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兵团塑料暖棚羊舍的设计及应用
1
作者 杨红卫 李宏健 +1 位作者 王英姿 濮方德 《中国草食动物》 2006年第z1期207-209,共3页
  随着兵团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塑料暖棚养羊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塑料暖棚在养羊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从而提高了舍内温度,改善了羊的生产环境条件,减少了死亡,提高了羔羊断奶体重,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推广塑料膜暖棚技术...   随着兵团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塑料暖棚养羊技术也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塑料暖棚在养羊的应用,充分利用了光热资源,从而提高了舍内温度,改善了羊的生产环境条件,减少了死亡,提高了羔羊断奶体重,增加了经济效益.因此,推广塑料膜暖棚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军垦细毛羊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原代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奇 李宏建 +4 位作者 潘晓亮 张书信 崔艳霞 王振国 徐亚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8-32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新疆军垦细毛羊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案,为肾脏损伤引起的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5~8个月大的出栏细毛羊肾脏皮质,剪成1~2 mm3大小组块,分别采用传统组织块法和改良组织块法,在含15%~20%新生...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实用的新疆军垦细毛羊肾小管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案,为肾脏损伤引起的疾病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取5~8个月大的出栏细毛羊肾脏皮质,剪成1~2 mm3大小组块,分别采用传统组织块法和改良组织块法,在含15%~20%新生小牛血清的DMEM的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培养,无需研磨或使用酶和化学试剂,根据上皮细胞自身的生长特性,首次结合刮除法,相差消化法和差速贴壁法,分离纯化上皮细胞,再选用0.037 mm孔径网筛过滤除去肾小球上皮细胞,分离纯化培养肾小管上皮细胞,细胞免疫组化进行鉴定。【结果】改良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细胞贴壁早,生长快,处理时间短,减少了污染机率,提高了细胞培养效率,分离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纯度达90%以上,细胞呈多角形,鹅卵石状,折光性强,连接紧密,可传至第9代,免疫细胞化学(CK-18)染色鉴定为阳性。【结论】改良的组织块培养与传统的组织块培养以及常用的酶消化培养相比,经济、简单、不易污染,分离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活性高,纯度高,是一种高效、实用的细毛羊肾小管上皮细胞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原代培养 分离纯化 细毛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舍饲养羊寄生虫感染概况 被引量:6
3
作者 张艳艳 王正荣 +2 位作者 张鲁安 徐雪萍 薄新文 《草食家畜》 2018年第4期44-47,共4页
羊是新疆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养殖畜种,而寄生虫病是影响养羊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羊寄生虫病是在牧区普遍流行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放牧羊群的成年羊只最高感染率可达100%。养羊模式由自由放牧转为舍饲养殖,羊寄生虫病病原的感... 羊是新疆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养殖畜种,而寄生虫病是影响养羊业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疾病之一。羊寄生虫病是在牧区普遍流行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放牧羊群的成年羊只最高感染率可达100%。养羊模式由自由放牧转为舍饲养殖,羊寄生虫病病原的感染种类及动态也随之发生变化;因饲养环境的变化,羊感染寄生虫的优势虫种也发生变化,感染爆发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传统的寄生虫防控方法已不能满足目前养羊模式的需求。本文综述了新疆各地区近十年内羊感染寄生虫病的病原种类及感染概况,分析比较了放牧羊及舍饲羊感染寄生虫病的不同之处;并初步整理出了针对舍饲养羊模式下寄生虫病的防控措施,为舍饲羊场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舍饲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鲁安 李岩 +2 位作者 陈磊 靳亚平 李舵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117-119,共3页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新疆13个地区2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调查并开展了防制试验研究。结果在2001年前未使用疫苗的8个猪场全部有阳性存在,猪场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34.4%,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仍有16个规模化猪场出现... 应用血清学方法对新疆13个地区25个规模化猪场进行猪伪狂犬病调查并开展了防制试验研究。结果在2001年前未使用疫苗的8个猪场全部有阳性存在,猪场野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平均34.4%,使用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后仍有16个规模化猪场出现野毒感染抗体阳性,表明猪伪狂犬病是造成新疆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病的主要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 流行病学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专用青贮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措施与成效
5
作者 王婷 李永刚 +3 位作者 李岩 段震宇 李玉梅 桑志勤 《草食家畜》 2010年第3期63-64,共2页
本文全面叙述了新疆农牧区近几年来畜牧业发展中饲草料短缺和品质低下等问题。开展了专用青贮玉米高产创建活动,提高了专用青贮玉米的单产。总结了新疆专用青贮玉米高产创建活动的实践,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青贮玉米 高产 实践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规模化奶牛场5种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静 李岩 +3 位作者 范伟兴 袁立岗 齐亚银 蒲敬伟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4-27,共4页
为了解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3型病毒和牛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试验区奶牛场中未接种上述疫病疫苗的奶牛血清,对自... 为了解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副流感3型病毒和牛支原体的感染状况,本试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检测试验区奶牛场中未接种上述疫病疫苗的奶牛血清,对自然感染状况进行评估。结果表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2.5%(66/80),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8.8%(71/80),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82.5%(66/80),牛副流感3型病毒抗体平均阳性率为91.3%(73/80),牛支原体抗体平均阳性率86.3%(69/80);试验区牛场均存在2种~5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其中5种病原混合感染率为71.3%。结果显示在新疆地区部分规模化奶牛场中普遍存在上述5种病原的感染,且混合感染现象明显,奶牛生产中必须加强这些疫病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牛病毒性腹泻病毒 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 牛副流感3型病毒 牛支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思国 孙延鸣 +1 位作者 王振雄 张鲁安 《草食家畜》 2008年第4期48-50,共3页
采用LMT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三个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994头泌乳牛3976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81.9%,乳区阳性率为49.1%。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胎次以及有无卧床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 采用LMT法对新疆石河子地区三个规模化奶牛场泌乳牛群进行了隐性乳房炎检测,共检测994头泌乳牛3976个乳区。结果表明: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81.9%,乳区阳性率为49.1%。数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胎次以及有无卧床奶牛的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后乳区的隐性乳房炎感染率显著高于前乳区感染率(P<0.05),隐性乳房炎乳区发生数也明显影响当日产奶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规模化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洁琼 张鲁安 《草食家畜》 2016年第2期37-39,共3页
从新疆五个规模化牛场采集存在流产、死胎、弱犊、肺炎、腹泻等临床表现的牛血清522份和流产胎儿、犊牛鼻拭子等组织样品208份,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LISA抗体检测和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80.7﹪,... 从新疆五个规模化牛场采集存在流产、死胎、弱犊、肺炎、腹泻等临床表现的牛血清522份和流产胎儿、犊牛鼻拭子等组织样品208份,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ELISA抗体检测和实时荧光RT-PCR的方法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80.7﹪,实时荧光RT-PCR检测阳性率为10.7%。表明新疆规模化牛场存在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感染,需引起高度重视,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IBR的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实时荧光RT-PCR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4种家畜乳粉中脂肪酸含量和组成比较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陆东林 叶东东 +1 位作者 李景芳 徐敏 《草食家畜》 2017年第4期7-14,共8页
对新疆生产的牛、马、驴、双峰驼乳粉脂肪酸(FA)含量和组成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乳粉中FA含量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双峰驼乳粉、牛乳粉、马乳粉、驴乳粉,和4种家畜生乳中脂肪含量排序相一致。双峰驼乳粉短、中链FA所占比例显... 对新疆生产的牛、马、驴、双峰驼乳粉脂肪酸(FA)含量和组成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乳粉中FA含量按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双峰驼乳粉、牛乳粉、马乳粉、驴乳粉,和4种家畜生乳中脂肪含量排序相一致。双峰驼乳粉短、中链FA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牛、马、驴乳粉。马、驴乳粉硬脂酸所占比例显著低于牛、双峰驼乳粉。马、驴乳粉必需脂肪酸(EFA,亚油酸+α-亚麻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牛、双峰驼乳粉。马、驴乳粉的不饱和脂肪酸(USFA)/饱和脂肪酸(SFA)比值指数显著高于牛、双峰驼乳粉,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FA比值指数低于牛、双峰驼乳粉。4种乳粉中EFA占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的比例均在80%以上,马、驴乳粉EFA/PUFA比值指数高于牛、双峰驼乳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畜乳粉 脂肪酸 含量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羊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居农 刘红 +5 位作者 陈明辉 蒋烈戈 付维明 王天事 濮方德 杨洪伟 《中国草食动物》 2004年第z1期85-86,共2页
山区农场户养羊群 14 0只母羊中进行。分别于 2 0 0 1年 8月和 2 0 0 2年 3月埋植CIDR ,同时肌注PMSG 5 0 0u ,48~ 5 6小时后首次输精 ,同时静注LRH -A3 5 μg。试验结果 ,第一产 14 0只处理母羊产羔 2 3 1只 ,繁育率 165 % ,其中 :单... 山区农场户养羊群 14 0只母羊中进行。分别于 2 0 0 1年 8月和 2 0 0 2年 3月埋植CIDR ,同时肌注PMSG 5 0 0u ,48~ 5 6小时后首次输精 ,同时静注LRH -A3 5 μg。试验结果 ,第一产 14 0只处理母羊产羔 2 3 1只 ,繁育率 165 % ,其中 :单羔5 8胎 ,占 41 4% ,羔羊初生重平均为 5 5kg ,双羔 74胎 ,占 5 2 8% ,初生重平均为 4 5kg ,三羔 7胎 ,占 7 4% ,平均初生为2 9kg ,四羔 1胎 ,占 2 9% ,平均初生重为 2 6kg。羔羊生长结果表明 :羔羊成活率为 10 0 % ,生长期内平均日增重 2 99 7g(P >0 0 5 ) ,4月龄平均体重达到 3 0 80kg。第二产结果表明 ,选择的母羊经过诱导发情处理后 ,99只母羊第二产的繁殖率达到 3 7 7%。本试验 14 0只母羊一年两产的繁育率达到 2 0 2 3 7%。本试验结果证实 :采用母羊高频高效繁殖配套技术是提高母羊繁殖效率确实可行的技术措施。采用综合配套技术对母羊进行一年两产和当年母羔配种以大幅度提高母羊繁殖率技术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羊 高频高效 一年两产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鲁氏菌病诊断方法的比较分析及细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4
11
作者 叶锋 马晓菁 +3 位作者 李静 易新萍 谷文喜 钟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6年第2期66-68,92,共4页
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牛奶和血清各82份,应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复合抗原和国产抗原,分别对血清和奶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乳环凝集试验(MRT),用西班牙IELISA奶样检测试剂盒对奶样进行检... 采集疑似布鲁氏菌病感染的牛奶和血清各82份,应用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布鲁氏菌病诊断复合抗原和国产抗原,分别对血清和奶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T)、试管凝集试验(SAT)和乳环凝集试验(MRT),用西班牙IELISA奶样检测试剂盒对奶样进行检测,并对所有阳性奶样进行细菌分离与PCR鉴定。结果显示,国产抗原和复合抗原的RB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65.85%和92.68%,SA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52%和90.24%,MRT结果与奶样IELISA总体符合率分别为79.27%和80.49%。PCR和AMOS-PCR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结果表明,两种MRT抗原在血清和奶样检测中都存在漏检现象;从牛乳中分离到布鲁氏菌羊种3型,说明出现了跨种传播,应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诊断方法 比较 分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养羊羔羊超早期断奶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居农 刘振国 +6 位作者 杨永军 闫增平 刘卫东 季明远 濮红 王维群 杨志成 《中国草食动物》 2003年第z1期121-122,共2页
采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在3个工厂化高效养羊场对1.5万只羔羊进行超早期断奶和直线强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超早期断奶不仅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不合格羔羊的比率,提高了养羊的整体经济效益。实施羔羊... 采用羔羊早期断奶技术措施,在3个工厂化高效养羊场对1.5万只羔羊进行超早期断奶和直线强化培育。试验结果表明,超早期断奶不仅提高了羔羊的日增重,而且还大大降低了羔羊的死亡率和不合格羔羊的比率,提高了养羊的整体经济效益。实施羔羊超早期断奶对于提高母羊的繁殖率和当年母羔的繁殖率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养羊 超早期断奶 羔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新W株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磊 李岩 +6 位作者 张鲁安 冉多良 刘让 沙磊 张力 李静 陈少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4年第2期95-98,共4页
从新疆五家渠、石河子某猪场病死仔猪的大脑和内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 ( PRV)毒株 ,通过兔体接种、BHK-2 1细胞培养、理化特性测定、中和试验、实验兔和仔猪回归试验、电镜观察、PCR扩增及感染力测定 ,分离的病毒接种... 从新疆五家渠、石河子某猪场病死仔猪的大脑和内脏组织中分离到一株疑为猪伪狂犬病病毒 ( PRV)毒株 ,通过兔体接种、BHK-2 1细胞培养、理化特性测定、中和试验、实验兔和仔猪回归试验、电镜观察、PCR扩增及感染力测定 ,分离的病毒接种实验兔后发生奇痒并麻痹致死 ;BHK-2 1细胞培养盲传 4代出现典型细胞病变 ;电镜观察可见病毒粒子呈圆形并带有囊膜和纤突 ;回归兔出现典型奇痒症状 ,仔猪出现典型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分离的病毒能被 PR鄂 A株标准阳性血清中和 ;该病毒对氯仿、乙醚、酸、热敏感 ;PCR体外扩增可见其与鄂 A株在同一水平位置上有相同的电泳带 ;用 BHK-2 1细胞测定其毒价 TCID50 为 10 -1 0 .87/0 .1m L 根据此分离病毒株的上述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新W株 分离 鉴定 动物接种试验 细胞培养试验 电镜观察 PCR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复合微量元素添加剂缓释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玉福 郑经鸿 +4 位作者 宋志强 孙玉珍 黄占杰 郭晓 濮红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60-63,共4页
试验证明 ,绵羊复合微量元素缓释剂溶解速度均衡 ,在绵羊体内全部溶解需时 1 80~ 1 96天 ,缓冲容量大 ,无毒副作用 ,饲用安全可靠 ,生物效价高 ,投饲效果显著 ,能使幼龄羊体增重提高 1 5 .74%~ 31 .2 5 % ,体长和胸围生长分别提高 1 2... 试验证明 ,绵羊复合微量元素缓释剂溶解速度均衡 ,在绵羊体内全部溶解需时 1 80~ 1 96天 ,缓冲容量大 ,无毒副作用 ,饲用安全可靠 ,生物效价高 ,投饲效果显著 ,能使幼龄羊体增重提高 1 5 .74%~ 31 .2 5 % ,体长和胸围生长分别提高 1 2 .2 7%和 1 2 .1 1 % ,羊毛长度增加 1 0 .38% ,剪毛量提高 8.1 9% ,均达到显著水平 (P<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技术 绵羊 饲料添加剂 复合矿物质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多产疫苗对提高母羊双羔率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居农 张再清 +3 位作者 刘红 李炳齐 刘卫东 濮红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3年第4期8-9,共2页
采用3种多产疫苗对适龄母羊进行免疫多胎试验。试验分为4组:M苗(米非司酮多产疫苗)、P苗(黄体酮多产疫苗)、F苗(氟孕酮多产疫苗)和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疫苗与注射其它单位双羔苗)。结果表明,M苗、P苗、F苗、不注射疫苗自然对照组和注射其... 采用3种多产疫苗对适龄母羊进行免疫多胎试验。试验分为4组:M苗(米非司酮多产疫苗)、P苗(黄体酮多产疫苗)、F苗(氟孕酮多产疫苗)和对照组(不注射任何疫苗与注射其它单位双羔苗)。结果表明,M苗、P苗、F苗、不注射疫苗自然对照组和注射其它双羔苗对照组的母羊双羔率分别为6%、20%、26.6%、5%和2.5%,F苗和P苗的双羔率显著高于自然对照组和其它组双羔率(P<0.01)。分析了影响多产疫苗处理效果的因素以及开发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产疫苗 双羔率 综合技术 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母猪生产水平的研究
16
作者 王富连 李永刚 +3 位作者 王有道 朱文涛 李振亚 杨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5年第1期36-37,共2页
引进三江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杂交母猪(含梅山猪血缘50%)进行三元杂交,实行标准化饲养,百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猪2.15胎,1胎产活仔猪13头,头母猪年育成60日龄仔猪24.96头,1窝仔猪80日龄重205... 引进三江白猪、杜洛克、大约克夏猪作父本,与杂交母猪(含梅山猪血缘50%)进行三元杂交,实行标准化饲养,百头母猪平均年产仔猪2.15胎,1胎产活仔猪13头,头母猪年育成60日龄仔猪24.96头,1窝仔猪80日龄重205.36kg,头母猪年出栏肥猪22.29头,总瘦肉量841.75kg,饲料利用率3.2:1,提高了母猪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生产效益 杂交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全量的测定 被引量:21
17
作者 张英宣 张莉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6年第6期24-25,共2页
采用改进的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胡萝卜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在5.00~100m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
关键词 胡萝卜 类胡萝卜素 测定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虫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措施概述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旭 赵莉 +1 位作者 张壮志 张鲁安 《草食家畜》 2016年第6期21-25,共5页
综述包虫病的相关诊断技术和预防措施研究进展。以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包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包虫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随着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包... 综述包虫病的相关诊断技术和预防措施研究进展。以细粒棘球绦虫的生活史、包虫病的流行现状、包虫病的检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包虫病预防与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随着新的诊断技术的发展为包虫病的预防和控制奠定了基础,也使得包虫病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措施有了重大突破:同时包虫病预防疫苗在动物实验中也收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驱虫药物的更新与研发更加深入。目前,在中国包虫病大面积高发,国力民力有限,难以付出巨大的投入,也是控制工作中的主要制约因素,探索出简便易行、投入量少、收效快的防控技术措施,也急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 诊断方法 预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伪狂犬病病毒XIN-W株gD和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磊 赵铁柱 +1 位作者 张鲁安 李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1期66-70,88,共6页
根据已发表的PRVgD、gE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XIN W株相关的毒力基因gD、gE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经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全长为 12 0 9bp,1 743bp的gD、gE全基因序列 ,将它们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并转化JM1 ... 根据已发表的PRVgD、gE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XIN W株相关的毒力基因gD、gE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经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全长为 12 0 9bp,1 743bp的gD、gE全基因序列 ,将它们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并转化JM1 0 9,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与其他参考毒株的gD、gE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XIN W株与其它毒株相比 ,gD、g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99.3 % ,98.0 %~ 98.7%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 %~ 99.3 % ,97.1 %~ 98.1 %。不同的PRV毒株间gD、gE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遗传进化树显示 ,XIN W株和国内其它毒株起源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狂犬病病毒 GD基因 GE基因 序列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布鲁氏菌病三种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试验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文娟 李岩 +5 位作者 范伟兴 邓红江 张迎春 王述芬 郭亚莉 袁立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3年第6期40-41,共2页
采集440头奶牛血清,分别采用RBPT、SAT和cELISA检测布病非免疫抗体情况,结果采用RBPT和SAT检测的阳性率为2.5%,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率为100%,采用c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为4.1%,其RBPT的结果符合率为98.4%。本结果表明c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 采集440头奶牛血清,分别采用RBPT、SAT和cELISA检测布病非免疫抗体情况,结果采用RBPT和SAT检测的阳性率为2.5%,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率为100%,采用cELISA检测的阳性率为4.1%,其RBPT的结果符合率为98.4%。本结果表明c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可为本地区奶牛布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CELISA RBPT S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