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天山造山带晚古生代构造属性及亲缘性:来自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的约束
1
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阿比旦·阿力木江 +1 位作者 黄鹏 甘敬民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3-344,共22页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交界处,其构造属性及亲缘性长期存在争议。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和鉴别古块体构造亲缘性等方面行之有效。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两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 南天山位于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交界处,其构造属性及亲缘性长期存在争议。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在限定地层最大沉积年龄和鉴别古块体构造亲缘性等方面行之有效。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两件碎屑岩样品进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依据3颗最小有效年龄的加权平均值,限定研究区砂岩和片岩的最大沉积年龄分别为312±1.4 Ma和373±1.7 Ma。与柯坪塔格构造带同时代地层对比,两件样品的碎屑锆石年龄谱均以古生代年龄峰值为主,且与伊犁—中天山地块岩浆弧年龄分布规律一致,但缺乏塔里木克拉通的标志性构造—热事件年龄信息,表明塔里木并非其物源区。在物源分析基础上,结合区域岩石组合及其构造样式,认为研究区碎屑岩是南天山增生杂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天山古大洋岩石圈向北俯冲消减作用的物质记录。在晚古生代期间,南天山属于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汇聚板块边缘的一部分,而非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碎屑锆石U-PB年龄 沉积物源 构造属性 增生杂岩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评价-BP神经网络的煤炭地下气化选址模型研究——以新疆阜康矿区为例
2
作者 蔚雨 杨曙光 +8 位作者 张娜 李鑫 王海超 桑树勋 曾志伟 田继军 来鹏 陶建 刘韫碹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830-3842,共13页
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技术作为我国天然气增储升产的战略替代方案,其安全高效开发高度依赖于精准的地质评价与选址,但传统UCG选址方法主观性强、时效性差。针对上述问题,以新疆阜康矿区26个煤矿的162组煤层... 煤炭地下气化(Underground Coal Gasification,UCG)技术作为我国天然气增储升产的战略替代方案,其安全高效开发高度依赖于精准的地质评价与选址,但传统UCG选址方法主观性强、时效性差。针对上述问题,以新疆阜康矿区26个煤矿的162组煤层数据为研究对象,在全面总结前人概括的UCG地质影响因素基础上,构建了涵盖建炉可行性、过程易控性等4项一级指标;井壁稳定性、轨迹可控性等9项二级指标和坚固性系数、煤层厚度等30项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各组煤层进行了综合地质评价,识别出了各煤矿中具备UCG开发潜力的最有利煤层;基于各组煤层的评价结果,引入BP神经网络构建了模糊评价-BP神经网络UCG选址模型;最终为验证模型的可靠性与高效性,进一步选取阜康矿区康龙煤矿作为典型案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厚度(权重占比17.99%)、煤层倾角(7.33%)、褶皱复杂程度(7.26%)等地质因素是影响UCG选址的关键指标;35-36号煤在研究区UCG有利煤层中占比最大,达19.23%;模糊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通过输入标准化的地质参数数据,可快速生成选址适宜性评估结果,实现对其他复杂地质条件的空白评价区域进行快速准确的UCG选址。研究结果有望丰富UCG选址体系与选址方法,并为新疆难开采煤炭资源的清洁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地下气化 模糊综合评价 BP神经网络 阜康矿区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北部和什托洛盖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抬升事件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来自低温热年代学的证据
3
作者 杨智 马静辉 +1 位作者 张琬金 李鸿蕊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329,共17页
新疆北部西准噶尔造山带的构造属性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及隆升过程是研究该地区陆内变形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构造抬升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基于研究区野外地质调查及断裂... 新疆北部西准噶尔造山带的构造属性长期以来存在争议,确定该地区中、新生代的构造事件及隆升过程是研究该地区陆内变形的关键所在。本文对造山带内山间盆地——和什托洛盖盆地的构造抬升事件进行系统分析,基于研究区野外地质调查及断裂解析,识别出C/J、J/AnJ、J/E和K/E以及E/N等5期区域不整合面,这些不整合是构造活动的直接证据。盆地中、新生代受南北两条控盆断裂近N-S向挤压应力持续挤压。砂岩样品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分布在晚侏罗世末期—早白垩世早期(149~125 Ma)、早白垩世中期(121~109 Ma)和晚白垩世早期(80.0~77.7 Ma)3个区间,反映出该地区在这3个时期发生了明显的冷却抬升事件,3期冷却抬升事件与野外地质特征有很好的地质响应。热史模拟表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160~110 Ma)、晚白垩世(85~65 Ma)和渐新世—上新世(30~5 Ma)发生了快速隆升事件。盆地构造抬升的主要应力为周缘山系抬升及断裂活动挤压。综合研究表明,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3期明显的构造抬升事件,与中、新生代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远程效应有很好的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热史模拟 构造事件 和什托洛盖盆地 中、新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东帕米尔木吉乡琼让二云母花岗岩的成因及其成矿意义
4
作者 钱旭坤 刘晓强 +2 位作者 马华东 西艾力·阿尔肯 宋志豪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77-1196,共20页
西昆仑—帕米尔地区三叠纪花岗岩与古特提斯演化和稀有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笔者等对北东帕米尔阿克陶县木吉乡南西琼让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系统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琼让... 西昆仑—帕米尔地区三叠纪花岗岩与古特提斯演化和稀有金属成矿密切相关。笔者等对北东帕米尔阿克陶县木吉乡南西琼让二云母花岗岩进行了系统岩相学、锆石U-Pb年代学、主微量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Hf同位素研究。年代学测试结果显示,琼让二云母花岗岩为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地球化学特征显示,二云母花岗岩富SiO_(2)(73.24%~74.09%)、Al_(2)O_(3)(14.50%~15.01%)和K_(2) O(5.52%~5.75%),贫TiO_(2)(0.15%~0.18%)、MgO(0.30%~0.37%),且呈强过铝质的地球化学特征(A/CNK=1.12~1.15)。岩石具有明显的轻重稀土分馏((La/Yb)N=44.62~54.58)及Eu负异常(Eu/Eu^(*)=0.52~0.59)。在微量元素原始地幔标准化蜘蛛网图中,琼让二云母花岗岩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Th、U、K)与轻稀土元素,亏损Sr、Ba、Nb、Ta、Ti、P和重稀土元素。综合分析认为,琼让二云母花岗岩属S-型花岗岩,为变泥质岩源经云母脱水熔融而成。琼让二云母花岗岩中岩浆锆石ε_(Hf)(t)=-7.93~-0.91,大红柳滩地区钙碱性花岗岩锆石ε_(Hf)(t)=-8.8~-1.4。琼让二云母花岗岩中含较高的Li和Be,且形成时间与构造环境与大红柳滩锂铍伟晶岩矿类似,推测木吉三叠纪花岗岩具有明显的硬岩型锂铍矿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型花岗岩 三叠纪 成因 成矿 北东帕米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造山型金矿容矿碎屑岩的构造属性探讨:以阿万达金矿为例
5
作者 依丽旦娜·塔拉提 尼加提·阿布都逊 +2 位作者 刘学良 阿比旦·阿力木江 杨刚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04-3517,共14页
南天山造山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主要为浅变质浊积岩,其形成时代与构造属性尚存在争议。本文以南天山黑英山地区阿万达金矿为例,在前人对该金矿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组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阿万达金矿容矿碎屑岩的构造属性。阿万... 南天山造山型金矿的容矿地层主要为浅变质浊积岩,其形成时代与构造属性尚存在争议。本文以南天山黑英山地区阿万达金矿为例,在前人对该金矿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组近几年的最新研究成果,探讨阿万达金矿容矿碎屑岩的构造属性。阿万达金矿南部出露一套由洋中脊型和洋岛型枕状玄武岩、薄层硅质岩和浊积岩组成的大洋板块地层残片。从30件硅质岩中挑选出放射虫微体化石,主要属于内射虫类,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阿万达金矿的容矿碎屑岩与其南部卡尔果尔大洋板块地层中浊积岩的最大沉积时代一致,且与硅质岩中放射虫化石的时代相近。在大洋板块地层模型基础上,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这些碎屑岩为南天山增生杂岩的组成部分,是形成于伊犁-中天山地块南缘汇聚板块边缘的造山带非史密斯地层,并不属于塔里木北缘的被动大陆边缘沉积体系。增生杂岩中广泛发育多种尺度、不同层次和类型的构造,与金矿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山型金矿 容矿碎屑岩 增生杂岩 大洋板块地层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早二叠世花岗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6
作者 阿比旦·阿力木江 张旺虎 +3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穆合塔尔·麦麦提尼亚孜 刘学良 杨刚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42-858,共17页
南天山二叠纪岩浆作用对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最终拼贴格局与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92&... 南天山二叠纪岩浆作用对中亚造山带与塔里木克拉通的最终拼贴格局与时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南天山乌什塔拉地区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岩石学、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的形成年龄为(292±4.8)Ma,岩性为钾玄岩准铝质-弱过铝质系列(A/CNK=1.02~1.04);相对富集Rb、Th、U和轻稀土元素,相对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Eu呈负异常(δEu=0.32~0.38),ε_(Hf)(t)值为-0.4~-3.1。综合分析认为,乌什塔拉地区钾长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其母岩浆主要源自南天山增生杂岩中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在岩浆的形成或演化阶段,沉积物也对其有较显著的贡献。该岩体形成于俯冲环境,是南天山洋岩石圈板块向南回撤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早二叠世 板片回撤 构造背景 南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富油煤地面与原位低碳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
7
作者 韦波 杨曙光 +8 位作者 李鑫 唐助云 张娜 王博 赵琛 李锦如 赵正威 冯烁 贾超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59-971,共13页
新疆富油煤资源禀赋优势显著,其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有助于保障油气资源供给,促进深部煤炭资源有效利用,改善传统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目前,新疆在富油煤资源赋存特征、分布规律及浅部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在深部富油煤原位... 新疆富油煤资源禀赋优势显著,其高效清洁开发利用有助于保障油气资源供给,促进深部煤炭资源有效利用,改善传统煤炭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目前,新疆在富油煤资源赋存特征、分布规律及浅部开发利用等方面取得一定突破,但在深部富油煤原位转化及多能源协同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方面仍存在瓶颈。研究从新疆富油煤地质资源量、煤基油气资源量、地面开发利用技术、地下原位热解-气化开发技术、附产CO_(2)地质利用封存、多能互补协同开发及国家级示范区建设等角度出发,剖析了新疆富油煤开发利用产业现状,并提出了发展建议。研究结果包括:①新疆富油煤资源主要富集于东部三塘湖盆地、巴里坤盆地和吐哈盆地,利用地质块段法、体积法和丰度法,初步预测新疆东部侏罗系1000 m以浅富油煤资源量556.6×10^(8)t、煤中焦油资源量65.9×10^(8)t;②新疆富油煤地面气化热解提质与煤基化学品制备技术较成熟,已实现以富油煤为原料生产洁净煤、以煤焦油为原料生产煤基氢化油等油品、以净化后煤气为原料生产甲醇和乙二醇等;③提出了富油煤原位热解-气化一体化开发技术体系,包括地质选址评价技术、原位炉体构建技术、煤层原位加热技术和强化抽采技术;④构建了富油煤煤化工-新能源多能互补协同开发技术路径,主要是利用新能源制氢,为富油煤热解加氢制备化工产品提供氢原料、为富油煤热解-气化炉加热提供热能、为富油煤热解提质炼焦提供氢原料;⑤建议新疆建设富油煤开发利用国家级示范区,包括富油煤地面煤化工产业示范区、深部富油煤原位热解气化煤基油气产业示范区、富油煤化工附产CO_(2)地质利用产业示范区、深部富油煤原位热解半焦CO_(2)封存示范区及“富油煤-新能源”多能互补协同开发示范区等,促进新疆富油煤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油煤 煤基油气资源 原位 低碳开发利用 碳封存 多能互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地区不同产水程度煤层气井排采动态与产能特征
8
作者 陈文圆 葛燕燕 +7 位作者 孔庆虎 杨曙光 李鑫 张娜 韦波 王刚 王兴刚 苏红梅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7-419,共13页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富集和产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新疆地区不同产水程度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的问题,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将煤层气井划分为低产水煤层气井、中产水煤层气井和高产水煤层气井三类。将累计排采500天、平均日产... 水文地质条件对煤层气的富集和产出具有重要影响。针对新疆地区不同产水程度煤层气井产能差异的问题,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将煤层气井划分为低产水煤层气井、中产水煤层气井和高产水煤层气井三类。将累计排采500天、平均日产水量低于5m^(3)的煤层气井,划分为低产水煤层气井。该类井压力下降幅度适中(CS18井压力下降幅度51.56%),压降解吸范围受限,供气面积小。将平均日产水量介于5~10m^(3)的煤层气井划分为中产水煤层气井,该类井压力下降幅度适中(BCS-22井压力下降幅度53.67%),少见产水量过大需要长期排水无法解吸的情况。将平均日产水量高于10 m^(3)的煤层气井划分为高产水煤层气井,该类井压力下降幅度较小(T1-6井压力下降幅度30.42%),排水降压困难。进一步提出了低产水煤层气井“合理控水、适当憋压”、中产水煤层气井“连续排采、稳水稳压”和高产水煤层气井“低套压、高流压日降幅”的排采建议。该研究可为新疆不同产水程度煤层气井长期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储层排采 产水量 井底流压 排采制度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拉麦里缝合带晚石炭世构造体制转换:来自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莫哲巴依萨依基性岩的启示
9
作者 刘增鑫 高峰 +1 位作者 程远锋 郭瑞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3-711,I0023-I0026,共23页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东天山地区卡拉麦里缝合带从大洋俯冲到弧‒弧/弧‒陆碰撞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北天山造山带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莫哲巴依萨依角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6 Ma,表明形成于晚石炭世。其全岩具有较高的Al_... 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是东天山地区卡拉麦里缝合带从大洋俯冲到弧‒弧/弧‒陆碰撞构造体制转换的关键时期。在北天山造山带七角井‒巴里坤地区,莫哲巴依萨依角闪辉长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06 Ma,表明形成于晚石炭世。其全岩具有较高的Al_(2)O_(3)(15.91%~17.71%)和TiO_(2)(1.55%~2.24%)含量,P_(2)O_(5)(0.26%~0.42%)和碱(Na_(2)O+K_(2)O=3.04%~5.80%)含量低。岩石的微量元素组成表现出轻微的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相对亏损,相对富集Rb、Ba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及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类似富集型洋中脊玄武岩(E-MORB)特征。其不相容元素比值(Nb/Ta和Zr/Hf)及其较高的Rb/Nb、U/Th和Ba/Nb值,表明地幔源中存在俯冲板块含水流体的交代作用。样品的(^(87)Sr/^(86)Sr)i(0.703675~0.703922)较低、ε_(Nd)(t)(+5.8~+6.4)值较高,指示母岩浆可能源自类似E-MORB型的软流圈地幔、岩石圈地幔和俯冲板块的含水流体所组成的混合地幔源。基于此,提出了板片断离的模型来解释莫哲巴依萨依岩体的成因。结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卡拉麦里缝合带从俯冲到弧‒弧/弧‒陆碰撞的构造转换可能发生在306~300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闪辉长岩 软流圈和岩石圈地幔相互作用 板片断离 构造转换 卡拉麦里缝合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康古尔塔格断裂带构造特征及边界属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曹锐 木合塔尔·扎日 +1 位作者 王敦科 曹福根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3期28-38,共11页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古亚洲洋碰撞对接的关键部位,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觉罗塔格造山带的边界断裂,其构造特征的研究对区内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东天山觉罗塔格造山带是塔里木板块和古亚洲洋碰撞对接的关键部位,为中亚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大地构造属性一直存在着争议。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作为觉罗塔格造山带的边界断裂,其构造特征的研究对区内大地构造演化有重要的启示作用。通过对康古尔塔格断裂带的地质特征、火山沉积建造及演化过程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为韧性兼走滑特征深层次的剪切带;区内石炭系火山岩具有典型的沟-弧-盆体系火山-沉积建造特征;康古尔塔格断裂带到阿其克库都克断裂带之间的区域为准噶尔板块与塔里木板块之间的碰撞缝合带;早石炭—晚二叠世,康古尔大洋发生了颇具规模的南北双向俯冲,形成了康-阿缝合带,而康古尔塔格断裂带为康-阿缝合带的北部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觉罗塔格造山带 康古尔断裂 构造特征 断裂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部卡瓦布拉克地区古生代岩浆活动对中天山地块构造归属的指示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木扎帕尔·木合塔尔 尼加提·阿布都逊 +3 位作者 郭瑞清 宫相宽 崔涛 宋志豪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50-1461,共12页
卡瓦布拉克地区位于中天山地块南缘。该区古生代侵入岩类广泛发育,是探究中天山构造演化及地壳生长历史的重要窗口。本文获得该区两件二长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447.4±4.9Ma、422.6±5Ma。LA-MC-ICP-MS... 卡瓦布拉克地区位于中天山地块南缘。该区古生代侵入岩类广泛发育,是探究中天山构造演化及地壳生长历史的重要窗口。本文获得该区两件二长花岗岩样品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结果分别为447.4±4.9Ma、422.6±5Ma。LA-MC-ICP-MS锆石Hf同位素原位分析结果显示,其εHf(t)值分别为7.1~11.9、5.8~11.8,对应的二阶段模式年龄为674~963 Ma、514~1043 Ma。侵入于晚古生代花岗岩中的中-基性岩脉携带多期捕获锆石,其εHf(t)介于-7.4~4.8,对应的模式年龄变化范围为1.47~2.54Ga。卡瓦布拉克地区古生代花岗岩及中-基性岩脉中捕获锆石所反映的基底信息表明,中天山与塔里木在中元古代(~1.4Ga)、新元古代(~800Ma)以及古生代(~400Ma)期间岩浆活动具有截然不同的源区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中天山与塔里木不具有构造亲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同位素 卡瓦布拉克 中天山地块 塔里木 构造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技术在和田玉成矿要素识别与找矿预测中的应用——以南阿尔金塔什萨依一带为例 被引量:14
12
作者 高猛 付翰泽 陈川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0-252,共13页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而国人对新疆和田玉更是喜爱有加。中国和田玉主要产在昆仑—阿尔金一带,由于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这些地区一直以来较难开展相关地面调查工作,对在该地区进行玉石找矿造成极大的困扰,有关和... 中国玉石文化源远流长,而国人对新疆和田玉更是喜爱有加。中国和田玉主要产在昆仑—阿尔金一带,由于其艰险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质演化过程,在这些地区一直以来较难开展相关地面调查工作,对在该地区进行玉石找矿造成极大的困扰,有关和田玉系统的勘查方法亦鲜有实例报道。近年来,在特殊地理环境下遥感技术的应用不断取得突破,为和田玉矿床的勘查提供一种新视角。笔者在分析南阿尔金塔什萨依一带和田玉成矿原理的基础上,总结成矿条件,梳理地质找矿标志与遥感应用要点,采用ASTER和Worldview2数据,以岩性指数法提取与成矿有关的中酸性侵入体和大理岩;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和田玉蚀变分带信息;以人机交互解译的方式识别与成玉有关的“三位一体”构造重合面。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遥感找矿模型,圈定6处找矿远景区,其中2处与矿业生产活动相关,证明遥感找矿法在和田玉矿产勘查中的可行性,为今后寻找同类型的矿床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和田玉 遥感找矿 遥感岩性信息提取 找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世煌斑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敏佳 魏震 +3 位作者 刘晓强 刘桂萍 宫相宽 郭瑞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3-869,共17页
后碰撞幔源岩浆是示踪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的最直接指针。印度-亚洲碰撞缝合带南侧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规模可观的煌斑岩岩墙群,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整体侵位时代介于15~10 Ma。煌斑岩具有中等的SiO_(2)... 后碰撞幔源岩浆是示踪深部地球动力学和地幔动力学过程的最直接指针。印度-亚洲碰撞缝合带南侧特提斯喜马拉雅中-新生代地层中发现了规模可观的煌斑岩岩墙群,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其整体侵位时代介于15~10 Ma。煌斑岩具有中等的SiO_(2)含量(50.0%~52.9%),较高的K_(2)O(2.30%~4.77%)和Na_(2)O含量(3.04%~4.23%),属于钙碱性煌斑岩。其高MgO含量(5.64%~7.63%)和Mg^(#)值(70~74)以及高Cr(363×10^(-6)~465×10^(-6))、Co(24.7×10^(-6)~31.2×10^(-6))、Ni(128×10^(-6)~269×10^(-6))等过渡族元素丰度,显示显著的幔源岩石特征,未受明显地壳混染。煌斑岩富含大离子亲石元素、轻稀土元素(Th、U、Ba、Pb、Nd),贫高场强元素和重稀土元素(Nb、Ta、Ti),来源于与俯冲作用有关的富集岩石圈地幔,是在石榴石稳定域含金云母二辉橄榄岩低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岩墙群呈东西向平行展布,指示该区域中新世处于南北向伸展背景,可能是撕裂的印度大陆岩石圈板片局部地区发生断离,软流圈上涌,导致富集印度岩石圈地幔源区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中新世 煌斑岩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中新世高锶低钇花岗岩:对新生代构造演化的制约
14
作者 木热地里·马合木提 刘晓强 +2 位作者 张传林 杨志浩 何超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42-1266,共25页
碰撞后岩浆作用是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反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近来,笔者等所在课题组在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新生代高锶低钇花岗岩,并分析了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锆石Lu... 碰撞后岩浆作用是探索岩石圈物质组成、反演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对象。近来,笔者等所在课题组在南东帕米尔热斯卡木地区新识别出一套新生代高锶低钇花岗岩,并分析了该花岗岩的锆石U-Pb年龄、全岩主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及锆石Lu—Hf同位素组成。锆石LA-MC-ICPMS U-Pb定年显示,这些岩浆岩为中新世岩浆活动的产物(12.0±0.3 Ma)。元素地球化学显示,样品具有高SiO_(2)(72.14%~74.35%)和K_(2)O(3.78%~5.25%)含量,低MgO(0.13%~0.50%)和Mg#(18~35),高Sr(363×10^(-6)~754×10^(-6)),低Y(3.41×10^(-6)~16.4×10^(-6))和Yb(0.327×10^(-6)~0.903×10^(-6)),从而高Sr/Y(27.1~188)和(La/Yb)N值(18.9~210),与典型Adakite地球化学特征一致。同位素方面,样品具有显著富集的锆石ε_(Hf)(t)(-10.1~-5.4)和全岩ε_(Nd)(t)(-8.33~-6.39)值。综合笔者等及前人研究成果,热斯卡木地区中新世高锶低钇花岗岩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结果。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区内地壳显著增厚、高原快速隆升。~12 Ma,由于增厚地壳局部岩石圈重力不稳发生垮塌,软流圈上涌使加厚古老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该时期的高锶低钇花岗岩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东帕米尔 中新世 高锶低钇花岗岩(埃达克岩) 造山后伸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砾石质曲流河探地雷达相刻画及沉积模式研究
15
作者 韩海波 姚宗全 +5 位作者 王威 德勒恰提·加娜塔依 谢宗瑞 汪勇 杨帆 赵文硕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5-984,共20页
曲流河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探地雷达(GPR),以平—剖结合的思路对新疆呼图壁河与额尔齐斯河砾石质曲流河段进行沉积模式研究,并综合现代沉积、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GPR剖面进行解释。识别出4种GPR相:连续... 曲流河砂体横向变化快,砂体内部构型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探地雷达(GPR),以平—剖结合的思路对新疆呼图壁河与额尔齐斯河砾石质曲流河段进行沉积模式研究,并综合现代沉积、无人机与遥感影像对GPR剖面进行解释。识别出4种GPR相:连续的亚平行低—中振幅反射、连续的顶平底凸型低—中振幅反射、连续倾斜中—高振幅反射以及不连续倾斜高振幅反射,分别对应河漫滩、废弃河道、点坝和滞留沉积4种沉积微相。通过总结砾石质曲流河垂向与横向沉积特征演变及交互作用,建立了多期次沉积模式,并构建了三维地质模型,为后期曲流河储集层预测及建模提供了精细构型组合规律和定量地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流河 探地雷达 沉积微相 沉积模式 呼图壁河 额尔齐斯河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准噶尔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双峰式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6
16
作者 邹国庆 余牛奔 +3 位作者 孙国庆 黄修保 尼加提·阿布都逊 卢观送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5-472,共18页
本文对东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进行了火山岩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结合相关年代学成果,探讨了火山岩成因、形成环境与东准噶尔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 本文对东准噶尔造山带三塘湖盆地西北缘奥依托浪格地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进行了火山岩地质、岩相学、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并结合相关年代学成果,探讨了火山岩成因、形成环境与东准噶尔造山带构造演化。研究认为:该区石炭纪巴塔玛依内山组火山岩具明显的陆相火山岩、双峰式火山岩特征,岩石组合基性端元以玄武岩为主,酸性端元为珍珠岩、英安岩;主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为钙碱—碱性性质,酸性端元珍珠岩、英安岩分别属于碱性、拉斑性质;微量元素特征显示基性端元相对富集Ba、K、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亏损Th、Nb、Nd等高场强元素(HFSE),酸性端元强烈亏损Ba、Nb、Sr、Sm、Ti等元素,富集K元素;稀土元素显示两端元均为轻稀土元素(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特征;珍珠岩主、微量元素特征与整体具有明显差异。综合研究表明:该双峰式火山岩基性端元来源于地幔岩的部分熔融,酸性端元英安岩来源于基性端元的分离结晶作用,珍珠岩则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地球动力学背景为俯冲洋壳的拆沉作用,造成软流圈热源上涌,引发地幔岩的部分熔融与岩石圈的伸展减薄,进而诱发下地壳镁铁质岩的减压熔融;构造环境为后碰撞伸展阶段晚期,并指示了板块链式缝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准噶尔造山带 石炭纪 双峰式火山岩 地球化学 构造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昌吉市硫磺沟煤矿三井田煤层气赋存规律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吴天伟 田继军 +1 位作者 木合塔尔.扎日 陈斌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40,共7页
新疆昌吉市硫磺沟煤矿区内含煤丰富,对其煤岩特征、煤样元素含量特征及煤样瓦斯参数的详细分析表明,煤层气含量较为丰富。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围岩性质、水动力因素和沉积体系域等方面的具体分析研究,总结出本区具有煤... 新疆昌吉市硫磺沟煤矿区内含煤丰富,对其煤岩特征、煤样元素含量特征及煤样瓦斯参数的详细分析表明,煤层气含量较为丰富。通过对研究区的地质构造、煤层埋深、围岩性质、水动力因素和沉积体系域等方面的具体分析研究,总结出本区具有煤层气赋存的有利条件,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及煤层气勘探与开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硫磺沟煤矿 煤层气含量 赋存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山地区断裂网络体系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
18
作者 王迪 王兴平 +2 位作者 于亚洲 李明尚 李伟 《地质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5-427,共13页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 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哈拉阿拉特山(哈山)地区为研究对象,在对不同层系断裂精细解析的基础上,对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参数(节点、分支类型)统计及分维值计算,定量表征了研究区不同层系断裂网络体系的拓扑结构及分形特征,结合研究区油气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研究区断裂以NE、NEE(近EW向)为主;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具有差异性,P1时期I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中最少,Y型节点占比为4个时期最多,I-I分支、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为平均。P2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高,Y型节点数量较少,连接节点数量最高为138,I-I分支占比多,I-C分支占比适中,C-C分支占比较少。T时期I型节点最多,Y型节点数量较少,I-I分支占比高,I-C占比次之,C-C分支占比最低。J—K时期I型节点占比最多,Y型节点占比较少,I-I分支占比最多,I-C分支和C-C分支占比较少。由深到浅I型节点占比先增多后减少,I-C分支、C-C分支的比例先减少后增大,连通性由好变差,再变好;不同层系断裂体系由深至浅分维值高值先变高后减少,断裂体系先复杂后变简单,分维高值区沿NE向主干断裂分布。结合研究区油藏分布特征发现,断裂体系的拓扑结构、分形特征与与油气藏分布具有良好的耦合关系,高拓扑值与高分维值的叠合区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网络体系 拓扑结构 分形特征 油气分布 哈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甲乌拉矿床铅锌和钼铜矿化之间的成因联系:来自黄铁矿原位主微量元素和S同位素的制约
19
作者 刘艳荣 王营枫 +4 位作者 孙贵远 周壹 李承泽 谈黄赟涛 玛依拉∙艾山 《地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3533-3557,共25页
甲乌拉矿床作为额尔古纳地块的代表性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近年来在矿床深部斑岩体内发现了铜钼矿化,其成矿物质来源及其与浅部铅锌矿体之间的成因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拟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LA-(MC)-ICP-MS等原位分析技术,... 甲乌拉矿床作为额尔古纳地块的代表性铅锌多金属矿床之一,近年来在矿床深部斑岩体内发现了铜钼矿化,其成矿物质来源及其与浅部铅锌矿体之间的成因关系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拟采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LA-(MC)-ICP-MS等原位分析技术,对矿床中各类型黄铁矿(Py1~Py4)的结构构造、化学成分及S同位素组成等进行分析,以揭示黄铁矿中元素的赋存状态和富集规律,并为判定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提供更多依据。根椐野外矿脉的穿插关系和室内矿相学研究,甲乌拉矿床热液成矿期可划分为四个成矿阶段:石英-黄铁矿阶段(Ⅰ)、石英-辉钼矿-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阶段(Ⅱ)、石英-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阶段(Ⅲ)和石英-方解石-黄铁矿阶段(VI)。各成矿阶段分别对应黄铁矿类型Py1~Py4。研究结果显示,各类黄铁矿中均富集Co、Ni等元素,它们主要以类质同象方式进入到黄铁矿晶格中;Py1和Py4内含有高含量的Na、Al、K和Ti等元素,这些元素可能多以微小氧化物或硅酸盐包裹体的形式存在;Py1和Py2中含有较高含量的Bi元素,Py4黄铁矿中Cu、Pb、Zn、Sb、Ag等成矿元素含量整体较高,它们可能多以微小硫化物或硫盐矿物包裹体的形式存在;Py3黄铁矿中微量元素不富集。黄铁矿原位δ^(34)S值组成为0.68‰~10.23‰,其中前三种黄铁矿及大部分Py4黄铁矿的δ^(34)S值均在0.68‰~4.83‰之间,表明它们可能均为深源岩浆来源;Py4黄铁矿中个别δ^(34)S值相对较高(7.81‰~10.23‰),推测浅部矿体局部可能存在壳源物质加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合判断浅部铅锌矿化和深部铜钼矿化为同一地质事件演化的产物,与矿化直接相关的岩浆作用应为深部斑岩体。因此,在成因方面,笔者认为甲乌拉矿床属于斑岩-浅成热液型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原位分析 微量元素 S同位素 甲乌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指示意义
20
作者 齐文涛 木合塔尔.扎日 +2 位作者 尼加提.阿布都逊 吴兆宁 傅雪海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82-1190,1190+1189,共9页
研究了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Si O2含量介于47.75%~57.78%,Al2O3含量为17.92%~19.88%,Mg O含量为3.96%~6.46%,Mg#值介于52.16~58.20,属于亚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轻... 研究了东天山企鹅山群火山岩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Sr-Nd同位素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Si O2含量介于47.75%~57.78%,Al2O3含量为17.92%~19.88%,Mg O含量为3.96%~6.46%,Mg#值介于52.16~58.20,属于亚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分析表明,火山岩轻稀土元素(LREE)富集、重稀土元素(HREE)相对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较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而亏损高场强元素。Sr-Nd同位素组成表明,火山岩ISr(t)变化范围为0.702 386~0.704 264,εNd(t)变化范围为5.61~8.66。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企鹅山群火山岩可能源于长期亏损的地幔,而且含有洋中脊和火山弧的物质成分,是软流圈地幔熔体和被俯冲板片流体/熔体交代过的岩石圈地幔楔熔体的混合物。企鹅山群火山岩的母体可能形成于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大地构造位置,是板块碰撞后洋脊和火山弧物质在一狭长地带上的混杂堆积。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企鹅山群火山岩属于古亚洲洋南缘洋壳向北俯冲消减作用的产物,这为古亚洲洋南缘古生代构造演化研究提供了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鹅山群 岩石地球化学 古亚洲洋 构造演化 东天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