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石油地质条件 被引量:31
1
作者 李国政 王辉 丁勇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3-495,共3页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在塔里木盆地寻找特大型油气藏的广阔前景,通过对该区钻井、地质及化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后指出,三面逢源、油气供给充沛;孔、洞、缝是良好的储集网络空间;盖层叠合,层层封盖遮挡...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发现,充分展示了在塔里木盆地寻找特大型油气藏的广阔前景,通过对该区钻井、地质及化验分析和测试等资料综合研究后指出,三面逢源、油气供给充沛;孔、洞、缝是良好的储集网络空间;盖层叠合,层层封盖遮挡条件好;良好圈闭;断裂与储集层是油气运移通道;后期改造破坏较小,保存条件良好等等是形成塔河油田的基本石油地质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碳酸盐岩 油气藏 地质特征 油气运移 圈闭 储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轮台断裂封堵性研究与“雅南Ⅰ号”构造油气预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清林 王世星 +3 位作者 李成猛 沈林克 王士敏 韩革华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03-210,共8页
根据轮台断裂的构造特征,提出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轮台断裂封堵性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在地震资料精细保幅处理的基础上,对地震资料进行速度反演,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出断层上、下盘附近地层的泥质含量、泥质涂抹量、孔隙度... 根据轮台断裂的构造特征,提出了应用地球物理方法研究轮台断裂封堵性的技术思路和方法。在地震资料精细保幅处理的基础上,对地震资料进行速度反演,利用地震资料和测井资料计算出断层上、下盘附近地层的泥质含量、泥质涂抹量、孔隙度、地层压力等。通过研究并置接触关系、孔隙连通性、压力差异等判别断裂封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轮台断裂 封堵性研究 油气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洞充填物判识的频率差异分析技术 被引量:39
3
作者 唐文榜 刘来祥 +2 位作者 樊佳芳 韩革华 马学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4,共4页
寻找碳酸盐岩油藏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充满流体的大型溶洞。塔河油田的勘探实践表明 ,应用频率差异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鉴别溶洞充填物的性质。当溶洞全为流体充填时 ,其地震波具有强振幅、低速度及调谐性的特征 ;当充填粘稠的半流体时 ,其... 寻找碳酸盐岩油藏的关键就是要找到充满流体的大型溶洞。塔河油田的勘探实践表明 ,应用频率差异分析技术可以有效的鉴别溶洞充填物的性质。当溶洞全为流体充填时 ,其地震波具有强振幅、低速度及调谐性的特征 ;当充填粘稠的半流体时 ,其调谐反射相当于绝对反射的 90 ;当充填物为疏松沉积物时 ,其调谐反射也相当于绝对反射的 77 。以上几种介质 ,都很有可能是油的储集体。对于主频集中在 2 0~ 30Hz的反射波而言 ,只要溶洞高度在 2~ 3m以上就能识别。该技术在塔河油田进行了应用 ,其连片三维区溶洞分布层及纵、横向连通情况清晰可见 ;在S4 8井中的风化面下 ,发现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差异分析 振幅-频率 溶洞 充填物 油气藏 塔河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楚—麦盖提地区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分布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新民 丁勇 +2 位作者 张旭 郭书元 马建新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75-477,共3页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 巴楚—麦盖提区块经过多期构造运动,形成了多个不整合面,而这些不整合面与油气藏的形成密切相关。迄今为止,该区块发现的鸟山气藏与和田河气田均与不整合面有关。通过对巴楚—麦盖提区块主要不整合面发育特征的分析和研究,认为自震旦系至第四系共发育6个不整合面,其中主要的不整合面为奥陶系顶、三叠系顶和上新统底部的3个不整合面;按不整合面的性质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可划分为4种类型,它们均不同程度地控制着油气藏的类型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 麦盖提 不整合面 特征 油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油气藏形成期分析 被引量:17
5
作者 康志宏 魏历灵 康艳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62-464,452,共3页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生排烃、成藏、调整和破坏的特点。综合利用圈闭形成与生排烃分析法、储集层有机岩石分析法、储集层成岩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推算法,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期进行了系... 塔里木盆地具有多期生排烃、成藏、调整和破坏的特点。综合利用圈闭形成与生排烃分析法、储集层有机岩石分析法、储集层成岩矿物(主要是伊利石)同位素地质年代法、油气藏饱和压力或露点压力推算法,对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的形成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认为,油气藏主要形成时期为印支运动期—喜马拉雅运动晚期,而且多为喜马拉雅运动中晚期。并通过对塔里木盆地不同的含油系统的归纳和分析,指出塔里木盆地具有晚期成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油气藏 成藏期 印支构造运动 喜马拉雅构造运动 油气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岩溶地貌形成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良俊 李桂卿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80-482,共3页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 从板块运动、水动力条件入手,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古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指出该区孔洞缝发育最有利的地带是溶蚀沟陡岸、凹岸及地势较高的缓坡带,其次是地势较高的残丘群,再其次是洼地周边地带、溶蚀洼地及斜坡带。指出本区古岩溶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是以板块运动为动力,以隆起为背景,以断裂和水为条件,时间是关键,脚洞是大的孔洞发育带形成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河油田 奥陶纪 古岩溶 岩溶地貌 形成因素 板块运动 断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地层压力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宗宇 杨磊 龙喜彬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6期511-512,共2页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 油藏地层压力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油藏工程参数,而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所测得的地层压力中常出现前小后大的现象,给油藏工程分析带来许多困难。笔者根据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的特点,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通过常规油藏工程方法与油藏具体特点结合,通过原油在纵向上的重力分异现象推出油藏地层压力梯度也应随深度变化的思路,很好地解释了碳酸盐岩油藏地层压力前小后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河油田 碳酸盐岩油藏 油藏工程参数 地层压力 油藏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天体撞击对地球的影响
8
作者 傅恒 虎北辰 +3 位作者 郝继鹏 秦天西 宋杉林 刘海兴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9年第A01期142-146,共5页
一、从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开始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是人类有史以来少见的天文奇观。木星从1994年7月16日开始6天内受到了由彗核碎裂为20多颗较大的碎块的连续撞击。其中碎块G最大,撞击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1012tTNT爆炸... 一、从苏梅克列维彗星撞击木星开始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撞击木星是人类有史以来少见的天文奇观。木星从1994年7月16日开始6天内受到了由彗核碎裂为20多颗较大的碎块的连续撞击。其中碎块G最大,撞击时释放的能量相当于6×1012tTNT爆炸,产生的“烟云”被抛向1000km的高空,造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体撞击 陨石坑 地幔喷流柱 规划设计 西北石油局 新星石油公司 生物灭绝 巴颜喀拉盆地 地球动力学 油气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巴楚-东农地区多次波的识别和压制 被引量:3
9
作者 魏凤英 施妙俊 王凯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0-302,共3页
巴楚-东农地区地震多次波转换波发育,影响了资料处理质量的问题。介绍了采用常规识别法、τ-P域自动识别针对法和模型正演与解释相结合识别法识别多次波的方法原理;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研究区多次波的压制处理流程。通过实际应用取... 巴楚-东农地区地震多次波转换波发育,影响了资料处理质量的问题。介绍了采用常规识别法、τ-P域自动识别针对法和模型正演与解释相结合识别法识别多次波的方法原理;总结出了一套适用于研究区多次波的压制处理流程。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巴楚凸起 多次反射 转换波 τ-P域波场 模型 正演 识别方法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藏低阻油气层的成因及意义 被引量:22
10
作者 李国政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20-323,296,共5页
塔河油田三叠系油气产层为低阻油气层。根据测井、地质、测试、化验分析等资料,认为岩性、矿化度、孔隙结构、束缚水含量、导电矿物、填隙(胶)结物、泥岩夹层和泥浆性能等是直接影响低阻油气层形成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塔河油田 三叠系 油气藏 低阻油气层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生油岩综合评价 被引量:17
11
作者 丁勇 宫继萍 王辉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6-339,共4页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主要沉积上第三系、上白垩统- 下第三系、中下侏罗统、石炭- 二叠系和寒武- 奥陶系5 套生油岩。寒武- 奥陶系沉积中心在阿瓦提凹陷和塘古巴斯凹陷,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是该区主要油气源岩。石炭系... 塔里木盆地西南坳陷主要沉积上第三系、上白垩统- 下第三系、中下侏罗统、石炭- 二叠系和寒武- 奥陶系5 套生油岩。寒武- 奥陶系沉积中心在阿瓦提凹陷和塘古巴斯凹陷,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是该区主要油气源岩。石炭系- 下二叠统烃源岩分布广、丰度及类型多样、成熟度中到高,是该区次要油气源岩。侏罗系及下第三系生油岩是喀什凹陷、西南缘区主要生油岩。上第三系烃源岩主要分布于叶城凹陷山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油岩 综合评价 西南幼陷 塔里木盆地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地震记录的人机交互制作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宗杰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A00期96-102,共7页
文中阐述了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原理,介绍了利用测井曲线、井旁地震道人机交互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工作流程。通过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基准面校正、子波参数调整、AGC窗口调整、声波时差校正等技术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 文中阐述了合成地震记录的制作原理,介绍了利用测井曲线、井旁地震道人机交互制作合成地震记录的方法、工作流程。通过测井、钻井和地震资料的基准面校正、子波参数调整、AGC窗口调整、声波时差校正等技术提高了合成地震记录的质量。并在塔里木盆地的工作中,应用文中的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地震记录 地震勘探 人机交互解释 地震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塔里木盆地艾协克-桑塔木油气区带圈闭类型及空间组合规律 被引量:8
13
作者 岳建华 康志宏 韩燕英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6-319,共4页
艾- 桑区带内各种类型的圈闭较发育,主要的圈闭类型有断背斜、断块潜山、盐底辟背斜、低幅度挤压背斜和非构造圈闭,其中与盐体有关的圈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西晚期、印支- 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运动在区带内形成了一系列圈闭,其中... 艾- 桑区带内各种类型的圈闭较发育,主要的圈闭类型有断背斜、断块潜山、盐底辟背斜、低幅度挤压背斜和非构造圈闭,其中与盐体有关的圈闭占有重要的地位。海西晚期、印支- 燕山期和喜山期的构造运动在区带内形成了一系列圈闭,其中,在奥陶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圈闭类型 分布规律 构造带 油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机交互速度解释及在塔北YK工区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宗杰 李艾红 钟伟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99-105,共7页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构造图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一套利用地震解释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速度解释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叠加速度谱的精确选取,界面平均速度的交互平差,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使解... 随着地震勘探技术的发展,要求构造图的精度越来越高.本文阐述了一套利用地震解释工作站进行人机交互速度解释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叠加速度谱的精确选取,界面平均速度的交互平差,利用钻井、测井资料对界面平均速度进行校正,使解释员的地质认识和速度解释相结合,能够得出符合地质规律的平均速度,提高了深度图成图精度,是一套行之有效的速度解释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机交互速度 地震解释 地震勘探 构造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大涝坝Ⅱ号构造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国政 黄俊清 丁勇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第2期5-9,共5页
大涝坝 号构造是大涝坝构造带上一个重要的油气聚集带 ,发育有优质的储、盖层 ,成藏期比较晚 ,因此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尽管它受多种因素 (地质、化学、物理及地下流体 )的影响和制约 ,仍是有规律可循 .文... 大涝坝 号构造是大涝坝构造带上一个重要的油气聚集带 ,发育有优质的储、盖层 ,成藏期比较晚 ,因此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成藏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 .尽管它受多种因素 (地质、化学、物理及地下流体 )的影响和制约 ,仍是有规律可循 .文中应用钻井、测试、地质及化验分析成果为基础 ,来初步评价大涝坝油气藏的成藏地质条件 .结果表明 ,苏维依组产出的油气来源于北部的库车坳陷三叠—侏罗系烃源岩 ;大涝坝 号构造有三套中等到较好储层 ,两套封盖性能好的盖层 .圈闭形成时期为中新世晚期 ,圈闭形式为断层遮挡半背斜圈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大涝坝构造 成藏 地质条件 油气藏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