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转基因抗虫棉研究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2
1
作者 李保成 陈红 +1 位作者 宋庆平 王林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5-17,共3页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 针对目前转基因抗虫棉抗性的强度、持久性、时空性等问题,提出了筛选广谱性抗虫基因、培育转多基因抗虫棉、采用特异启动子调控外源抗虫基因在棉株体内的高效表达、培育多种类型的单抗品种轮换种植或混系种植、加强抗性预防与治理等措施以提高转基因抗虫棉抗虫性和持久性的建议,从而为转基因抗虫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现状 广谱性抗虫基因 特异启动子 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杂交棉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4
2
作者 赵海 孔宪良 侯新河 《新疆农垦科技》 2007年第1期51-52,共2页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棉花播种面积约533.3万hm^2,杂交棉推广面积约占棉花播种面积的20%左右。2006年新疆杂交棉推广面积约1.8万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3%左右。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 1 新疆杂交棉生产发展现状及特点 我国棉花播种面积约533.3万hm^2,杂交棉推广面积约占棉花播种面积的20%左右。2006年新疆杂交棉推广面积约1.8万hm^2,占棉花播种面积的3%左右。2002年新疆审定了第一个自育的杂交棉品种新陆早14号,该品种早熟性好、丰产性强,重点利用F2代。在新疆、甘肃早熟棉区迅速推广种植,至2005年累积推广种植面积达1.2万hm^2,增产幅度在8%-15%。2003年新疆兵团引进内地杂交棉品种标杂A1,2003至2005年推广种植2000hm^2,皮棉产量较当地推广品种新陆早13号增产30%以上。2006年播种面积在6000hm^2以上。随着杂交棉在新疆的推广应用,使新疆的棉花单产大幅提高,棉农植棉效益不断增加。杂交棉深受各植棉单位的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杂交棉的产量、品质、抗病性及早熟性等综合性状好,已经被新疆兵团各植棉单位认可,兵团要实现“十一五”末棉花单产150kg的目标,发展杂交棉产业已势在必行。新疆兵团的组织管理体制,有利于杂交棉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棉品种 新疆兵团 播种面积 产存 新陆早13号 推广种植 种植面积 皮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瓜种子纯度种植鉴定技术
3
作者 王瑛 张新建 《种子科技》 2001年第6期357-358,共2页
关键词 西瓜 种子纯度 种植 鉴定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贮专用型玉米种植密度对单株和群体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婷 陈树宾 +6 位作者 王友德 郭斌 段震宇 刘志刚 秦廷建 徐斌 张丽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6-178,共3页
通过2002~2003年对青贮专用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变化的研究,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青贮专用型玉米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 通过2002~2003年对青贮专用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下,单株和群体叶面积、干物质积累及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变化的研究,探讨单株和群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结果表明:青贮专用型玉米只有保持单株和群体之间的平衡,即在一定的密度下保持较高的单株生产力,方能获得高产稳产。青贮玉米适宜密度为6.75×104~8.25×104株/hm2,青贮玉米营养体产量最高达91125 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专用型玉米 种植密度 单株效应 群体效应 叶面积 干物质积累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3号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胜利 孔新 +3 位作者 战勇 李玉梅 侯新河 张平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高油大豆 新品种 种植面积 早熟大豆 大豆生产 阿勒泰地区 公路沿线 优质大豆 育种单位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南疆早中熟陆地棉区试品种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娟 张朝晖 +2 位作者 刘金山 李天义 田西京 《新疆农垦科技》 2017年第9期9-11,共3页
本文运用灰色关联度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6年参加区试的13个棉花品种,从高产、早熟、优质3个方面共14个性状进行了分析。综合评定结果表明,南A6表现最优,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其次为南A4、南A5,分别位居第二和第三。
关键词 灰色关联度 棉花 区域试验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勒泰地区哈密瓜主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
7
作者 杨桂珍 张亚琳 张丽华 《新疆农垦科技》 2001年第3期35-37,共3页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哈密瓜病害进行的田间调查 ,室内镜检诊断 ,提出了哈密瓜病害的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着重分析了种子、土壤、耕作及茬口、温度、湿度与哈密瓜病害发生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对细菌性叶斑病、炭疽病、蔓枯...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哈密瓜病害进行的田间调查 ,室内镜检诊断 ,提出了哈密瓜病害的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着重分析了种子、土壤、耕作及茬口、温度、湿度与哈密瓜病害发生的关系 ,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同时还对细菌性叶斑病、炭疽病、蔓枯病、霜霉病、疫霉病这几种哈密瓜病害的识别与防治措施作了详细的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密瓜 病害识别 发生规律 生态防治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