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亲氧化石墨烯与疏水缔合聚合物(HMHPAM)复合流体的流变、动态携砂与减阻性能
1
作者 熊启勇 闻学军 +5 位作者 罗平亚 于会永 王锐 蒲迪 张伟 郭拥军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74,共8页
目的利用两亲氧化石墨烯(SAG)大比表面积及表面两亲改性基团与疏水改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MHPAM)的疏水、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在极低的SAG加量下调控复合流体的流变特性尤其是黏弹性,探索设计研制兼具高减阻高携砂性能的变黏滑溜... 目的利用两亲氧化石墨烯(SAG)大比表面积及表面两亲改性基团与疏水改性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MHPAM)的疏水、氢键等非共价键相互作用,在极低的SAG加量下调控复合流体的流变特性尤其是黏弹性,探索设计研制兼具高减阻高携砂性能的变黏滑溜水压裂液新的技术路径。方法以氧化石墨烯(GO)、6−氨基−4−羟基−2−萘磺酸钠(ANS)和十二烷基三甲氧基硅烷(DTMS)为原料制备SAG;在高级流变仪上考查了SAG与HMHPAM复合流体的表观黏度及其黏弹性,在自制的微观可视缝内动态携砂装置上考查了复合流体的动态携砂特性,在摩阻仪上测试了复合流体的减阻性能。结果当SAG加量极少(5~100 mg/L),HMHPAM/SAG复合体系的表观黏度和弹性相对于HMHPAM聚合物溶液有显著提升;HMHPAM的质量浓度为400~1200 mg/L时,加入质量浓度为5 mg/L的SAG后,复合体系携砂能力提升2.22%~10.58%;加入50 mg/L的SAG后,复合体系携砂能力提升3.32%~19.16%;SAG对复合体系减阻性能无负面作用。结论加入SAG的复合体系表观黏度增大,尤其是弹性增强,能较大幅度提升动态携砂能力。研究结果为构建新型兼具高携砂高减阻的变黏滑溜水压裂液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氧化石墨烯(SAG) 疏水缔合聚合物 变黏滑溜水 黏弹性 动态携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性能
2
作者 于会永 胡显伟 +4 位作者 李杰 蒲迪 张伟 熊启勇 郭拥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69-1374,共6页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一种一定微嵌段长度(N_(H)=2.82)的双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RPM-MB,在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条件,对比研究了RPM-MB和聚丙烯酰胺(HPAM)的注入性、润湿性、吸附性及相渗调节性能差异。结果... 采用胶束聚合法制备一种一定微嵌段长度(N_(H)=2.82)的双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相对渗透率调节剂RPM-MB,在克拉玛依油田八区下乌尔禾组油藏条件,对比研究了RPM-MB和聚丙烯酰胺(HPAM)的注入性、润湿性、吸附性及相渗调节性能差异。结果表明,RPM-MB岩芯注入性良好,较HPAM略差;吸附表面空气中呈亲水,水相中呈疏油状态,与HPAM一致;聚合物链节上的正电性和疏水缔合微嵌段可促进吸附能力,石英砂表面静态最大吸附量为1186.8μg/g,岩芯动态最大吸附量为927.14μg/g,远高于HPAM;渗透率研究范围内,岩芯经RPM-MB处理后,油、水相封堵率随着渗透率增加而下降,产出液含水率下降最大幅度为16.03%,远高于HPAM,且具有良好的长效性;孔隙渗流测试表明RPM-MB较传统HPAM相对渗透率调节剂具有更强吸附性和“分子链间缠结+疏水缔合作用”阻水能力,符合聚合物吸附层水相伸展,油相收缩作用原理和润滑效应作用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型疏水缔合聚合物 相渗调节剂 吸附性能 疏水缔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