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钱峻 刘纪炎 +1 位作者 陈允 孙锞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02-1004,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1组和研究2组均采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则... 目的:探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其中研究1组和研究2组均采用中医扩肛加激素注射治疗,而对照组则仅给予中医扩肛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评分结果差异。结果: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肛门直径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而研究1组、研究2组的肛门直径则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另外,在术后2个月对照组的肛门直径较研究1组、研究2组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1、3.10、3.69,P<0.05)。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症状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其中研究组1组和研究2组在术后2个月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9、8.11,P<0.05)。研究1组、研究2组及对照组患者在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的排便困难、排泄物直径、坠痛、排便时间等症状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改善,而其中研究组1组和研究2组在术后2个月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32、11.52、7.82、5.69、6.21、6.34、4.58、4.49,P<0.05)。结论:中医扩肛法联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注射治疗具有明显的减轻环状混合痔术后瘢痕性肛管狭窄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临床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扩肛 激素 环状混合痔术 瘢痕性肛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