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锌溴液流电池电解液与隔膜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梁振飞 王兴兴 +6 位作者 胡皓晨 李艳红 欧阳博学 孙晓云 高瑞茂 叶骏 王德仁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3-600,共18页
随着清洁能源地位日益提升,储能技术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ies,ZBFBs)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中长时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该体系通过使用锌和溴作为活性材料,在电... 随着清洁能源地位日益提升,储能技术需求变得更加多样化。锌溴液流电池(zinc-bromine flow batteries,ZBFBs)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的中长时储能技术,因其高能量密度、长寿命和低成本而备受关注。该体系通过使用锌和溴作为活性材料,在电解质溶液中存储和释放能量。本文综述了锌溴液流电池的基本工作原理、应用背景,着重总结了隔膜和电解液的优化策略及最新的发展潜力。首先,介绍了锌溴电池的充放电机制及其电化学行为。随后,分析了影响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包括电解质组成及其浓度、隔膜的类型和结构,特别讨论了隔膜在缓解锌枝晶现象、提升捕获溴能力、提升力学性能、提高离子交换率和导电能力方面的修饰技术发展现状;同时探讨了电解液在缓解锌枝晶、提升电导率及流速影响方面的优化。最后,总结了现阶段研究中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材料创新、系统集成和规模化应用对制备高性能、低成本锌溴液流电池的重要性。本文旨在为研究人员提供锌溴电池领域的最新进展,以指引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技术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溴液流电池 电解液 隔膜 长时储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缆桥架防腐材料及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延春 王新 《大众标准化》 2024年第16期51-53,共3页
针对目前市场上的电缆桥架产品,综述了电缆桥架的防腐材料及防腐技术的研究进展,讨论了电缆桥架不同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的优缺点,指出了电缆桥架传统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的不足,并对电缆桥架的新型防腐材料和防腐技术进行分析。
关键词 电缆桥架 防腐材料 防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金刚石加工中的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叶盛 赵上熳 +6 位作者 邢忠福 彭志勇 郑宇亭 陈良贤 刘金龙 李成明 魏俊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57,共22页
激光加工是目前金刚石的主流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形式,激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普适性强,因而在金刚石切割、微孔成型、微槽道加工及平整化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阐述了金刚石激光加工原理,介绍了不同类型激光与金刚石... 激光加工是目前金刚石的主流加工方法,相较于传统的机械加工形式,激光加工精度高、效率高、普适性强,因而在金刚石切割、微孔成型、微槽道加工及平整化等方面均得到广泛应用。文中阐述了金刚石激光加工原理,介绍了不同类型激光与金刚石材料相互作用机制,重点总结了近几年多种激光加工金刚石模式的发展现状,分析了新型的激光加工方法的特点,探讨了现阶段激光技术在金刚石加工领域面临的问题、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 激光加工 激光切割 微孔成型 微槽道 激光平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维并进、四方共举”材料类研究生实验安全“三全育人”体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芊 孙建林 陈旭华 《中国冶金教育》 2024年第2期85-88,92,共5页
基于本校一流学科材料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将研究生安全管理纳入二级学院实验教学日常工作体系。基于安全指标的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人员要素等关键问题,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研究生实验安全管理提升策略。“四维并进... 基于本校一流学科材料类实验室存在的问题及现状,将研究生安全管理纳入二级学院实验教学日常工作体系。基于安全指标的硬件要素、软件要素和人员要素等关键问题,结合“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探索研究生实验安全管理提升策略。“四维并进、四方共举”模式有效提升了实验安全管理水平,为顺利开展科研和人才培养提供了安全保障,对维护实验室平安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类实验室 实验室安全管理 三全育人 研究生安全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物理气相沉积带钢涂镀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5
作者 赵兴源 刘昕 +4 位作者 刘秋元 邱肖盼 张子月 江社明 张启富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7-155,共9页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一代高强钢因在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汽车轻量化战略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镀层技术电镀锌因氢脆危害和环保要求以及热镀锌的可镀性差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其表面防护需...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成为全球共识,新一代高强钢因在实现钢铁行业节能减排和汽车轻量化战略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传统镀层技术电镀锌因氢脆危害和环保要求以及热镀锌的可镀性差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满足其表面防护需求。物理气相沉积技术通过真空镀膜方式解决了新一代高强钢电镀和热浸镀的现存难题,优异的表面质量、强附着力、广泛的镀料选择和环保特性使其成为下一代表面工程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PVD在带钢涂镀领域替代传统带钢防腐镀层技术(如电镀锌和热镀锌)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特别关注了PVD的热蒸发方法、带钢连续PVD涂镀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及其在工业应用中的现状,最后展望了带钢连续PVD镀层技术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气相沉积 带钢涂镀 锌及锌合金 耐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包覆空心硅氧化物负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何冬林 孙森 +1 位作者 李平 曲选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7-71,80,共6页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及造孔剂,采用改进的stöber法及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包覆的介孔空心硅氧化物负极材料。结果表明:乙醇与水体积比变化对SiO_(x)纳米球粒度、形貌及性能有重要影响;乙醇与水... 以正硅酸四乙酯为硅源、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表面活性剂及造孔剂,采用改进的stöber法及碳热还原法制备了碳包覆的介孔空心硅氧化物负极材料。结果表明:乙醇与水体积比变化对SiO_(x)纳米球粒度、形貌及性能有重要影响;乙醇与水体积比小,材料球形度差,呈椭圆形;乙醇与水体积比增大,纳米材料尺寸增加;乙醇与水体积比0.45时所得SiO_(x)纳米球粒径300 nm左右,以该纳米球组装的扣式电池在电流密度100 mA/g下循环20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813 mAh/g,在500 mA/g下循环120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704 mAh/g,容量保持率为82%,每次容量衰减率仅0.0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氧化物 负极材料 空心结构 碳包覆 纳米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法制备镁离子掺杂铌酸钛负极材料及锂电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晓艳 张润涛 +3 位作者 林珑 王宗花 尤里·赛门索夫 史玉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9,共4页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铌酸钛(TiNb_(2)O_(7))负极材料不但在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还有着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1.6 V左右的工作电压,... 锂离子电池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负极材料的选择与使用对锂离子电池的整体性能有着极大的影响。铌酸钛(TiNb_(2)O_(7))负极材料不但在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方面有着极大的优势,还有着较高的理论比容量和1.6 V左右的工作电压,避免了SEI膜的形成,从而保障了锂离子电池使用的安全性、电池容量和循环性能。但是铌酸钛负极材料有着导电性差的缺陷,需要有效改善其导电性。本工作通过简单的一步法将金属离子原位体相掺杂来解决这个问题,使用钛酸四丁酯(TBOT)和氯化铌(NbCl_(5))作为铌酸钛前驱体,可溶性镁盐作为镁离子前驱体,结合简单的一步共沉淀法合成铌酸钛(TiNb_(2)O_(7)),并通过控制镁金属离子浓度来调节铌酸钛作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铌酸钛 溶液法 体相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杂质对临氢环境中L245管线钢氢脆敏感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魏仁超 杨志文 +4 位作者 陈迎锋 王德强 王健 王修云 张雷 《力学与实践》 2025年第1期118-130,共13页
为研究天然气掺氢输送环境中气相杂质对管线钢的氢脆敏感性影响,本文通过缺口圆棒试样慢拉伸测试对比研究了正火态无缝钢管L245在空气和4 MPa氢气环境中的材料力学性能,对比研究4 MPa氢气环境中含H_(2)O,O_(2),CO_(2)等气相杂质时L245... 为研究天然气掺氢输送环境中气相杂质对管线钢的氢脆敏感性影响,本文通过缺口圆棒试样慢拉伸测试对比研究了正火态无缝钢管L245在空气和4 MPa氢气环境中的材料力学性能,对比研究4 MPa氢气环境中含H_(2)O,O_(2),CO_(2)等气相杂质时L245管线钢氢脆敏感性的变化,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相较于空气环境,4 MPa H_(2)环境下L245管线钢塑性有所降低,缺口试样的断裂方式为缺口边缘准解理断裂和中心部位韧断相结合,具有一定的氢脆敏感性;(2)H_(2)O的影响与其浓度有关,1‰及以下H_(2)O的加入对L245管线钢的氢脆敏感性影响较小,但H_(2)O浓度增大到10‰,L245氢脆敏感性明显增大;(3)4 MPa H_(2)+1‰H_(2)O环境下,1‰O_(2)的添加使得L245钢的氢脆敏感性程度明显降低;而1‰CO_(2)的添加使得L245钢的氢脆敏感性大幅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线钢 氢脆敏感性 气相杂质 氢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在某萤石矿中的应用研究
9
作者 尚保忠 陈秋平 +4 位作者 黄业豪 皇锦展 田晓敏 王晓瑜 陈艳坡 《非金属矿》 2024年第4期74-77,共4页
为考察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对某萤石矿适应性,在工艺矿物学基础上进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与常见的油酸和氧化石蜡皂相比,其受矿浆温度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5℃低温矿浆环境下,可获得CaF_(2... 为考察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对某萤石矿适应性,在工艺矿物学基础上进行浮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与常见的油酸和氧化石蜡皂相比,其受矿浆温度影响相对较小,表现出较好的耐低温性能;在5℃低温矿浆环境下,可获得CaF_(2)品位为98.41%和回收率为87.87%的萤石精矿,相较20℃常温矿浆环境,精矿品位及回收率仅下降0.44百分点和5.48百分点。这表明新型耐低温捕收剂HY-F耐低温性能良好,对该萤石矿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具有一定的工艺指导价值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捕收剂 耐低温 萤石 低温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多层薄膜技术提升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介电储能密度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姬旭敏 孙滨洲 +1 位作者 李聪 胡澎浩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1-187,共7页
静电电容器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电介质材料组成,其能够储存的能量密度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能。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由于超高的击穿强度、易加工且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较低的介电常数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 静电电容器是能够储存电荷的元件,由两端的极板和中间的电介质材料组成,其能够储存的能量密度取决于电介质材料的介电性能。聚合物电介质材料由于超高的击穿强度、易加工且成本低廉已经被广泛应用,但较低的介电常数限制了其能量密度的提升。向传统的单层聚合物薄膜中引入高介电常数的纳米填料能够实现介电常数的提升,但会显著降低聚合物的耐压性能。近几年来,利用共挤出薄膜技术和静电纺丝等方法将聚合物薄膜加工成多层薄膜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多层薄膜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复合薄膜介电常数和击穿场强的倒置关系的矛盾。基于相场模拟的结果证明了多层薄膜的优异性能,其在维持聚合物本身的高耐压性能的同时,还实现了介电常数的提升,改善了聚合物薄膜的可释放能量密度,相比于商用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多层薄膜的能量密度提升了200%甚至更高。本文总结了近几年通过设计多层结构提高复合电介质能量密度的研究进展,并重点探讨了复合材料中层间界面的结构设计及其对阻碍载流子传输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纳米复合材料 多层薄膜 介电 储能密度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服役环境下城镇PE燃气管道电熔焊接界面结构与老化性能研究
11
作者 邱迪 李孟垠 +5 位作者 种万臣 倪志国 王飞 辛妍 李翌翀 高瑾 《装备环境工程》 2025年第2期114-125,共12页
目的 研究电熔焊接界面在长期服役期间的老化性能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以服役30 a的PE燃气管道电熔焊接管件和新焊管件为样本,通过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和解剖的方法分析焊接界面的结构性能,通过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和结晶度测... 目的 研究电熔焊接界面在长期服役期间的老化性能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以服役30 a的PE燃气管道电熔焊接管件和新焊管件为样本,通过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和解剖的方法分析焊接界面的结构性能,通过氧化诱导时间测试、红外光谱测试和结晶度测试对PE管的中间部位、焊接界面的老化行为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服役焊接管件附近土壤进行分析,确定影响管件服役老化的化学介质。结果 长期服役的PE电熔焊接界面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缺陷,尤其在焊接界面处发生了明显的性能弱化。焊接界面的热氧稳定性和结晶性能均低于管材中间部位,而管材中间部位的性能则低于新焊界面。相比新焊管件,服役30 a的PE电熔焊接界面出现C—O—老化峰,发生一定程度老化。经检测,土壤中存在的胺类、酮类和醇类有机物(如十二烷基二甲基叔胺)具有显著的化学活性,会对PE材料产生老化作用。结论 土壤的温度及化学介质带来PE燃气管道电熔焊接部位C—O老化基团的产生,将破坏聚乙烯的结构规整性,导致其结晶度的下降,影响到了电熔焊接界面的力学结合性能。本研究证实了土壤环境对PE带来的负面影响,影响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应加强关注土壤环境对PE燃气管道的长期服役安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熔焊接 界面老化 PE管道 土壤环境 城市燃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烧结技术在生物医用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颉芳霞 路新 +2 位作者 曹顺利 何新波 曲选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75-79,共5页
阐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及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探讨了今后SLS技术制备医用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采用SLS技术可快速制造医用模型、个体化设计和生产植... 阐述了选择性激光烧结(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SLS)技术的工作原理、工艺特点及在制备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现状,并探讨了今后SLS技术制备医用材料的发展方向。指出采用SLS技术可快速制造医用模型、个体化设计和生产植入体及组织工程支架,并可通过调整SLS和后处理的工艺参数,实现对生物医用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控制,在生物医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激光烧结 生物医用材料 医学模型 植入体 组织工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数据在材料创新发展中的作用与存在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8
13
作者 尹海清 姜雪 +3 位作者 张瑞杰 刘国权 郑清军 曲选辉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材料数据是材料基因组计划的三大核心工具之一,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关注,美国、日本等国相继资助了大型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分析的项目。材料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是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根本保障,并直接影响材料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材料数据... 材料数据是材料基因组计划的三大核心工具之一,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强烈关注,美国、日本等国相继资助了大型数据库建设和数据分析的项目。材料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是数据分析与挖掘的根本保障,并直接影响材料数据库的建设以及材料数据价值的深度开发和应用。材料大数据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材料属性的高维以及属性间的复杂关联关系,在材料数据分析挖掘中应重视与材料领域知识的充分结合,以及离群点分析上的学科特点及需求特殊性。而材料数据相关的基础教育,尤其是在本科阶段数学与计算机相关基础课程的设置,则成为今后材料数据成为材料创新发展手段的保障。本文就材料基因工程框架下材料数据长久发展进程中目前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加以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数据 材料基因工程 数据质量 数据挖掘 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矿渣二次资源合成绿色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4
作者 郝洪顺 徐利华 +3 位作者 张作顺 杨增朝 仉小猛 谢志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97-100,共4页
以高炉矿渣为原料合成绿色无机材料,不仅为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而且为多种无机材料的廉价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绿色工艺。在简单介绍高炉矿渣矿物及化学组成的基础上,综述了利用高炉矿渣二次资源合成Sialon、水泥及... 以高炉矿渣为原料合成绿色无机材料,不仅为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而且为多种无机材料的廉价合成提供了一条新的绿色工艺。在简单介绍高炉矿渣矿物及化学组成的基础上,综述了利用高炉矿渣二次资源合成Sialon、水泥及混凝土、涂料、胶凝材料、矿渣纤维、硅灰石、多孔陶粒、泡沫材料、微晶玻璃、透水砖等绿色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矿渣 固体废弃物 二次资源 绿色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分比SiCp/Al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形技术 被引量:3
15
作者 曲选辉 任淑彬 +3 位作者 吴茂 何新波 尹海清 秦明礼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39-47,共9页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物理性能,且密度较低,是非常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但是由于其本身高的脆性和硬度,使得该材料很难通过二次机械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严重制约了该材料的应用: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无压熔渗工艺... 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物理性能,且密度较低,是非常理想的电子封装材料。但是由于其本身高的脆性和硬度,使得该材料很难通过二次机械加工成所需要的形状,严重制约了该材料的应用:采用粉末注射成形-无压熔渗工艺成功实现了高体积分数SiCp/Al复合材料的近净成形:采用该工艺所制备的复合材料的致密度高于99%,可实现热膨胀系数在(5—7)×10^-6K^-1范围内进行调节,材料的热导率高于185W/(m·K),抗弯强度高于370MPa,气密性可达10^-11Pa·m^3·s^-1,各项指标均叮以满足电子封装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另外为了实现SiCp/Al复合材料与其他材料的封接,项目成功开发了一种Al—Si—Cu系焊料,封接后器件的各项性能指标尤其是气密性也均能满足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SIC 成形 电子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及其在材料行业创新发展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尹海清 姜雪 +2 位作者 张瑞杰 刘国权 曲选辉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16年第3期58-65,71,共9页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旨在整合我国材料领域的数据资源,建立满足国家不同需求的材料科学数据体系和材料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本文主要阐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取得的成果以及材料数据作为加快... 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是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旨在整合我国材料领域的数据资源,建立满足国家不同需求的材料科学数据体系和材料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本文主要阐述材料科学数据共享网项目取得的成果以及材料数据作为加快新材料的研发、降低材料成本的三大关键技术之一,在材料数据科学这一新学科的提出以及支撑虚拟材料设计生产线的建设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数据 材料基因组 数据共享 知识产权 材料数据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从电极材料到储能器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宋维力 范丽珍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788-799,共12页
随着绿色储能器件的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器作为兼具高比能量与高比功率的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器件,本综述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出发,详细概括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包括双电层电容材料、赝电容材料以及双电... 随着绿色储能器件的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器作为兼具高比能量与高比功率的优点,在储能领域具有重要发展潜力的新型储能器件,本综述从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出发,详细概括了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发展,包括双电层电容材料、赝电容材料以及双电层/赝电容复合材料;在此基础上,基于固态电解质,深入讨论了近年来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典型构型,针对性地总结了提高储能器件储能容量的关键问题。最后,基于电极材料与电解液的研究焦点,对超级电容器的研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储能器件 碳材料 绿色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的稀土氮碳共渗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乐 张津 +1 位作者 任青松 付航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9期19-25,共7页
稀土元素对氮碳共渗渗层的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稀土在氮碳共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参考现有国内外报道的试验及机理研究,对钢的稀土氮碳共渗的发展过程、类型及稀土的加入方式、在共渗过程中... 稀土元素对氮碳共渗渗层的硬度、耐磨性等性能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稀土在氮碳共渗中的作用及相关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参考现有国内外报道的试验及机理研究,对钢的稀土氮碳共渗的发展过程、类型及稀土的加入方式、在共渗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对渗层及基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和总结。对钢的稀土氮碳共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氮碳共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微/纳米材料的合成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会杰 李元 李庆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18,共3页
二硫化钼(MoS_2)微/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由共价键S—Mo—S通过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垛组成,其与二维层状结构石墨烯类似,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Mo... 二硫化钼(MoS_2)微/纳米材料作为一种过渡金属硫化物,是由共价键S—Mo—S通过弱的范德华力相互作用堆垛组成,其与二维层状结构石墨烯类似,由于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广阔的应用前景而成为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近年来MoS_2微/纳米材料的几种主要合成方法,并指出了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生物传感器、光催化以及摩擦力学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 微/纳米材料 合成 研究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固废蓄热技术及其潜在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宝让 马慧博 +4 位作者 赵旭章 李文瀚 金永强 张志鸿 郝俊杰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4-201,共18页
本文在对钢渣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针对钢渣固废蓄热技术进行了整理和概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总结,指出工业固废钢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储热成本,促进蓄热技术优化,是一种潜在的低成本储热材料。通过对钢... 本文在对钢渣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针对钢渣固废蓄热技术进行了整理和概括。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系统总结,指出工业固废钢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减少储热成本,促进蓄热技术优化,是一种潜在的低成本储热材料。通过对钢渣蓄热技术的分析和总结,本文提出优化和开发新型钢渣材料成型工艺、钙剂循环热化学和吸附储热等技术以及拓展填充床蓄热技术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相关内容对钢渣固废储热及相关技术研究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废钢渣 显热蓄热 潜热蓄热 热化学蓄热 填充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