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绿洲棉田长期连作下残膜分布及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19
1
作者 刘建国 李彦斌 +1 位作者 张伟 孙艳艳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6-250,共5页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 通过田间调查和长期连作定点微区试验相结合,研究了长期连作棉田,集中连续使用地膜后,地膜在土壤中的累积、空间分布和形态变化,及其残膜对土壤物理性状、棉花根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地膜使用年限增加土壤中残膜平均每年以11.2kg·hm-2速率增加,长期连作棉田残膜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占到了85%,在耕作层(0~30cm)以下随着根层深度的增加,残膜量减少;大于50cm2残膜在土壤中平均占30%,10~50cm2占36.5%,小于10cm2占33.4%,随连作年限增加,在0~15cm土层残膜量减少,15~30cm土层残膜量逐渐增加,残膜破碎度提高。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随着地膜残留量增加而增加,而土壤容重下降。棉田中残膜阻碍棉花主根垂直生长,使根系形态呈现鸡爪型和丛生型等畸形,但对棉花产量未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田 连作 地膜残留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山区夏季MαCS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建刚 姜彩莲 +2 位作者 张云惠 杨莲梅 孙鸣婧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604-616,共13页
利用常规观测、FY-2E卫星及EC-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4年夏季天山及其两侧地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典型个例的云图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1)6月为M... 利用常规观测、FY-2E卫星及EC-Interim 0.5°×0.5°再分析资料对2010-2014年夏季天山及其两侧地区α中尺度对流系统(MαCS)的时空分布特点进行分析,并对典型个例的云图特征和环境条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果表明:(1)6月为MαCS出现的高发期且椭圆形MαCS占多数。MαCS形成和发展期主要集中在午后和后半夜,消亡于前半夜,三个时期最易发生时间依次滞后大约2 h,圆形和椭圆形MαCS日频次分别呈单峰和多峰型变化分布。MαCS生命史主要为3~6 h,其中6月生命史分布较广,7-8月较集中;大部分椭圆形MαCS较圆形MαCS生命史和消亡阶段长,圆形MαCS在形成阶段维持时间较长。(2)MαCS多生成于山边平原或浅山区,并在山区主脉上空形成直至成熟,在河谷和山脉两侧的平原区消亡。MαCS成熟期冷云盖长轴长度集中在500~800 km,云顶面积随MαCS出现频次增加而逐渐减小。圆形MαCS发展期移动缓慢,成熟后移速加快,椭圆形MαCS始终移速较慢。MαCS云团TBBmin呈现单峰型且近似正态分布,圆形较椭圆形MαCS的TBB平均梯度大。(3)天山山区MαCS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层云中多个独立的β中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形成。MαCS易发生在高层急流带的抽吸区以及中层低槽前部的辐合上升区,中低层西南和西北气流携带的充沛水汽在大气不稳定层结、不稳定能量持续聚集的背景下辐合上升,促使MαCS不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山山区 MαCS 时空分布 TB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亚低涡背景下一次短时强降水过程MCS成因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建刚 姜彩莲 +2 位作者 张云惠 李如琦 杨莲梅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24-734,共11页
为了深入了解天山山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触发和变化,对发生在新疆伊犁河谷一次中亚低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过程MCS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利用自动站小时降水数据分析得出此次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FY-2G卫星TBB产品、多普勒天气雷... 为了深入了解天山山区中尺度对流系统(MCS)的触发和变化,对发生在新疆伊犁河谷一次中亚低涡背景下的短时强降水过程MCS成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利用自动站小时降水数据分析得出此次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并基于FY-2G卫星TBB产品、多普勒天气雷达数据对MCS的云图和雷达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地区中-β尺度MCS(MβCS)具有明显的夜发性和后向传播特征,且分别在山区、平原上空发展和增强并长时间维持,雷达图上强回波带、逆风区和超低空急流的持续出现说明局地对流增强。此外,选取代表站雨强与对应TBB、雷达回波进行分析,发现强降水时段雨强的空间分布与TBB梯度大小成正比,时间分布与回波顶高和垂直液态含水量成正比。利用探空、地面风场以及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对MCS形成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深厚中亚低涡前部局地对流活动的加强触发MCS的生成,中低层多通道水汽输送和局地长时间水汽辐合、大气不稳定层结、中低层的风场辐合和垂直切变、高低层θse梯度增大以及低层暖平流增强为MCS的发展和维持提供了动热力和水汽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低涡 MCS 短时强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垦区热量资源变化及棉花单产对气候变暖的响应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7期4588-4591,共4页
基于北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81-2014年数据,分析了其春、夏、秋季和棉花主要生长季(5-9月,包括2015年)及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与棉花单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 基于北疆垦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1981-2014年数据,分析了其春、夏、秋季和棉花主要生长季(5-9月,包括2015年)及各月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并与棉花单产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春、夏、秋季及主要生长季的气温年际变化均为变暖趋势,增温率秋季大,夏季小;34年间平均气温上升了1.2-2.7℃,平均最高气温上升了1.5-2.3℃,平均最低气温上升了2.0-2.6℃;从5-9月来看,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增幅大,6月最高气温增幅大;年代际的变化是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幅大,平均最低气温春季和秋季升幅最大;5-9月的各月分布是5、8月逐年代均为上升,但6月最高、7月最低、9月最高气温、最低气温都出现了振荡;棉花单产与气温变化趋势慢而稳定(夏季、主要生长季、7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8月),与上升幅度大(5月平均气温、最低气温)的温度因子关系为显著正相关;5-9月5个月的平均气温和最高气温与产量为显著正相关,其中8月与产量相关性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垦区 热量资源变化 气温 棉花单产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农六师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芳 《农业与技术》 2013年第1期101-101,共1页
本文通过对农六师低温冷害对棉花生长发育的特点,低温冷害对棉花生育造成很大影响。做了分析和对策。
关键词 低温冷害 棉花生长 发育 影响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喀什地区风灾时空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晓华 马士剑 张燕 《新疆农垦科技》 2021年第3期63-64,35,共3页
利用喀什地区1981—2019年39年间的风灾灾情资料,选取农田受灾面积为灾度指标,对喀什地区风灾灾度及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重大风灾出现次数最多,灾度最重;1997年出现突变性增多;21世纪以来重大风灾出现次数为震荡... 利用喀什地区1981—2019年39年间的风灾灾情资料,选取农田受灾面积为灾度指标,对喀什地区风灾灾度及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20世纪90年代重大风灾出现次数最多,灾度最重;1997年出现突变性增多;21世纪以来重大风灾出现次数为震荡略减少阶段;(2)重大风灾出现次数春季最多,夏季次之;5月出现次数最多,灾度最重,4月次之;(3)重大风灾出现次数喀什偏北地区多于偏南地区,且自西北向东南递减;(4)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在播种出苗期和幼苗生长阶段以及果实成熟阶段,应增加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有效减少风灾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灾 特征 农业生产 喀什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