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元分析法综合评价新疆不同品种大果沙棘汁品质特性及加工适宜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敖羽 张婷 孟新涛 许铭强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2-332,共11页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 本研究以‘深秋红’‘状元黄’‘巨人’‘无刺丰’和‘向阳’5种新疆大果沙棘汁和1种新疆混果沙棘汁为研究对象,采用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和理化分析结合相关性和主成分等多元分析法对不同大果沙棘制汁的品质特性及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状元黄’沙棘汁的b^(*)、c、总酚(0.9 mg/mL)、维生素E(63.14μg/g)和维生素C(69.61 mg/100 g)及DPPH(97.13%)、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61.99%)、FRAP抗氧化能力(0.85μmol Trolox/mL)最高;‘向阳’沙棘汁的出汁率(56.43%)和总黄酮含量(8.55 mg/mL)最高。经相关性分析得到维生素C与总酚、总黄酮和FRAP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共鉴定出58种挥发性成分,其中‘深秋红’沙棘汁的挥发性成分的总峰强度最高,混果沙棘汁次之。结合主成分分析明确色泽(L^(*)、b^(*)、c、h)、总酚、总黄酮、维生素C、褐变度、ABTS+和FRAP等是影响沙棘果汁品质的关键指标,‘状元黄’综合评价得分最高为2.12分,可作为最适宜制汁的加工品种。该研究为大果沙棘制汁加工专用品种的筛选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品质评价 挥发性成分 主成分分析 加工适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新疆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的差异 被引量:5
2
作者 孟新涛 许铭强 +5 位作者 张婷 古丽米热·祖努纳 牛逍瞳 郭金宝 刘国庆 马燕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09,共8页
为研究新疆主栽品种核桃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温185”“新新2”“新早丰”“新萃丰”“扎343”“温81”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 为研究新疆主栽品种核桃油的挥发性成分差异,通过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技术对“温185”“新新2”“新早丰”“新萃丰”“扎343”“温81”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并采用指纹图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不同品种核桃油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6个品种低温压榨核桃油样品中共检测到48种挥发性物质,其中包括醛类13种、醇类10种、酯类10种、酮类7种、烯烃类3种、酸类2种、醚类2种、杂环类1种。酯类是核桃油的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乙酸乙酯(单体)相对含量最高,为10.61%~14.95%。指纹图谱结合PCA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存在差异,“新新2”和“温185”核桃油挥发性成分较为相近,“新萃丰”和“温81”核桃油挥发性成分较为相近,“扎343”和“新早丰”核桃油挥发性成分与其他品种差异较大。因此,应用GC-IMS技术并结合指纹图谱的PCA可达到分析不同品种核桃油挥发性成分差异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不同品种 核桃油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物的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韩蓉 马燕 +4 位作者 李圣杰 孟新涛 许铭强 张婷 潘俨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29,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 为探究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代谢产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MS)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法和通路富集分析对6种新疆大果沙棘样品(‘混果’、‘巨人’、‘深秋红’、‘无刺丰’、‘向阳’和‘状元黄’)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结果表明,代谢组学分析共得到334种代谢产物。依据log_(2)FC绝对值≥1和错误发现率(FDR)<0.05分析,‘混果’与‘巨人’共筛选出112种差异代谢物;‘混果’与‘深秋红’间筛选出118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无刺丰’共筛选出67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向阳’共筛选出160种差异代谢物;‘混果’和‘状元黄’共筛选出126种差异代谢物。代谢通路富集分析表明,不同大果沙棘的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在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等通路上。基于VIP值>1、log_(2)FC绝对值≥1和FDR<0.05筛选标准,发现共有差异代谢物5种,且大果沙棘中脂质和类脂质分子、苯丙烷及聚酮类化合物的总体丰度较高,占比分别在38%~81%和15%~49%之间,其中芥酸酰胺、亚油酸、棕榈酸、水仙苷、异鼠李素-3-O-葡萄糖苷、芦丁等可能是鉴别不同新疆大果沙棘的关键代谢物。非靶向代谢组学可从整体水平上阐明不同品种新疆大果沙棘的代谢差异,为新疆大果沙棘品种选育和加工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大果沙棘 非靶向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加工过程中品质变化特性
4
作者 叶朵朵 孟新涛 +5 位作者 古丽米热·祖努纳 阿比代姆·阿卜杜热伊木 库尔班娜依·吐尔逊麦麦提 张婷 马燕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61-372,共12页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 【目的】研究不同加工操作单元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的影响,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鲜枸杞为原材料,进行榨汁、钝酶、均质、超声和灭菌处理,并采集不同加工操作单元的样品,分析其对理化和营养指标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采用聚类热图法分析不同加工操作中对NFC枸杞汁挥发性物质和理化品质影响较大的单元。【结果】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均质和超声处理对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非酶褐变指数、黄酮、甜菜碱和胡萝卜素等理化和营养品质无明显差异(P>0.05)。钝酶和灭菌后果汁固酸比分别提高了4.4%和5.1%,浊度提高了68.2%和10.3%,灭菌后果汁离心沉淀率降低了8.7%。总酚、黄酮、DPPH和Abts的含量在钝酶降低了18.8%、0.51%、4.73%和2.2%,在灭菌后降低了22.5%、0.4%、12.8%和55.6%。挥发性化合物相对含量较热处理前分别降低了35.6%和31.8%。【结论】不同加工操作单元中热处理(钝酶和灭菌)对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品质及香气成分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浓缩还原(NFC)枸杞汁 不同加工操作单元 品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邹淑萍 许铭强 +4 位作者 张春平 孟伊娜 马燕 张谦 佟立涛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9,共7页
探讨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0~50%)的马铃薯粉成混合粉,测定混合粉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制备马铃薯馕制品挂壁率、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值。随着马铃薯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吸... 探讨马铃薯雪花粉添加量对新疆馕加工品质的影响。小麦粉中添加不同比例(0~50%)的马铃薯粉成混合粉,测定混合粉粉质特性、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制备马铃薯馕制品挂壁率、质构特性及感官评价值。随着马铃薯粉添加量的增加,混合粉吸水率增高,弱化度增高;马铃薯粉添加量10%以上,会使面团加工性能下降。但随着和面时间增加,面团阻力增大。马铃薯粉添加量35%以上,会导致面团醒发体积迅速减小。马铃薯粉添加量45%以上,马铃薯馕会出现无法挂壁或脱壁滑落现象。马铃薯粉添加量5%以上,馕边硬度显著下降。马铃薯粉添加量15%以上,会降低酥脆口感。但20%以上,馕风味值下降。马铃薯粉的添加对混合粉的粉质、面团拉伸特性、产气能力及馕制品的挂壁率、质构、感官评价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雪花粉 新疆馕 加工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与聚类分析的新疆伊犁地区馕特征品质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赵志霞 邹淑萍 康峰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1-266,共6页
为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种类馕的品质特性,本文选取伊犁地区55个市售馕样品,对其进行了13项品质指标(重量、横径、高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L^(*)、a^(*)、b^(*)、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 为研究新疆伊犁地区不同种类馕的品质特性,本文选取伊犁地区55个市售馕样品,对其进行了13项品质指标(重量、横径、高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L^(*)、a^(*)、b^(*)、硬度、内聚性、弹性、胶粘性、咀嚼性)的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出馕品质评价的主要指标并对馕样品进行了分类,结合感官品质对不同种类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5份馕样品的13项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高度与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弹性、咀嚼性呈极显著相关(P<0.01),L^(*)值与胶粘性呈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3个主成分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76.856%,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得到,弹性、咀嚼性、胶粘性、硬度、L^(*)值、b^(*)值可作为评价馕品质的6项关键指标,基于以上结果,将55份馕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大薄馕、窝窝馕、休闲馕;结合感官品质分析得出,三大类馕品质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大薄馕色泽、风味、硬度评分最高,为14.85、13.52、14.37分,具有色泽金黄、香味浓郁的特点。窝窝馕弹性和咀嚼性评分最高,为14.82、14.54分,表明其富有弹性和咀嚼性。休闲馕酥脆性评分最高为14.47分,表明此类馕品尝时具有酥脆的口感。本研究明确了馕品质评价的关键指标并探明了新疆伊犁地区三大类馕的品质特性,提供了馕科学的分类方法,为新疆馕品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奠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馕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感官分析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不同产区羊肉特征风味成分离子迁移色谱指纹谱的构建 被引量:39
7
作者 孟新涛 乔雪 +3 位作者 潘俨 邹淑萍 张婷 张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218-226,共9页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对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田羊及哈萨克羊新疆6个不同产区71份羊肉样本特征风味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LAV软件中插件Matching matrix优选不同产区相似度均不低于85%的52个样本构建羊肉特征风... 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色谱对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田羊及哈萨克羊新疆6个不同产区71份羊肉样本特征风味进行测定与分析,采用LAV软件中插件Matching matrix优选不同产区相似度均不低于85%的52个样本构建羊肉特征风味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区羊肉特征风味之间的差异,分别确定出其主要特征风味、特征峰、特征标记物质及含量,结果表明,2-乙基-1-己醇等为阿勒泰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正丁醛、3-甲基丁醛等为巴什拜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苯甲醛、3-甲基戊酸、5-甲基-2-呋喃甲醇等为巴音布鲁克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乙酸乙酯、辛酮等为多浪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2-辛醇等为和田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羟基丙酮、2-庚烯醛、3-己烯-1-醇等为哈萨克羊肉主要特征风味物质。依据所建立的指纹图谱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产区羊肉样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巴音布鲁克羊、多浪羊、和田羊及哈萨克羊新疆6个产区羊肉样本特征风味物质具有一定的差异,尤其是阿勒泰羊、巴什拜羊、多浪羊及哈萨克羊,表明该风味指纹图谱可用于新疆不同产区羊肉品质评价、产地追溯和掺假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 羊肉 特征风味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干燥装置对四种蔬菜干制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邹淑萍 孟伊娜 +3 位作者 张健 马燕 许铭强 张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05-1512,共8页
【目的】研究太阳能干制蔬菜的最适时间及对制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为原料,在太阳能干燥装置中进行干制,对干制过程中干燥室温度、湿度,以及原料水分、水活、色差等变化进行测定,并确定四种蔬菜的最佳... 【目的】研究太阳能干制蔬菜的最适时间及对制品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新鲜的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为原料,在太阳能干燥装置中进行干制,对干制过程中干燥室温度、湿度,以及原料水分、水活、色差等变化进行测定,并确定四种蔬菜的最佳复水时间。【结果】太阳能干燥装置干燥室温度显著高于环境温度,干燥室湿度前期较高、后期降低。花菜、辣椒和萝卜的最适干燥时间为96 h,豇豆为72 h,水分含量均在10%左右、水分活度在0.45以下。色差值较新鲜原料L*值下降、a*值上升、b*值下降,萝卜b*值升高。花菜和辣椒在10 min内,即可完成复水,豇豆和萝卜20 min可完成复水。【结论】太阳能干燥装置可以有效地对花菜、豇豆、辣椒及萝卜进行干燥;蔬菜种类不同,干制时间、色差值变化及复水时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蔬菜 太阳能 干燥装置 干制时间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主栽品种马铃薯品质及其聚类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邹淑萍 赵婷 +4 位作者 邰晓亮 孟伊娜 马燕 许铭强 张谦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95-298,共4页
通过对新疆7个品种马铃薯品质测定与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鲜食、加工及鲜食加工兼用的新疆马铃薯主栽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主要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个别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马铃薯... 通过对新疆7个品种马铃薯品质测定与聚类分析,筛选出适宜鲜食、加工及鲜食加工兼用的新疆马铃薯主栽品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马铃薯的主要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个别品质指标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聚类分析,将马铃薯7个品种归分为4类。第1类加工型品种为下寨65、夏菠蒂和克新19号;第2类鲜食型品种为中薯18号和紫花白;第3类加工鲜食兼用型品种为费乌瑞它;第4类为青薯9号,加工或者鲜食都不太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质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沙棘若叶粉品质特性及挥发性成分分析与综合评价
10
作者 郭文莉 韩蓉 +4 位作者 马燕 孟新涛 张婷 许铭强 张健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353-363,共11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沙棘若叶粉品质特性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新疆‘深秋红’、‘状元黄’和‘阿列依’3个品种的沙棘若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其理化特... 为探究不同品种沙棘若叶粉品质特性与挥发性成分的差异,以新疆‘深秋红’、‘状元黄’和‘阿列依’3个品种的沙棘若叶粉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分析结合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其理化特性、营养品质和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沙棘若叶粉的品质特性和挥发性成分之间差异显著。其中,‘阿列伊’沙棘若叶粉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灰分、膳食纤维、总酚、黄酮、氨基酸和钙元素;‘状元黄’沙棘若叶粉的色泽较亮,维生素C、抗氧化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率、FRAP自由基清除率)、不饱和脂肪酸、钾元素和硒元素含量最高;‘深秋红’沙棘若叶粉的粗脂肪、镁元素和铁元素含量最高。采用GC-IMS从3种沙棘若叶粉中共鉴定出3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醇类、酮类、醛类、酯类和酸类是主要特征香气成分,结合相对气味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明确了其关键挥发性成分,主要为反式-3-己烯-1-醇等,说明沙棘若叶粉主体香气呈草香风味,其中‘深秋红’中主要呈香物质反式-3-己烯-1-醇(6.65%)相对含量最高,香气较为浓郁。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得出‘深秋红’若叶粉的综合品质最佳(0.54分)。该研究为沙棘若叶粉的后续生产加工和深度开发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棘若叶粉 品质特性 挥发性物质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数学感官评价结合随机质心映射法优化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工艺配方及品质分析
11
作者 吕成壮 王莹 +4 位作者 田非凡 许铭强 孟新涛 赵仲凯 马燕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8-165,183,共9页
为研发一种特色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产品,以新疆四平头干辣椒为主要原料,哈密瓜、鹰嘴豆等为辅料,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结合随机质心映射法(random centroid optimization,RCO)优化鹰嘴豆哈密瓜干椒... 为研发一种特色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产品,以新疆四平头干辣椒为主要原料,哈密瓜、鹰嘴豆等为辅料,以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为依据,通过建立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模型,结合随机质心映射法(random centroid optimization,RCO)优化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的工艺配方,运用化学分析、相关性分析结合电子舌技术对其理化指标、营养物质和风味等品质指标进行评价,并分析各品质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的最佳配方为料油101 g、鹰嘴豆114 g、复水干辣椒133 g、哈密瓜95 g、调味料25 g,该产品的感官评分为83.3分,酱体色泽鲜亮,香气浓郁,具有哈密瓜独有的清香和鹰嘴豆特有的绵密口感。该产品较市售两种辣椒酱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5.37 g/100 g)、膳食纤维含量(6.03 g/100 g)、总糖含量(7.20 g/100 g)和总黄酮含量(7.09 mg/g),且具有良好的风味。各品质指标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色泽、水分含量、脂肪含量、膳食纤维含量、总糖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能反映辣椒酱的感官特性。该研究为辣椒酱新产品多元化开发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鹰嘴豆哈密瓜干椒酱 模糊数学 随机质心映射 配方优化 品质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浓缩还原苹果汁加工过程中物料感官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磊 王克众 +4 位作者 潘俨 马燕 徐斌 张平 孟新涛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45-656,共12页
【目的】研究非浓缩还原(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引起物料感官品质变化的关键环节,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和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NFC苹果汁的加工各加工环节中果汁样品中颜色、浊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 【目的】研究非浓缩还原(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引起物料感官品质变化的关键环节,为调控果汁内在品质和延长果汁货架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NFC苹果汁的加工各加工环节中果汁样品中颜色、浊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风味的变化。【结果】榨汁后NFC苹果汁亮度值L和色泽h下降了30.99%(P<0.01)和13.45%(P<0.01),但色度C升高了27.62%(P<0.01);护色使得亮度值L和色泽h升高了6.75%(P<0.01)和10.79%(P<0.01),色泽C降低了18.26%(P<0.01);均质环节使得果汁物料的亮度值L降低了6.76%(P<0.01),色度C升高了14.33%(P<0.01);灭酶、杀菌、超声和均质均使果汁的浊度显著升高8.20%(P<0.01)、4.62%(P<0.01)、3.80%(P<0.05);均质和杀菌环节使得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1.54%(P<0.05)和2.04%(P<0.01),且整个加工过程中,可滴定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变化。护色使果汁物料的NEBI值降低46.73%(P<0.01),灭酶使得NEBI值升高15.5%(P<0.05),均质也因为部分氧气再次混入果汁使NEBI增加。护色、杀菌和灌装使得果汁物料溶氧量显著降低。灭酶和灭菌环节对果汁风味损失较大。【结论】NFC苹果汁加工过程中的各加工环节对果汁理化特性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浓缩还原(NFC)苹果汁 加工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新疆石榴皮中的总黄酮 被引量:4
13
作者 孟新涛 魏健 +5 位作者 张婷 李德华 谭归 朱丽娜 邵文志 潘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95-1103,共9页
【目的】研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新疆石榴皮中的总黄酮。【方法】以单因素为研究基础,分析温度、pH、吸附穿透曲线及洗脱液浓度、料液比等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石榴皮总黄酮的条件,并找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目的】研究采用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新疆石榴皮中的总黄酮。【方法】以单因素为研究基础,分析温度、pH、吸附穿透曲线及洗脱液浓度、料液比等因素,研究D-101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石榴皮总黄酮的条件,并找到最佳工艺条件。【结果】D101大孔吸附树脂对石榴皮中黄酮类物质纯化的最佳工艺为:提取液pH为4、温度30℃、料液比1∶4(g/mL)、洗脱液乙醇体积为90%。该工艺富集纯化石榴皮黄酮类物质效果较好,石皮总黄酮的纯度由7.25%提高至17.32%。【结论】能有效的洗脱色素、叶绿素等非目标成分,科学合理的分离纯化石榴皮中总黄酮,且操作简单、安全、成本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分离纯化 黄酮 D-10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冻藏温度对新疆高白鲑鱼肉的品质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许铭强 苏文贵 +3 位作者 曹双瑜 杨帅杰 孟新涛 张谦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093-3103,共11页
【目的】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3个冻藏条件下理化品质、感官评价及微生物的变化。【方法】通过对理化(pH值、TVB-N值、TBA值、色泽和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及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 【目的】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3个冻藏条件下理化品质、感官评价及微生物的变化。【方法】通过对理化(pH值、TVB-N值、TBA值、色泽和质构特性)、感官评价及微生物指标的测定,研究新疆高白鲑鱼肉在冷藏(4℃)、冰温(0℃)和冷冻(-18℃)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分析高白鲑在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品质变化规律。【结果】不同冻藏温度条件下的高白鲑鱼肉,伴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其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均不同。pH值呈明显的先快速降低再缓慢升高的趋势;TVB-N值和TBA值均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色泽饱和度与各项质构特性指标同贮藏时间呈现显著的负相关;感官评价得分逐渐降低;而菌落总数则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冷藏(4℃)的各项指标变化速率最快,冷冻(-18℃)的品质变化速率最慢且差异最小;冷藏(4℃)6 d和冰温(0℃)10 d的高白鲑鱼肉明显腐败且伴有异味,菌落总数值为5.68和7.86 lgcfu/g,已超过加工食用的最高安全限量标准值;冷冻(-18℃)20 d仍为可接受收范围,至贮藏结束菌落总数的测定结果为4.52 lgcfu/g。【结论】与冷藏(4℃)和冰温(0℃)相比,冷冻(-18℃)贮藏条件可有效抑制高白鲑鱼肉酸败和腐败现象的发生,贮藏温度对高白鲑鱼肉整体色泽饱和度的变化影响较大,低温冷冻贮藏对减缓高白鲑鱼肉的固有色泽品质劣化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高白鲑 冷藏 冰温 冷冻 品质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工艺优化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马燕 孟伊娜 +3 位作者 邹淑萍 张谦 廖小军 赵靓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4-60,共7页
为开发利用辣椒籽资源,以辣椒籽为原料,研究高压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特性。以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研究pH、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优化... 为开发利用辣椒籽资源,以辣椒籽为原料,研究高压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提取工艺及其功能特性。以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研究pH、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辣椒籽分离蛋白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优化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表明,高压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为pH 9.5、料液比1∶39、37℃、38min,提取量达6.27g/100g,等电点(PI)为4,纯度为90.29%。高压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的持水力(3.57±0.12)g/g和持油力(3.15±0.17)g/g较溶剂脱脂辣椒籽分离蛋白分别提高了46.31%和34.04%,说明高压脱脂分离蛋白具有较好的功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脱脂 辣椒籽分离蛋白 响应面优化 功能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微量元素的主成分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郭金喜 马燕 +2 位作者 范田丽 杨光勇 马君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43-249,共7页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CP-MS/MS)分析方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2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红酒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MS测定22种微量元素含量,在MS...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ICP-MS/MS)分析方法测定新疆黑枸杞红酒中22种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主成分分析。黑枸杞红酒经微波消解处理,采用ICP-MS/MS测定22种微量元素含量,在MS/MS模式下以O 2为反应气体,消除干扰,将检测结果经过适用性验证后运用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该方法检出限0.02~0.3μg/L、相对标准偏差1.22%~2.05%、样品加标回收率89.4%~101.0%,结果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低,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新疆黑枸杞酒微量元素的测定。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累计方差贡献率的80.961%来源于前5个主成分,因子分析结果确定Ni、Al、Sn、Sr、Se为新疆黑枸杞红酒的特征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消解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串联质谱 新疆黑枸杞红酒 微量元素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试验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杨永兴 连雅丽 +4 位作者 许铭强 阿依佳·朱马义 邓伊洋 杨海燕 马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8-155,共8页
为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优化冷榨法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辣椒籽水分含量、转速、出粕口温度和出粕口孔径对辣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冷榨... 为优化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工艺,以四平头辣椒籽为原料,采用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优化冷榨法提取工艺参数。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研究辣椒籽水分含量、转速、出粕口温度和出粕口孔径对辣椒籽油提取率的影响;并对比了冷榨法、溶剂法及超声辅溶剂法3种方式所得辣椒籽油的理化指标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冷榨法提取辣椒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辣椒籽水分含量5.26%、转速23 r/min、出粕口温度120℃、出粕口孔径8 mm,此时辣椒籽油提取率为43.96%。3种辣椒籽油中含有26种脂肪酸,主要为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质量分数分别为69.54%~69.85%、11.42%~11.64%和4.09%~7.15%。冷榨法所得辣椒籽油的酸值(1.36 mg KOH/g)最低,亚油酸、总辣椒碱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分别为69.85%、0.08 mg/g和12.25 mg/100 g,油脂综合品质最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辣椒籽油提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籽油 冷榨法 油脂提取 活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真空冷冻干燥果粉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3
18
作者 连雅丽 孟新涛 +4 位作者 杨永兴 杨海燕 张婷 车凤斌 马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958-1965,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沙棘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沙棘果... 【目的】研究不同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香气成分,为沙棘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气相离子迁移谱(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scopy,GC-IMS)技术,分析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特征香气。【结果】6个品种沙棘果粉共检出56个挥发性香气物质,其中定性了38个物质,主要为酯类、醇类、醛类等;主成分1(PC_(1))和主成分2(PC_(2))贡献率分别为44%和26%,累计贡献率为70%,能较好地反映不同品种沙棘果粉的差异。【结论】6个品种沙棘果粉挥发性物质存在差异,黄色果沙棘果粉和黄色袋果沙棘果粉,状元黄沙棘果粉和红色大果沙棘果粉的挥发性香气物质较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离子迁移色谱(GC-IMS) 沙棘果粉 挥发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前氯化钙和水杨酸处理对蟠枣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徐斌 孔娜 +2 位作者 许铭强 张平 张婷 《保鲜与加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6,共6页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_(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_(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 为探究采前处理对蟠枣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新疆主栽鲜食品种蟠枣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果实花期、幼果期、膨大期、着色期采用清水(CK)、10 g/L氯化钙(CaCl_(2))、100 mmol/L水杨酸(SA)和10 g/L CaCl_(2)+100 mmol/L SA进行采前喷施处理,采收后置于常温货架贮藏,每天统计果实的转红率、转红指数、腐烂率和失重率,测定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色泽等指标。结果表明:采前喷施CaCl_(2)、SA和CaCl_(2)+SA均可一定程度上抑制蟠枣的转红和腐烂,使其保持较低的失重率,使果实维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硬度,保持较好的色泽,其中,10 g/L CaCl_(2)+100 mmol/L SA采前处理效果最佳,常温货架8 d时,果实的转红率和腐烂率分别较对照低23.34个百分点和36.66个百分点,失重率仅为1.68%,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持在21.47%,硬度为9.45 kg/cm^(2),保持较好的商品性。综上,采前喷施10 g/L CaCl_(2)+100 mmol/L SA能有效保持蟠枣采后贮藏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蟠枣 采前处理 常温货架期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皮核桃鲜贮关键技术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婷 潘俨 +1 位作者 徐斌 孟新涛 《农村科技》 2021年第2期65-66,共2页
本文主要针对青皮核桃鲜贮过程中的褐变、腐烂、裂果及食用品质下降等问题,对青皮核桃采收、预冷、分选和包装、贮藏保鲜及贮存期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进行实践总结,旨在为核桃鲜贮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青皮核桃 鲜贮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