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孙村煤矿矿井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 被引量:3
1
作者 莫技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1-124,共4页
为降低孙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地热,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满足了冬季立井井口、生产车间和办公室的采暖要求;矿井废水经净水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设备处理后,矿井水质达到国家Ⅰ类饮水标准... 为降低孙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污染,充分利用地热,采用水源热泵机组取代传统的燃煤锅炉,满足了冬季立井井口、生产车间和办公室的采暖要求;矿井废水经净水器、石英砂过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反渗透设备处理后,矿井水质达到国家Ⅰ类饮水标准;采用仰斜似膏体充填开采技术,将水泥、粉煤灰、煤矸石加水配制成质量分数72%~75%的胶结充填料浆,在采场进行充填,整个充填系统的充填能力达到100~120m3/h,提高了煤炭资源采出率,减少了地面矸石山。以上措施不仅显著改善了地面环境,而且实现了能源的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矿井水 废气 矸石 孙村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村矿深井主要生产系统改造技术方案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殿振 张传恕 +1 位作者 庄国华 李新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4,共4页
通过对孙村矿主要生产系统环节进行分析,找出制约矿井生产发展的主要环节、因素;研究如何达到提高矿井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矿井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保持矿井可持续发展的办法和措施。
关键词 系统改造 深井 老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应力、采动影响下动态注浆固化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3
作者 纪新波 于静波 李明远 《山东煤炭科技》 2025年第4期6-9,共4页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地应力和采动影响下,巷道容易出现底鼓、两帮内移等变形问题,对巷道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孙村煤矿-800 m南区回风石门为研究对象,通过注浆加固机理,分析了巷道在复杂地应力和采空区因素叠加条件下的变形机制,提出了...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复杂地应力和采动影响下,巷道容易出现底鼓、两帮内移等变形问题,对巷道稳定性造成影响。以孙村煤矿-800 m南区回风石门为研究对象,通过注浆加固机理,分析了巷道在复杂地应力和采空区因素叠加条件下的变形机制,提出了动态注浆固化技术,通过“强密自封、高强自固、快速内自闭”中空注浆锚杆的创新设计,优化了支护工艺,提高了注浆过程的效率和支护效果,动态注浆固化技术能够显著增强围岩强度,大幅提高巷道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浆 巷道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庆河煤矿双煤柱开采矿压显现特征 被引量:3
4
作者 马祥 曾接兵 +4 位作者 张德兵 黄锐 张润兵 常笑笑 李许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由于红庆河煤矿首采区3-1103工作面和3-1101采空区之间留设双区段煤柱和顶板岩层结构的影响,3-1103工作面回采期间新辅助运输巷冲击危险水平高、动力显现明显,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双煤柱开采矿... 由于红庆河煤矿首采区3-1103工作面和3-1101采空区之间留设双区段煤柱和顶板岩层结构的影响,3-1103工作面回采期间新辅助运输巷冲击危险水平高、动力显现明显,对安全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采用数值模拟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双煤柱开采矿压显现特征。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柱区应力集中水平高,1#煤柱主要威胁废弃的3-1103工作面旧辅助运输巷,2#煤柱主要威胁正在使用的3-1103工作面新辅助运输巷;随着2#煤柱宽度的增加,1#煤柱、2#煤柱和3-1103新辅助运输巷处的应力均逐渐降低,旧辅助运输巷两帮应力下降较缓慢,新辅助运输巷两帮应力下降较快;3-1103工作面回采引起的矿震主要集中在煤柱区,104 J以上矿震超前工作面平均约214 m,水平距离煤柱平均约35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煤柱 数值模拟 冲击危险性 矿震 矿压显现 岩层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任志成 时宝 +1 位作者 胡继峰 伦嘉云 《中国煤炭》 2023年第7期61-66,共6页
为了深入探讨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大背景下,煤矿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基础——煤矿质量标准化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讨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智能化的支撑作用,并基于... 为了深入探讨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大背景下,煤矿安全管理智能化建设的发展路径,研究了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发展基础——煤矿质量标准化发展历程,分析了我国煤矿智能化发展现状,讨论了煤矿智能化建设对安全管理智能化的支撑作用,并基于此分析了当前安全标准化的构成及与智能化互相推动促进的关系。研究认为,智能化建设和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智能化技术能促进安全管理标准化运行更高效,标准化建设能带动智能化建设更加全面,为实现煤矿智能安全高效开采,两者需共同发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智能化 安全管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 体系构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深部巷道原始地应力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凯 《煤炭科技》 2016年第4期36-37,共2页
采用应力解除法对采深超过1 100 m的煤矿巷道进行地应力测试,并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计算。测试成果为深部巷道支护和稳定性提供了重要依据,也对矿山深部开采地应力分析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 地应力测试 应力解除 原岩应力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大断面松软破碎围岩巷道稳定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传恕 杜计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22,26,共5页
针对孙村煤矿埋深1 300 m的-1 100 m水平西大巷围岩松软破碎现状,为改善大巷掘进期间矿压显现强烈的状况和降低巷道开掘后围岩的流变速度,使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采取高强让压锚杆、增加锚杆长度、锚杆安装时施加预紧力等措施... 针对孙村煤矿埋深1 300 m的-1 100 m水平西大巷围岩松软破碎现状,为改善大巷掘进期间矿压显现强烈的状况和降低巷道开掘后围岩的流变速度,使巷道围岩变形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采取高强让压锚杆、增加锚杆长度、锚杆安装时施加预紧力等措施,使用快速高预紧力高强度新型锚索实施二次支护,并使用管缝式锚杆对西大巷实施超前支护及先喷后锚的施工顺序。试验结果表明:巷道开掘70 d后,顶板最大下沉量65 mm,最大底鼓量312 mm,两帮最大移近量111 mm,巷道两帮移近速度大多控制在1.0 mm/d以下,极松软破碎段控制在1.5 mm/d以下,埋深1 300 m的大断面松软破碎巷道围岩变形巷道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松软破碎围岩 大断面巷道 围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锚索注浆支护理论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孙焕磊 张京超 +1 位作者 张庆财 褚恒滨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12-218,共7页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和深度的增加,煤层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逐步发生了变化,煤层结构趋于复杂。高地温、高地压加上煤矿固有的水、火、顶板、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使得矿井隐患多、问题突出;同时,随着矿井开采时间的延长,施... 随着矿井开采范围和深度的增加,煤层地质条件和生产技术条件逐步发生了变化,煤层结构趋于复杂。高地温、高地压加上煤矿固有的水、火、顶板、瓦斯、煤尘、冲击地压等自然灾害使得矿井隐患多、问题突出;同时,随着矿井开采时间的延长,施工巷道顶板破碎、修复工作量大、人员分布范围广,各生产环节增多,系统线路不断加长;受原回采工作面采动影响,巷道条件极为复杂,过老巷、采空区、煤柱集中压力区、复合顶板等特殊情况较多,由于巷道位于不稳定岩体中,巷道围岩的"挤、压、鼓"现象更为严重,使得围岩强度和稳定性差,采用常规的锚杆、锚索进行支护,支护效果不理想,后期需扩修复棚加固,巷道支护越来越困难,综合投入较大,矿压治理与巷道支护已成为制约矿井发展的难题。2016年新汶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孙村煤矿在原有注浆锚杆支护与锚索支护的技术上,在不同埋深、岩性、围岩条件下进行工业性试验注浆锚索支护技术,该技术代替了普通锚索+架棚支护方式,一次支护一次成型,节约了二次支护和补强支护的成本,通过不断探索与改进,总结出了8种采场条件的注浆锚索支护方式,既提高了巷道支护效果,又大幅降低了巷道支护费用,避免了巷道前掘后修,解决了巷道支护难题,实现本质安全型支护,总体效果显,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巷 预应力 注浆锚索支护技术 主动支护 传递岩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掘进工作面冲击地压防治技术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韩玉忠 吕长刚 +1 位作者 魏光亮 刘乐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4-91,共8页
孙村煤矿作为一个百年老矿,历经了-75、-210、-400、-600、-800、-1100 m 6个生产水平,共2、3、4、6、11、13、15号煤7个可采煤层,属于典型的多水平煤层群开采,下伏、上覆、本层采空区、煤柱与断层地质构造、超前应力叠加易造成局部的... 孙村煤矿作为一个百年老矿,历经了-75、-210、-400、-600、-800、-1100 m 6个生产水平,共2、3、4、6、11、13、15号煤7个可采煤层,属于典型的多水平煤层群开采,下伏、上覆、本层采空区、煤柱与断层地质构造、超前应力叠加易造成局部的应力集中现象,2012年发生的"3.16"冲击地压事故就是因为下伏煤柱与2条交叉断层应力叠加造成的,为消除冲击地压危险,实现冲击地压矿井"零冲击"(无人员伤亡、无巷道破坏、无设备损毁)目标,将冲击地压作为矿井的第1灾害,在思想上划出防冲红线,从行动上明确防冲底线,把冲击地压防治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确保人、财、物的保障到位。2020年以来,随着浅部煤炭资源逐渐减少,在深部开采历史上最深的掘进工作面埋深1501 m,安全开采过的回采工作面最大埋深1323.7 m,2019年初,经省局论证最大开采深度为1302 m。目前孙村煤矿最深掘进工作面2424运输巷埋深不超1302 m,在大采深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冲击地压威胁越来越严重,埋深大,地应力高,断层地质构造复杂,如何才能实现安全的前提下快速掘进,对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关键是实现强支护、强监测、强卸压,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卸压参数,优化掘进、防冲施工工序,通过现场写实、监测分析,逐步摸清巷道应力分布趋势,不断优化卸压施工模式和掘进劳动组织,确保高效防冲、安全掘进。通过写实分析,掘进工作面每掘进17 m需穿过一次4 m长的高应力区,按照"低应力区段一防两掘、高应力区段集防、集掘"的劳动组织,建立防冲卸压、掘进生产模式,低应力区段每天"卸二、掘五";高应力区段每2天"卸三、掘十",确保了巷道掘进效率,全月进尺完成12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埋深大 地应力高 钻孔卸压 三限三强 应力集中 应力分布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在综采工作面指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军 张殿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改进型的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综采工作面技术经济指标预测模型,提高了网络的收敛速度和稳定性。通过网络结构的合理确定以及对学习过程的控制,提高了模型的预测精度,取得了比较准确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综采工作面 预测模型 技术经济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深井上行开采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防治技术 被引量:3
11
作者 颜磊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58-160,共3页
针对孙村煤矿2223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实际,介绍了2223综采工作面煤层自然发火防治方案,并通过实例重点阐述了2223综采工作面进、回风巷煤层发火治理措施,保证了二、四层煤上行开采的可行性,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煤层 自然发火 综采工作面 上行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条件下矿井万兆环网升级改造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继峰 张文涛 +2 位作者 薛德强 李国鑫 罗帅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2-97,共6页
依据《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行动计划(2013—2020)》以及《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为了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建成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采用现场调研、装备研发、现场调试、... 依据《国家能源安全战略行动计划(2013—2020)》以及《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要求,为了实现"节约、清洁、安全",建成集约、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先进高效的智慧煤矿,采用现场调研、装备研发、现场调试、工业性试验等研究方法,系统地对深井平台网络通信进行优化和改造,针对目前深井平台老旧网络的升级和改造要求,在目前芯片国产化的大背景下,采用整套国产自主可控的交换芯片和处理器方案,完成符合矿用标准的本安型多光口万兆三层交换机的研发及制作工作,交换机通信端口采用硬件实时监控技术,实时反馈数据及端口工作状态到控制台,满足井下恶劣环境下使用;应对井下较为湿热的工作环境,采用动态功耗可控的工作模式,可远程随时将无用的端口关闭,减少功耗及散热。智能环路检测保护功能。自动检测井下现场如智能工作面、视频监控、水泵控制、人员定位等网络;有效避开或减少井下各大旧网络拓扑中升级改造时存在的网络故障;采用先进的图形化管理界面,实时显示井下设备的动态信息及告警监控,如CPU、内存、温度、端口信息、带宽阀值告警等。因此,针对深井老旧矿井现有复杂条件下的网络改造和设备升级,从设计入手进行针对性研究,解决深井复杂条件下网络设备的通信安全和通信稳定性,及后期扩容升级改造需要解决的老旧设备兼容性问题,实现深部复杂条件下的网络升级改造,同时项目研究成果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煤矿 万兆环网 多光口万兆三层交换 自主可控 告警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巷道“三高”锚注支护方式的探索与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褚恒滨 张庆林 吕长刚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80-83,共4页
针对孙村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分析对比了孙村煤矿深部不同巷道的支护方式和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提出了以高预应力、高锚固力、高破断力为主要特征的"三高"锚注支护体系,并探索实践了不同条件下深部巷道"三高"锚注... 针对孙村煤矿复杂的地质条件,分析对比了孙村煤矿深部不同巷道的支护方式和特征,并对比分析了不提出了以高预应力、高锚固力、高破断力为主要特征的"三高"锚注支护体系,并探索实践了不同条件下深部巷道"三高"锚注支护方式;结合深部巷道"三高"锚注支护机理,以孙村煤矿6种复杂的地质条件为例,提出了不同的"三高"锚注支护技术方案,可有效控制巷道变形破坏,提高深部巷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支护 高预应力 高锚固力 高破断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电磁波CT探测在采空区帷幕注浆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乐平 李红立 苏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103,共6页
受2007年山东华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源)发生的"8·17"溃水淹井事故影响,也为确保孙村煤矿安全生产,孙村煤矿与华源约定以F6断层为界,华源淹井后采用原三立井进行排水,现保持水位+30 m,以确保华源水不会上升后通过... 受2007年山东华源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华源)发生的"8·17"溃水淹井事故影响,也为确保孙村煤矿安全生产,孙村煤矿与华源约定以F6断层为界,华源淹井后采用原三立井进行排水,现保持水位+30 m,以确保华源水不会上升后通过浅部煤柱破坏区进入孙村煤矿范围内,从而引起孙村煤矿的透水事故,截至今,华源三立井排水已经持续长达13年的时间。但是目前华源三立井排水严重超标,影响了柴汶河水质,经过专家组论证,需在孙村矿实施华源水帷幕注浆隔离,对孙村煤矿和华源进行彻底隔离,华源三立井污水不再外排,以达到柴汶河水质提升目的。通过调研和现状技术分析,如今对采空区帷幕注浆效果检测暂无成熟技术,在充分分析探测环境和钻孔情况下,结合跨孔电磁波CT探测原理,提出应用跨孔电磁波CT注浆前采空区探测和注浆后帷幕注浆质量检测的系统方案,注浆前利用注浆孔进行跨孔电磁波CT,重点分析采空区分布范围,为注浆施工提供可靠资料,注浆后采用注浆前的CT探查方案二次探测,通过前后结果对比,分析帷幕段采空区注浆效果。通过该项目实践,跨孔电磁波CT探测技术在帷幕构筑不同阶段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注浆前跨孔电磁波CT探测结果有效指导了注浆工作,注浆后跨孔电磁波CT探测成果有效评价了注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帷幕注浆 跨孔电磁波CT 采空区注浆 地下水治理 边界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内部审计的创新与发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学蕾 刘元刚 《山东煤炭科技》 2005年第6期65-65,67,共2页
本文对在企业新体制,新环境下更新内部审计思路、调整审计目标、拓展审计领域、改进审计方式方法以及加强内审自身制度化建设等方面的一些认识,探讨新形势下内审工作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内部审计 创新 管理审计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地压工作面低应力开采技术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长刚 韩玉忠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8-9,12,共3页
针对孙村煤矿采深大原岩应力增大,深部开采断层构造应力复杂,采空区、煤柱型应力集中,与工作面采动应力叠加时极易造成冲击地压事故的问题,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降低冲击地压的威胁,通过研究矿井合理开拓布局、优化采区设计、深浅部... 针对孙村煤矿采深大原岩应力增大,深部开采断层构造应力复杂,采空区、煤柱型应力集中,与工作面采动应力叠加时极易造成冲击地压事故的问题,为了保证工作面安全生产,降低冲击地压的威胁,通过研究矿井合理开拓布局、优化采区设计、深浅部轮采、超前卸压、煤层深孔注水、加强顶板支护、落实防冲措施等技术手段,实现防冲工作由措施型向工程型、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生产过程治理向超前治理的'三个转变',增强防冲工作的科学性与预见性,保证工作面在推采过程中始终处于低应力状态。实践证明只有将回采过程中可能诱发释放的弹性压缩能,限制在不足以导致冲击性破坏发生的范围内,才能真正有效的预防冲击地压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低应力 开拓布局 上行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壁联采密实充填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及实践
17
作者 孙川 张京超 +1 位作者 于静波 牛宝民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05-211,共7页
为安全高效回收"三下"压覆资源,孙村煤矿在借鉴旺格维力采煤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开采、回收困难问题,采用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手段,提出了短壁连... 为安全高效回收"三下"压覆资源,孙村煤矿在借鉴旺格维力采煤技术的基础上,针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开采、回收困难问题,采用现场调研、文献检索、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探测等综合手段,提出了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建立了短壁连采无充填和密实充填时顶板及关键层破断力学模型,获得了工作面开采上覆岩层运动特征及地表移动沉降规律,为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在分析不同开采阶段覆岩对煤柱和充填体加载作用基础上,建立短壁连采密实充填相邻工作面围岩失稳力学模型,结合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工作面围岩变形及应力迁移规律。提出了支巷及联络巷宽度、支巷支护参数、充填体强度等关键参数设计方法,设计了具有"采充平行-分步置换"特点的短壁连采密实充填系统,研发了以水泥、粉煤灰和矸石颗粒为主料的高强快凝环保充填材料,提出了节能高效的巷道式自流漫灌充填技术及工艺,为实施短壁连采密实充填开采技术提供了保障。以孙村煤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对短壁连采密实充填技术进行工业性试验,提出相应的综合支护技术和管理措施,并对煤体-充填体应力、锚杆索受力、顶板离层量及巷道移近量进行在线监测。巷道服务期间围岩稳定性好,地表沉降量小,经济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实现对"三下"压煤和遗留煤柱的安全高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采密实充填 采充平行 分步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14工作面切顶卸压无煤柱留巷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于静波 《山东煤炭科技》 2021年第5期29-30,33,共3页
针对孙村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量大、采掘衔接紧张情况,对2414工作面轨道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进行了沿空留巷技术实践应用。现场实施后切顶卸压自动成巷PU监测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该轨道巷围岩整体变形较小,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好... 针对孙村煤矿井下巷道掘进量大、采掘衔接紧张情况,对2414工作面轨道切顶卸压沿空留巷技术方案进行分析,进行了沿空留巷技术实践应用。现场实施后切顶卸压自动成巷PU监测系统监测结果表明,该轨道巷围岩整体变形较小,巷道围岩稳定性较好,留巷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槽 切顶 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计信息化建设中的四个方面 被引量:1
19
作者 吕雪蕾 《煤矿现代化》 2006年第1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信息化建设 审计人员 计算机应用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 知识培训 复合型人才 计算机编程 计算机技术 竞争上岗 审计业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