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玛河流域土壤和蔬菜汞分布特征与生态、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文新 陈勇 +3 位作者 齐誉 王卫 石磊 洪成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441-2450,共10页
采集玛河流域140份土壤和126株蔬菜样品进行汞含量分析,检测土壤矿物质成分,分析污染状况,探究表层土壤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探讨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汞含量最高,含量在0.001—0.901 mg·kg^(-1),平均值为0.187 m... 采集玛河流域140份土壤和126株蔬菜样品进行汞含量分析,检测土壤矿物质成分,分析污染状况,探究表层土壤汞空间分布特征和来源,探讨人体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汞含量最高,含量在0.001—0.901 mg·kg^(-1),平均值为0.187 mg·kg^(-1),是新疆背景值的11倍.土壤矿物成分相似,主要为石英、长石、伊利石、蒙脱石、方解石.富集系数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显示,除工业区严重富集外其余为中度到轻度富集,整体处于严重生态危害,形成了以化工园为中心的点—面污染.地统计学和多元统计学表明,研究区汞含量空间变异大,存在显著差异,化工园区汞含量最高,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其次是城市和农业区,主要受到城市生活垃圾和农药、交通的影响;人类活动罕见的山区和沙漠地区含量最低.健康风险评价表明,土壤汞对儿童和成人的非致癌风险(HI)均在可接受范围内,沙湾大型电解铝厂周围菊科蔬菜汞对人体造成非致癌风险,其余区域均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汞 蔬菜汞 富集系数 生态风险 人体健康风险 新疆玛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炔氢氯化反应中HgCl_2/蛭石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姜丽娜 黄歆 +4 位作者 吕凯 于峰 时运刚 李洪玲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59-563,共5页
为提高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寿命,考察改性条件对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表征方法对Hg Cl_2/蛭石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为提高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的寿命,考察改性条件对Hg Cl_2/蛭石催化乙炔氢氯化反应催化活性的影响,并用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镜、热重分析、X射线荧光分析等表征方法对Hg Cl_2/蛭石催化剂失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g Cl_2/蛭石催化剂在乙炔氢氯化反应中起始催化活性较高;蛭石成分中的酸性Si O_2、催化剂热稳定性差、积炭和载体导电导热性能差等是其失活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酸性Si O_2对催化剂失活的影响最大。通过炭包覆和炭化硅改性可以延长催化剂的寿命,这为提高催化剂寿命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蛭石 改性蛭石载体 乙炔 氢氯化 催化剂失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渗透结晶反应对砂浆吸水率和微观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侯涛 齐誉 +4 位作者 时运刚 李洪玲 洪成林 何纤纤 但建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26-131,共6页
为探寻性能良好的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以砂浆吸水率和强度为指标,研究可溶性铵盐、硅酸乙酯(TEOS)等活性物质对砂浆防水性能及结构的影响。考察活性物质的种类、引入方式、孔隙率、涂刷量等因素对于砂浆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TG、M I... 为探寻性能良好的渗透结晶防水材料,以砂浆吸水率和强度为指标,研究可溶性铵盐、硅酸乙酯(TEOS)等活性物质对砂浆防水性能及结构的影响。考察活性物质的种类、引入方式、孔隙率、涂刷量等因素对于砂浆性能的影响;通过SEM、XRD、TG、M IP等表征微观形貌、产物、孔径分布、孔隙率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磷酸铵和TEOS对吸水率和强度影响较大,其中涂刷TEOS后,吸水率下降70%,抗折和抗压强度分别提高18%和24%。机理表明涂刷TEOS后,生成了更多的C-S-H凝胶,砂浆孔隙率下降30%左右。TEOS是一种改善水泥基材料结构,提高抗渗性能的优良渗透结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结晶活性物质 硅酸乙酯 砂浆 抗渗性 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释型硅酸钠微胶囊的制备及其对砂浆孔隙率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李中航 王金玉 +3 位作者 肖悦 张帆 王秦伟 但建明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5-140,共6页
为保障硅酸钠内掺后能在水泥基材料固化成型后发挥结晶反应修复孔隙和裂缝的作用,使用乙基纤维素(EC)包覆二氧化硅含量高的高模数硅酸钠制得缓释型硅酸钠微胶囊,并在成型时内掺到砂浆中。利用SEM、FTIR及UV-VIS分光光度计探究微胶囊的... 为保障硅酸钠内掺后能在水泥基材料固化成型后发挥结晶反应修复孔隙和裂缝的作用,使用乙基纤维素(EC)包覆二氧化硅含量高的高模数硅酸钠制得缓释型硅酸钠微胶囊,并在成型时内掺到砂浆中。利用SEM、FTIR及UV-VIS分光光度计探究微胶囊的形态、包覆效果及缓释行为。以吸水率、力学强度以及孔隙率为考察指标,并结合TG、XRD分析等探究微胶囊对砂浆内部孔隙及裂缝的修复作用及反应机理。试验结果表明,经EC包覆后的硅酸钠表面粗糙,缓释效果随壁芯比的升高而提升;取0.7 g乙基纤维素,3.5 g硅酸钠为最佳制备条件,硅酸钠释放量最高降低75%;当微胶囊掺量为5%,修复时间达21 d时,孔隙率降低8.92%,吸水率降低29.67%,抗压强度提高12.37%。机理分析表明缓释型硅酸钠微胶囊内掺后会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堵塞孔隙和裂缝,降低砂浆孔隙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硅酸钠 缓释性能 砂浆 孔隙 渗透结晶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改性聚醋酸乙烯酯乳胶粉和纤维对砂浆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孟红霞 姜丽娜 +4 位作者 刘志勇 李洪玲 洪成林 乔秀文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6期675-679,共5页
为提高砂浆的耐蚀性,在砂浆中掺加膨润土改性乳胶粉和玄武岩纤维,通过实验考察了乳胶粉和纤维掺加量对砂浆的粘结强度、泛霜率、耐候性、抗硫酸盐和抗氯盐腐蚀等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粉和纤维掺量分别为1.0%和0.5%时,砂浆粘结... 为提高砂浆的耐蚀性,在砂浆中掺加膨润土改性乳胶粉和玄武岩纤维,通过实验考察了乳胶粉和纤维掺加量对砂浆的粘结强度、泛霜率、耐候性、抗硫酸盐和抗氯盐腐蚀等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乳胶粉和纤维掺量分别为1.0%和0.5%时,砂浆粘结强度、抗硫酸盐和抗氯盐的抗压强度分别提高了38%、172.0%和157.1%,泛霜率降低了85.0%,压折比降低了35.8%;通过掺加膨润土改性乳胶粉和纤维可以有效提高砂浆的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改性乳胶粉 纤维 砂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苯胺及聚多巴胺构建的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的研究
6
作者 孙昭 冯涛涛 +4 位作者 王海宁 齐誉 乔秀文 但建明 李洪玲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496-500,共5页
本文为探讨构建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及灵敏性的用于检测甲胎蛋白(AFP)的新型非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基于聚苯胺/聚多巴胺(PANI/PDA)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用于检测甲胎蛋白抗原(AFP)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 本文为探讨构建有较高的选择性和稳定性及灵敏性的用于检测甲胎蛋白(AFP)的新型非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基于聚苯胺/聚多巴胺(PANI/PDA)修饰玻碳电极表面,制备了用于检测甲胎蛋白抗原(AFP)的非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利用循环伏安法(CV)和交流阻抗法(EIS)研究了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AFP的溶液中,免疫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AFP的浓度在0.01-80 ng/m 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07 ng/m L。与传统方法相比,该免疫传感器无需信号放大试剂,具有制备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聚多巴胺 AFP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蛭石膨胀方式对单质汞吸附性能的影响
7
作者 王蒙蒙 齐誉 +3 位作者 李洪玲 洪成林 乔秀文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367-371,共5页
矿物质类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现已成为制备经济高效的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尉犁蛭石为原料,采用微波、马弗炉煅烧、双氧水处理以及微波/双氧水复合处理等方式对蛭石进行膨胀处理并对单质汞进行吸附,经比表面积、扫描电镜... 矿物质类材料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现已成为制备经济高效的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热点。本文以尉犁蛭石为原料,采用微波、马弗炉煅烧、双氧水处理以及微波/双氧水复合处理等方式对蛭石进行膨胀处理并对单质汞进行吸附,经比表面积、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经过膨胀处理后蛭石的层状结构并未发生太大改变,且膨胀蛭石的孔径大小是影响单质汞吸附的重要因素。吸附结果表明:蛭石经过不同方式膨胀后,对单质汞的吸附量均有所提高,其中微波膨胀蛭石的吸附量最大约为12 mg/g,比粉末活性炭的吸附量高22%。这表明膨胀蛭石是一种廉价、对环境无毒无害且性能较好的单质汞吸附剂,在燃煤电厂汞污染控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蛭石 单质汞 吸附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烟气脱硫中间产物亚硫酸钙与芒硝制备亚硫酸氢钠 被引量:2
8
作者 吕凯 孟红霞 +3 位作者 洪成林 乔秀文 齐誉 但建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5期564-569,共6页
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为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但其中间产物亚硫酸钙的氧化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且烟气中硫资源未被回收利用。为简化湿法烟气脱硫氧化过程和节省电能消耗,并实现烟气硫资源的回收利用,本文研究将亚硫酸钙转化为亚硫... 湿法石灰/石灰石-石膏法为目前主要的烟气脱硫技术,但其中间产物亚硫酸钙的氧化过程需消耗大量能源且烟气中硫资源未被回收利用。为简化湿法烟气脱硫氧化过程和节省电能消耗,并实现烟气硫资源的回收利用,本文研究将亚硫酸钙转化为亚硫酸氢钠。本文以亚硫酸钙转化率为指标,亚硫酸钙、硫酸钠和硫酸为反应物,探究反应物比例、亚硫酸钙浓度、硫酸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转化率及反应液Na HSO3浓度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该反应的最优条件为:亚硫酸钙浓度为30%,反应物比例关系为n_(CaSO_3)∶n_(H_2SO_4)∶n_(Na_2SO_4)=1∶1.1∶1,硫酸浓度为3 mol/L,反应温度为20℃。最优条件下,转化率可达到94.05%,反应液Na HSO3浓度达到205 g/L,这表明脱硫中间产物亚硫酸钙制备亚硫酸氢钠具有可行性,符合环保循环理念,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中间产物 亚硫酸钙 硫酸钠 亚硫酸氢钠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