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吐鲁番市不同年限人工梭梭林防风固沙效益及其与生物量的关系
1
作者 王璞 孙桂丽 +2 位作者 各文婷 孙红月 周志欣 《水土保持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8,共10页
[目的]评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对风沙流的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快速评价防风固沙效益的方法,界定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的下限,为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的荒漠化区域不同种植... [目的]评估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林对风沙流的防风固沙效益,探索快速评价防风固沙效益的方法,界定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的下限,为荒漠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新疆吐鲁番市的荒漠化区域不同种植年限的人工梭梭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野外观测和室内分析对其各项防风固沙效益指标进行监测和分析,对比防风固沙效益指标与生物量变化的关系。[结果]①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其防风效能、地表粗糙度、地表蚀积量与阻沙效能均随种植年限增加显著提升(p<0.05)。②人工梭梭林随着营造年限的增长,区域内的风速廓线规律发生改变,原生荒漠风速廓线呈现“L”形变化特征,2年生、4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I”形变化特征,6年生、8年生、10年生的人工梭梭林风速廓线呈现出反“J”形变化特征。③人工梭梭林输沙通量随着营造年限的增加而呈现递减趋势,并随着高度的增长也呈现递减趋势。④基于5种不同年限梭梭林,本研究构建了生物量—防风固沙效益指标模型,其中,立木生物量指数与防风效益、地表蚀积量、地表粗糙度、输沙通量、阻沙效能的关系,最佳函数模型分别为幂函数模型、幂函数模型、二次方程函数、指数函数模型、Logistic函数模型,R2分别为0.651,0.962,0.790,0.804,0.925。⑤若要起到良好的防风固沙效益,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下限需达到4.94 kg/m^(2)。[结论]人工梭梭林种植4 a以上时,防风固沙效益可达到稳定状态,可采用相应模型估算评估指标。当人工梭梭林立木生物量指数≥4.94 kg/m^(2)时,可稳定发挥防风固沙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种植年限 人工梭梭林 生物量 防风固沙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河子地区葡萄越冬气候及终霜冻致灾风险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季芬 王进 +3 位作者 杜峰 侯慧杰 刘勇 杨明凤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57-162,共6页
为研究寒冷期温度变化及终霜冻变化特征对石河子地区葡萄产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利用石河子地区1964—2022年气象资料和葡萄物候期资料,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气温变化及终霜冻对葡萄的影响,评价了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结果表明,石... 为研究寒冷期温度变化及终霜冻变化特征对石河子地区葡萄产业安全生产的影响,利用石河子地区1964—2022年气象资料和葡萄物候期资料,应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分析了冬季气温变化及终霜冻对葡萄的影响,评价了霜冻致灾风险强度。结果表明,石河子地区1—2月土层厚度为40 cm的地温<-6.0℃的概率介于23%~30%之间,冬季葡萄保温层应>40 cm。1—2月平均最低气温对葡萄萌芽期影响显著。葡萄4月中旬开墩上架终霜冻风险为79.7%;5月1日之后的终霜冻风险为25.4%。葡萄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平均为47.5%,重度致灾(70%<ST≤100%)概率为28.8%,为3年1次。1964—2022年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呈下降趋势,2001—2022年较之前平均下降了约20个百分点。综上所述,受气候变暖的影响石河子地区冬季气温升高、终霜冻提前结束对葡萄越冬和春季生长有利,尽管终霜冻致灾风险强度总体呈减弱趋势,但终霜冻日提前的趋势并不稳定,春季防霜冻仍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期 萌芽期 最低气温 终霜冻 致灾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