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适性玉米新品种中研16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博 常晓 +2 位作者 刘柏林 杨兆生 李健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中研16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广适、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以M109作为母本、M173作为父本组配育成的适应性广、优质大穗、抗病抗倒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陕西省审定,202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审定。本文作者对中研1... 中研1603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以广适、高产、优质为育种目标,以M109作为母本、M173作为父本组配育成的适应性广、优质大穗、抗病抗倒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20年通过陕西省审定,2022年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审定。本文作者对中研1603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中研1603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处理对玉米子粒败育及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常晓 王小博 +2 位作者 刘柏林 杨兆生 李健 《湖北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6,共6页
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中研1603和中研69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设置不同遮阴时长处理,探究不同遮阴处理(30%遮阴)对玉米子粒败育、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研698在子粒败育和产量性状上较中研1603对遮阴处理更敏感... 以玉米(Zea mays L.)杂交种中研1603和中研69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种植条件下,设置不同遮阴时长处理,探究不同遮阴处理(30%遮阴)对玉米子粒败育、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研698在子粒败育和产量性状上较中研1603对遮阴处理更敏感。子粒败育率随着遮阴时长的增加而上升,在总小花数至受精小花数阶段和受精小花数至正常发育受精小花数阶段,遮阴Ⅲ期(8展叶至18展叶遮阴)和遮阴Ⅳ期(8展叶至吐丝期遮阴)的败育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光照(P<0.05)。成熟期玉米的穗长、穗粗、行粒数随着遮阴时长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遮阴Ⅳ期与正常光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遮阴对行数没有影响。玉米的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在遮阴处理下均低于正常光照,其中遮阴Ⅲ期、遮阴Ⅳ期与正常光照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遮阴对穗数影响不显著。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遮阴时长、开花吐丝间隔时长与败育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量指标中除了穗数,均与遮阴时长和开花吐丝间隔时长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由此表明,随着遮阴处理时长的增加,会延长玉米的开花吐丝间隔,增加子粒败育率,减少穗长、穗粗和行粒数,进而降低千粒重、穗粒数和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Zea mays L.) 遮阴 子粒败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阴处理对不同耐阴性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3
作者 常晓 王小博 +2 位作者 刘柏林 杨兆生 李健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79-1287,共9页
为探明不同耐阴性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对弱光的响应规律,以耐阴品种郑单958(ZD958)和不耐阴品种中研2021(ZY2021)及其亲本为试材,采用大田人工遮阴50%的处理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光照相比,... 为探明不同耐阴性玉米杂交种及其亲本对弱光的响应规律,以耐阴品种郑单958(ZD958)和不耐阴品种中研2021(ZY2021)及其亲本为试材,采用大田人工遮阴50%的处理方式,比较分析不同处理下玉米叶片活性氧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正常光照相比,遮阴处理使杂交种及其亲本叶片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及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大喇叭口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降低;吐丝期25 d后的SOD、CAT和APX活性均降低。品种间相比,不耐阴品种ZY2021的叶片H_(2)O_(2)含量、O_(2)-产生速率及MDA含量升高幅度高于耐阴品种ZD958,SOD、CAT和APX活性降低幅度也高于ZD958,且在生育后期尤为明显。多因素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表明,玉米杂交种的活性氧清除酶对遮阴处理的敏感性受其亲本的影响,且杂交种的SOD活性与其亲本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SOD活性可以作为筛选玉米耐阴自交系的指标。本研究为玉米耐阴机理的完善及耐阴性玉米品种的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遮阴处理 活性氧代谢 抗氧化酶活性 耐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选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小博 常晓 +2 位作者 刘柏林 杨兆生 李健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8-114,共7页
以1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和8份已保护自交系为试材,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试验设计组配88个杂交组合,对其形态、穗部性状和产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ZF03、ZF06、ZF10、ZF11、ZM03、ZM06、ZM07和ZM08的一般配合... 以11份新选育玉米自交系和8份已保护自交系为试材,按照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试验设计组配88个杂交组合,对其形态、穗部性状和产量进行配合力及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自交系ZF03、ZF06、ZF10、ZF11、ZM03、ZM06、ZM07和ZM08的一般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组合ZF05×ZM02、ZF09×ZM02和ZF07×ZM08特殊配合力和总配合力综合表现优良,具有较高的应用潜力。各性状遗传参数分析表明,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穗粗、轴粗和穗行数,主要受加性效应影响,能够稳定遗传给后代;株高和百粒重性状改良应注重低世代选择,行粒数、秃尖和穗行数性状改良可在高世代进行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自交系 配合力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