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沂市草履蚧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
1
作者 陈红威 彭士民 《农技服务》 2009年第5期99-99,105,共2页
介绍了草履蚧的形态特征和在新沂市的发生规律,并分析了草履蚧的为害特点,提出了防治草履蚧的综合措施。
关键词 草履蚧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UAV)施药防控美国白蛾的飞行参数及防治效果 被引量:7
2
作者 高悦 仇才楼 +2 位作者 王光标 解春霞 成聪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7-152,共6页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 【目的】精准有效地解决常规森防器械难以进入林地核心区、施药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掌握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的最佳施药飞行参数。【方法】在林间利用曙红水基染色法对YM-V6型无人机防治美国白蛾飞行施药的雾滴飘移距离、雾滴密度、穿透性、均匀度等进行测定。【结果】当无人机距离树冠顶端2.5~3.5 m施药时,无人机施药飞行速度在1.5~3 m·s^(-1)范围内,雾滴飘移距离较小,可控在2~3 m以内,施药穿透力可以达到10 m,雾滴密度较高,雾滴均匀度好,施药效果好。在无人机航高为距树冠顶端3.0 m,并以2.5 m·s^(-1)速度作业时,对林间上、中、下部靶标的雾滴沉积效果进行了分析,林间上部的雾滴直径较大,雾滴均匀度低,中、下部雾滴直径较小,但均匀度高,雾滴在上、中、下部的沉积密度差异显著。【结论】无人机在距树冠顶端2.5~3.5 m、飞行速度为1.5~3 m·s^(-1)时,施药效果好。使用无人机分别喷洒1.8%阿维菌素乳油和1.0%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美国白蛾,施药后24、48和72 h虫口校正死亡率分别为30%、50%和70%左右,无人机喷洒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的防效高于1.8%阿维菌素乳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施药防治 美国白蛾 森林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草履蚧防治药剂持效期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刘云鹏 陈红威 汪洪卫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3-16,共4页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40%杀朴磷、2.5%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4种高效、低毒药剂的持效期,该试验通过在喷药的枝条上,不同时间段接触草履蚧若虫,观察统计...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化学防治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为了明确40%杀朴磷、2.5%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4种高效、低毒药剂的持效期,该试验通过在喷药的枝条上,不同时间段接触草履蚧若虫,观察统计死亡率情况。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草履蚧防治效果均显著,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防治效果逐步降低,至13 d时防治效果下降到50%以下。此外,统计显示杀朴磷的持效期长于其他3种药剂,达到11.2 d,建议生产中每7~10 d应补充喷施药剂,以确保对草履蚧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蚧 化学农药 杨树 持效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履蚧幼虫防治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4
作者 刘云鹏 汪洪卫 +1 位作者 陈红威 孙倩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8-91,共4页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室内条件下用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草履蚧1、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10种药剂对草履蚧均有防治效果,其中40%杀朴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啶虫... 草履蚧是危害杨树的重要害虫之一。为了筛选出高效低毒的农药,在室内条件下用喷雾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草履蚧1、2龄幼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10种药剂对草履蚧均有防治效果,其中40%杀朴磷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啶虫脒可溶性粉剂、2.3%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效果显著,24 h校正死亡率在85%以上,48h校正死亡率在97%以上。结合药剂毒性和防治成本分析,建议将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作为化学防治的首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履蚧 化学农药 杨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灭幼脲Ⅲ号防治杨小褐舟蛾试验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振营 郭同斌 +5 位作者 祁凤春 梁波 于艳华 赵惠忠 王光标 徐勤蜂 《江苏林业科技》 2001年第4期16-18,25,共4页
用灭幼脲Ⅲ号等 6种农药单剂及其 5种混剂对杨小褐舟蛾 [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 ]进行林间喷洒和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 ,林间喷洒质量浓度为 12 5 0 ,166 7,333 3mg/L的灭幼脲Ⅲ号 ,7~ 10d后防治效果均可达 10 0 %。室... 用灭幼脲Ⅲ号等 6种农药单剂及其 5种混剂对杨小褐舟蛾 [Micromelalophatroglodyta(Graeser) ]进行林间喷洒和室内生测试验。结果表明 ,林间喷洒质量浓度为 12 5 0 ,166 7,333 3mg/L的灭幼脲Ⅲ号 ,7~ 10d后防治效果均可达 10 0 %。室内分别于喷药 1,5 ,6,12 ,2 1d后采叶接虫饲养 ,灭幼脲Ⅲ号的杀虫效果均可达 10 0 % ,和有机磷杀虫剂药效相当 ,但持效期延长了 1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幼脲Ⅲ号 杨小褐舟蛾 昆虫生长调节剂 药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白蛾综合防治措施
6
作者 陈红威 李伟 《农技服务》 2012年第6期707-707,709,共2页
针对美国白蛾疫情扩散蔓延迅猛势头,深入探究了美国白蛾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美国白蛾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北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发生规律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华英 张亚川 +4 位作者 王光标 胡白石 钱国良 解春霞 许志刚 《江苏林业科技》 2008年第2期16-19,共4页
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发生时间为冬末初春,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4-5月为发病高峰期,秋季较少有病斑出现。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等密切相关。在春旱、夏旱、暖冬等气候异常年份、育苗密度过大、施氮肥... 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发生时间为冬末初春,一般在2月底或3月初,4-5月为发病高峰期,秋季较少有病斑出现。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育苗技术、造林技术等密切相关。在春旱、夏旱、暖冬等气候异常年份、育苗密度过大、施氮肥过多过晚、造林技术不规范等情况下,杨树新造林地溃疡病发生严重,造林成活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新造林 溃疡病 发病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处理对杨树黄化苗木叶部氧化酶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解春霞 刘云鹏 +1 位作者 陈红威 汪洪卫 《江苏林业科技》 2011年第6期7-11,18,共6页
在前期土壤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北杨树黄化苗木进行了施肥处理:根施硫镁复合肥+叶面喷施叶肥。通过对处理组与对照组不同部位、不同黄化级别的叶片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分析表明:处理组对杨树黄化苗木各项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叶片叶绿素含... 在前期土壤分析的基础上对苏北杨树黄化苗木进行了施肥处理:根施硫镁复合肥+叶面喷施叶肥。通过对处理组与对照组不同部位、不同黄化级别的叶片内生化物质含量的分析表明:处理组对杨树黄化苗木各项生化指标均有影响,其中对叶片叶绿素含量、POD酶含量以及PPO酶含量的升高均有促进作用,施肥处理使得它们分别提高了2.3倍、3.6倍和2.5倍,显著高于对照组。对SOD酶的影响呈抑制作用,且影响幅度较小。此外,施肥处理对上部叶片各指标的影响一般高于中、下部,且随着黄化程度的加重,叶片复绿的速度逐步减缓,甚至无法恢复。因此,建议对出现苗木黄化地块尽早采取有效措施以促使黄化苗木复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黄化病 叶绿素 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 被引量:5
9
作者 杜伟 郭同斌 +4 位作者 颜学武 宋明辉 王光标 朱兴沛 赵亮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8-370,共3页
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T=7.87+379.... 在16~30℃范围内,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6℃时完成1代需48.3d,而30℃时仅需17.9d。白蛾黑基啮小蜂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87±0.54℃;有效积温为379.00±8.77日度;发育速率与温度的回归方程为:T=7.87+379.00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黑基啮小蜂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小舟蛾空间分布型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波 于艳华 +6 位作者 彭红梅 郭同斌 赵惠忠 王光标 徐勤峰 周勇 于爱香 《江苏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5-18,共4页
运用 7种聚集度指标 ,测得杨小舟蛾第 1,3代卵块在杨树林内的空间分布型属均匀分布 ;第 1代幼虫属均匀分布 ,第 3,4 ,6代幼虫属聚集分布。通过方差分析 ,F检验和SSR测验表明 ,杨小舟蛾第 1,3,4 ,6代幼虫在树冠东、南、西、北 4方位间虫... 运用 7种聚集度指标 ,测得杨小舟蛾第 1,3代卵块在杨树林内的空间分布型属均匀分布 ;第 1代幼虫属均匀分布 ,第 3,4 ,6代幼虫属聚集分布。通过方差分析 ,F检验和SSR测验表明 ,杨小舟蛾第 1,3,4 ,6代幼虫在树冠东、南、西、北 4方位间虫口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第 1,3,6代幼虫在树冠上、中、下 3层间虫口数量差异均不显著 ,第 4代幼虫在树冠上、中、下 3层虫口数量差异为 :上层与下层及上层与中层间差异均极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小舟蛾 空间分布型 聚集度指标 杨树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环瓢虫的生物学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郭加忠 郭同斌 +3 位作者 王虎诚 王光标 杜伟 朱思河 《江苏林业科技》 2010年第4期50-54,共5页
红环瓢虫是杨树人工林害虫——草履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控制害虫危害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该文对其形态分类、生物学特性和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综述,并提出了利用红环瓢虫开展杨树人工林草履蚧可持续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 红环瓢虫 草履蚧 生物学 应用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双层夹砂植树法应用试验研究
12
作者 陈红威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49-149,154,共2页
在江苏省新沂市进行了杨树双层夹砂植树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夹砂植树法与传统植树法相比,茎粗、株高、当年新生根数均明显增加,有利于杨树苗生长。
关键词 杨树 双层夹砂法 传统植树法 株高 茎粗 江苏新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