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拟步的区系研究Ⅰ.研究历史与种类记述
1
作者 任国栋 孟玲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52-57,共6页
简要介绍了新疆拟步的调查研究历史,记述了8族12属30种(亚种),其中有1新种:三齿漠潜Melanesthes(Mongolerthes)tridentatussp.nov.;1中国新纪录:蒙西长足Adesmia(A... 简要介绍了新疆拟步的调查研究历史,记述了8族12属30种(亚种),其中有1新种:三齿漠潜Melanesthes(Mongolerthes)tridentatussp.nov.;1中国新纪录:蒙西长足Adesmia(Adesmi-a)anomaledejeaniGebl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翅目 拟步Jia科 区系 新疆 种类 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苜蓿田节肢动物群落的时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罗都强 刘芳政 《西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7-51,共5页
应用最优分割法探讨了新疆苜蓿田节肢动物的时间格局,揭示了各阶段害虫、天敌发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防治措施;应用主分量分析探讨了节肢动物群落随着时间的演替规律。
关键词 节肢动物群落 主分量分析 时间格局 苜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蒿属荒漠草地叶甲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2 位作者 哈文光 于晓光 杜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6-39,共4页
报导了新疆蒿属荒漠草地优势种叶甲的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分析了蒿属荒漠草地叶甲成灾的原因以及阿尔泰叶甲、脊萤叶甲的种群消长动态。根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阿尔泰叶甲,用2.5... 报导了新疆蒿属荒漠草地优势种叶甲的种类、分布和为害程度,分析了蒿属荒漠草地叶甲成灾的原因以及阿尔泰叶甲、脊萤叶甲的种群消长动态。根据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可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阿尔泰叶甲,用2.5%敌杀死乳油防治脊萤叶甲,用40%氧化乐果乳油防治乌鲁木齐叶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蒿属荒漠草地 叶甲 发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蝇姬蜂数据库及其管理系统
4
作者 王锁牢 马祁 王登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8-29,共2页
利用微机数据库管理技术(Foxbase^+ 2.0Ver)将国内外蚜蝇姬蜂亚科的零散资料收录整理存入磁盘,建成微机管理系统,用户可通过一定的查询方式方便地获得该亚科的有关信息资料。
关键词 蚜蝇姬蜂亚科 微机 数据库 姬蜂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饲草真菌新病害
5
作者 陈耀 木哈达尔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1989年第2期70-71,共2页
本文报道了新疆牧草真菌新病害八种。其中寄主新纪录三种:白三叶草单胞锈菌白三叶草变种、群心菜白锈病菌及苦苣菜锈病柄锈菌;国内寄主植物新分布五种:冰草秆黑粉病条黑粉菌、拂子茅锈病冠锈柄菌、芦苇梭斑叶枯病短蠕孢菌、车前草霜霉... 本文报道了新疆牧草真菌新病害八种。其中寄主新纪录三种:白三叶草单胞锈菌白三叶草变种、群心菜白锈病菌及苦苣菜锈病柄锈菌;国内寄主植物新分布五种:冰草秆黑粉病条黑粉菌、拂子茅锈病冠锈柄菌、芦苇梭斑叶枯病短蠕孢菌、车前草霜霉病菌及甜菜黑粉斑病芥链格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病害 秆黑粉病 寄主植物 黑粉菌 拂子茅 群心菜 叶枯病 链格孢 单胞 苦苣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豆科饲用植物的寄生真菌及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雪薇 袁自清 赵震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70,共7页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个属约43种豆科饲用植物。引起白粉病、锈病、霜霉病、各种叶斑病、茎枯、根腐等87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真菌 病害 豆科饲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菠菜霜霉病的侵染及防治 被引量:1
7
作者 田黎 日孜旺古丽 +1 位作者 陈舒云 马丹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4-25,共2页
1990—1991年对新疆菠菜霜霉病[Peronospora effusa (Grev ex Desm) Ces]的研究表明,此病初次侵染源为病残体和种子内的潜育菌丝,表现为有限系统侵柒,有再次侵染现象。孢子囊萌发温度为2—34℃,最适温度为8—12℃。温室内的药效试验表明... 1990—1991年对新疆菠菜霜霉病[Peronospora effusa (Grev ex Desm) Ces]的研究表明,此病初次侵染源为病残体和种子内的潜育菌丝,表现为有限系统侵柒,有再次侵染现象。孢子囊萌发温度为2—34℃,最适温度为8—12℃。温室内的药效试验表明,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瑞毒霉、乙磷铝等防效为80.88%—91.76%,其中甲霜灵锰锌的防效最佳,为91.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霜霉病 侵染 防治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线椒防虫防病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周国辉 王叶筠 +4 位作者 刘芳政 张桂云 阎红霞 朱卫东 刘亚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5期217-218,共2页
新疆线椒防虫防病高产栽培技术周国辉,王叶筠,刘芳政(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乌鲁木齐,830052)张桂云,阎红霞,朱卫东,刘亚辉(玛纳斯县农技站)线椒在新疆栽培历史较长,且以产量高、色泽纯正、制干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种... 新疆线椒防虫防病高产栽培技术周国辉,王叶筠,刘芳政(新疆八一农学院植保系,乌鲁木齐,830052)张桂云,阎红霞,朱卫东,刘亚辉(玛纳斯县农技站)线椒在新疆栽培历史较长,且以产量高、色泽纯正、制干率高等特点深受广大种植者和消费者的欢迎。近年来随着发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线椒 病虫害防治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为害牧草叶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简报) 被引量:2
9
作者 张茂新 凌冰 +1 位作者 杨文英 吴小光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54-255,共2页
关键词 牧草 叶Jia 酯酶同功酯 过氧化物酶 危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蚜虫为害对棉纤维含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罗万春 向龙成 刘芳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64-165,共2页
作者以化学控制的方法研究表明,棉长管蚜和棉蚜虫口数量长时间不相同的棉株,棉花现蕾、开花、结铃和棉纤维含糖量无明显差异,而棉蚜蜜露的污染能显著增加棉纤维的含糖量。
关键词 棉花蚜虫 化学控制 棉纤维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吐鲁番棉蚜的迁飞及为害调查 被引量:2
11
作者 凌冰 刘芳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8-20,共3页
调查表明,吐鲁番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f)以成、若蚜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3月下旬,以卵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4月上旬。田间棉蚜迁飞扩散次数与播期和栽培措施相关,覆膜棉比未覆膜棉早播7天左右,棉蚜亦发生早,且迁飞次数多... 调查表明,吐鲁番棉蚜(Aphis gossypii Glovef)以成、若蚜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3月下旬,以卵越冬者迁入大田的高峰期在4月上旬。田间棉蚜迁飞扩散次数与播期和栽培措施相关,覆膜棉比未覆膜棉早播7天左右,棉蚜亦发生早,且迁飞次数多一次。寄主植物衰老、营养恶化、棉蚜群体拥挤,是产生有翅蚜迁飞的重要因素。棉株受棉蚜为害的轻重与植株上的蚜量密切相关,蚜量高者植株矮、叶片少、果枝少、蕾铃少,现蕾、开花、结铃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蚜虫 迁飞 为害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白锈菌科分类研究——Ⅳ.藜科上—新记录种及菊科上的已知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英祥 张中义 +1 位作者 刘云龙 陈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22-230,共9页
本文报道藜科Chenopodiaceae上优若藜白锈一新记录种Albugo eurotiae Tranzsch和菊科Compositae上已知种和变种,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Pers.)Schroet,婆罗门参原变种A.tragopogi var.pyrethi,匹菊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 本文报道藜科Chenopodiaceae上优若藜白锈一新记录种Albugo eurotiae Tranzsch和菊科Compositae上已知种和变种,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Pers.)Schroet,婆罗门参原变种A.tragopogi var.pyrethi,匹菊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旋复花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蓟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Cirsii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以及各种的描述和形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锈菌 白锈菌科 分类 优若藜白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锈病防治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菊生 多力坤 +1 位作者 赵建民 买买提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1期27-27,共1页
大蒜在新疆栽培历史悠久,产赢质优,产品除供国内消费外,还远销海外。但近十年北疆植蒜区大蒜锈病严重,大蒜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为此,1985年我们进行了大蒜锈病的防治试验。
关键词 大蒜 锈病 防治试验 北疆 栽培历史 生产 新疆 国内消费 产品 海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叶研究初报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茂新 徐宗明 韩西明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89年第5期22-23,共2页
乌鲁木齐叶(Crosita altaica urumchiana Chen)是新疆北部冷季草场主要害虫之一.此虫两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卵在石片下、蒿草根部越冬.一头雌虫平均产卵68粒.一般年份蒿草被害率为70%,大发生年达90%以上.防治试验表明.有机磷和拟除虫... 乌鲁木齐叶(Crosita altaica urumchiana Chen)是新疆北部冷季草场主要害虫之一.此虫两年完成一代,以成虫和卵在石片下、蒿草根部越冬.一头雌虫平均产卵68粒.一般年份蒿草被害率为70%,大发生年达90%以上.防治试验表明.有机磷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灭虫效果达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 冷季 草场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斑目管蚜蝇属种类及一新种记述(双翅目:食蚜蝇科)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清西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3期40-48,共9页
记录了中国斑目管蚜蝇属的12种,其中1新种:八斑斑目管蚜蝇Lathyrophthalmusoctopunctatussp.nov.,1新记录种:石桓斑目管蚜蝇Lathyrophthalmusishigakiensis... 记录了中国斑目管蚜蝇属的12种,其中1新种:八斑斑目管蚜蝇Lathyrophthalmusoctopunctatussp.nov.,1新记录种:石桓斑目管蚜蝇LathyrophthalmusishigakiensisShiraki.给出了中国12个种的检索表及其分布范围,模式标本保存于华南农大植保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翅目 食蚜蝇科 斑目管蚜蝇属 分类学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麦双尾蚜研究综述(一)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登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5期236-238,共3页
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tdv)又名俄国麦蚜(Russian wheat aphid)、俄国禾谷蚜(Russian grain aphid)、大麦蚜(barley aphid),原为发生于苏联及地中海地区的禾谷类害虫,80年代以来迅速蔓延成为世界性重要害虫。新疆接壤苏联,1977年... 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tdv)又名俄国麦蚜(Russian wheat aphid)、俄国禾谷蚜(Russian grain aphid)、大麦蚜(barley aphid),原为发生于苏联及地中海地区的禾谷类害虫,80年代以来迅速蔓延成为世界性重要害虫。新疆接壤苏联,1977年塔城始见此蚜发生,1988年伊宁、博乐、奎屯、石河子及乌鲁木齐亦有零星发生。为了控制此蚜在新疆扩散为害,特将国外学者对此蚜的研究作一综述,供植保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蚜虫 麦双尾蚜 研究 国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麦双尾蚜研究综述(二)
17
作者 王登元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6期282-283,共2页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昆虫对温度要求各异,即使同一种昆虫,不同虫态或虫型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温度对麦双尾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1.若蚜 据南非Y.K.Aalbersberg和F.Du.Toit(1987)在植物种植箱内观察,... 温度是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种类的昆虫对温度要求各异,即使同一种昆虫,不同虫态或虫型对温度的要求也不一样。 一、温度对麦双尾蚜生长发育的影响 1.若蚜 据南非Y.K.Aalbersberg和F.Du.Toit(1987)在植物种植箱内观察,麦双尾蚜无翅若蚜在相对湿度40%—80%、日平均温度分别为10℃,13℃,14℃和17.25℃的条件下,发育历期分别为19.7,12.09,11.25和9.88天,发育起点温度为0.54℃,若蚜期需积温158.73℃。其发育速率和温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尾蚜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杀菌剂防治棉花角斑病试验
18
作者 凌冰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41-42,共2页
棉花角斑病[Xanthomonas Malvacearum(E.F.Smith)Dowson]是新疆棉花上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棉花从播种到收获,除根部外,种芽、子叶、真叶、茎秆、蕾铃及苞叶各部位均可受害,受害严重者还可危害生长点,使植株干枯死亡,大大影响了棉花... 棉花角斑病[Xanthomonas Malvacearum(E.F.Smith)Dowson]是新疆棉花上一个普遍而严重的病害。棉花从播种到收获,除根部外,种芽、子叶、真叶、茎秆、蕾铃及苞叶各部位均可受害,受害严重者还可危害生长点,使植株干枯死亡,大大影响了棉花的产量和品质。近些年来新疆各棉区虽然采用了硫酸脱绒处理棉种,但棉角斑病的发生仍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杀菌剂 角斑病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叶象甲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莉 刘芳政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4年第4期170-171,共2页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研究表明,苜蓿叶象甲(HypoeraposticaGyll.)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06℃,有效积温为420.66日度,其在乌鲁木齐老满城地区全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9代,与实际发生2-3... 在室内自然变温条件下研究表明,苜蓿叶象甲(HypoeraposticaGyll.)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06℃,有效积温为420.66日度,其在乌鲁木齐老满城地区全年发生的理论代数为2.69代,与实际发生2-3代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叶象甲 发育 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瓜霜霉病及防治
20
作者 侯保荣 《农村科技》 1994年第7期15-15,共1页
黄瓜霜霉病在高温条件下,从植株下部位到上部或从一点蔓延至全田,发展速度很快。霜霉病菌可侵染瓜类,我区以黄瓜、甜瓜受害重,温室大棚重于露地。一、症状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部,是典型的叶斑病,刚出土的幼苗被侵染,子叶正面不均匀的退... 黄瓜霜霉病在高温条件下,从植株下部位到上部或从一点蔓延至全田,发展速度很快。霜霉病菌可侵染瓜类,我区以黄瓜、甜瓜受害重,温室大棚重于露地。一、症状霜霉病主要发生在叶部,是典型的叶斑病,刚出土的幼苗被侵染,子叶正面不均匀的退绿、黄化,逐渐产生不规则的枯黄斑。初期在叶片正面叶脉间隐约可见渍状淡黄色病斑,露水未干时最明显。二、发病规律病害流行与很多因素有关,如品种、温湿度、光照、叶片生理年龄、栽培管理等。目前无免疫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差异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霜霉病 晚熟品种 病害流行 下部位 发病规律 生理年龄 早熟品种 干时 叶片正面 乙磷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