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苯胺-炭微球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伟峰 杨永珍 +1 位作者 刘旭光 许并社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4-599,共6页
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得到聚苯胺/炭微球(PANI/CMS)复合电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PANI/CMS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及循环寿命测试等技术考察其电化学行为。结果... 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得到聚苯胺/炭微球(PANI/CMS)复合电极材料,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对PANI/CMS复合材料进行形貌和结构表征。并采用循环伏安、恒电流充放电、电化学阻抗谱及循环寿命测试等技术考察其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PANI均匀包覆于CMSs表面;在电流密度为1 A·g^(-1)时,复合材料的比电容达到206 F·g^(-1);PANI/CM S复合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说明PANI/CMS复合材料有望作为电极材料用于超级电容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微球 聚苯胺 电化学聚合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科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Carbon 2009国际炭会议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旭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288,共7页
The annual world carbon conference,Carbon’09,was held in Biarritz,France on 14-19,June,2009,which gathered 602 attendants from 46 countries contributing 4 plenary lectures,36 keynote lecturess,208 oral presentations,... The annual world carbon conference,Carbon’09,was held in Biarritz,France on 14-19,June,2009,which gathered 602 attendants from 46 countries contributing 4 plenary lectures,36 keynote lecturess,208 oral presentations,2 award lectures and 624 posters under 11 topics including natural carbons,carbons grown or deposited from gas phase and plasmas,carbons from soft precursors,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carbon-based composites and their mechanical properties,chemical and physical modifications,liquid and gas storage,adsorption,electronic/optical/opto-electronic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nuclear and solar applications,thermal management,biocarbons related to biology/toxicity/health,and advances in processing/characterization/mode~ling.Carbon in the universe,the carbon cycle,carbon and health,and the direction observation of carbon at the atomic level were the subjects of the plenary lectures.Current active research on carbons can be summarized in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1) significant efforts have been made 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combined with simulation/modeling on the structure,formation mechanism,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porous carbon,carbon nanotubes(CNTs),graphene,composites,aerogels and intercalation compounds.The synthesis of bio-carbon or carbon nanomaterials in a green,economic,and effective manner to alleviate the greenhouse gas effect is draw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2) research on porous carbon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to~rage has been on the top of the agenda of carbon scientists;(3) the electromagnetic,optoelectronic and field emission application of CNTs and graphenes,and the nuclear,solar energy and thermal application of graphite and carbon constitute a main research field of carbon science;(4) research of medical applications,biomaterials and biocompatability of carbon materials is receiv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5) the measurement and observation of carbon materials by means of 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Raman spectrometry and electron energy loss spectrometry have been strengthened by other characterization means and simulations to assure more accurate structural information on carbon mate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发展趋势 国际 科学 中国大陆 西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表面改性对碳纳米管/尼龙66复合材料机械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邱丽 单英杰 +3 位作者 曹宗双 杨永珍 刘旭光 陈永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75-77,80,共4页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尼龙66基体中分别加入不同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考察MWCNTs改性方法对MWCNTs结构,以及不同改性MWCNTs对复合材料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酸化-氨化过程,在MWCNTs表面引... 采用熔融共混法,在尼龙66基体中分别加入不同改性的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制备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考察MWCNTs改性方法对MWCNTs结构,以及不同改性MWCNTs对复合材料形貌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通过酸化-氨化过程,在MWCNTs表面引入了酰胺基团;FESEM显示,胺化碳纳米管(D-MWCNTs)分散均匀于尼龙66基体中;随着D-MWCNTs的引入,与纯尼龙66相比,D-MWCNTs/尼龙6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拉伸模量分别增加了12.7%和24.3%;储能模量,在玻璃化区域(-40℃)和橡胶区域(120℃),分别较纯尼龙66提高了133.1%和73.3%。这些研究结果证明,MWCNTs的均匀分散,有利于提高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WCNTS 尼龙66 表面改性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Ce元素对0.23C-0.36Si-0.56Mn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侯阳 杨佳林 +1 位作者 贺磊 王社斌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8-44,共7页
为研究Ce元素对钢筋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含不同微量Ce的0.23C-0.36Si-0.56Mn钢样.通过OM、SEM及EDS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微量Ce对钢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钢液中Ce含量在0~0.010%时,钢液洁净... 为研究Ce元素对钢筋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用中频感应熔炼炉制备含不同微量Ce的0.23C-0.36Si-0.56Mn钢样.通过OM、SEM及EDS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微量Ce对钢材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钢液中Ce含量在0~0.010%时,钢液洁净度提高;铁素体晶粒尺寸由19.65μm减小到9.65μm;夹杂物面积由0.058%减小到0.028%,10μm左右带尖角的Al2O3和长条状Mn S的夹杂物变为1μm左右球形86.72%Al2O3-13.28%Ce2O3和Ce固溶Mn S复合夹杂物;试样力学性能随微Ce量的增加而明显改善,当Ce含量为0.01%时,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冲击功比不加Ce时分别提高了16.95%、20.81%和91.94%,断后延伸率(21.85%)超过HRB400国标要求(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含量 夹杂物变形 晶粒细化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沥青基线团状碳纳米材料的合成和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光焕 杨永珍 +1 位作者 刘旭光 许并社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8-81,85,共5页
以煤沥青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由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线团状碳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和分析.... 以煤沥青为碳源、二茂铁为催化剂前驱体,在氢气和氩气气氛下,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出由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线团状碳材料;利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仪对产物进行了形貌、结构的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产物为高纯度的碳纳米管自组装的线团状碳材料,其直径约0.5μm,碳纳米管直径为20 nm^45 nm;另外,测试了该产物的铁磁性和微波吸收性能,结果表明,在±10 000 Oe范围内,具有较大的矫顽力值(446.13 Oe),呈明显的铁磁性;在2 GHz^18 GHz频率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微波吸收性能,有望成为铁磁性材料和微波吸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线团状碳材料 碳纳米管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科技纤维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高臣 晏泓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3-578,共6页
借助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各种纤维统称为高科技纤维,包括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维,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功能纤维。通过讨论高科技纤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纺织工业发展的... 借助高技术、新工艺研制生产的各种纤维统称为高科技纤维,包括具有高强、高模、耐高温的高性能纤维,具有良好服用性能的超真纤维、高感性纤维,以及具有特殊功能的高功能纤维。通过讨论高科技纤维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明确了纺织工业发展的方向,指出提高纤维产品的附加值是纺织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只有依靠高科技才能推动传统纤维的更新换代和产业升级,才能使我国的纤维产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为我国创造出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科技纤维 高功能纤维 高性能纤维 高技术 新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碳微球能级的电化学表征
7
作者 闫翎鹏 郝亚敏 +3 位作者 杨维佳 杨永珍 刘旭光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114-3121,共8页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两种同粒径(约360 nm)的碳微球(CMSs),对CVD法制备的CMSs(CCMSs)用混酸溶液(浓硫酸:浓硝酸=3:1)进行酸化处理,在其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而水热法制备的CMSs(HCMSs)不作处理;然后在N,N′-二环己... 分别采用水热法和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两种同粒径(约360 nm)的碳微球(CMSs),对CVD法制备的CMSs(CCMSs)用混酸溶液(浓硫酸:浓硝酸=3:1)进行酸化处理,在其表面引入含氧官能团,而水热法制备的CMSs(HCMSs)不作处理;然后在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的作用下,用1,6-己二胺分别修饰两种CMSs。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分析,采用热重分析仪和电化学工作站对产物的热稳定性和能级结构进行表征分析,并用荧光分析仪对产物的光学性能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两种CMSs都满足作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受体材料的能级要求,且胺化修饰可以提高CMSs的LUMO能级;HCMSs在形貌、溶剂中的分散性以及热稳定性等方面都优于CCMSs,比CCMSs更适合作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受体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水热 太阳能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生物降解聚乳酸长丝的熔融纺丝工艺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淑强 张蕊萍 +3 位作者 贾虎生 戴晋明 刘旭光 许并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14,共4页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聚乳酸长丝,采用熔融纺丝方法,优化切片干燥工艺,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纺丝温度、纺丝速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对聚乳酸长丝性能(黏均分子质量、取向、力学性能等)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纺丝工艺。最优的切片干燥工... 为了纺制高品质的聚乳酸长丝,采用熔融纺丝方法,优化切片干燥工艺,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纺丝温度、纺丝速度、拉伸倍数、拉伸温度)对聚乳酸长丝性能(黏均分子质量、取向、力学性能等)的影响,最终确定了最佳的纺丝工艺。最优的切片干燥工艺为:分2阶段进行干燥,第1阶段由室温逐步升温至60~65℃,停留3~4 h预结晶,第2阶段逐步升温至100℃干燥15 h,最终切片含水率低于0.005%。最佳纺丝工艺为:纺丝温度195℃,纺丝速度1 000 m/min,拉伸3倍,拉伸温度T1/T2/T3=72℃/80℃/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长丝 熔融纺丝 切片干燥 纺丝速度 拉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化碳微球构建自组装膜 被引量:6
9
作者 杨永珍 刘伟峰 +2 位作者 韩艳星 刘旭光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20-1026,共7页
采用浓HNO3和H2O2对原始CMSs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团聚现象得到改善;以氧化后CMSs作为结构基团,采用垂直沉积法实现CMSs的自组装,得到CMSs薄膜。考察了溶剂、悬浮液pH值、悬浮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自组装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 采用浓HNO3和H2O2对原始CMSs进行表面修饰,使其团聚现象得到改善;以氧化后CMSs作为结构基团,采用垂直沉积法实现CMSs的自组装,得到CMSs薄膜。考察了溶剂、悬浮液pH值、悬浮液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自组装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产物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以NaOH溶液为溶剂配制悬浮液、悬浮液浓度为2%(质量)、pH=13、温度为50℃时得到了排列较为致密的薄膜。所得样品在自然光的照射下,呈现出一定强度的反射光且颜色较为均匀,说明所得自组装膜有较好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修饰 自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己二胺对碳微球的功能化修饰 被引量:5
10
作者 杨永珍 宋静静 +2 位作者 李勇 刘旭光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350-3357,共8页
首先采用体积比为1∶3的浓硝酸和浓硫酸对碳微球(CMSs)进行氧化修饰,改善其表面活性;然后在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下,用1,6-己二胺与氧化CMSs反应,制备胺化CMSs。在胺化过程中考虑缩合剂DCC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 首先采用体积比为1∶3的浓硝酸和浓硫酸对碳微球(CMSs)进行氧化修饰,改善其表面活性;然后在缩合剂N,N′-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的作用下,用1,6-己二胺与氧化CMSs反应,制备胺化CMSs。在胺化过程中考虑缩合剂DCC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影响。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仪和红外光谱仪对各阶段产物进行了形貌和结构的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对于0.3g氧化CMSs,DCC用量0.3g、反应时间36h和反应温度110℃是胺化反应的适宜条件,所得胺化产物在弱极性溶剂乙酸乙酯和氯仿中有良好的分散性,且能与常用聚合物给体材料(聚3-己基噻吩)能级匹配,有望进一步与聚合物复合,为制备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1 6-己二胺 胺化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Z31B镁合金表面激光熔覆Ni60合金粉末组织及性能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泽琴 王文先 +1 位作者 葛亚琼 许并社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3-166,171,共5页
利用5kW横流连续CO2激光器,采用预置粉末法对AZ31B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覆Ni60合金粉末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显微硬度仪,电化学腐蚀设备等仪器对熔覆层和基体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熔... 利用5kW横流连续CO2激光器,采用预置粉末法对AZ31B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熔覆Ni60合金粉末试验。利用光学显微镜,SEM,XRD,显微硬度仪,电化学腐蚀设备等仪器对熔覆层和基体的组织及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熔覆层组织为细小的树枝晶和等轴晶;XRD结果表明在熔覆层表面形成了Mg2Ni,Mg-Ni2等新相,熔覆层的显微硬度由HV45~50提高到HV150~350,约为基体的3~7倍。在3.5%(质量分数)NaCl的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试验表明,熔覆层表面的自腐蚀电位较原始镁合金提高约0.379V,其抗腐蚀性较原始镁合金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Z31B镁合金 激光表面熔覆 Ni60合金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微球的离子化表面修饰 被引量:3
12
作者 杨永珍 韩艳星 +3 位作者 李莎 刘红艳 刘旭光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662-2666,共5页
碳微球(CMSs)经HNO3和H2O2混酸处理后,与NaOH碱溶液进行离子化反应,考察离子化反应前后CMSs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察了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结果表... 碳微球(CMSs)经HNO3和H2O2混酸处理后,与NaOH碱溶液进行离子化反应,考察离子化反应前后CMSs表面性质的差异;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元素分析等对产物的形貌和表面结构进行了分析,同时还考察了产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差异。结果表明,HNO3和H2O2混酸处理得到的CMSs-(COOH)n与NaOH溶液进行反应后,生成大量—COONa离子基团,形成了CMSs-(COONa)n,其表层出现沟壑,在水中的分散性明显改善,亲水性显著增强;然而,NaOH对未经酸处理的CMSs修饰效果欠佳,团聚现象依然严重;由于CMSs-(COONa)n强的离子性,很难在有机溶剂中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微球 离子化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微球的结构演变:从实心到中空(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永珍 刘旭光 +2 位作者 罗秋苹 金琳 许并社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1-437,共7页
采用简单的空气氧化法由实心炭微球制备中空结构的炭微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空炭微球的石墨化程度较低。在炭微球的空气... 采用简单的空气氧化法由实心炭微球制备中空结构的炭微球。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产物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中空炭微球的石墨化程度较低。在炭微球的空气热氧化过程中,反应温度对炭微球从实心到中空的结构演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温度越高,中空炭微球的内径越大、壁越薄。其形成机理可认为是炭微球的曲率和结晶度协同作用的结果。亦即,实心炭微球进行热氧化时,其内部的大曲率和低结晶度更易氧化,以致形成中空炭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微球 氧化 中空炭微球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长丝用聚乳酸切片的干燥工艺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淑强 戴晋明 +2 位作者 贾虎生 刘旭光 许并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研究聚乳酸切片的干燥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聚乳酸切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及无定形结构,探讨干燥时间及温度对切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阶段性干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聚乳酸切片的含水率越低... 为研究聚乳酸切片的干燥工艺,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试聚乳酸切片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熔点及无定形结构,探讨干燥时间及温度对切片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阶段性干燥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燥时间越长、温度越高,聚乳酸切片的含水率越低,但板结率会升高,分子质量下降严重;在低温干燥阶段主要除去切片中大部分水分,在高温干燥阶段主要除去少量内部缔合水。最终得出优化的三阶段干燥工艺为:80℃,4 h;100℃,4 h;110℃,20 h,使切片的含水率很低,同时又避免了大量板结和分子质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干燥工艺 含水率 黏均分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研究现状及前景(英文) 被引量:15
15
作者 许并社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9-301,共13页
通过述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制备、生长机理、纯化、修饰及性能,指出: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具有独特的中空笼状及同心壳层结构,是富勒烯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许多特殊性能,有望在能源材料、高性能、高温耐磨材料、超导材料和生物... 通过述评纳米洋葱状富勒烯的结构、制备、生长机理、纯化、修饰及性能,指出:纳米洋葱状富勒烯具有独特的中空笼状及同心壳层结构,是富勒烯家族的一个重要成员,具有许多特殊性能,有望在能源材料、高性能、高温耐磨材料、超导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洋葱状富勒烯 研究进展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包金属富勒烯C_(66)-C_(84)团簇的结构特征(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许并社 张竹霞 +1 位作者 刘光焕 刘旭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9-300,共12页
从富勒烯笼五六元环的分布情况评述了内包单金属、双金属、三金属以及三金属氮化物(M3N)和碳化物(M2C2)富勒烯C66~C84团簇的结构特征。富勒烯满足五元环最大分离规则,内包不同类型的金属团簇不仅改变了笼的稳定性顺序,也使C66、C68、C7... 从富勒烯笼五六元环的分布情况评述了内包单金属、双金属、三金属以及三金属氮化物(M3N)和碳化物(M2C2)富勒烯C66~C84团簇的结构特征。富勒烯满足五元环最大分离规则,内包不同类型的金属团簇不仅改变了笼的稳定性顺序,也使C66、C68、C70、C72、C74、C78和C84的部分异构体违背五元环最大分离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包金属富勒烯 孤立五元环规则(IPR) 异构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O_3/H_2O_2氧化修饰碳球的表征与分析
17
作者 郭兴梅 刘海星 +1 位作者 杨永珍 刘旭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8-234,共7页
为改善碳球在液相中的反应性能,采用HNO3/H2O2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处理条件对碳球微观结构和引入的官能团种类的影响,并采用酸碱滴定方法对氧化引入... 为改善碳球在液相中的反应性能,采用HNO3/H2O2混合氧化剂氧化法对碳球表面进行改性,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红外光谱法等手段分析了氧化处理条件对碳球微观结构和引入的官能团种类的影响,并采用酸碱滴定方法对氧化引入的官能团的数量进行测定,同时考察了改性后的碳球在水中的分散性。结果表明,当HNO3和H2O2体积比为1∶1时,随氧化剂浓度的增加,含氧官能团的量增加,尤以羰基最为明显;相同氧化条件下,引入的羟基量明显高于羧基和羰基;当体积比由1∶1变为1∶3时,羟基含量增大,羧基和羰基含量下降,由此得出结论:氧化性强的HNO3有利于羧基和羰基的引入,而氧化性弱的H2O2有利于羟基的引入;采用体积比为1∶1的浓HNO3和H2O2处理在碳球表面引入了尽可能多的含氧官能团,为2.164 mmol/g,其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和分散稳定性。因此可以通过改变氧化条件实现碳球表面的可控改性,为碳球的进一步功能化修饰和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球 表面修饰 官能团 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等离子体法合成重油残渣基定向纳米碳薄膜
18
作者 杨永珍 郭明聪 +1 位作者 刘旭光 许并社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404-2408,共5页
Oriented carbon films with nove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from heavy oil residue.The prepared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 Oriented carbon films with novel structure were prepared by microwave plasma from heavy oil residue.The prepared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field emiss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high 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X-ray powder diffraction and Raman spectroscopy.The products were formed with high purity,and oriented as the shape of a strip-like wheat spike.The outer layers of the spike have a higher degree of crystallization,the maximum width and length are about 65 nm and 900 nm,respectively,while the central parts are amorphous.It was suggested that the products experienced a process from outer to inner growth.Some metals existed in the deoiled asphalt,such as Ni and Fe,may contribute as catalyst to the aligned carbon film grow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油残渣 微波等离子体法 定向纳米碳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电弧放电法制备NiCl_2-石墨插层化合物的研究
19
作者 张艳 赵兴国 +1 位作者 刘旭光 许并社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6-359,共4页
首次提出采用水下电弧放电法一步合成氯化镍石墨插层化合物(NiCl2-GICs)。合成插层化合物所用的母材为光谱纯石墨棒,插层剂为NiCl2。运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6阶NiCl2-GICs的结构。通过X光电子散射(XPS)对NiCl2-GICs的研究发现... 首次提出采用水下电弧放电法一步合成氯化镍石墨插层化合物(NiCl2-GICs)。合成插层化合物所用的母材为光谱纯石墨棒,插层剂为NiCl2。运用X射线衍射(XRD)分析和表征了6阶NiCl2-GICs的结构。通过X光电子散射(XPS)对NiCl2-GICs的研究发现其结合能发生了变化,表明在NiCl2和石墨中存在着电子的授受行为,并且Cl原子和C原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键合作用。据此可以推测,NiCl2-GICs中与碳原子层最靠近的插层原子为Cl原子。研究结果表明,对NiCl2-GICs来说,这是一种简单可控的合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NiCl2 插层化合物 水下电弧放电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SiO_2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波 王樱花 魏丽乔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196-199,203,共5页
针对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极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以提高TiO2分散稳定性与光催化活性为目的,采用并流中和法,以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为载体,硅酸钠(Na2SiO3)为包覆剂,使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致密的氧化硅(SiO2... 针对二氧化钛(TiO2)纳米颗粒极易团聚、分散性差的问题,以提高TiO2分散稳定性与光催化活性为目的,采用并流中和法,以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为载体,硅酸钠(Na2SiO3)为包覆剂,使用硫酸(H2SO4)调节pH值,在纳米TiO2表面包覆致密的氧化硅(SiO2)膜。借助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能量散射谱(EDS)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样品的键合情况、表面化学成分、分散性,同时借助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 Spectrophotometer)以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反应对其光催化活性进行评价。FTIR和EDS结果表明:采用该包覆法后,SiO2以化学键合的方式沉积在纳米TiO2表面,在包覆层和纳米TiO2颗粒之间的界面上形成了Ti—O—Si键。SEM结果表明:TiO2/SiO2纳米复合粒子分散均匀,无严重团聚和大块堆积现象。光催化实验结果表明:以SiO2表面包覆后的TiO2颗粒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纯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表面包覆 改性 二氧化硅 光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