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血清CC16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欣 董希玮 何艳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95-1497,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血清CC16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术中机械通气采用VCV模式。气腹前设定潮气量8...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策略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呼吸动力学和血清CC16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ASA分级为Ⅰ~Ⅱ级拟在全凭静脉麻醉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术中机械通气采用VCV模式。气腹前设定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气腹后通气方式分别为A组:潮气量12 mL/kg ,呼吸频率8次/min;B 组: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min;C 组:潮气量6 mL/kg,呼吸频率19次/min,I∶E =1∶2。观察并记录患者气腹前(麻醉后10 min),气腹后30 min,60 min的气道平台压力(Pplat)、气道峰压(Ppmax)和血清CC16,并计算出患者气腹前及气腹后各监测点胸肺静态顺应性Cst和动态顺应性Cdyn。结果:随着手术的进行,3组CC16值逐渐降低,在组内和组间各时间点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Ppmax、Pplat在气腹后均进行性升高(P <0.05),在气腹后30 min,气腹后60 min A 组、B组Ppmax、Pplat比C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患者气腹前后的 Cst 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A 组、B 组下降明显大于 C 组(P <0.05);3组患者气腹之后均出现Cdyn显著减小(P <0.05),且A组、B组下降明显大于C组(P <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中,气腹前潮气量8 mL/kg ,呼吸频率12次/ min ,气腹后分钟通气量增加15%,潮气量6 mL/kg ,呼吸频率19次/min 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合理的呼吸参数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动力学 腹腔镜手术 通气策略 气道压力 气腹 血清CC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