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地震监测的华丰煤矿深孔爆破防冲技术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东 成云海 +3 位作者 胡兆锋 姜福兴 林继凯 张峰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6-131,共6页
为提高深孔爆破措施对防治华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性,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连续监测其1410工作面围岩破裂情况。根据采场附近岩层"破裂-应力"对应关系,得到工作面前方、侧向及垂直方向上的支承压力峰值区,由此确定深孔爆破卸压... 为提高深孔爆破措施对防治华丰煤矿冲击地压的有效性,采用微地震监测技术连续监测其1410工作面围岩破裂情况。根据采场附近岩层"破裂-应力"对应关系,得到工作面前方、侧向及垂直方向上的支承压力峰值区,由此确定深孔爆破卸压的具体参数。结果表明:卸压孔深40 m(倾向投影为4倍采高)时,爆破对煤岩的整体性破坏明显,煤岩体中积聚的弹性能得到释放。监测期间共释放能量9.47 MJ,高应力区向煤岩深部转移,采场附近形成一定的卸载区域,减弱或消除了煤岩体的冲击危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冲击地压 微地震监测 支承压力 深孔爆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丰煤矿地音监测防冲技术及实践 被引量:6
2
作者 唐军 安伯义 +1 位作者 张宗文 赵成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1,共3页
为了摸清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信息,基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国内煤矿的普及应用,介绍了该系统的监测预报原理、地音探测器的布置方式,研究了地音监测与微震监测在冲击地压预报中的实时和短时预报的技术优势。通过对地音监测的监测结... 为了摸清冲击地压发生的前兆信息,基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国内煤矿的普及应用,介绍了该系统的监测预报原理、地音探测器的布置方式,研究了地音监测与微震监测在冲击地压预报中的实时和短时预报的技术优势。通过对地音监测的监测结果数据统计分析,反映了煤岩体在采场采动、上覆岩层运动时,煤岩层的微破裂程度,遭到破坏的能量释放过程。监测结果表明:地音监测能够对冲击事件的发生起到提前预测的作用,地音监测技术的现场使用以及与微震监测技术的联合应用,将成为冲击危险预测预报更行之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音监测 冲击地压 数据分析 危险等级 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解放层开采卸压机理及效果分析——以华丰煤矿为例 被引量:5
3
作者 高亚楠 张垚 +3 位作者 张德飞 张玉栋 赵卫东 蔚立元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6,共11页
解放层开采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以山东泰安千米深井华丰煤矿2613、241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解放层开采卸压机理、卸压效果评价等工程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明晰解放层... 解放层开采是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煤矿动力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以山东泰安千米深井华丰煤矿2613、2412工作面为背景,采用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解放层开采卸压机理、卸压效果评价等工程科学问题开展研究,明晰解放层开采后上覆岩层运动规律及矿压变化特征,厘清被解放层采动过程中采场应力与岩层位移演化规律,进而对解放层开采卸压效果和被解放层开采可行性进行指标化评价。结果表明:(1)解放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岩层逐渐垮落形成漏斗状、非对称的多固支梁状结构,解放层开采结束后,采场左右两端分别形成对被解放层起永久性卸压保护的类悬臂梁结构,左右保护角分别为54°、60°。(2)解放层上覆岩层划分为“永久性卸压保护区”和“采空触矸压实区”,两种应力分布区对应解放层顶板应力最大值约20、36 MPa,对应被解放层内最大应力值约29、24 MPa,被解放层受两种应力区的叠加影响。(3)解放层开采结束后,工作面两端出现应力积聚,其他区域上覆岩层整体处于卸压状态,“采空触矸压实区”的持续发育已影响到被解放层,被解放层50~100 m区域沉降量约等于采高。(4)被解放开采过程中,覆岩板裂指数f为0.5,小于临界值0.7,不具有发生强矿压动力灾害的倾向,上覆岩层扰动范围较开采前变化极小,同时结合覆岩破坏形态,可知,被解放层开采始终处于解放层卸压范围内,解放层卸压充分,被解放层开采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解放层开采 卸压机理 卸压效果 开采可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线灰分仪在华丰煤矿选煤厂的应用 被引量:6
4
作者 王强 孔祥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1年第5期14-15,81,共3页
介绍了清华在线灰分仪的特点,并对其在华丰煤矿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华在线灰分仪具有方便、实时、准确等特点,保障了商品煤质量,减少了煤质事故的发生,与2009年相比,2010年多创造经济效益287.32万元。最... 介绍了清华在线灰分仪的特点,并对其在华丰煤矿选煤厂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清华在线灰分仪具有方便、实时、准确等特点,保障了商品煤质量,减少了煤质事故的发生,与2009年相比,2010年多创造经济效益287.32万元。最后对清华在线灰分仪的维护和管理进行了分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分仪 测量值 化验值 重复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丰煤矿冲击矿压分析与防治措施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德飞 张庆林 +1 位作者 赵卫东 李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111-117,共7页
为了明确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否具备冲击地压有效防治能力,冲击地压治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华丰煤矿4、6、11煤层冲击倾向性和冲击危险性进行鉴定与评价,冲击地压防治区域与局部监测系统的总分监测分析,预测预报采掘工作面... 为了明确山东能源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否具备冲击地压有效防治能力,冲击地压治理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对华丰煤矿4、6、11煤层冲击倾向性和冲击危险性进行鉴定与评价,冲击地压防治区域与局部监测系统的总分监测分析,预测预报采掘工作面冲击危险程度,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冲措施,阐明了华丰煤矿冲击地压治理坚持区域先行、局部跟进、分区管理、分类防治的原则,华丰煤矿优化开拓布局,开采四煤层前先开采六煤层,降低四煤层工作面的应力,采用"负煤柱""零煤柱"巷道布置方式,解决工作面巷道掘进期间的应力集中,通过分析实验室试验得出的煤样应变—应力曲线,数值模拟得出的工作面煤体围岩的应力转移和调整过程会随开挖活动的剧烈程度而变化,且具有累积效应,多次开挖之间相互影响,下一次开挖的围岩应力环境取决于本次开挖后的应力调整及能量集聚释放的程度的规律及工作面生产期间现场实践结果的结合,对采掘布局进行了优化,明确了矿井开拓巷道与永久硐室布置在岩层中的安全性,及矿井最大采煤采深,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与安全距离的选择。根据矿井采煤工作面个数、采煤工作面推进速度确定矿井的防冲安全生产能力,为相似条件的矿井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矿压 冲击危险性评价 矿压防治 采掘布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厚土拱-孤岛煤柱结构失稳冲击机理研究
6
作者 闫才 朱斯陶 +6 位作者 彭广林 李士栋 孔震 周广飞 雒军莉 张浩 张翔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为了研究巨厚表土-孤岛煤柱组合结构致冲机理,以山东某煤矿1305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系统进行巨厚表土-孤岛煤柱组合结构的空间结构、失稳判据、冲击机制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 为了研究巨厚表土-孤岛煤柱组合结构致冲机理,以山东某煤矿1305工作面冲击地压事故为工程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理论分析、现场实测等方法,系统进行巨厚表土-孤岛煤柱组合结构的空间结构、失稳判据、冲击机制等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证实土压力拱的存在,说明土压力拱传递的巨厚表土自重为1305工作面整体失稳冲击的主要力源。通过研究巨厚表土采场推采荷载传递机制,建立组合结构工程力学模型,设计地层传递载荷估算方法,提出巨厚土拱-孤岛煤柱结构失稳冲击工程判据。揭示巨厚土拱-孤岛煤柱结构失稳冲击机理:厚表土采场顺序接续形成土压力拱结构,导致临侧孤立煤体承载高水平的支承压力,当孤岛煤柱承载的叠加应力满足动力失稳临界阈值时,土拱-煤柱结构发生整体组合失稳冲击。研究结果可为巨厚表土条件下的冲击地压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巨厚表土 土压力拱 孤岛煤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深部采区岩层富水性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探测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功强 程久龙 +3 位作者 高峰 徐富文 陈潜 刘欢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1-133,140,共4页
为了解决矿井深部岩层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测,论文探讨了接地线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及应用。论文介绍了基于感应涡流场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某煤矿深部采区岩层富水性探测,分析了测区地层的地球物理特... 为了解决矿井深部岩层水文地质条件的探测,论文探讨了接地线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的理论及应用。论文介绍了基于感应涡流场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结合某煤矿深部采区岩层富水性探测,分析了测区地层的地球物理特征,在视电阻率和深度精细计算处理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瞬变电磁法采用接地线源短偏移距装置进行大采深岩层富水性探测中的地质效果和可靠性,实现了采用1000m的短偏移距达到1500m的探测深度。研究表明,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在探测深部采区岩层富水性方面具有探测深度大和地质效果好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接地线源 短偏移距 富水性 深部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施龙青 赵威 +3 位作者 刘天浩 翟培合 王钊 吕昌兴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2-148,共7页
矿井水害事故与井田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科学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对矿井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以霄云煤矿为研究对象,选取断层分维值、断层密度、断层尖灭点及交点个数、断层强度指数作为影响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的评价指标,基于灰色... 矿井水害事故与井田地质构造有着密切关系,科学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对矿井安全开采具有重要意义。以霄云煤矿为研究对象,选取断层分维值、断层密度、断层尖灭点及交点个数、断层强度指数作为影响矿井构造复杂程度的评价指标,基于灰色关联度(GRD)提出的一种改进的堆栈算法(Stacking)进行指标加权计算,获得矿井构造复杂程度主控因素的权重,建立矿井构造复杂程度定量评价模型。根据该评价模型,将研究区划分为构造破坏区、构造影响区和地层完整区。通过岩心采取率验证了构造复杂程度分区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表明:研究区构造破坏区主要集中在矿井中部和东部的区域,构造影响区主要集中在矿井中部,岩层完整区主要分布在矿井南部和北部区域。岩层完整区的岩心采取率为87.47%,构造影响区的岩心采取率为76.02%,构造破坏区的岩心采取率为62.09%。评价结果与岩心采取率验证结果吻合,与煤矿实际揭露情况基本一致,证明了评价模型的合理性,为矿井的高效安全生产提供了指导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复杂程度 霄云煤矿 定量评价 改进的堆栈算法 灰色关联度 岩心采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G/KGM亲水胶体对粉煤灰浆液胶凝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慧 张德飞 +3 位作者 魏高明 王光明 张德灿 张佳敏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93-199,共7页
粉煤灰存在保水性差、易干燥开裂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限。为提高粉煤灰的保水性能,通过向粉煤灰浆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黄原胶(XG)、魔芋胶(KGM)亲水胶体制备了含亲水胶体的粉煤灰浆液,测试材料胶凝特性、稳定性及流变特性并浅析其成胶... 粉煤灰存在保水性差、易干燥开裂等问题导致其应用受限。为提高粉煤灰的保水性能,通过向粉煤灰浆液中添加不同质量比的黄原胶(XG)、魔芋胶(KGM)亲水胶体制备了含亲水胶体的粉煤灰浆液,测试材料胶凝特性、稳定性及流变特性并浅析其成胶机理。结果表明:不同质量比XG/KGM亲水胶体粉煤灰浆液的成胶状态不同,当质量比大于4∶6时,粉煤灰浆液可成胶,120℃条件下热失水率最低为18.14%,稳定性良好,Zeta电位绝对值均在20 mV以上,1000℃条件下最大质量损失约为6.27%;流变试验表明,粉煤灰浆液均存在剪切稀化现象,为假塑性流体,采用Herschel-Bulkley模型进行拟合,R2均在0.99以上;储能模量G'均高于损耗模量G″,表明粉煤灰浆液以弹性性质为主;可成胶的三组即质量比为6∶4、8∶2、10∶0时,样品表面可观察到不规则的块状、片状形貌亲水胶体;成胶机理表明,粉煤灰与XG、XG与KGM之间可发生复杂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粉煤灰浆液成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黄原胶 魔芋胶 胶凝特性 流变特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震和地音综合监测在冲击地压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宗文 王元杰 +2 位作者 赵成利 邓志刚 王传朋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4-47,共4页
在分析了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结合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华丰煤矿的应用效果,提出了综合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微震监测技术配合地音监测技术,不仅在时间上对... 在分析了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各自优势的基础上,结合ARAMIS M/E微震监测系统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在华丰煤矿的应用效果,提出了综合微震和地音监测技术的冲击地压防治方法。理论分析表明,微震监测技术配合地音监测技术,不仅在时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即时预测,而且在空间上对冲击危险起到了从局部预测到区域预测的分级预测效果,还可以实现煤岩体破裂过程中能量从集聚至释放整个过程的全程监测。实践表明,ARES-5/E地音监测系统能够对冲击事件的发生起到提前预测;应用微震和地音综合监测技术,能够结合2种技术的优势,在冲击地压的防治中取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震 地音 综合监测技术 冲击地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卸支耦合的冲击地压煤层卸压爆破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少虹 潘俊锋 +4 位作者 刘金亮 孙刘伟 夏永学 杜涛涛 秦子晗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1-29,共9页
针对目前参数设计不合理的卸压爆破常常导致支护围岩损伤破坏、降低防冲效率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卸压支护耦合思想,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推导出最优卸压强度的表达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基于卸压支护耦合的煤层爆破参数优化方法... 针对目前参数设计不合理的卸压爆破常常导致支护围岩损伤破坏、降低防冲效率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卸压支护耦合思想,并建立其数学模型,推导出最优卸压强度的表达式,分析其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基于卸压支护耦合的煤层爆破参数优化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最优卸压强度与卸压和支护前的初始状态无关,与卸压和支护对冲击危险性的影响权重、卸压和支护与冲击危险性之间的相关参数、卸压和支护之间的转化系数有关;最优爆破方案为卸压效果较好并且对支护损伤较小的爆破方案,依此将古山煤矿爆破卸压方案优化为孔深为12 m,药量为6 kg。现场实践表明该优化方法应用效果良好,既能够确保优化结果的实用性,还可以大幅减少现场工程量,提高优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卸压支护耦合 爆破卸压 动力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采场外错布置区段巷道减冲机理与关键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成云海 马衍坤 +2 位作者 胡兆锋 陈加胜 白金超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64-570,共7页
针对宽、窄、无煤柱区段巷道防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沿空巷道外错合理位态减冲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覆岩结构模型、底板梁-柱模型,结合现场实测等,分析"应力场特征-减冲"关系、"卸压保护空间尺度-减冲"关系,揭示了外... 针对宽、窄、无煤柱区段巷道防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沿空巷道外错合理位态减冲设计方法。通过建立覆岩结构模型、底板梁-柱模型,结合现场实测等,分析"应力场特征-减冲"关系、"卸压保护空间尺度-减冲"关系,揭示了外错布置减冲机理。研究成果在华丰煤矿埋深超千米综放采场实施,确定了外错布置沿空区段巷道的合理位态,同步构建了兼顾顶板治理、支护结构减冲、易发火控制、高效掘进及开采、合理验证与预警的系统关键技术,解决了以往沿空巷道防冲难度大、变形大难以控制、难以实现无煤柱开采等相关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采场 区段巷道 外错 减冲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强冲击倾向性煤层冲击地压防治实践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兆锋 刘金亮 +2 位作者 李兴东 张宗文 井绪平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39,共4页
针对华丰煤矿开采深度达1150m的4号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直接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冲击地压威胁等问题,为了防止开采期间冲击地压的发生,对准备工作面实施区域卸压,开采上下解放层,施工直径108mm、深度30... 针对华丰煤矿开采深度达1150m的4号煤层具有强冲击倾向性、直接顶具有中等冲击倾向性,工作面开采过程中面临严重的冲击地压威胁等问题,为了防止开采期间冲击地压的发生,对准备工作面实施区域卸压,开采上下解放层,施工直径108mm、深度30m、孔间距2.5m的煤层大直径卸压钻孔等措施,当准备工作面煤层应力降低30%~50%后,再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过微震监测、矿震监测、地音监测、应力监测和钻屑法监测等技术进行监测。实践证明,对准备工作面实施区域卸压和冲击地压监测技术,可有效防止破坏性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地压 千米深井 强冲击煤层 上下解放层 大直径卸压钻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强冲击倾向性厚煤层无煤柱沿空掘巷技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兆锋 顾鹏 +2 位作者 刘金亮 卜范勇 王鹏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8-60,共3页
为了解决深部矿井具有强冲击地压倾向性的厚煤层煤柱承压大、煤柱冲击地压防治难等问题,华丰煤矿在1411工作面对垂直完全无煤柱沿空掘巷布置方式进行试验,对1410下平巷与1411上平巷留设窄煤柱沿空掘巷所造成的巷道变形量大、冲击地压大... 为了解决深部矿井具有强冲击地压倾向性的厚煤层煤柱承压大、煤柱冲击地压防治难等问题,华丰煤矿在1411工作面对垂直完全无煤柱沿空掘巷布置方式进行试验,对1410下平巷与1411上平巷留设窄煤柱沿空掘巷所造成的巷道变形量大、冲击地压大进行了治理。矿压及微震观测数据表明,巷道顶底板变形量减少131.5 mm,矿震等级、释放能量及次数明显下降,里氏0.8级以上的矿震减少87%,释放能量减少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煤柱 沿空掘巷 冲击地压 深井 厚煤层 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强冲击倾向煤层的冲击地压防治技术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宗文 安伯义 刘金亮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20,共4页
为防治冲击地压的发生,分析了华丰煤矿四煤层发生冲击地压的内因、外因,采用深孔爆破、煤层钻孔等措施对煤层进行卸压,结合1410工作面的情况介绍了卸压参数及施工工艺,并根据微震监测结果对卸压效果进行了评价。微震监测结果及实际应用... 为防治冲击地压的发生,分析了华丰煤矿四煤层发生冲击地压的内因、外因,采用深孔爆破、煤层钻孔等措施对煤层进行卸压,结合1410工作面的情况介绍了卸压参数及施工工艺,并根据微震监测结果对卸压效果进行了评价。微震监测结果及实际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深孔爆破、煤层钻孔等综合卸压技术能够从根本上改变煤岩体的应力分布状态,使应力峰值远离煤壁,减少能量的积聚,有效防治冲击地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孔爆破 煤层钻孔 冲击地压 微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厚煤层综放大跨度开切眼快速施工及支护技术 被引量:11
16
作者 安伯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2-14,18,共4页
针对深井厚煤层综放大跨度7 m宽开切眼变形严重、施工支护困难的情况,采用新型高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合理选择支护参数,采用高强度高预应力锚杆锚索一次成巷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施工支护技术可使开切眼变形得到有效控制,... 针对深井厚煤层综放大跨度7 m宽开切眼变形严重、施工支护困难的情况,采用新型高预应力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合理选择支护参数,采用高强度高预应力锚杆锚索一次成巷施工工艺。试验结果表明:该施工支护技术可使开切眼变形得到有效控制,顶板下沉量小于160 mm,两帮移近量小于150 mm,施工时间缩短50 d,实现了快速安全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开切眼 厚煤层 联合支护 快速施工 深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在深井巷道交岔点支护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兆峰 王军 《中国煤炭》 2019年第5期90-94,26,共6页
为解决深部高应力大断面巷道交岔点难支护问题,以华丰矿-1100 m中央泵房与泵房通道交岔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岔点原有支护破坏机理,提出了基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的复合支护技术。在组合支架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套管插接型组合支... 为解决深部高应力大断面巷道交岔点难支护问题,以华丰矿-1100 m中央泵房与泵房通道交岔点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交岔点原有支护破坏机理,提出了基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的复合支护技术。在组合支架结构特征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套管插接型组合支架,结果显示组合支架承载力满足支护稳定要求。华丰矿-1100 m中央泵房与泵房通道交岔点采用基于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支护技术后,围岩稳定性良好,支护第3年承受一次剧烈动压扰动影响,在破壁卸压辅助支护措施下,中央泵房支架累计变形未超过300 mm,支护6年来交岔点安全稳定运行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交岔点 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 破壁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波到时排序的矿山微震震中定位误差估计
18
作者 陈法兵 刘金亮 王元杰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2,共5页
首先利用Voronoi图(简称V图)理论对微震事件各通道的P波到时排序进行正确性判断,同时得出在正确排序条件下的震中限定区域,最终限定区域即为在此P波到时排序情况下所有可能的震源点所组成的集合区域。此区域的面积越大,表明可能的震中... 首先利用Voronoi图(简称V图)理论对微震事件各通道的P波到时排序进行正确性判断,同时得出在正确排序条件下的震中限定区域,最终限定区域即为在此P波到时排序情况下所有可能的震源点所组成的集合区域。此区域的面积越大,表明可能的震中定位结果越多,但是真正的震源位置只有一个,因此震中限定区域的面积就可以表示震中定位误差的大小。最后利用某矿井爆破引发的微震事件进行了验证,表明此方法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波 到时 震中 定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综放采场区段巷道内错采空区布置开采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吴俊杰 成云海 +2 位作者 胡兆锋 庞继禄 白金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1,共5页
针对深井综放采场沿空区段巷道冲击地压难以控制、巷道支(维)护难度大问题.提出一种区段巷道内错采空区布置(简称负煤柱),并配套高档普采段合理支护技术、工作面平缓变坡技术和工作面防火技术.经过现场应用,该技术防治冲击地压效果显著... 针对深井综放采场沿空区段巷道冲击地压难以控制、巷道支(维)护难度大问题.提出一种区段巷道内错采空区布置(简称负煤柱),并配套高档普采段合理支护技术、工作面平缓变坡技术和工作面防火技术.经过现场应用,该技术防治冲击地压效果显著,有效控制巷道变形,减小巷道支(维)护难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 大倾角 区段煤柱 防冲 巷道内错式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薄煤层工作面过10 m落差断层技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德田 栗宜训 崔克杰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3-15,72,共4页
介绍了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煤矿开采薄煤层工作面平推强过大落差断层技术,试验工作面为1101工作面,工作面揭露落差10 m的正断层群,其影响范围为走向100 m,为开采解放层需要,须采取无煤柱开采,通过分析过断层破碎带的适用条件,采取结合... 介绍了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煤矿开采薄煤层工作面平推强过大落差断层技术,试验工作面为1101工作面,工作面揭露落差10 m的正断层群,其影响范围为走向100 m,为开采解放层需要,须采取无煤柱开采,通过分析过断层破碎带的适用条件,采取结合平巷层位、合理设计施工参数和优化施工工艺等措施,实现月推进进度达60 m以上,解决了矿井接替紧张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条件 极薄煤层 断层群 解放层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