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原白喉乌头初步调查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德良 邵剑鹏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4年第4期54-56,共3页
为了有效保护草原,促进农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新源县在草原毒害草防除工作上遵循"防除一片、见效一片、巩固一片"的方针,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全面推动草原毒害草防除工作,切实保护了天然草原的生态平衡。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天然草原 调查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初探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军 赵德良 +1 位作者 邢晓军 宋振 《新疆畜牧业》 2016年第7期61-63,46,共4页
本文系统总结了新源县利用牧鸡、牧鸭和粉红椋鸟等生物方法防治草原蝗虫的技术,并对草原蝗虫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作了初步探讨,同时就生物防治草原蝗虫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为今后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 草原 蝗虫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迈士通除草剂对那拉提草原白喉乌头防效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德良 邵剑鹏 《草食家畜》 2014年第3期40-44,共5页
通过化学防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除草剂在人工点喷和机械茎叶处理对白喉乌头防除效果以及除草剂对禾草类和杂类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防除措施能有效抑制白喉乌头的生长,人工点喷针对性强,基本能够做到全面清除白喉乌头,有... 通过化学防除试验,研究了不同浓度除草剂在人工点喷和机械茎叶处理对白喉乌头防除效果以及除草剂对禾草类和杂类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化学防除措施能有效抑制白喉乌头的生长,人工点喷针对性强,基本能够做到全面清除白喉乌头,有利于禾草类和杂类草的增产,对草地植被危害较小;机械处理,也能够明显的抑制白喉乌头的生长繁殖,但是由于其施药方式的影响,对乌头的抑制作用较人工点喷弱,对其他阔叶类植被也产生了一定抑制作用,较长时间后也能促进禾类草的增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士通 那拉提草原 白喉乌头 化学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主要牧草种植技术要点 被引量:4
4
作者 古丽.百克拉洪 沙德汗.巴依吐拉克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2期73-73,共1页
目的:科学种植饲草料、提高饲草料产量;方法:技术指导农民科学种植饲草料,结果:家家户户自己供应优质饲草料;结论:农户增收。
关键词 科学种植 饲草料 产量 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地生产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德良 李建伟 范天文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2期50-51,共2页
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459296.3公顷,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新源县优质、广袤的草地资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原面临着超载过牧、退化等问题。近年来... 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北麓伊犁河谷东端,可利用天然草地面积为459296.3公顷,分为夏草场、春秋草场和冬草场。新源县优质、广袤的草地资源为草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但长期以来天然草原面临着超载过牧、退化等问题。近年来,通过国家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退牧还草工程等草原生态建设项目,使得天然草地植被、草地生态系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改善,极大地促进了天然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 新源县 草地生产力 新疆 天然草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草原生态保护 生态建设项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州推进牛品种改良工作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乌丽江.巴合达吾列提 《中国畜禽种业》 2018年第7期63-64,共2页
近几年来,伊犁州在牛育种改良上的工作十分积极,始终致力于通过育种改良进行牛群结构的优化,并且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推进牛品种改良的进程,进而使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增加,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伊犁州牛品种改良工作的现状... 近几年来,伊犁州在牛育种改良上的工作十分积极,始终致力于通过育种改良进行牛群结构的优化,并且利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技术,推进牛品种改良的进程,进而使农牧民的经济效益增加,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本文对伊犁州牛品种改良工作的现状以及推进品种改良进程的措施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品种改良 工作现状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游牧民定居与畜牧业转型初探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德良 刘伟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8期79-80,共2页
变“草原上放羊”为“舍饲圈养”,养殖业数量适度增长。
关键词 牧民定居 畜牧业 新源县 舍饲圈养 养殖业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对草原毒害草白喉乌头的药效及对牧草安全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方玉平 《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第4期11-12,共2页
新源县某草场以24%的氨氯吡啶酸EC与GF-1365进行白喉乌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GF-1365用量54 g/667 m^2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效果最佳,不会对草场的禾本科牧草造成严重危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24%的氯氨吡啶酸EC用药8 g/667 m^2的株防效... 新源县某草场以24%的氨氯吡啶酸EC与GF-1365进行白喉乌头除草试验,结果表明,GF-1365用量54 g/667 m^2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效果最佳,不会对草场的禾本科牧草造成严重危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24%的氯氨吡啶酸EC用药8 g/667 m^2的株防效与鲜重防效效果最佳,且对禾本科牧草安全,不会产生严重毒害。在今后白喉乌头杂草防控过程中,可以推广应用上述剂量进行防治,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氨氯吡啶酸EC GF-1365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新源县天然草地生产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德良 李建伟 范天文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4期44-47,共4页
通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年对新源县34个草原样地的监测,对其鲜草产量、载畜能力和退牧还草工程区域内外的高度、盖度、产量进行分析,探讨新源县天然草地生产力。结果表明:新源县三年的鲜草总产量在逐年增加,草地生态状况转好,8个... 通过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年对新源县34个草原样地的监测,对其鲜草产量、载畜能力和退牧还草工程区域内外的高度、盖度、产量进行分析,探讨新源县天然草地生产力。结果表明:新源县三年的鲜草总产量在逐年增加,草地生态状况转好,8个草地类中除山地草原类、山地荒漠草原类和平原荒漠类外,其余五个草地类的鲜草产量都在逐年增加。退牧还草工程区内草地植被平均高度和鲜草产量较工程区外均有提高,工程区内草地植被恢复明显,工程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 鲜草产量 载畜能力 总盖度 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拉提草原风景区公路建设边坡植被修复技术探讨
10
作者 赵德良 蒋世谦 孔德江 《新疆畜牧业》 2014年第3期58-60,共3页
近年来旅游热不断地兴起,各地景区公路的建设也逐渐加快。但是伴随着旅游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周围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国际精品的打造,而且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那拉提景区公路建设在边坡植被修复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 近年来旅游热不断地兴起,各地景区公路的建设也逐渐加快。但是伴随着旅游公路建设所带来的周围环境的破坏也十分严重,这不仅不利于国际精品的打造,而且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那拉提景区公路建设在边坡植被修复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的经验。文章概述了边坡修复的基本原理及其综合效应,详细介绍了那拉提景区在边坡修复技术方面的基本思路、实施及管理维护,为其他景区公路的边坡修复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植被修复 绿化种植 种植技术与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源县马产业发展现状的思考
11
作者 张小兵 《新疆畜牧业》 2018年第2期48-49,共2页
马产业是畜牧业的一部分,而伊犁作为"天马"的故乡,在历史的长河中始终经久不衰,本文旨在介绍新源县在发展马产业中采取的几点措施,并提出意见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产业 措施 创收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内外白喉乌头刈割防除探索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卫 安沙舟 +5 位作者 李宏 张鲜花 娄水清 赵德良 塔勒哈提 董莉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64-870,共7页
【目的】探明不同刈割次数在围栏内外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方法】设置围栏内外刈割次数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围栏内外不同刈割次数样地内白喉乌头的密度、高度、株丛径、有性繁殖丛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目的】探明不同刈割次数在围栏内外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方法】设置围栏内外刈割次数实验,采用方差分析比较法(Duncan新复极差法)对围栏内外不同刈割次数样地内白喉乌头的密度、高度、株丛径、有性繁殖丛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不同的生境下采取不同的刈割次数进行防除,当年导致处理间的白喉乌头各监测指标存在显著差异。【结论】(1)短时间的围栏封育对白喉乌头的防除效果并不明显。(2)三次刈割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其有性繁殖带来的蔓延危害。(3)当年的三次刈割即在人为干扰下的长期竞争中使白喉乌头处于劣势,实现防除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刈割 围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栏封育和挖除对有毒植物白喉乌头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宏 王显瑞 +3 位作者 木克松 赵德良 郭继敏 塔勒哈提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2-156,共5页
为从生态角度研究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在2006-2007年,设置自然放牧、围栏封育2年、围栏封育2年+挖除3个处理,2008年5月,测定白喉乌头的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每丛株数及生育期,运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 为从生态角度研究防除有毒植物白喉乌头Aconitum leucostomum,在2006-2007年,设置自然放牧、围栏封育2年、围栏封育2年+挖除3个处理,2008年5月,测定白喉乌头的高度、盖度、密度、地上生物量、每丛株数及生育期,运用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围栏封育2年可以有效控制白喉乌头的生长和繁殖,在围栏封育的同时,再采取连续彻底挖除的措施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喉乌头 围栏封育 挖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苗期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沙吾列.沙比汗 张丽萍 +3 位作者 阿衣很.赛比汗 赛里克.都曼 田聪 努尔哈孜.拜哈布力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7期277-278,共2页
比较不同NaCl浓度(0、0.4%、0.6%、0.8%、1.0%、1.2%)(盐浓度)下,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盐浓度下,对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的生长没影响,盐浓度大于0.6%时,株高、分蘖数、存活苗数和生物量随浓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 比较不同NaCl浓度(0、0.4%、0.6%、0.8%、1.0%、1.2%)(盐浓度)下,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苗期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低盐浓度下,对中间偃麦草和偃麦草的生长没影响,盐浓度大于0.6%时,株高、分蘖数、存活苗数和生物量随浓度的增高呈下降趋势,中间偃麦草所受的影响小于偃麦草;中间偃麦草能抗1.2%的盐浓度,而偃麦草在0.8%的盐浓度下严重受到盐害,植株已枯黄死亡。2种牧草相比,苗期的耐盐性中间偃麦草高于偃麦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偃麦草 苗期 耐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羊养殖小区要注意几个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乌丽江.巴合达吾列提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第8期119-120,共2页
羊养殖小区能够大大提高饲养效率,增加经济收益,从而提高农民收入,并且能够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加强生态建设。但在发展羊养殖小区的过程中选址,羊舍建设,养殖管理,防疫制度,消毒制度及粪污的处理等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羊养殖小区 选址 建设 管理 防疫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巩乃斯河谷草地退化成因与防治对策
16
作者 赵德良 姜之波 《新疆畜牧业》 2005年第4期60-61,共2页
关键词 草地面积 退化成因 巩乃斯河谷 防治 草地载畜量 伊犁河谷 严重超载 合理利用 河谷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划区轮牧是解决夏牧场过牧的重要途径
17
作者 赵德良 姜之波 《农村科技》 2005年第7期32-32,共1页
近年来夏牧场严重退化,毒害草增加,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为了合理利用夏牧场,实现可持续利用,提高牧业生产的效率,长期以来我们在天山西部夏牧场进行了划区轮牧实验,对划区轮牧的组织方法、经济效益和草原保护的效果... 近年来夏牧场严重退化,毒害草增加,主要原因是超载过牧及不合理利用造成的.为了合理利用夏牧场,实现可持续利用,提高牧业生产的效率,长期以来我们在天山西部夏牧场进行了划区轮牧实验,对划区轮牧的组织方法、经济效益和草原保护的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在全区推行划区轮牧,尝试用科学的方式合理利用夏牧场,是实现草原的持续利用,增加农牧民收入的良好途径,也是用科学改造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划区轮牧 夏牧场 过牧退化 草原持续利用 草原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问题和思考
18
作者 赵德良 邵剑鹏 《新疆畜牧业》 2014年第B06期103-104,F0003,共3页
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何持续有效地管理保护区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以新疆新源县山地类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讨论了保护区建设中的模式... 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保护区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如何持续有效地管理保护区成为各级政府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以新疆新源县山地类草原自然保护区为例,讨论了保护区建设中的模式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完善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区建设 新源 山地草甸 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养奶牛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19
作者 古丽.百克拉洪 沙德汗.巴依吐拉克 《农技服务》 2015年第11期160-160,共1页
目的:提高奶牛奶产量;方法:技术指导农牧民科学饲养奶牛;结果:家家户户共同提供市场优质牛奶;结论:农户增收。全面分析饲养户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包括粗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日饲料配合不合理,胎间距偏大,第二是选择冻... 目的:提高奶牛奶产量;方法:技术指导农牧民科学饲养奶牛;结果:家家户户共同提供市场优质牛奶;结论:农户增收。全面分析饲养户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包括粗饲料单一、饲料品质差,日饲料配合不合理,胎间距偏大,第二是选择冻精观念淡薄,产奶高峰期较短,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乳房炎发病率高,酒精阳性乳夏秋季节时有发生,饲喂、挤奶不科学,第三是忽视原料奶质量、卫生,记录不完善、运动场地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饲养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