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单958在东北春玉米区生态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白彩云 李少昆 +3 位作者 张厚宝 柏军华 谢瑞芝 孟磊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96-302,共7页
为研究郑单958在东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充分发挥郑单958的生产潜力,本文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在北纬40°~48°、≥10℃活动年积温在2916~4380℃的东北玉米产区开展了郑单958的多点联网试验。结果表明,... 为研究郑单958在东北地区的生态适应性,确定其适宜的种植区域,充分发挥郑单958的生产潜力,本文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在北纬40°~48°、≥10℃活动年积温在2916~4380℃的东北玉米产区开展了郑单958的多点联网试验。结果表明,在东北春玉米区,吐丝至完熟期热量和降水与纬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郑单958的生育进程和产量因各地光热条件不同而表现出较大差异。其中,从播种到完熟/收获的全生育期天数、千粒重、产量均随纬度先增后减,出苗天数和出苗至吐丝天数随纬度北移而延长,吐丝至成熟天数随纬度升高而缩短。各试验点穗粒数与生态条件无显著关系,千粒重随纬度升高先增后减。郑单958高产主要出现在≥10℃活动年积温在3450~3700℃地区,当≥10℃活动年积温约低于3200℃时,不能正常生理成熟,千粒重明显下降。东北春玉米区气候条件差异显著,气象生态条件对郑单958千粒重的影响显著大于对穗粒数的影响,千粒重不同导致其在各地呈现不同的产量表现。在高纬度的低热量地区,造成郑单958减产的主要因素是吐丝至收获期的热量匮乏,依据郑单958对≥10℃活动年积温的响应制定了安全种植北界线,可为其安全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郑单958 生态适应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时空差异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王静 冯永忠 +1 位作者 杨改河 陈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95-200,共6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业碳循环过程,为该省的农作物布局,以及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山西省11个地区2000-2006年作物产量、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分... 【目的】分析山西省农业碳循环过程,为该省的农作物布局,以及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山西省11个地区2000-2006年作物产量、种植面积、农业投入等统计数据,对山西省各地区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碳源/汇进行了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现波动增加趋势,碳吸收总量从2000年的2 010万t增加到2003年的2 330万t,上升近11%,但从20世纪初期以后开始呈现下降趋势,从2003年的2 330万t下降到2006年的2 230万t;2006年运城和临汾主要以小麦碳吸收为主,其余各市都以玉米碳吸收为主,其中玉米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增长趋势,稻谷、高粱的碳吸收量和单位面积碳吸收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山西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排放总量从2000年以来呈逐渐增加趋势,增长了8.8%;估算的3种主要碳排放途径中,肥料生产导致的间接碳排放所占比例较大,增速较快,增长近13%,农业机械生产和灌溉过程碳排放变化不大;2006年山西晋城和运城的碳排放量最高,都达到了碳排放总量的22%,单位面积碳排放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3)山西省农田主要碳吸收量大于主要途径碳排放量。【结论】山西省农田作物具有较大的碳吸收功能,其中小麦和玉米的农田碳吸收功能较强,但其碳排放的增速也很明显,说明山西省农业投入的增加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削弱了农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西省 农田生态系统 碳吸收 碳排放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棉花叶片叶绿素浓度 被引量:52
3
作者 王克如 李少昆 +4 位作者 王崇桃 杨蕾 谢瑞芝 高世菊 柏军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4-40,共7页
运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棉花叶片颜色特征,建立棉花叶片叶绿素测定模型。研究表明:(1)RGB颜色系统的B/R、色度坐标b、b/r值及HIS彩色系统中的饱和度S值均与棉叶叶绿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用于测定叶片叶绿素浓度;(2)棉花叶... 运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棉花叶片颜色特征,建立棉花叶片叶绿素测定模型。研究表明:(1)RGB颜色系统的B/R、色度坐标b、b/r值及HIS彩色系统中的饱和度S值均与棉叶叶绿素含量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可用于测定叶片叶绿素浓度;(2)棉花叶片正、背面RGB、HIS颜色系统的颜色特征值与叶绿素浓度的相关性高度一致,且叶片背面的颜色特征值与叶绿素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更高;(3)基于机器视觉技术建立和筛选出了6组棉叶叶绿素含量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在7.8%~13.65%之间。为棉花生长的快速监测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视觉 RGB HIS 棉花叶片 叶绿素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成像光谱仪的冬小麦苗期冠层叶绿素密度监测 被引量:24
4
作者 谭海珍 李少昆 +7 位作者 王克如 谢瑞芝 高世菊 明博 于青 赖军臣 刘国庆 汤秋香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12-1817,共6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MSI200型成像光谱仪对冬小麦苗期叶绿素密度进行遥感监测,并与ASD Fieldspc FR2500型非成像地物光谱仪测定数据相比。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所得R720、FD660、FD550、TCARI、GNDVI、PPR(550,450)、NRI等光谱特征参量均与叶... 利用自主研发的MSI200型成像光谱仪对冬小麦苗期叶绿素密度进行遥感监测,并与ASD Fieldspc FR2500型非成像地物光谱仪测定数据相比。结果表明,两种仪器所得R720、FD660、FD550、TCARI、GNDVI、PPR(550,450)、NRI等光谱特征参量均与叶绿素密度显著相关,拟合度较高,说明MSI200型成像光谱仪测定的作物光谱数据是可靠的。对筛选出的模型进行检验,ASD Fieldspc FR2500模型的预测精度达86.61%~92.79%,MSI200达91.26%~95.54%,其中PPR对叶绿素密度预测精度最高,RMSE分别为0.8391和0.0979。与传统非成像地物光谱仪相比,成像光谱仪能够提取纯冠层光谱信息,所得模型精度高、误差小,筛选的植被指数和特征波段对于航天、航空遥感器的定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苗期 冠层 叶绿素密度 MSI200型成像光谱仪 ASD Fieldspc FR2500型非成像地物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码相机和成像光谱仪估测棉花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方永 王克如 +2 位作者 李少昆 陈兵 陈江鲁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981-1989,共9页
实时、无损监测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对诊断棉花生理状况和氮肥精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相机2种可见光传感器,分析和比较了光谱和颜色参数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关系,并且确立了其定量... 实时、无损监测棉花叶片的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对诊断棉花生理状况和氮肥精确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相机2种可见光传感器,分析和比较了光谱和颜色参数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关系,并且确立了其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不同传感器对叶绿素和氮素最敏感的波段分别为R710和R;光谱指数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相关性比原始光谱好,而且以蓝光和红光波段组成的差值指数(DI和R-B)的预测能力最佳;DI所建棉花叶片Chla+b、Chla、Chlb、N和SPAD读数的预测模型的预测误差分别为0.0058、0.0050、0.0018和2.3002mgg-1和4.9736(分别为均值的18.39%、19.47%、30.33%、11.69%和8.45%),预测精度R2分别为0.7965、0.7582、0.6608、0.7019和0.7338;R-B所建模型的预测性比DI差,对Chla+b的预测精度最高(R2=0.7400),而预测Chlb的精度最低(R2=0.5653)。基于CIE1976L*a*b*颜色模型的颜色参数b*和HSI颜色模型的S是2种传感器与叶绿素、氮素浓度和叶色关系较好的颜色参数;b*对叶绿素、氮素浓度和SPAD读数的预测能力稍逊于DI,预测误差和精度都与DI的比较接近;而饱和度S值的预测RRMSE最大,整体预测精度小于0.62。因此,可以利用可见光成像传感器的光谱和颜色参数估测棉花叶片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叶片 光谱指数 颜色参数 叶绿素 氮素 SPAD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棉花冠层高光谱特征研究 被引量:31
6
作者 王克如 潘文超 +4 位作者 李少昆 陈兵 肖华 王方永 陈江鲁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68-1872,共5页
棉花精准生产对于无损、快速的植株氮含量监测技术有迫切需求。研究棉花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植株氮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棉株氮素的无损监测。通过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试验,采集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冠层植株氮含量,分析不... 棉花精准生产对于无损、快速的植株氮含量监测技术有迫切需求。研究棉花冠层光谱特征及其与植株氮含量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实现棉株氮素的无损监测。通过连续两年不同施氮量试验,采集棉花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冠层植株氮含量,分析不同氮肥处理下棉花冠层高光谱特征及其与棉株氮含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棉株氮含量与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波段(400-700 nm)显著负相关,在近红外700-1 300 nm波段显著正相关,而在短波红外1 300-1 800 nm波段的相关性较为复杂。冠层尺度下,在棉花整个生育阶段,可见光波段均为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而近红外波段仅在盛铃期是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短波红外波段仅在盛蕾期是棉株氮含量的敏感波段。利用不同时期棉株氮素敏感波段可以构建棉株氮素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冠层 高光谱 氮素敏感波段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害胁迫下棉花叶片色素含量高光谱遥感估测研究 被引量:25
7
作者 陈兵 李少昆 +3 位作者 王克如 王方永 肖春华 潘文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1-425,共5页
通过小区和大田同步调查棉花黄萎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病叶光谱及其色素含量。将病叶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及相应的特征参数与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病叶色素含量估测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病叶叶绿素a,b及a+b含量可见光反射率、与... 通过小区和大田同步调查棉花黄萎病,在不同生育期测定病叶光谱及其色素含量。将病叶光谱反射率、一阶微分及相应的特征参数与色素含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病叶色素含量估测模型并检验。结果表明:病叶叶绿素a,b及a+b含量可见光反射率、与一阶微分光谱在蓝边、黄边和红边处与除红边振幅(Dr)外的其他光谱特征参数间均达极显著相关。转换叶绿素吸收反射指数(TCARI)和新建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702,758])对叶绿素a,b及a+b含量的估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均小于1.3%。考虑到NDVI[702,758]建立的模型更实用,可做为病叶叶绿素a,b和a+b含量的最佳估测模型。研究结果对高光谱信息定量估测病害棉叶色素含量,对利用高光谱监测棉花长势及病害影响评价均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害胁迫 高光谱 色素含量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数字图像估测棉花叶面积指数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方永 王克如 +5 位作者 李少昆 肖春华 王琼 陈江鲁 金秀良 吕银亮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3090-3100,共11页
通过3a不同种植密度、品种、施氮量和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棉花不同的生育期用数码相机、LAI-2000冠层仪和线性光量子传感器采集数据并进行破坏性取样测定,分析图像透光率的有效性和建立LAI估测模型,进而对图像方法、LAI-2000和破坏性取... 通过3a不同种植密度、品种、施氮量和灌水量的田间试验,在棉花不同的生育期用数码相机、LAI-2000冠层仪和线性光量子传感器采集数据并进行破坏性取样测定,分析图像透光率的有效性和建立LAI估测模型,进而对图像方法、LAI-2000和破坏性取样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1)在太阳高度角最大且变化最小的正午时段,数码相机测量的图像透光率与线性光量子传感器测量的冠层透光率较一致且相对稳定。(2)图像透光率能反映除吐絮期以外各时期的冠层透光状况,但是当LAI大于5时图像透光率出现饱和。(3)综合分析2009和2010年数据,建立了图像透光率估测LAI的模型(R2=0.8438,SE=0.5605);利用2007年独立试验资料检验估测模型的性能,模型检验的拟合度较高(R2=0.8767)且预测误差较小(RMSE=0.4305),当LAI>5时模型的预测能力降低。(4)数字图像、LAI-2000和破坏性取样3种方法测量的LAI值之间均呈现显著的线性相关(R2>0.85),但是图像透光率的饱和性致使当LAI>5时明显低估叶面积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面积指数 数字图像 透光率 LAI-20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兵 李少昆 +3 位作者 王克如 柏军华 隋学艳 白彩云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3,共7页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作为一种快速监测手段已经被运用到作物病虫害监测中。本文阐述了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其技术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产应用中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本...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遥感作为一种快速监测手段已经被运用到作物病虫害监测中。本文阐述了作物病虫害遥感监测的基本原理及特点,重点介绍了国内外在其技术方法上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生产应用中的技术流程。进一步分析了当前本领域研究中的难点,展望了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棉花病虫害遥感监测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 病虫害 遥感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光谱红边参数监测黄萎病棉叶叶绿素和氮素含量 被引量:20
10
作者 陈兵 韩焕勇 +7 位作者 王方永 刘政 邓福军 林海 余渝 李少昆 王克如 肖春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分析感染病害棉叶叶绿素(Chl)含量和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病情加重, 棉叶Chl a、Chl b、Chl a+b和LNC... 以黄萎病胁迫下棉花叶片为试验材料, 分析感染病害棉叶叶绿素(Chl)含量和氮素含量(LNC)与光谱红边参数间的关系, 建立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的光谱红边参数诊断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病情加重, 棉叶Chl a、Chl b、Chl a+b和LNC逐渐减小, 其中Chl a下降最快, Chl b下降最慢;(2)黄萎病叶片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区(400~700 nm), 近红外光区(700~1300 nm)和短波红外光区(1300~2500 nm)呈现逐渐上升趋势, 在520~680 nm间达极显著(P〈0.01);光谱吸收率在可见光区和短波红外光区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 达极显著(P〈0.01), 在近红外光区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3)病害棉叶红边位置(REP)、红边振动幅(Dr)、红谷位置(Lo)、红边深度(Depth672)和红边面积(Area672)的值均减小, 红边宽度(Lwidth)的值增加, 且Area672减小的幅度最大, Dr减小的幅度最小, Lwidth增加的幅度较大;(4)病害棉叶Chl a含量、Chl b含量、Chl a+b含量和LNC均与红边参数REP、Lo、Depth672和Area672呈极显著正相关, 与Lwidth呈极显著负相关, 与Dr未达显著相关;(5)利用红边参数建立的棉叶Chl含量和LNC的诊断模型均达极显著(P〈0.01), 其中以Area672为自变量建立的病害棉叶Chl a、Chl a+b和LNC的诊断模型和Lo为自变量建立的Chl b诊断模型的精度最高, 能很好的诊断病害棉叶Chl含量和L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害胁迫 高光谱 叶绿素含量 氮素含量 诊断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两种近地可见光成像传感器估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状况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方永 王克如 +6 位作者 李少昆 高世菊 肖春华 陈兵 陈江鲁 吕银亮 刁万英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39-1048,共10页
作物叶片含氮量是作物长势监测、产量及品质估测的重要依据,实时、无损地监测植株体内氮素营养状况有助于棉花氮肥的正确施用。本研究比较2种近地可见光传感器的光谱和颜色信息用于监测棉花氮素营养的能力,确定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 作物叶片含氮量是作物长势监测、产量及品质估测的重要依据,实时、无损地监测植株体内氮素营养状况有助于棉花氮肥的正确施用。本研究比较2种近地可见光传感器的光谱和颜色信息用于监测棉花氮素营养的能力,确定MSI200成像光谱仪和数码相机监测棉花冠层叶片氮含量最佳的波段、光谱指数和颜色参数并建立估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可见光波段,冠层反射率随着冠层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叶片含氮量的光谱敏感波段主要位于绿光和红光区域;与棉花冠层叶片含氮量的拟合效果最好的2种传感器的光谱指数为差值指数DI(R580,R680)和G-R,而颜色参数则分别为b*和H,同一传感器以光谱指数的拟合效果优于颜色参数,不同传感器以MSI200数据的拟合效果优于数码相机;利用独立试验资料检验所建模型的估测性能表明,差值指数对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的预测能力优于比值指数和归一化差值指数,DI(R580,R680)和G-R所建模型的估测精度最高,分别为0.8131和0.7636。因此,利用数码相机和MSI200型成像光谱仪可以定量估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冠层 叶片含氮量 成像光谱仪 数码相机 光谱指数 颜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少昆 谭海珍 +3 位作者 王克如 肖春华 谢瑞芝 高世菊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02-307,共6页
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概述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的发展过程,对国内外运... 遥感是实现农田作物快速、无损监测的重要手段,利用遥感技术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对籽粒蛋白质含量进行预测对于指导小麦后期氮素调控、实现分类收获和按质收购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概述了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检测方法的发展过程,对国内外运用遥感技术监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提出的敏感波段、光谱特征参量、反演模型及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通过分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在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方面应重点解决的问题,并展望了该技术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遥感 监测 籽粒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胁迫下棉叶光谱特征及其遥感估测 被引量:14
13
作者 陈兵 王克如 +3 位作者 李少昆 竞霞 陈江鲁 苏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3093-3097,共5页
在棉蚜危害棉花的主要生育期测试蚜害后不同严重度叶片的理化参数和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蚜害棉叶理化参数和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蚜害棉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了蚜害棉叶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蚜害棉叶的理化参数和... 在棉蚜危害棉花的主要生育期测试蚜害后不同严重度叶片的理化参数和光谱,分析并比较了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蚜害棉叶理化参数和光谱反射率特征,确定了蚜害棉叶光谱敏感波段,建立了蚜害棉叶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蚜害棉叶的理化参数和光谱特征明显,蚜害棉叶平均厚度,含水量,温度和叶片CHL.b均增加,叶片而平均CHL.a,CHL.a+b和Cars含量减少。不同时期、不同品种蚜害棉叶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均表现先升后降的特征,但不同品种蚜害棉叶在近红外波段反射率不同。434~727和648nm可分别作为蚜害棉叶的光谱敏感波段和最佳波段。基于敏感波段建立的蚜害棉叶遥感估测模型均达到显著相关,其中以(R1589-R648)/(R1589+R648)为自变量建立的估算模型精度最高,相对误差最小(0.128),可作为蚜害棉叶严重度最佳识别模型。该研究为遥感大面积监测棉花蚜虫提供了理论依据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蚜虫 光谱特征 识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M影像光谱指数的棉花病害严重度估测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兵 李少昆 +5 位作者 王克如 苏毅 陈江鲁 金秀良 吕银亮 刁万英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51-457,共7页
通过获取多时相试验区TM影像和大田同步调查棉花黄萎病,将TM影像光谱指数与病害严重度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棉花病害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病害严重度的增加,TM影像光谱指数B2,B4,SATVI,OSAVI,MSAVI,TSAVI,SVNSWI,SNSWIa,SNSWIb,SVN... 通过获取多时相试验区TM影像和大田同步调查棉花黄萎病,将TM影像光谱指数与病害严重度进行相关分析,建立棉花病害严重度估测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病害严重度的增加,TM影像光谱指数B2,B4,SATVI,OSAVI,MSAVI,TSAVI,SVNSWI,SNSWIa,SNSWIb,SVNI,DNSIa,DNSIb,NDSWIa,NDSWIb,RNSWIa,RNSWIb,DVNI,EVI,TVI,SAVI,DVI,NDVI,RVI和PVI逐渐减小,B1,B3,B7和RI逐渐增加,NDGI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而B5呈现先降后增的趋势.病害严重度与TM影像光谱指数B1,B3和RI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B4,OSAVI,MSAVI,TSAVI,SVNSWI,SNSWIa,SNSWIb,SVNI,DNSIa,DNSIb,NDSWIa,NDSWIb,RNSWIa,RNSWIb,DVNI,EVI,TVI,NDGI,SAVI,DVI,NDVI,RVI和PVI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ATVI呈显著负相关,与B2,B5和B7均未达显著相关.建立的8个TM影像光谱指数估算棉花黄萎病模型均通过显著性检验,且以DVI和DNSIb为自变量的线性模型精度最高,表明利用多时相TM卫星影像光谱指数进行棉田病害定量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病害严重度 TM影像 光谱指数 估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卫星遥感监测——以TM卫星影像为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兵 王克如 +9 位作者 李少昆 肖春华 王方永 苏毅 唐强 陈江鲁 金秀良 吕银亮 刁万英 王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研究TM卫星影像最佳时相(单一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诊断和分类的技术与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区多时相卫星影像及准同步地面调查数据,从中优选病... 研究TM卫星影像最佳时相(单一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诊断和分类的技术与方法,为棉花生产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对促进棉田均衡增产、增效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分析试验区多时相卫星影像及准同步地面调查数据,从中优选病害棉田卫星影像诊断的最佳波段和时相,对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并地面验证。结果表明,棉花的关键生育期,健康与病害棉田在TM影像上明显不同,由此建立病害棉田解译标志是可行的,TM4波段可作为病害棉田卫星监测的最佳波段,棉花盛铃期(7月下旬至8月中旬)可作为黄萎病卫星监测的最佳时相。基于上述分析,在病害发生的最佳时相,利用平行六面体监督分类方法将示范区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划分为健康、轻病和重病棉田,其中2年病害棉田的面积分别占29%和23%。2年黄萎病疑似病害棉田分类结果的总体精度和Kappa系数均高于85%。进一步制作的棉花病田专题图也很好地反映了棉田内部的病害情况。因此,可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进行棉花黄萎病疑似病田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黄萎病 多时相 TM卫星 遥感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棉花长势参数监测 被引量:13
16
作者 金秀良 李少昆 +8 位作者 王克如 肖春华 王方永 陈兵 陈江鲁 吕银亮 刁万英 王琼 王楷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3-77,共5页
通过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生物量和LAI(叶面积指数)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建立棉花生物量和LAI光谱估算模型。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与棉花LAI和生物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光谱... 通过小区棉花密度和水分对比试验,分析不同密度和水分处理的棉花整个生育期生物量和LAI(叶面积指数)与高光谱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建立棉花生物量和LAI光谱估算模型。选取的所有植被指数与棉花LAI和生物量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光谱参量NDVI(890,670)与LAI的相关性和光谱参量Height(920)与生物量相关性最好,用这2个参量与生物量建立棉花长势估测模型,其决定系数分别为0.804 0和0.760 9,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91 5和0.315 2,利用光谱特征参数可以有效地监测棉花整个生育期的长势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LAI 生物量 植被指数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棉花冠层光谱的土壤氮素监测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潘文超 李少昆 +7 位作者 王克如 肖华 陈兵 王方永 苏毅 陈江鲁 赖军臣 黄芳德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0-76,共7页
通过连续2年小区氮肥试验,在棉花不同生育期采集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土壤氮含量,分析棉花冠层高光谱参数与土壤氮含量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植株冠层光谱的土壤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 通过连续2年小区氮肥试验,在棉花不同生育期采集冠层高光谱数据并同步测定土壤氮含量,分析棉花冠层高光谱参数与土壤氮含量间的关系,建立基于植株冠层光谱的土壤氮含量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壤全氮含量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且差异显著;基于棉花不同时期冠层光谱构建的14种光谱参量与土壤氮含量间的相关性有显著差异。其中,利用冠层光谱参数P_Area1100、Depth980、Area672、PPR(550,540)建立的土壤氮含量监测模型分别在蕾期、花期、铃期、吐絮期4个关键生育期对土壤氮含量的预测均达到了较高的精度,能够很好地反映棉花土壤氮素营养状况。利用植株冠层光谱参数可以很好地监测土壤氮素营养,说明利用植株冠层光谱方法监测土壤氮含量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冠层光谱 土壤含氮量 高光谱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花叶片厚度的高光谱测试方法 被引量:8
18
作者 隋学艳 李少昆 +5 位作者 张晓冬 朱振林 柏军华 王方永 明博 白彩云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266,共5页
植物叶片厚度的变化能够指示植物生长状态的改变,为了实时、活体、无损地获取叶片厚度,该研究以棉花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DPS、Origin统计分析软件分析84组光谱数据与叶片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厚度在可见光350~369nm... 植物叶片厚度的变化能够指示植物生长状态的改变,为了实时、活体、无损地获取叶片厚度,该研究以棉花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DPS、Origin统计分析软件分析84组光谱数据与叶片厚度的相关性。研究表明,光谱反射率与叶片厚度在可见光350~369nm及664~689nm2个较窄区域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在红外917~1884、2048~2380nm2个区域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总体相关程度红外波段高于可见光波段。红边参数与叶片厚度的相关性不高,24个形状参数与厚度达到了极显著相关水平,其中,中心为980nm的吸收谷面积与叶片厚度相关度最高,相关系数为0.848。分别用反射率、植被指数、光谱形状参数建立并测试3个估算模型,相对误差最高为7.4%,均方根差最高为0.051mm。结果表明利用高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叶片厚度的快速、活体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参数提取 测量 叶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胁迫条件下棉花叶片光谱特征及其识别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兵 王琼 +2 位作者 肖春华 林海荣 邹楠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4-73,共10页
对不同胁迫条件下棉叶光谱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可为棉花胁迫类型识别提供理论依据。以田间获取的9种胁迫棉叶为材料,对9种胁迫叶片进行光谱测试,分析各自光谱特征差异,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识别。结果表明:黄萎病、枯萎病、干旱、缺氮、红... 对不同胁迫条件下棉叶光谱特征进行比较研究,可为棉花胁迫类型识别提供理论依据。以田间获取的9种胁迫棉叶为材料,对9种胁迫叶片进行光谱测试,分析各自光谱特征差异,对其进行定性定量的识别。结果表明:黄萎病、枯萎病、干旱、缺氮、红蜘蛛和角斑病棉叶光谱反射率形状和大小在全波段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蚜虫、冻害和盐害均变化较小。9种胁迫棉叶的光谱"绿峰"和"红边"均具有"单峰"现象,其中黄萎病、干旱、缺氮、枯萎病、红蜘蛛和角斑病2个"单峰"峰值均减小,"单峰"位置均发生"蓝移",而蚜虫、冻害和盐害基本不变。蚜虫棉叶的吸收波段位置、吸收深度、吸收面积略微增加,其他胁迫均减小,蚜虫棉叶吸收宽度略微减小,冻害棉叶吸收宽度基本不变,盐害棉叶吸收宽度先增后减,其他胁迫棉叶的吸收宽度均增加。不同胁迫棉叶的14个光谱特征参数表现出一定的规律,建立相应的判别式可有效对不同胁迫棉叶进行准确识别。因此,利用光谱技术进行棉花叶片不同胁迫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叶片 胁迫 高光谱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种植制度利用MODIS数据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 被引量:5
20
作者 隋学艳 朱振林 +3 位作者 李少昆 明博 张晓冬 孙肖青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25-229,共5页
为了及早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山东省种植制度,将山东省冬小麦划分为"机播冬小麦—玉米"和"人工撒播冬小麦—水稻"两种类型,利用MODIS影像数据,分析冬小麦播种后、越冬期前... 为了及早获取冬小麦种植面积,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该文基于山东省种植制度,将山东省冬小麦划分为"机播冬小麦—玉米"和"人工撒播冬小麦—水稻"两种类型,利用MODIS影像数据,分析冬小麦播种后、越冬期前冬小麦、大蒜、温室蔬菜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值特征,结合9月中旬前茬作物NDVI特征建立当年机播冬小麦提取条件;鉴于稻茬麦播种后、越冬前的光谱特征与温室蔬菜光谱特征极为相似,则在水稻种植区利用拔节期冬小麦生物量迅速增长的特点提取上一年稻茬麦种植面积,由于"人工撒播冬小麦—水稻"这种耕作模式在山东特定地区较为固定,因此将上一年稻茬麦面积作为当年稻茬麦种植面积;合并两种类型冬小麦面积,用284组定位点数据对提取结果进行检验,精度达到了94.01%,结果表明:于越冬期前提取冬小麦种植面积是可行的,提取时间较利用拔节期NDVI值方法提前4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农作物 分类 山东省 冬小麦 稻茬麦 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