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市城区大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组分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魏疆 赵彩欣 +1 位作者 王国华 赵丽莉 《干旱区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23-631,共9页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PM_(2.5)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及其来源,2023年在城市中部布置采样点,通过膜采样的方式采集样品164个,按照相关测试标准测定PM_(2.5)的质量浓度及各水溶性离子组分浓度,并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1)采暖... 为研究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中主要污染物PM_(2.5)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及其来源,2023年在城市中部布置采样点,通过膜采样的方式采集样品164个,按照相关测试标准测定PM_(2.5)的质量浓度及各水溶性离子组分浓度,并分析其来源。结果表明:(1)采暖期PM_(2.5)质量浓度及各离子组分浓度均大于非采暖期。(2)采暖期的离子总浓度是非采暖期的15.7倍,采(非)暖期离子总浓度分别占PM_(2.5)浓度的73.84%和26.26%,阴阳离子的比值(AE/CE)分别为0.914和0.600,说明PM_(2.5)化学性质呈碱性。(3)硫氧化率(SOR)和氮氧化率(NOR)的年均值分别为0.43±0.30和0.15±0.13,说明采暖期气态前体物SO_(2)和NO_(2)在外部气象条件影响下二次转化的几率较大;NH_(4)^(+)在采暖期主要以(NH_(4))_(2)SO_(4)和NH_(4)NO_(3)的形式存在,在非采暖期则以NH_(4)NO_(3)的形式存在。(4)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采暖期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于二次污染、工业生产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其次为矿物粉尘和燃煤污染,累计贡献率达80.24%;非采暖期主要来源为扬尘和工业生产,其次为二次污染,最后为燃煤产生的污染,累计贡献率为86.34%。可以看出,不同时期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来源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离子浓度 机动车尾气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