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西部天山以北沿边各口岸进境植物检疫截获情况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吴伟亮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89,共3页
新疆西部天山以北沿哈萨克斯坦国边境各口岸截获已经鉴定到属种的有害生物182种,其中有26种一、二、三类检疫对象或内检对象,占总检出数的14%。这些有害生物有许多种在国内和本区域没有分布或分布不广。中亚疫情对该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 新疆西部天山以北沿哈萨克斯坦国边境各口岸截获已经鉴定到属种的有害生物182种,其中有26种一、二、三类检疫对象或内检对象,占总检出数的14%。这些有害生物有许多种在国内和本区域没有分布或分布不广。中亚疫情对该地区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安全构成了现实的威胁。本文由此提出做好该区域进境植检工作的3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 分布 植物检疫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昭苏县马梨形虫的检测及传播媒介蜱的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图尔荪.萨迪尔 李佳 +2 位作者 王振宝 宋瑞其 巴音查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44-48,共5页
为了解新疆昭苏县马感染梨形虫情况及传播媒介蜱的种类,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匹马进行马梨形虫的检测,对320只传播媒介蜱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染虫率为9.23%,... 为了解新疆昭苏县马感染梨形虫情况及传播媒介蜱的种类,采用寄生虫病病原常规检查方法、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血清学检测方法对200匹马进行马梨形虫的检测,对320只传播媒介蜱进行形态学鉴定。结果显示,血液涂片染色镜检红细胞染虫率为9.23%,PCR、cELISA对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分别为28%和23.5%,对泰勒虫的检出率分别为36%和34%;对马体表和周边环境采集的320只蜱虫鉴定为草原革蜱和森林革蜱2种。本研究为该地区马梨形虫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勒虫 驽巴贝斯虫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阿克苏地区牛病毒性腹泻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 王振宝 +2 位作者 侯芳 白正辉 何宗霖 《草食家畜》 2015年第5期48-50,共3页
为了解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情况,采自阿克苏地区辖内9个县市散养牛共300 份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83 份血清呈抗体阳性,阳性率介于20%-35%之间,总体阳性率为27.6%.证明BVDV在阿克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和流行,调查结果... 为了解牛感染病毒性腹泻病的流行情况,采自阿克苏地区辖内9个县市散养牛共300 份血清进行了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有83 份血清呈抗体阳性,阳性率介于20%-35%之间,总体阳性率为27.6%.证明BVDV在阿克苏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和流行,调查结果为BVD的防控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性腹泻-粘膜病 抗体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4
作者 吕继洲 吴绍强 +6 位作者 张永宁 王振宝 冯春燕 王彩霞 邓俊花 袁向芬 林祥梅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14,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内蒙古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测序获得3种璃眼蜱的16S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o... 本研究旨在建立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它们的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内蒙古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测序获得3种璃眼蜱的16S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ytochrome oxidaseⅠ,COⅠ)序列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rbayes 3.2软件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亚洲璃眼蜱、小亚璃眼蜱样本16SrRNA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相应蜱虫16SrRNA序列聚类,而残缘璃眼蜱COⅠ序列与GenBank中已知残缘璃眼蜱COⅠ序列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简易、准确鉴定小亚璃眼蜱、亚洲璃眼蜱和残缘璃眼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16S RRNA 小亚璃眼蜱 亚洲璃眼蜱 残缘璃眼蜱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10
5
作者 吕继洲 王振宝 +1 位作者 袁向芬 吴绍强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8-15,共8页
本研究旨在建立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其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获得2种革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 本研究旨在建立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的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并探讨其系统发生关系。在新疆从动物体表采集寄生蜱,形态学鉴定后,PCR扩增获得2种革蜱的16S rRNA及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COⅠ)基因序列,测序后进行同源性分析。用Mega 5.0和Mrbayes 3.2软件分别构建系统进化树,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草原革蜱16S rRNA序列聚类,而边缘革蜱COⅠ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边缘革蜱COⅠ序列聚类,与形态学鉴定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表明,在传统形态学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能简易、准确鉴定草原革蜱和边缘革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16S RRNA 草原革蜱 边缘革蜱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