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KASP技术鉴定新疆小麦抗病性相关基因
1
作者 高新 时佳 +5 位作者 王春生 王重 李剑峰 李艾玲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0,共7页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 【目的】鉴定新疆小麦审定品种(系)抗病性相关基因,为小麦育种遗传改良提供材料。【方法】利用KASP技术对183份新疆小麦品种(系)的抗病性相关基因进行检测。【结果】99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46,频率为54.10%,64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14a,频率为34.97%,3份材料携带抗叶锈病基因Lr 68,0份材料携带抗白粉病基因Pm 21。新疆小麦品种(系)中抗病基因的分布频率较低,约为26.8%。【结论】筛选出的146份材料可以作为新疆小麦持久抗锈病育种的抗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抗病性 KASP 标记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腐微座孢引起新疆小麦雪腐病的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莉 周小云 +7 位作者 鄢蓉 张军高 李进 梁晶 龚静云 杜雨 马德英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1208,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农药研制及该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冬小麦雪腐病病原菌并接种到健康小麦上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及... 【目的】研究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简称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种类、生物学特性,为农药研制及该病害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法,分离冬小麦雪腐病病原菌并接种到健康小麦上验证其致病性,结合生物学特征及ITS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分离获得的菌株YLXF-1、YLXF-2及YLXF-3均可侵染健康小麦,且发病症状和田间症状相同;病原菌为Microdochium nivale。病原菌在5~35℃、pH值3~12、不同光照条件及供试培养基上均可生长,且大部分供试碳、氮源均可利用,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病原菌在20℃、pH值8、12 h光暗交替培养和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利用率较好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牛肉膏。【结论】新疆伊犁州冬小麦主产区小麦雪腐病病原菌为M.nivale,病原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0℃,pH值8,光照为12 h光暗交替,培养基为PDA,最佳碳源为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雪腐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根腐平脐蠕孢引起新疆小麦根腐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鄢蓉 周小云 +7 位作者 张军高 王莉 李进 梁晶 龚静云 杜雨 李克梅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9-1217,共9页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该病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麦根腐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选择新疆试验区的代表性菌株检测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 【目的】研究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菌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制定该病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麦根腐病株病原菌进行分离培养,选择新疆试验区的代表性菌株检测致病力,结合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病原菌种类,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主要生物学特性。【结果】试验区代表菌株(KS1-3、YL26、TC30及ML26)均具有致病性;经鉴定该病病原菌为小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PDA培养基最为适合菌菌株的生长,温度5~35℃、pH值4~10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30℃,最适pH值7,对光照不敏感,最佳碳源为可溶性淀粉、蔗糖,最佳氮源为牛肉膏、蛋白胨。【结论】新疆小麦根腐病病原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sorokiniana,其主要生物学物性与多数菌物相类似,较喜温喜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根腐病 麦根腐平脐蠕孢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葡萄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敏 韩守安 +5 位作者 刘旭鹏 张雯 张付春 钟海霞 伍新宇 潘明启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127-130,共4页
【目的】概述新疆葡萄产业种植现状,从主栽品种及主要推广技术方面进行调研,并从鲜食、制干、酿酒3个层面对葡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官网、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数据,采用文献及统计分析方法汇总整理新疆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目的】概述新疆葡萄产业种植现状,从主栽品种及主要推广技术方面进行调研,并从鲜食、制干、酿酒3个层面对葡萄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官网、文献资料及实地调研等数据,采用文献及统计分析方法汇总整理新疆葡萄产业发展现状。【结果】吐哈盆地以制干、鲜食兼用的无核白品种为主,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以鲜食木纳格为主,伊犁河谷区域以红地球为主,北疆沿天山一带以鲜食、酿酒为主。主推鲜食葡萄品种新郁,鲜食制干兼用品种无核白鸡心。主推葡萄顺沟倾斜龙干栽培树形技术,该技术省工,便于机械化作业。【结论】研发出葡萄修剪等机械,建立示范园的形式对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加快吐鲁番市、和田地区等老产区葡萄品种等更替,加强葡萄实用技术培训,实现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主栽品种 主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在农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泽亚 周伟权 +3 位作者 王敏 韩守安 朱学慧 张雯 《现代园艺》 2024年第19期40-43,共4页
高岭土是一种惰性矿物质,在植物保护、缓解夏季胁迫,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领域都应用广泛。因其能够溶于水且可在植物茎叶表面均匀附着,常被作为隔离植物体与外界不良环境的屏障。本研究分析高岭土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状况... 高岭土是一种惰性矿物质,在植物保护、缓解夏季胁迫,以及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领域都应用广泛。因其能够溶于水且可在植物茎叶表面均匀附着,常被作为隔离植物体与外界不良环境的屏障。本研究分析高岭土在国内外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状况,阐述了高岭土在植物保护、非生物胁迫、植物光合特性和作物产量、品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其优缺点,提出高岭土可应用于中国西北光照资源丰富的未耕地产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研究成果旨在为作物缓解高温、强光伤害,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 病虫害 光合特性 高温胁迫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岭土对酿酒葡萄光合、荧光特性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泽亚 韩守安 +5 位作者 王敏 刘旭鹏 徐梓函 张新玥 周伟权 张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针对新疆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高温频发所引起的问题,本研究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3个红色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为试材,于果实膨大期对叶面... 针对新疆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果实发育过程中存在的高温频发所引起的问题,本研究以‘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鹿辄’(Merlot)和‘品丽珠’(CabernetFranc)3个红色酿酒葡萄(Vitis vinifera)品种为试材,于果实膨大期对叶面进行喷施高岭土(6%)处理,以常规管理为对照(CK),通过测定叶片光合特性、荧光特性以及果实品质等指标,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系统探究高岭土对新疆天山北麓产区酿酒葡萄的影响。结果表明:红色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梅鹿辄’和‘品丽珠’经高岭土处理后,叶温比CK分别降低8.9%、8.3%和9.3%;叶绿素a含量有效增加,其中‘梅鹿辄’比CK增加52%;高岭土处理有效提高3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与CK相比,JIP-test参数Vj显著降低,3个品种的电子传输通量的量子产率(φ_(Eo))分别提高58.1%、93.0%和61.1%,每光子吸收的PSⅡ最终电子受体还原的量子产率(φ_(Ro))分别提高87.5%、33.3%和66.6%;单位反应中心吸收光能(ABS/RC)和单位面积吸收的光能(ABS/CSm)比CK均显著提高,单位反应中心耗散能量(DI_(O)/RC)和单位面积热耗散能量(DI_(O)/CSm)比CK显著降低。在果实品质方面,高岭土处理后‘赤霞珠’‘梅鹿辄’和‘品丽珠’果皮中类黄酮含量比CK分别提升62.3%、63.9%和54.4%,总黄酮含量分别提升79.1%、69.1%和56.7%,黄烷醇含量分别提升48.6%、66.0%和27.2%;种子中,‘品丽珠’类黄酮含量提升68.2%,‘赤霞珠’总黄酮含量提升67.1%。本研究表明,新疆酿酒葡萄叶面喷施高岭土可以有效降低天山北麓产区‘赤霞珠’‘梅鹿辄’和‘品丽珠’这3个红色酿酒葡萄品种的叶温,减少单位面积叶片的热耗散,提高光合速率,提高叶片单位反应中心及单位面积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有效避免夏季高温胁迫所造成的危害;叶面喷施高岭土还有效增加了这3个酿酒葡萄品种的果实总酸和部分酚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高岭土 光合特性 荧光特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春麦区试品种稳定性及适应性综合评价
7
作者 王春生 赵准 +4 位作者 夏建强 时佳 高新 王重 张跃强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2-153,共12页
为筛选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时期性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不同环境对不同性状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方差分析、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7—2019年春麦西北水地... 为筛选在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及其他农艺性状株高、生育时期性状中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春小麦品种(系),以及不同环境对不同性状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利用方差分析、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2017—2019年春麦西北水地组区域试验数据中的15个品种(系)在16个区试点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品种(系)G5、G13、G12、G11表现出较好的高产稳产特性,品种(系)G4和G15、G7和G8互作效应强、对环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MI模型 GGE双标图 春小麦 稳定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泓 吐尔逊江·买买提 +2 位作者 张少民 张军高 周小云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6-780,共15页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定新疆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的面板数据,以新疆区域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相结合,综合运... 【目的】研究新疆棉花生产时空格局变化,分析棉花生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定新疆棉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91~2020年新疆棉花生产的面板数据,以新疆区域及主要产棉市(县)为研究基本单元,采用时间序列与空间相结合,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分析棉花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变化,研究新疆棉花生产的时空和区域特征以及各因素对新疆棉花生产的影响。【结果】(1)1990年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年际变化相似,呈现2个阶段:波动中递增时期(1993~2010年),跳跃式增长时期(2010~2020年),期间北疆和南疆棉区持续增加而东疆棉区有所下降趋势,空间上呈现“东减南增北平稳”趋势。(2)近30年新疆棉花单产显著增加,由0.81×10^(3)kg/hm^(2)增加到2020年1.85×10^(3)kg/hm^(2),较同期增加近1.28倍,平均每年增产34.66 kg/hm^(2),增长速度较快。(3)全疆棉花总产量变化总体上以面积贡献为主,其次单位面积,互作主导为最低,新疆棉花的生产优势产域为南疆。【结论】30年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持续增加,生产集中程度不断增大,优势产区趋于稳定,单产逐步提升;棉花生产重心呈现出由喀什地区向阿克苏地区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小麦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筛选及其成分分析
9
作者 颜彬 梁晶 +5 位作者 龚静云 周小云 胡林峰 张军高 雷斌 李克梅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5-616,共12页
通过筛选和评价新疆植物资源的抑菌活性,为植物源农药研发提供基础。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雪腐微座孢菌Microdochium nivale为靶标菌,对13种新疆植... 通过筛选和评价新疆植物资源的抑菌活性,为植物源农药研发提供基础。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以小麦根腐平脐蠕孢菌Bipolaris sorokiniana、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雪腐微座孢菌Microdochium nivale为靶标菌,对13种新疆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与测定,并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联用技术对皱叶酸模的主要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3种植物提取物对3种小麦病原菌显示出不同活性,且抑菌效果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对麦根腐平脐蠕孢菌抑制活性最强的是皱叶酸模甲醇提取物,其EC50为6.380 mg/mL;对禾谷镰刀菌抑制活性最强的是猪毛菜甲醇提取物,其EC_(50)为26.362 mg/mL;对雪腐微座孢菌抑制活性最强的是皱叶酸模乙醇提取物,其EC50值为8.203mg/mL。并采用质谱联用法分析鉴定了皱叶酸模甲醇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共鉴定皱叶酸模提取物42个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黄酮类、脂肪酰类和羧酸及其衍生物类,占总数的66.67%。因此,皱叶酸模甲醇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好,可进一步开发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提取物 小麦病原菌 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钙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10
作者 梁晶 张军高 +4 位作者 龚静云 周小云 张少民 周广威 雷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5-17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外源钙及其施用方式对小麦萌发期和苗期生长的抗旱性影响,以新春37号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对比糖醇钙、钙中钙、喜毛钙和索纳米等4种不同浓度外源钙在浸种与叶面喷施下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下,不同外源... 为研究不同外源钙及其施用方式对小麦萌发期和苗期生长的抗旱性影响,以新春37号为材料,采用PEG-6000模拟干旱,对比糖醇钙、钙中钙、喜毛钙和索纳米等4种不同浓度外源钙在浸种与叶面喷施下的效应差异。结果表明,PEG-6000胁迫下,不同外源钙浸种与叶面喷施对小麦萌发期与幼苗期生长调控具有显著差异,并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通过对各个处理及指标的耐旱隶属函数值进行加权得出综合评价值,喷施处理下的耐旱性评价总体优于浸种处理,其中PEG-6000胁迫下不同外源钙对小麦浸种各处理综合评价值均值为0.4350,而不同外源钙对小麦叶面喷施处理综合评价值均值为0.5163;浸种处理下,在100 mg/L喜毛钙处理浓度时,耐旱综合评价值为最高,属于强耐旱型;苗期叶面喷施处理下,在250 mg/L喜毛钙处理浓度时,耐旱综合评价值均为最高,属于强耐旱型。因此,在100 mg/L喜毛钙处理浓度下浸种和250 mg/L喜毛钙处理浓度下对小麦苗期叶面喷施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干旱 浸种 喷施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干旱产区葡萄新梢与花果生长期管理技术要点
11
作者 张雯 潘明启 +3 位作者 努里阿·阿合买提 韩守安 王敏 艾尔买克·才卡斯木 《农村科技》 2022年第6期39-42,共4页
葡萄萌芽至开花期间的40天左右为新梢与花果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需重视新梢、花果管理,改善叶幕层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水肥管理。本文主要围绕西北干旱产区无核白、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火焰无核、木纳格、克瑞森、夏黑等主要葡萄品种,以及... 葡萄萌芽至开花期间的40天左右为新梢与花果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需重视新梢、花果管理,改善叶幕层通风透光条件,加强水肥管理。本文主要围绕西北干旱产区无核白、红地球、无核白鸡心、火焰无核、木纳格、克瑞森、夏黑等主要葡萄品种,以及新郁、无核翠宝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葡萄品种,对各品种新梢与花果生长期管理技术要点及此期间晚霜、干热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及补救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西北干旱产区葡萄管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干旱产区 葡萄 新梢 花果 管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种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筛选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晶 樊国全 +5 位作者 方涛 李进 张军高 周小云 龚静云 雷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23年第4期562-572,共11页
为了探究新疆植物资源的药用活性,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刀菌等3种棉花致病菌为靶标菌,对21种新疆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与测定,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以... 为了探究新疆植物资源的药用活性,本研究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测定法,以尖孢镰刀菌、立枯丝核菌和拟轮枝镰刀菌等3种棉花致病菌为靶标菌,对21种新疆药用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筛选与测定,然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以及相关数据库和文献对曼陀罗乙醇提取物质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21种植物提取物中曼陀罗对3种棉花病原菌均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效果,并通过液质联用共鉴定曼陀罗乙醇提取物21个化学成分,主要包括10个生物碱类、4个脂质类、2个酚酸类、2个有机酸类和其他类化合物,其中生物碱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占总的47.62%,生物碱类物质因具有显著抑菌活性,可能是曼陀罗类物质的主要抑菌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药用植物 棉花病害 曼陀罗 抑菌活性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春小麦新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优质亚基分析
13
作者 时佳 王重 +7 位作者 李剑峰 高新 张宏芝 王立红 王春生 张跃强 樊哲儒 陈勋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0-1337,共8页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及CIMMYT引进材料的HMW-GS组成差异,为新疆春小麦杂交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新疆春小麦192份材料中的HMW-GS的组成及分布频率。【结果】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3种HMW-GS等位变异,Glu-A... 【目的】研究新疆春小麦及CIMMYT引进材料的HMW-GS组成差异,为新疆春小麦杂交选配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DS-PAGE电泳技术。分析新疆春小麦192份材料中的HMW-GS的组成及分布频率。【结果】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13种HMW-GS等位变异,Glu-A1位点等位变异Null亚基频率最高(64.06%),其次为1亚基(21.35%)和2*亚基(14.58%)。Glu-B1位点等位变异类型表现最丰富,其亚基频率高低顺序为7+8(39.58%)>7(17.19%)>7+9(13.54%)>17+18(11.46%)>22(9.38%)>13+16(7.29%)>6+8(1.04%)>14+15(0.52%);其中7+8、17+18、14+15和13+16亚基为优质亚基,频率为58.85%。Glu-D1位点检测2+12(49.48%)和5+10(50.52%)频率较为接近。在Glu-A1、Glu-B1和Glu-D1位点的优质亚基比例均表现为新疆春小麦品种(系)>引进CIMMYT材料。【结论】全部HMW-GS共形成32种亚基组合,品质评分平均分为7.04分,其中新疆春小麦近年育成的新品种(系)表现出品质评分较高平均分为8.12分,明显高于引进CIMMYT材料品质评分平均为6.09分。评分为10分的材料有25个,评分在8分以上的有90份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HMW-GS 频率 品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量对春小麦灌浆速率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高新 汪烨霖 +8 位作者 朱泰武 李剑峰 王重 时佳 王春生 张宏芝 王立红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7,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调控效应,分析滴灌条件下春小麦产量的提升潜力,为确定不同品质类型小麦品种适宜施氮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新疆审定的春小麦常规品种和1个现阶段正在培育的品系为材料,设置4个施氮水平处理,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春小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施氮水平下小麦籽粒灌浆趋势均呈现为“S”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积累量达到最高籽粒千粒重后,积累的有效籽粒干物质重不增反降,但下降程度有所减缓。新春6号、新春37号、核春137表现为灌浆强势品种,新春11号、新春21号、新春29号表现为灌浆弱势品种。100 kg/hm^(2)低氮水平下,新春17号和核春615产量达最高水平;200 kg/hm^(2)中氮水平下,新春6号、新春11号、新春26号、新春29号、新春37号、新春39号、核春121和核春514共8个春小麦品种产量达最高水平;300 kg/hm^(2)高氮水平下,核春137和新春21号产量达最高水平。【结论】4个施氮水平下,最大灌浆速率V max与平均灌浆速率Vs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平均灌浆速率Vs与灌浆总天数T均呈负相关。公顷产量Y与千粒重A、最大灌浆速率V max、平均灌浆速率Vs、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所用天数T max、灌浆总天数T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 灌浆速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小云 张军高 +4 位作者 梁晶 龚静云 周广威 张少民 雷斌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9-145,共7页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清水浸种为对照,用冠菌素、缩节胺、芸苔素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采用砂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 为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观察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以新陆早57号为试验材料,清水浸种为对照,用冠菌素、缩节胺、芸苔素等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采用砂培法进行种子萌发试验,测定各处理萌发特征、农艺性状和光合特征等指标,并评价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0.01μmol/L冠菌素处理可提高棉花发芽率、发芽势、幼苗净光合速率,与ck比较分别提高17.91%、12.79%、10.23%;10μg/L芸苔素可提高棉花发芽率、活力指数,较ck分别增加10.84%和19.58%;150 mg/L缩节胺处理提高棉花光合速率和子叶SPAD值,较ck分别提高15.06%和15.33%。主成分分析显示,0.01μmol/L冠菌素处理效果最好,10μg/L芸苔素处理次之。综上,冠菌素、缩节胺、芸苔素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调控作用,其中0.01μmol/L冠菌素处理促进棉花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效果最好,10μg/L芸苔素处理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植物生长调节剂 萌发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2%萎锈灵和40%拌种灵包衣对棉花幼苗冷胁迫生理生化特征的功效比较
16
作者 周小云 雷斌 +5 位作者 张军高 梁晶 龚静云 周广威 张少民 李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6-183,共8页
【目的】研究比较具有活性结构相似的2种杀菌剂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棉种提高棉种适应冷胁迫能力功效,分析2种杀菌剂包衣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的能力差异,及其生理作用机制,为开发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能力的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 【目的】研究比较具有活性结构相似的2种杀菌剂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棉种提高棉种适应冷胁迫能力功效,分析2种杀菌剂包衣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的能力差异,及其生理作用机制,为开发提高棉花适应冷胁迫能力的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新疆北疆棉区主栽品种新陆早50号为材料,以基础种衣剂包衣棉种为对照,将萎锈灵和拌种灵分别添加到基础种衣剂中分别制成7.2%萎锈灵和40%拌种灵的种衣剂进行包衣,采用人工模拟低温环境(4℃/16℃)进行低温胁迫处理,观测各包衣处理对低温条件下棉花萌发、幼苗生长情况和耐冷性的生理响应。【结果】与对照比较,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处理的发芽势分别增加9.67%和5.33%;发芽指数分别增加12.00%和6.00%,活力指数分别增加13.33%和6.67%,电导率REC分别增加-12.5%和-3.75%,可溶性蛋白SP含量分别增加11.00%和6.00%,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分别增加10.67%和6.67%,冷胁迫指数CI分别降低-10.67%和-5.33%,且差异均显著;棉苗CI与REC、SP、SOD等指标呈显著相关性;萎锈灵包衣处理提高棉花幼苗生长适应冷胁迫能力优于拌种灵。【结论】在冷胁迫下,萎锈灵和拌种灵包衣处理均对棉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理特征有一定影响,能促进萌发期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化与合成,提高种子活性,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通过诱导棉花幼苗细胞内部酶的活性增强,清除幼苗体内活性氧自由基,加快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保护幼苗细胞膜结构稳定性,从而提高棉苗适应冷胁迫的能力。2种药剂中,萎锈灵种衣剂诱导棉苗适应冷胁迫效果优于拌种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锈灵 拌种灵 棉花 冷胁迫 生理生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张宏芝 王立红 +8 位作者 时佳 孔德鹏 王重 高新 李剑峰 王春生 夏建强 樊哲儒 张跃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41-1047,共7页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 【目的】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叶片保护性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为选育春小麦抗旱品种及制定节水高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大田条件下,以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水分处理,研究土壤水分对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旗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春小麦旗叶SOD、CAT活性在扬花期呈升高的趋势,而在灌浆期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OD活性在扬花期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灌浆期则呈升高的趋势;MDA含量呈升高的趋势;SOD、POD活性表现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抗旱性中等的品种新春37号>抗旱性较弱的品种新春26号,MDA活性在春小麦品种间则呈相反的趋势。收获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随着水分亏缺程度的加剧而降低,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处理下,其收获穗数和穗粒数降低幅度小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且产量高于新春37号和新春26号。【结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新春46号在有限灌溉和亏缺灌溉条件下,旗叶SOD、POD酶活性较高,MDA含量较低,活性氧清除能力较强,有效延缓了小麦植株的衰老,收获穗数和穗粒数较抗旱性中等的新春37号和抗旱性较弱的新春26号下降幅度低,在水分亏缺条件下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土壤水分 抗旱性品种 保护性酶活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和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18
作者 周小云 张军高 +4 位作者 梁晶 龚静云 周广威 张少民 雷斌 《新疆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051-3060,共10页
【目的】研究低温与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发芽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方法】以萎锈灵包衣棉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盆栽沙土持水量控制模拟田间低温和水分环境,分析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 【目的】研究低温与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对棉花种子发芽和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方法】以萎锈灵包衣棉种为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结合盆栽沙土持水量控制模拟田间低温和水分环境,分析萎锈灵对棉花种子萌发指标、幼苗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常温条件相比,低温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的发芽率,降低21.95%;与低温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4.06%;与正常水分条件相比,干旱胁迫处理降低棉花种子发芽率,降低29.41%;与干旱胁迫相比,萎锈灵处理增加棉花种子的发芽率,增加11.67%。低温使棉苗的株高、根长显著减小,棉苗地上部的生物量积累减少。在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未包衣处理的丙二醛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增大,而萎锈灵包衣棉苗最高分别降低14.71%和24.14%。水分胁迫下渗透调节物质以可溶性糖为主,低温下以可溶性蛋白为主,萎锈灵包衣棉苗低温水分共同处理下两者含量均最高,分别为15.56%和20.14%。低温水分胁迫条件下,萎锈灵包衣棉苗抗氧化酶活性均最大,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也更高。【结论】低温和水分胁迫抑制了棉花萌发和生长,导致叶片的氧化伤害。棉苗启动了活性氧清除机制来抵抗氧化损伤。萎锈灵能够通过改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抑制膜质过氧化,从而增强棉苗的抗低温和干旱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锈灵 温度 持水量 种子萌发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覆膜对旱作雨养农田土壤理化性质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牛婷婷 马明生 张军高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96-1906,共11页
【目的】研究干旱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覆膜处理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农田培肥和增产效应,筛选西北旱区绿色高效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目的】研究干旱区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与覆膜处理对农田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的农田培肥和增产效应,筛选西北旱区绿色高效的秸秆资源化利用方式,为旱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方法】于2019~2020年在甘肃省会宁县设计大田试验,设置秸秆不还田+无膜(CK)、秸秆粉碎还田(SS)、秸秆发酵还田(FS)、秸秆不还田+覆膜(MK)、秸秆粉碎还田+覆膜(MS)和秸秆发酵还田+覆膜(MFS)6个处理,测定不同秸秆还田与覆膜处理下土壤水分含量、贮水量和耗水量、土壤碳氮磷钾、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干物质累积量和产量。【结果】2种覆膜处理下,秸秆还田可使全生育期耕层贮水量增加7.33%~16.29%,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73%~19.25%,其中,秸秆发酵还田的耕层贮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秸秆粉碎还田平均增加了6.39%和7.38%。覆膜处理可进一步提高土壤贮水量和水分利用率,增幅分别为10.62%~16.29%、13.88%~18.87%;并增加了土壤养分含量,其中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70%~8.03%、1.63%~8.01%、7.75%~13.86%、9.19%~40.48%和4.06%~10.62%。与秸秆还田或覆膜相比,秸秆还田结合覆膜处理的干物质量和产量分别增加3.10%~15.35%、11.02%~17.08%,1.84%~12.81%、8.94%~14.83%;其中秸秆发酵还田增加最多,平均为12.04%和10.08%。【结论】秸秆还田和覆膜通过调控土壤水分和养分,提升了土壤供水供肥能力,进而促进作物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的同步增长。其中秸秆发酵还田(MFS)效果优于粉碎还田(MS),有利于春玉米抗旱、增肥、增效和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覆膜 土壤水分 土壤养分 产量 秸秆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葡萄品种果肉质地和细胞结构及生理指标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雯 马依努尔·加马力 +3 位作者 王敏 韩守安 谢辉 潘明启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870-1879,共10页
该研究以12个葡萄品种成熟期果实为材料,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AP)法测定其果肉硬度、弹性、黏着度、胶着度、咀嚼性和回复性等TAP质构参数,对其果实口感质地进行分级评价;测定葡萄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纤维素)的含量以... 该研究以12个葡萄品种成熟期果实为材料,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AP)法测定其果肉硬度、弹性、黏着度、胶着度、咀嚼性和回复性等TAP质构参数,对其果实口感质地进行分级评价;测定葡萄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水溶性果胶、原果胶、纤维素)的含量以及PG、PEP、PL、CE等关键酶活性;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了葡萄果肉组织细胞的显微结构,测定其细胞面积、周长、长度、宽度等细胞结构参数和纵横比、圆度等细胞形状参数,以探讨各指标在不同品种间的差异以及细胞壁组成物质、关键酶活性和细胞形态参数与果肉质地的关系,为葡萄果肉质地品质调控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12个葡萄品种果实果肉可评为脆、酥脆、硬、中等、软5种口感质地类型等级。(2)葡萄果实质构参数以及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关键酶活性、细胞形态参数和显微结构在各质地类型品种间存在明显差异;质构参数中果实去皮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等指标差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75.16%、65.57%和65.25%;细胞壁组成物质及关键酶活性指标中纤维素含量及水溶性果胶/原果胶差异最大,变异系数分别达到38.12%和37.59%;细胞结构指标中细胞面积差异最大,变异系数达到64.91%。(3)葡萄果肉质地评级分数与果实带皮和去皮测定的质构参数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与带皮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为0.578*、0.751*和0.789*;果肉质地评分与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原果胶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0.679),与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0.860*),而与其余的果肉细胞壁组成物质含量和4种关键酶活性均无显著相关性;果肉细胞结构参数、形状参数与果肉质地评分及质构参数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但酥脆果肉品种果肉细胞面积显著大于其他品种,软肉品种果肉细胞解体,细胞壁边界不清。研究表明,葡萄果肉硬度主要受果肉细胞降解影响,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越高,果肉质地越软,水溶性果胶/原果胶比值以及带皮测定TPA硬度、胶着度和咀嚼性等指标可作为葡萄果肉质地的量化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果肉 质地剖面分析 质地参数 细胞壁组成物质 细胞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