25,50mg·kg-1加速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炭粒的廓清速率;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产生和足跖的DTH反应。提示BS可增强小鼠非特异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黄连素
吞噬作用
淋巴细胞转化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黄连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31
2
作者
蒋激扬
耿东升
+1 位作者
吐尔逊江.托卡依
刘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黄连素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性粒细胞趋化法、化学发光法、微酸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黄连素(berberine,Ber)对中性粒细胞及几种重要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5×10-5、5×10-4mol...
目的探讨黄连素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性粒细胞趋化法、化学发光法、微酸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黄连素(berberine,Ber)对中性粒细胞及几种重要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5×10-5、5×10-4mol·L-1明显抑制趋化因子ZAP(zymosan-activitedplas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抑制多形核白细胞酵母多糖诱导的化学发光;对白细胞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导致的化学发光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中磷脂酶A2(PLA2)的活性。在整体实验中,Ber30、60、90mg·kg-1,ig,可明显降低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Ber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产生活性氧的功能,抑制自由基产生,降低PLA2活性,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的产生等多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抗炎作用
趋化性
化学发光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硫酸黄连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
35
1
作者
耿东升
刘发
刘学彬
杨永新
机构
新疆
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新疆军区药材库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36-539,共4页
文摘
用硫酸黄连素(berberinesulphate,BS)对小鼠的整体及离体试验,探索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BS10-4,10-5mol·L-1可增强腹腔巨噬细胞(PMΦ)和人全血白细胞吞噬白葡萄球菌的功能;促进小鼠PMΦ产生IL-1;抑制脾细胞产生IL-2和抑制T和B淋巴细胞转化;25,50mg·kg-1加速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对炭粒的廓清速率;抑制小鼠血清溶血素的产生和足跖的DTH反应。提示BS可增强小鼠非特异免疫反应,抑制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
关键词
硫酸黄连素
吞噬作用
淋巴细胞转化
白细胞介素
Keywords
berberine sulphate
phgocytosis
lymphocyte transformation
hemolysins
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
interleukin 1
interleukin 2
分类号
R285.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67 [医药卫生—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连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
31
2
作者
蒋激扬
耿东升
吐尔逊江.托卡依
刘发
机构
新疆
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部药理学教研室
新疆军区药材库
新疆
医科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34-437,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黄连素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中性粒细胞趋化法、化学发光法、微酸滴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等,从细胞和分子水平观察黄连素(berberine,Ber)对中性粒细胞及几种重要炎症介质的影响。结果5×10-5、5×10-4mol·L-1明显抑制趋化因子ZAP(zymosan-activitedplasma)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抑制多形核白细胞酵母多糖诱导的化学发光;对白细胞系产生的羟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导致的化学发光亦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明显降低中性粒细胞中磷脂酶A2(PLA2)的活性。在整体实验中,Ber30、60、90mg·kg-1,ig,可明显降低大鼠炎症组织中PGE2的含量。结论Ber的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中性粒细胞趋化、产生活性氧的功能,抑制自由基产生,降低PLA2活性,减少炎症组织中PGE2的产生等多因素有关。
关键词
黄连素
抗炎作用
趋化性
化学发光
磷脂酶A2
Keywords
chemotaxis
chemiluminscence
phospholipase A_2
prostaglandin E_2
分类号
R285 [医药卫生—中药学]
R971.1 [医药卫生—药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硫酸黄连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耿东升
刘发
刘学彬
杨永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黄连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蒋激扬
耿东升
吐尔逊江.托卡依
刘发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