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疆西天山野樱桃李植物群落类型(群系)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磊
陈考科
+4 位作者
崔大方
许正
廖康
赵永生
周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5,共6页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位于新疆西天山樱桃李植物群落(群系)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准噶尔山楂(Grataegus chlorcarpa)、杏(Armeniaca vulgarls)、新疆野...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位于新疆西天山樱桃李植物群落(群系)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准噶尔山楂(Grataegus chlorcarpa)、杏(Armeniaca vulgarls)、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 ersii)等多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其植株高大,优势地位突出,样方群落分别归属于4种群落亚群系:(1)野樱桃李为主与野山楂、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2)野杏为主与野樱桃李、野山楂、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3)野山楂为主与野樱桃李、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4)野苹果为主与野山楂、野樱桃李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新疆霍城县大、小西沟的野果林群落,是我国野樱桃李植物群系的唯一分布区,野樱桃李的重要值(IV)为138.08~275.64,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HSP)为1.13—8.6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W)为0.32~11.53,基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P)为0.23~2.71,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W)为0.32—3.17,由于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均匀度较高,群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西天山
野樱桃李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麦蚜主要天敌的生态位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1 位作者
魏争鸣
耿守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5-49,共5页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麦蚜主要天敌类群瓢虫类、食蚜蝇类、斑腹蝇类、蚜茧蜂类和蚜小蜂类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瓢虫类在塔城和伊犁小麦田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较长。塔城食蚜蝇类和瓢虫类的时...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麦蚜主要天敌类群瓢虫类、食蚜蝇类、斑腹蝇类、蚜茧蜂类和蚜小蜂类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瓢虫类在塔城和伊犁小麦田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较长。塔城食蚜蝇类和瓢虫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伊犁麦田食蚜蝇类空间生态位最宽, 瓢虫类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 斑腹蝇类和瓢虫类时间生态位的重叠度最大, 蚜小蜂和斑腹蝇空间生态位以及时空生态位的重叠度最大。对伊犁大麦田和燕麦田蚜虫的天敌生态位也进行了计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蚜
天敌
生态位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麦田主要蚜虫的生态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2 位作者
魏争鸣
耿守光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0-44,共5页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麦二叉蚜Shizaphisgraminum (Rondani)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麦二叉蚜Shizaphisgraminum (Rondani)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 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 等4 种麦蚜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估测和分析。在塔城麦田麦双尾蚜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麦双尾蚜和麦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最大, 竞争激烈。伊犁麦田禾谷缢管蚜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麦二叉蚜在空间生态位和时空二维生态位上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麦长管蚜和麦双尾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最大,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在空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重叠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麦蚜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的耐害性及产量损失率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润志
刘晏良
+2 位作者
耿守光
买买提江.麻木提
卫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0-124,共5页
在新疆伊犁就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耐害性和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中11 个品种受害后千粒重下降10 % 以下, 为耐害性较强的品种, 它们是一粒小麦、墨玉稻穗...
在新疆伊犁就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耐害性和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中11 个品种受害后千粒重下降10 % 以下, 为耐害性较强的品种, 它们是一粒小麦、墨玉稻穗、爱因亢、小偃95 、Mg8349 、短芒黑边红、伊春4 号、小黑麦12 、浮纳尔、毛大头和T1008。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自然受害率和受害后千粒重的下降, 各品种的总体产量损失率在0 ~10-56 % 。产量损失率在2 % 以下的有14 个品种, 即一粒小麦、爱因亢、Mg8349 、Mg8786 、浮纳尔、短芒黑边红、T1008 、墨玉稻穗、小黑麦12 、广引74 、Mg4521 、黄库尔班、Mg8816 和小偃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麦类品种
耐害性
产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自然感虫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润志
耿守光
+2 位作者
高真
赵永生
买买提江.麻木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1-119,共9页
在新疆伊犁地区1993 年和1994 年分别观察了195 个和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 Mordvilko) 的自然感虫性。36 个品种两年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感虫率级别相同的品种有18 ...
在新疆伊犁地区1993 年和1994 年分别观察了195 个和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 Mordvilko) 的自然感虫性。36 个品种两年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感虫率级别相同的品种有18 个, 占50 % ; 其中“一粒小麦”稳定地表现为不感虫性; 感虫率稳定地表现在20 % 以下的品种有13 个, 即“8624233”、“京772”、“M85189”、“T579”、“永良13 ”、“T494”、“浮纳尔”、“Mg4521”、“广引74”、“Mg5824”、“Mg8586”、“T1008”和“短芒黑边红”; 感虫率稳定在20 % ~40% 的品种2 个, 即“额敏黑芒”和“白长穗”; 感虫率稳定在40 % ~60 % 的品种2 个,即“黑芒红”和“勾毛白”。其余品种, 有14 个两年的感虫率相差一个级别(20 % ) ; “黑芒长穗”、“高原602”、“伊宁黄库尔班”和“82104211”等4 个品种感虫率相差二个或三个级别。另外,1996 年塔城引种试验的2 个品种“春麦雄性不育系901”和“啤酒大麦( 石引1 号)”均遭受麦双尾蚜的严重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品种
感虫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温度对麦双尾蚜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润志
梁宏斌
+1 位作者
张军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5-39,共5页
实验室内测定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Mordvilko) 在9 个恒温下取食小麦叶片时的生长发育数据。麦双尾蚜发育起点温度为3-27 ℃, 发育适温区为15 ~20 ℃, 有效积温为152-55 日·度。...
实验室内测定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Mordvilko) 在9 个恒温下取食小麦叶片时的生长发育数据。麦双尾蚜发育起点温度为3-27 ℃, 发育适温区为15 ~20 ℃, 有效积温为152-55 日·度。在较低温度下(7-5 ℃、10 ℃、15 ℃) 各发育阶段的总存活率较高, 说明低温对麦双尾蚜生长有利, 但1 ~2 龄若蚜的存活率略低于3 ~4 龄, 说明低龄若蚜的抗逆性稍差。在15 ~24 ℃下麦双尾蚜单雌产仔量高, 为繁殖最适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温度
发育
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双尾蚜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广学
张军
+2 位作者
张润志
卫国
吉荣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1-34,共4页
在扫描电镜下, 系统观察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触角初生感觉器、触角次生感觉器、复眼、喙端感觉器、前跗节端部感觉器以及腹部末端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 并就其形态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
在扫描电镜下, 系统观察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触角初生感觉器、触角次生感觉器、复眼、喙端感觉器、前跗节端部感觉器以及腹部末端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 并就其形态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双尾蚜自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1 位作者
曹岩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0-54,共5页
根据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小麦田调查资料, 组建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自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由生命表分析得知, 小麦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麦双尾蚜迁移造成的种群数量损失很小, 反映了...
根据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小麦田调查资料, 组建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自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由生命表分析得知, 小麦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麦双尾蚜迁移造成的种群数量损失很小, 反映了麦双尾蚜在早期种群密度较低, 个体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压力较小。寄生性天敌在小麦田出现较晚, 在两地小麦早期生长阶段, 由寄生造成的种群损失也极低。整个麦类作物生长阶段, 捕食天敌对麦双尾蚜种群的控制作用非常重要, 是麦双尾蚜种群损失的关键因子之一。迁移造成的种群损失比寄生性天敌的还要大, 说明迁移是麦双尾蚜种群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自然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种天敌对麦双尾蚜的功能反应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2 位作者
初孟林
包秀兰
柴凤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2-96,共5页
一种蚜小蜂Aphelinussp . 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I型, 直线方程为Na = 0-6060N- 3-470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
一种蚜小蜂Aphelinussp . 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I型, 直线方程为Na = 0-6060N- 3-470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 成虫对麦双尾蚜功能反应也为I型, 直线方程为Na = 0-6020N+ 5-9000 ;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成虫和斑腹蝇Leucopisannulipes Zett.3 龄幼虫对麦双尾蚜的功能反应均为II型, 关系式分别为1/ Na = 1-2550/ N+ 0-0046 和1/ Na = 1-3280/ N+ 0-00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天敌
功能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双尾蚜发生数量与小麦播种期的关系
被引量:
1
10
作者
梁宏斌
张润志
+1 位作者
贾玉龙
高方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7-101,共5页
新疆伊犁和塔城冬、春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有虫株率和百株蚜量,与小麦播种时间密切相关。在小麦正常播种期内, 冬小麦晚播可以显著减少麦双尾蚜数量, 每晚播种10 天, 第二年麦...
新疆伊犁和塔城冬、春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有虫株率和百株蚜量,与小麦播种时间密切相关。在小麦正常播种期内, 冬小麦晚播可以显著减少麦双尾蚜数量, 每晚播种10 天, 第二年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可以下降40 % ~70% ; 春小麦每晚播种10 天, 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增加30 % ~88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双尾蚜
播种期
冬小麦
春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双尾蚜的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
1
11
作者
梁宏斌
贾玉龙
+2 位作者
高方武
高真
王文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关键词
麦双尾蚜
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氧化乐果
久效磷
杀虫效果
药剂喷雾
药剂种子处理
扬花期
乐果乳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西天山野樱桃李植物群落类型(群系)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10
1
作者
王磊
陈考科
崔大方
许正
廖康
赵永生
周龙
机构
新疆
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伊犁
州园艺所
新疆
农业厅
伊犁
麦类
检疫
工作站
出处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50-855,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60067)
文摘
在采用样方法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位于新疆西天山樱桃李植物群落(群系)的组成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群落中野樱桃李(Prunus divaricata)、准噶尔山楂(Grataegus chlorcarpa)、杏(Armeniaca vulgarls)、新疆野苹果(Malus siev ersii)等多为建群种或共建种,其植株高大,优势地位突出,样方群落分别归属于4种群落亚群系:(1)野樱桃李为主与野山楂、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2)野杏为主与野樱桃李、野山楂、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3)野山楂为主与野樱桃李、野杏、野苹果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4)野苹果为主与野山楂、野樱桃李共建的落叶阔叶林亚群系。新疆霍城县大、小西沟的野果林群落,是我国野樱桃李植物群系的唯一分布区,野樱桃李的重要值(IV)为138.08~275.64,群落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HSP)为1.13—8.68,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SW)为0.32~11.53,基于Simpson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P)为0.23~2.71,基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的物种均匀度(JSW)为0.32—3.17,由于群落处于顶极阶段,群落的多样性指数较低,均匀度较高,群落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和科研价值。
关键词
新疆
西天山
野樱桃李
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
Keywords
Xinjiang,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 Prunus d ivaricata, vegetation community, species diversity
分类号
S662.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麦蚜主要天敌的生态位
被引量:
7
2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魏争鸣
耿守光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巴克图动植物
检疫
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5-4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麦蚜主要天敌类群瓢虫类、食蚜蝇类、斑腹蝇类、蚜茧蜂类和蚜小蜂类的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瓢虫类在塔城和伊犁小麦田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均较长。塔城食蚜蝇类和瓢虫类的时间生态位重叠度最大。伊犁麦田食蚜蝇类空间生态位最宽, 瓢虫类时空生态位宽度最大, 斑腹蝇类和瓢虫类时间生态位的重叠度最大, 蚜小蜂和斑腹蝇空间生态位以及时空生态位的重叠度最大。对伊犁大麦田和燕麦田蚜虫的天敌生态位也进行了计算分析。
关键词
麦蚜
天敌
生态位
新疆
Keywords
wheat aphids, natural enemy, niche,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麦田主要蚜虫的生态位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魏争鸣
耿守光
邱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巴克图动植物
检疫
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40-4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利用生态位理论, 对新疆塔城、伊犁两地区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麦二叉蚜Shizaphisgraminum (Rondani) 、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 和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 等4 种麦蚜生态位宽度和重叠度进行了估测和分析。在塔城麦田麦双尾蚜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麦双尾蚜和麦二叉蚜时间生态位重叠最大, 竞争激烈。伊犁麦田禾谷缢管蚜时间生态位宽度最大, 麦二叉蚜在空间生态位和时空二维生态位上均占有明显的优势, 麦长管蚜和麦双尾蚜的时间生态位重叠最大, 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在空间生态位和时空生态位重叠最大。
关键词
新疆
麦蚜
生态位
Keywords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wheat aphids, niche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的耐害性及产量损失率
被引量:
5
4
作者
张润志
刘晏良
耿守光
买买提江.麻木提
卫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20-12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在新疆伊犁就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耐害性和产量损失的研究结果表明, 其中11 个品种受害后千粒重下降10 % 以下, 为耐害性较强的品种, 它们是一粒小麦、墨玉稻穗、爱因亢、小偃95 、Mg8349 、短芒黑边红、伊春4 号、小黑麦12 、浮纳尔、毛大头和T1008。综合考虑不同品种的自然受害率和受害后千粒重的下降, 各品种的总体产量损失率在0 ~10-56 % 。产量损失率在2 % 以下的有14 个品种, 即一粒小麦、爱因亢、Mg8349 、Mg8786 、浮纳尔、短芒黑边红、T1008 、墨玉稻穗、小黑麦12 、广引74 、Mg4521 、黄库尔班、Mg8816 和小偃95 。
关键词
麦双尾蚜
麦类品种
耐害性
产量损失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wheat variety, tolerance, yield loss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自然感虫性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
2
5
作者
张润志
耿守光
高真
赵永生
买买提江.麻木提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基金
文摘
在新疆伊犁地区1993 年和1994 年分别观察了195 个和36 个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 Mordvilko) 的自然感虫性。36 个品种两年的结果进行比较表明, 感虫率级别相同的品种有18 个, 占50 % ; 其中“一粒小麦”稳定地表现为不感虫性; 感虫率稳定地表现在20 % 以下的品种有13 个, 即“8624233”、“京772”、“M85189”、“T579”、“永良13 ”、“T494”、“浮纳尔”、“Mg4521”、“广引74”、“Mg5824”、“Mg8586”、“T1008”和“短芒黑边红”; 感虫率稳定在20 % ~40% 的品种2 个, 即“额敏黑芒”和“白长穗”; 感虫率稳定在40 % ~60 % 的品种2 个,即“黑芒红”和“勾毛白”。其余品种, 有14 个两年的感虫率相差一个级别(20 % ) ; “黑芒长穗”、“高原602”、“伊宁黄库尔班”和“82104211”等4 个品种感虫率相差二个或三个级别。另外,1996 年塔城引种试验的2 个品种“春麦雄性不育系901”和“啤酒大麦( 石引1 号)”均遭受麦双尾蚜的严重为害。
关键词
麦双尾蚜
品种
感虫性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wheat varieties, susceptibility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温度对麦双尾蚜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
2
6
作者
张润志
梁宏斌
张军
邱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5-39,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实验室内测定麦双尾蚜Diuraphisnoxia( Mordvilko) 在9 个恒温下取食小麦叶片时的生长发育数据。麦双尾蚜发育起点温度为3-27 ℃, 发育适温区为15 ~20 ℃, 有效积温为152-55 日·度。在较低温度下(7-5 ℃、10 ℃、15 ℃) 各发育阶段的总存活率较高, 说明低温对麦双尾蚜生长有利, 但1 ~2 龄若蚜的存活率略低于3 ~4 龄, 说明低龄若蚜的抗逆性稍差。在15 ~24 ℃下麦双尾蚜单雌产仔量高, 为繁殖最适温区。
关键词
麦双尾蚜
温度
发育
繁殖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temperature, development, reproduction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双尾蚜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2
7
作者
张广学
张军
张润志
卫国
吉荣仁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31-34,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科院动物所所长基金
文摘
在扫描电镜下, 系统观察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触角初生感觉器、触角次生感觉器、复眼、喙端感觉器、前跗节端部感觉器以及腹部末端的外部形态超微结构, 并就其形态和功能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麦双尾蚜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sensory organ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分类号
Q964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双尾蚜自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
被引量:
2
8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曹岩
邱焯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50-54,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根据新疆伊犁、塔城两地小麦田调查资料, 组建了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自然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由生命表分析得知, 小麦早期生长发育阶段, 麦双尾蚜迁移造成的种群数量损失很小, 反映了麦双尾蚜在早期种群密度较低, 个体对食物和空间资源的竞争压力较小。寄生性天敌在小麦田出现较晚, 在两地小麦早期生长阶段, 由寄生造成的种群损失也极低。整个麦类作物生长阶段, 捕食天敌对麦双尾蚜种群的控制作用非常重要, 是麦双尾蚜种群损失的关键因子之一。迁移造成的种群损失比寄生性天敌的还要大, 说明迁移是麦双尾蚜种群自我调节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
麦双尾蚜
自然种群
特定时间生命表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natural population,time specific life table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种天敌对麦双尾蚜的功能反应
被引量:
3
9
作者
张润志
张军
初孟林
包秀兰
柴凤英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2-9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一种蚜小蜂Aphelinussp . 对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I型, 直线方程为Na = 0-6060N- 3-4700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 成虫对麦双尾蚜功能反应也为I型, 直线方程为Na = 0-6020N+ 5-9000 ; 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 Goeze成虫和斑腹蝇Leucopisannulipes Zett.3 龄幼虫对麦双尾蚜的功能反应均为II型, 关系式分别为1/ Na = 1-2550/ N+ 0-0046 和1/ Na = 1-3280/ N+ 0-0071。
关键词
麦双尾蚜
天敌
功能反应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natural enemies, functional response
分类号
S47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双尾蚜发生数量与小麦播种期的关系
被引量:
1
10
作者
梁宏斌
张润志
贾玉龙
高方武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97-10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文摘
新疆伊犁和塔城冬、春麦田的麦双尾蚜Diuraphis noxia ( Mordvilko) 有虫株率和百株蚜量,与小麦播种时间密切相关。在小麦正常播种期内, 冬小麦晚播可以显著减少麦双尾蚜数量, 每晚播种10 天, 第二年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可以下降40 % ~70% ; 春小麦每晚播种10 天, 麦双尾蚜有虫株率增加30 % ~88 % 。
关键词
麦双尾蚜
播种期
冬小麦
春小麦
Keywords
Russian wheat aphid (Diuraphis noxia (Mordvilko)), planting time, winter wheat, spring wheat
分类号
S435.12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双尾蚜的化学防治试验
被引量:
1
11
作者
梁宏斌
贾玉龙
高方武
高真
王文河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新疆伊犁麦类检疫工作站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63-166,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动物所所长基金
关键词
麦双尾蚜
防治效果
化学防治
氧化乐果
久效磷
杀虫效果
药剂喷雾
药剂种子处理
扬花期
乐果乳油
分类号
S435.12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疆西天山野樱桃李植物群落类型(群系)及物种多样性分析
王磊
陈考科
崔大方
许正
廖康
赵永生
周龙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疆麦蚜主要天敌的生态位
张润志
张军
魏争鸣
耿守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疆麦田主要蚜虫的生态位
张润志
张军
魏争鸣
耿守光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的耐害性及产量损失率
张润志
刘晏良
耿守光
买买提江.麻木提
卫国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麦类品种对麦双尾蚜自然感虫性的初步观察
张润志
耿守光
高真
赵永生
买买提江.麻木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温度对麦双尾蚜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
张润志
梁宏斌
张军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麦双尾蚜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张广学
张军
张润志
卫国
吉荣仁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麦双尾蚜自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
张润志
张军
曹岩
邱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四种天敌对麦双尾蚜的功能反应
张润志
张军
初孟林
包秀兰
柴凤英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麦双尾蚜发生数量与小麦播种期的关系
梁宏斌
张润志
贾玉龙
高方武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麦双尾蚜的化学防治试验
梁宏斌
贾玉龙
高方武
高真
王文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